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4218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H2SO3

H++HSO3-,B错误;

C.次氯酸是弱电解质:

HClO

H++C1O-,C错误;

D.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

Ba(OH)2==Ba2++2OH-,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特别注意:

①要正确书写出电离的阳离子、阴离子的符号。

这里注意区分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的书写。

②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电离时,原子团应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③表示离子数目的数字要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不能像在化学式里那样写在右下角。

④在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总数必须相等。

⑤酸碱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的个数应与其化学式中相应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相同,电离出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与该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值相等。

⑥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一律用可逆号,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电离。

强酸的酸式盐一步电离。

弱酸的酸式盐分步电离,第一步不可逆,以后步步可逆,且一步比一步的电离程度小。

4.一定量的锌粉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H2,下列措施会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量的是()

A.加少量CuSO4溶液B.加少量浓盐酸C.加CH3COONa 

溶液D.加KNO3 

溶液

【答案】C

【解析】A.加入硫酸铜,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锌减少,产生的氢气总量减少,A错误;

B、加入少量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且生成更多的氢气,不符合题意,B错误;

C.加入CH3COONa溶液,醋酸根结合氢离子,会使得溶液中H+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又逐渐电离出氢离子,最终氢气的总量不变,C正确;

D.加入硝酸钾溶液,溶液中会存在硝酸,消耗金属锌生成的是一氧化氮,会影响氢气的量,D错误;

答案选C。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注意题目要求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注意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学生容易忽视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得不到氢气。

5.将0.01mol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或通入)等量的水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其中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A.H2SB.CH3COONH4C.AgClD.CO2

【答案】B

【解析】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溶液导电性越强。

H2S是二元弱酸,溶于水部分电离;

醋酸铵溶于水完全电离;

氯化银难溶于水;

CO2溶于水生成的碳酸是二元弱酸,所以导电性最强的是醋酸铵,答案选B。

6.将a、b、c、d 

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

若a、d 

相连,a为负极;

c、d相连,c极产生大量气泡;

b、c相连,b 

为正极;

则这四种金属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A.aB.bC.cD.d

【解析】由题意,若a、d相连,a为负极,则金属性a>

d;

c、d相连,c极产生大量气泡,则c为正极,d为负极,金属性d>

c;

b、c相连,b为正极,则金属性c>

b;

综上,这四种金属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故选A。

本题从原电池的角度比较金属性的活动性顺序,正确判断原电池负极是解本题关键,原电池中,一般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还可以根据电子、电流的流向及电极反应现象等判断正负极。

7.下图是某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电极是负极B.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C.电子由b电极通过灯泡流向a 

电极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

【解析】试题分析:

a电极通入氢气,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电子由a通过灯泡流向b,选项C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

考查氢氧燃料电池的有关判断

点评:

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

试题注重基础,侧重能力的训练。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同样灵活运用、分析、判断即可。

8.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 

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

③②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没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①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故电流由银电极流向铜电极,①错误;

②银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Ag++e-=Ag,②正确;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构成断路,构不成原电池,③错误;

④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Cu-2e-=Cu2+,正极:

Ag++e-=Ag,故总反应为Cu+2Ag+=Cu2++2Ag.铜片与硝酸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与原电池的总反应相同,④正确,答案选C。

考查易错点原理的应用与判断

9.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使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B.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

C.明矾、氯化铁常用于净水D.硫化钠浓溶液有臭味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完成反应2HCl+2Cu=2CuCl+H2 

↑,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A.

B.

C.

D.

..................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铜排在H以后,铜不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不能用构成原电池方法达成,因此通过电解原理设计此实验,根据电解原理,铜失去电子,应作阳极,故选项C正确。

1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Al3+、Na+、OH-、SO42-B.H+、NH4+、CH3COO-、SO42-

C.Na+、Ca2+、Cl-、CO32-D.K+、Ba2+、NO3-、Cl-

【解析】A、Al3+与OH-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H+与CH3COO-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Ca2+与CO3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K+、Ba2+、NO3-、Cl-在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

12.X、Y两根金属棒插入Z溶液中构成下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棒变粗,Y 

棒变细,则X 

、Y、Z可能是()

选项

X

Y

Z

A

Zn

Cu

稀硫酸

B

C

Ag

硫酸铜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A.AB.BC.CD.D

【解析】首先由题中所给信息(X棒变粗,Y棒变细)可知X棒是正极,Y棒是负极,Y比X活泼,所以选项A、C均错;

再看电解质溶液,B选项中硫酸里的H+在正极X棒上得电子生成氢气,X棒不会变粗;

只有D选项符合,D选项中负极Y棒Zn失电子生成Zn2+,Y棒变细,Ag+在正极X棒上得电子生成Ag附着在X棒上使其变粗。

13.T℃时,Ksp[Cu(OH)2]=2.2×

10-20,Ksp[Fe(OH)3]=1.1×

10-38。

此温度下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以边搅拌边加入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CuOB.NaOH溶液C.氨水D.CuSO4溶液

【解析】根据溶度积常数可知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的溶解度,因此要除去混在CuCl2溶液中的FeCl3,可加入氢氧化铜粉末、CuO或CuCO3,通过调节溶液的pH,促进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答案选A。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注意根据铁离子易水解的性质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杂,选项B和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4.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c(H+)最接近于()

A.10-8 

mol·

L-1B.10 

-4mol·

L-1C.5 

×

10-9 

L-1D.2 

10-10 

L-1

【解析】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是

,所以溶液中c(H+)为

,答案选D。

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错因在于直接利用两种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进行计算,而忽略了混合过程中不变的是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变化的,这与两种强酸混合是不同的,因此两种强碱混合时应该首先计算混合后的氢氧根浓度,最后利用水的离子积常数进行换算。

15.科学家模仿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发出了利用太阳光、水及二氧化碳(CO2)合成甲烷(CH4 

)的人工光合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aN 

为负极,Cu 

为正极B.该装置中只存在两种能量的转化

C.GaN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 

4e-=4H++ 

O2 

↑D.该装置工作时,H+ 

向Cu 

电极移动

【解析】A.根据电子流向可判断Cu是正极,GaN为负极,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该装置中存在太阳能、化学能和电能三种能量的转化的过程,B错误;

C.GaN为负极,水电离出的氢氧根失去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C正确;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装置中的H+由铜电极移动,D正确;

答案选B。

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明确原电池原理为解答根据,注意正确判断电极反应、电子流向、离子流向,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书写时首先要判断放电微粒,尤其要特别注意结合电解质的性质,是否存在交换膜。

例如本题中存在质子交换膜,氢离子会参与正极反应。

16.室温时,向20 

mL0.1mol·

L-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

L-1 

的NaOH 

溶液,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

(CH3COOH)+2c(H+)=c 

CH3COO-)+2c 

(OH-)

B.b 

点:

(Na+)=c(CH3COOH)+c(CH3COO-)

C.c点:

c(OH-)=c(CH3COOH) 

+c(H+ 

D.d点:

2c(Na+)=3[c(CH3COOH)+c(CH3COO-) 

]

【解析】A.a点:

V(NaOH)=10mL,醋酸有一半参加反应,所以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显酸性,说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c(CH3COOH)+2c(H+)=cCH3COO-)+2c(OH-),A正确;

B.b点:

混合溶液呈中性,说明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CH3COO-),B错误;

C.c点:

酸碱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a,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H3COO-)+c(OH-),根据物料守恒c(Na+)=c(CH3COO-)+c(CH3COOH),所以c(H+)+c(CH3COOH)=c(OH-),C正确;

D.d点:

碱过量,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3,所以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Na+)=3[c(CH3COOH)+c(CH3COO-)],D正确,答案选B。

本题以酸碱混合定性判断为载体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混合溶液中溶质及其性质、溶液酸碱性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判断溶液中溶质成分,注意图像中几个特殊点,即起点、反应一半时、中性点、恰好反应时以及过量一半时等。

另外注意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的运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 

小题,共52分)

17.25℃时,硫氢化钾溶液里存在下列平衡:

a.HS-+H2O

OH-+H2Sb.HS-

H++S2-

(1)平衡a是_________平衡;

平衡b是_________平衡。

(填“电离”或“水解”)

(2)向KHS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c(S2-)将_________(填“增大”“城小”或“不变”。

下同);

向KHS溶液中通入HCl 

时,c(HS-)将_________。

(3)向KHS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时,有黑色沉淀(CuS)产生,则平衡a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移动,平衡b_________移动;

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变”)。

【答案】

(1).水解

(2).电离(3).增大(4).减小(5).逆向(6).正向(7).;

减小

【解析】

(1)根据方程式可知平衡a中生成H2S,是水解平衡,平衡b中生成氢离子,是电离平衡。

(2)向KHS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生成硫离子,则c(S2-)将增大,向KHS溶液中通入HCl时生成H2S,则c(HS-)将减小。

(3)向KHS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时,有黑色沉淀(CuS)产生,说明向电离的方向进行,则平衡a逆向移动,平衡b正向移动,促进电离,氢离子浓度增大,因此溶液的pH減小。

18.由锌片、铜片和200mL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1)原电池的负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2)电流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当在铜片上放出1.68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H2SO4恰好消耗一半。

则产生这些气体的同时,共消耗_________g锌,有_________个电子通过了导线,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

【答案】

(1).Zn-2e-=Zn2+

(2).2H++2e-=H2↑(3).从Y电极流向X电极(4).4.875(5).0.15NA(6).0.75mol/L

(1)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是负极,则原电池的负极反应是Zn-2e-=Zn2+,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则正极反应是2H++2e-=H2↑。

(2)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Y电极流向X电极;

(3)1.68L标准状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是1.68L÷

22.4L/mol=0.075mol,需要同时消耗锌的物质的量是0.075mol,质量是0.075mol×

65g/mol=4.875g,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75mol×

2=0.15mol,个数是0.15NA;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075mol×

2=0.15mol,所以硫酸的浓度是0.15mol÷

0.2L=0.75mol/L。

19.“中和滴定”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用I2O5可定量测定CO的含量,该反应原理为5CO+I2O5

5CO2+I2。

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250mL(标准状况)含有CO的某气体样品通过盛有足量I2O5的干燥管中在170℃下充分反应;

②用水一乙醇液充分溶解产物I2,配制100mL溶液;

③量取步骤②中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然后用0.01mol·

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的体积如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滴定前读数/mL

2.10

2.50

1.40

滴定后读数/mL

22.00

22.50

21.50

(1)步骤②中配制100mL待测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S2O3标准液应装在__________(填字母)中。

(3)指示剂应选用__________,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样品中C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已知:

气体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I2O5反应:

2Na2S2O3+I2=2NaI+Na2S4O6)

(5)下列操作会造成所测CO的体积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b.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c.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没有气泡

d.配制100mL待测溶液时,有少量溅出

【答案】

(1).100mL容量瓶

(2).B(3).淀粉溶液(4).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5).17.92%(6).bc

(1)步骤②中配制100mL待测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

(2)Na2S2O3溶液显碱性,则Na2S2O3标准液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即答案选B。

(3)碘遇淀粉显蓝色,则指示剂应选用淀粉溶液,反应中单质碘被消耗,则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加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液体积分别是19.90mL、20.00mL、20.10mL,所以消耗标准液体积的平均值是20.00mL。

根据方程式5CO+I2O5

5CO2+I2、2Na2S2O3+I2=2NaI+Na2S4O6可知5CO~I2~2Na2S2O3,则气体样品中CO的体积分数为

(5)a.滴定终点俯视读数,读数偏小,结果偏低,a错误;

b.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结果偏高,b正确;

c.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没有气泡,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结果偏高,c正确;

d.配制100mL待测溶液时,有少量溅出,浓度偏低,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少,结果偏低,d错误,答案选bc。

20.下图为铜锌原电池装置,盐桥中Cl-的移动方向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A中的电解质溶液可能为__________。

A.CuSO4溶液B.CuCl2溶液C.ZnSO4溶液D.Na2SO4溶液

(2)a极为原电池的___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电极变粗,则铜锌原电池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1).AB

(2).正(3).Cu2++2e-=Cu(4).Zn+Cu2+=Cu+Zn2+

(1)氯离子向烧杯B中移动,说明b电极是负极,a电极是正极,即a是铜电极,所以烧杯A中的电解质溶液可能为CuSO4溶液或CuCl2溶液,答案选AB;

(2)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其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3)若某电极变粗,该电极是正极,铜离子放电析出铜,则铜锌原电池的总反应为Zn+Cu2+=Cu+Zn2+。

2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 

HCl=NaCl+H2O

(B)Cu+2Ag+=2Ag+Cu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mol,则正极质量增加_________g,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__。

【答案】

(1).(A)不行(B)可以

(2).(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3).铜(4).Cu-2e-=Cu2+(5).氧化反应(6).石墨(7).2Ag++2e-=2Ag(8).还原反应(9).108(10).硝酸银溶液

(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的转移,而(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故不能设计成原电池:

(3)在Cu+2Ag+=2Ag+Cu2+反应中,Ag+被还原,为正极反应,可用碳棒作正极,电极反应为2Ag++2e-=2Ag,Cu被氧化,为原电池负极反应,电极反应为Cu-2e-=Cu2+。

导线上转移电子1mol,则正极质量增加1mol×

108g/mol=108g,电解质溶液是硝酸银溶液。

22.某硫酸工业废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MgO、Al2O3、Fe2O3 

等。

回收废渣中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条件下:

①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和恰好完全沉淀(阳离子浓度等于10-5 

)时的pH 

如下表所示。

离 

Fe3+

Al3+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3.7

9.6

恰好完全沉淀时的pH

3.2

5.2

11.0

②饱和氨水溶液中c(OH-)约为1×

10-3'

L-l。

(1)固体C 

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上述流程中两次使用试剂X,试剂X 

是__________(填“氨水”或“氢氧化钠”),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