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

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

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

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分

想:

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5)时

想:

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

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

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

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

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

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

一列火车晚上8:

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

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

一辆汽车3:

20开出,5:

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

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

35+34=69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

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

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易错点:

个位加个位满十时不向十位进一。

知识点二: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

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2:

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

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重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难点:

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就写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下面,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借1再减。

注意:

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

易错点:

笔算几百几十的加法时,数位对齐错误。

例如:

40+590=()笔算时把40的个位与590的十位对齐,40的十位与590的百位对齐。

三、用估算解决问题

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难点:

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估算。

估算方法:

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

可以把每个三

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例如:

403+571=()把403看作400,571看作570。

易错点:

选择估算方法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例如:

裙子145元,上衣287,求总价。

145+140=()错解:

把145看作140,把287看作280。

正解:

把145看作150,把287看作290。

错解错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法。

解决有关购物问题时,应把钱数多估一些,不能估少了。

第三单元测量

一、毫米、分米的认识。

重点:

毫米、分米的认识,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难点:

记住毫米、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知识点一:

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定义: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如数学书厚6(毫米)

注意:

测量时,物体的左边与0刻度对齐,物体的右边对准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

知识点二:

认识毫米,理解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⑴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在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⑵1厘米=10毫米

⑶生活中,1分硬币、银行卡、乘车卡、身份证等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注意:

测量时,先数出整厘米数,再数出有几个小格就是几毫米。

知识点三:

认识分米及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⑴把10厘米的长度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分米(dm)。

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⑵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厘米里有10个10厘米,也就是10个1分米,即100厘米=10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⑶我们的一拃长约1(分米),课桌高约7(分米),小红身高13(分米)

知识点四: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2厘米=(20)毫米

想:

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

80厘米=(8)分米

想:

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也就是(8)个1分米,即(8)分米。

注意:

每两个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二、千米的认识

重点:

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难点:

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以及估算路程。

知识点一:

千米的认识

定义:

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作单位。

千米也叫公里。

(1千米=1公里)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半圈是200米,2圈半就是

400+400+200=1000(米),1000米也可以记作1千米,即1千米=1000米

知识点二:

感受“1千米”有多长

量一量:

在操场上确定起点,选定一条直线,量出100米,10个100米就是1000米,在起点和终点处设一个明显的标志。

走一走:

用平时走路的步长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时间和步数。

推算1千米所用的时间和步数,从而推算1千米大约有多远。

知识点三: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千米=(3000)米

想:

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即(3000)米。

5000米=(5)千米

想:

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也就是(5)个1千米,即(5)分米。

常考题:

4000米—2000米=()千米1千米+800米=()米

13千米-6千米=()米600米+400米=()千米

易错点:

100米+1千米=()米

错解:

101正解:

1100

没有统一单位就直接计算。

应先把1千米化成1000米再计算。

所以

100米+1千米=100米+1000米=1100米

知识点四:

路程的估算

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方法一:

先数出自己走100米要走几步,再数出从家到学校走了多少步,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方法二:

数出公共汽车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几站,根据每站的距离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方法三:

测出自己走100米的大约时间,再测出家到学校大约用多长时间,估算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三、吨的认识

重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难点:

会用列表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点一:

吨的认识

生活中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通常用吨(t)作单位,如在计量钢材、水泥、化肥等大宗物品的质量或汽车、轮船、火车、货车等的载质量时,一般都用吨作单位。

知识点二:

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4吨=(4000)千克

想:

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个1000千克,即(4)个1吨,也就是(4000)千克。

3000千克=(3)吨

想:

1000千克是1吨,3000千克里面有(3)个1000千克,即(3)个1吨,也就是(3)吨。

知识点三: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先确定一种方案成立,再根据条件求出另几种合适的方案。

如:

用载质量分别为2吨和3吨的两辆车运煤,怎样派车才能恰好运完8吨煤?

派车方案

2吨

3吨

运煤吨数

4次

0次

4×2=8(吨)

3次

1次

3×2+1×3=9(吨)

2次

2次

2×2+2×3=10(吨)

1次

2次

1×2+2×3=8(吨)

0次

3次

3×3=9(吨)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一、三位数加法

重点:

掌握加法的计笔算方法。

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

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

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加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书写格式:

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上下对齐。

知识点二:

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

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无论计算哪一位,只要有进位就要加上进位的数。

   例如:

271+31的竖式计算方法。

注意:

计算时,十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百位进1。

同时,计算百位时注意不要忘记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

知识点三:

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笔算

  例如:

445+298的计算方法。

  方法1:

估算445接近450但不到450,298接近300但不到300,

450+300=750,因此445与298的和小于750

方法2:

口算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即445+33-2=

745-2=743

  方法3:

竖式计算

要点:

利用估算的结果大致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易错点:

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或几百几十来口算,最后结果减去多加的数(或加上多减的数)。

知识点四:

加法的验算

加法的验算方法:

  方法1:

验算加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

方法2:

根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来计算。

二、三位数减法

重点:

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

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

  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要点: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①书写格式②计算顺序,按照先算低位再算高位的顺序③退位规则: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知识点二:

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

  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知识点三: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

要点: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若个位不够减,要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