《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4346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柱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间知识的互补,使学生学会交往,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合群性和合作精神。

(4)启发学生猜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5)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遵循由观察—发现—总结—应用这一规律,使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圆柱基本特征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研究,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几何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掌握圆柱的特征。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想一想,等活动来从整体到局部地了解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法: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认识圆柱的的特征。

学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感性认识,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长方体模型,圆柱模型,卡纸做的长方形(长10cm,宽5cm),小棒(可用筷子代替),备用剪刀若干。

学生:

每生自带一个圆柱形物体,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这是我们已经研究过的立体图形,谁还记得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出示长方体的模型),我们在认识长方体时主要认识了它的哪些方面?

是怎样研究的?

学生1:

长方体的组成,就是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观察:

数一数。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研究方法)

学生2:

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动手操作:

画、剪、比、量。

(板书)

我们在认识一种几何图形时,可以用这些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方法来研究圆柱体,体现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引。

2.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式研究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板书课题:

圆柱的认识)

(二)观察比较,建立表象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形状设计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你们看(课件出示):

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如果把这些物体的形状画下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演示:

从实物图抽象出圆柱图形。

小结:

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简称圆柱。

(板书:

圆柱)

2.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你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

圆柱形的保温杯、饮料罐……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三)动手操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1.小组合作:

探究圆柱各部分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

那么圆柱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

(1)请你拿出你所带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小组合作研究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如果需要用到特别的工具,比如剪刀,可向老师借用。

(2)有困难的小组可以到书中去寻找或补充答案。

仔细阅读教材18页例1的内容,注意边读书中内容,边用笔画一画。

(3)小组内互相交流:

组织整理好汇报的内容(如:

有什么发现?

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明确要求有利于学生有序地开展研究活动,在互相合作、互相补充中培养小组协作精神。

2.小组汇报:

(1)结合实物,初步探索圆柱的组成。

哪一组同学来给大家说说看,圆柱有哪些特征?

你们是怎么验证的?

(学生汇报)

我们知道了圆柱有3个面组成。

上下两个圆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叫做侧面。

(课件出示圆柱和相应的名称)

指一指手中圆柱的底面、侧面。

2个底面,1个侧面)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比较圆柱两个底面有什么共同特征?

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大小相等。

面积相等)

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验证方法:

a.可以剪出来比较;

b.量半径、量直径;

c.量周长;

d.把模型的底面固定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在把圆柱倒置过来比较。

(分别请学生演示验证)用哪种方法验证最简单?

同学们证明的方法都对,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完全相同。

课件演示上、下底面重叠的过程,验证推测,肯定结论。

再将圆柱平放在桌上,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两个底面的位置关系(一个底面紧贴桌面,另一底面与桌面平行)。

通过观察,发现两个底面互相平行。

(3)感知圆柱侧面的特征。

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特征?

与底面有什么不同?

曲面)再用手摸一摸。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直观感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柱的特征,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验证拓宽学生思维。

(四)对比探究,认识圆柱的高。

(1)出示两个底面大小相同,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

这两个圆柱有高有矮,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高矮和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高)

圆柱的高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

让学生思考:

圆柱的哪里可以叫做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认识到不仅在圆柱的侧面可以找到高,在圆柱的内部也能找到高。

课件上显示并用有颜色的线闪烁。

圆柱有多少条高呢?

无数条。

(根据学生说,板书:

无数条)

这些高的长度怎么样?

课件动态演示,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所有高的长度都相等。

长度相等)

(2)深化感知:

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怎样测量圆柱的高?

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讨论之后,点学生上台演示测量过程,并说出测量哪条最方便。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示测量过程,使学生明确:

用直尺和三角尺可以比较准确、便捷地测量出圆柱的高。

预设:

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应该垂直于两个底面。

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的说法。

(课件演示)你看:

一口水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深”,一个1元硬币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还可以说是“厚”,水管也是圆柱形的,它的高还可以叫“长”。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立体图形还原于生活原形,更好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3)小结圆柱特征。

现在谁来完整的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看板书)?

(三)练习巩固

1.教材P18做一做第1题。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应名称。

2.教材P20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答案,不是圆柱的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游戏拓展,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1.出示一个硬纸板做成的长方形(长10cm,宽5cm),用长尾夹将其10cm的长固定在小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实物演示)

学生:

转动起来是一个圆柱。

是怎样的一个圆柱?

你能用具体数据来描述一下吗?

(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一个圆柱)

2.如果把这个长方形的宽(5cm)那一边夹住后再转,转出来的圆柱跟刚才的一样吗?

想象一下:

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圆柱?

(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出现的圆柱和你想象的大小一样吗?

(不一样)

3.同一个长方形,为什么转出来的圆柱不同?

以不同的边为轴也就是圆柱的高变了,底面半径也变了,所以转出来的圆柱不同。

4.考考你:

教材P18做一做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

通过想象、用手势比划大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物品,最后看圆柱辨长方形,层层递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想?

【设计意图】在梳理全课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

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采用复习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回顾认识长方体方法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圆柱中。

然后通过对比、辨析强化对圆柱的认识,使课堂自然、真实、生动。

学生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对圆柱的生活感受,而当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发现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兴奋的行为状态,就更容易参与到下面的问题解决中去。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有效思考,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以及分析、比较,能够概括出圆柱的特征。

       

 在整个教学中,以师生共同探讨“圆柱”的特征为主线,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意识,力争促进学生的相互认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团结协作,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实践新课程中所提到的“人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