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2973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0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数学三维设计人教A版浙江专版必修5讲义第一章 12 应用举例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

∴点A在点B的北偏西15°

.故选B.

3.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α,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  )

A.α>βB.α=β

C.α+β=90°

D.α+β=180°

选B 根据题意和仰角、俯角的概念画出草图,如图.知α=β,故应选B.

4.

已知船A在灯塔C北偏东85°

且到C的距离为1km,船B在灯塔C西偏北25°

且到C的距离为km,则A,B两船的距离为________km.

由题意得∠ACB=(90°

-25°

)+85°

=150°

又AC=1,BC=,由余弦定理得

AB2=AC2+BC2-2AC·

BCcos150°

=7,∴AB=.

测量高度问题

[典例] 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点C与D.现测得∠BCD=α,∠BDC=β,CD=s,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θ,求塔高AB.

[解] 在△BCD中,

∠CBD=π-(α+β).

由正弦定理得=.

∴BC==.

在Rt△ABC中,AB=BCtan∠ACB=.

测量高度问题的解题策略

(1)“空间”向“平面”的转化:

测量高度问题往往是空间中的问题,因此先要选好所求线段所在的平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2)“解直角三角形”与“解斜三角形”结合,全面分析所有三角形,仔细规划解题思路.

  

[活学活用]

1.一个大型喷水池的中央有一个强力喷水柱,为了测量喷水柱喷出的水柱的高度,某人在喷水柱正西方向的A处测得水柱顶端的仰角为45°

,沿A向北偏东30°

方向前进100m到达B处,在B处测得水柱顶端的仰角为30°

,则水柱的高度是(  )

A.50m       B.100m

C.120mD.150m

选A 如图,设水柱高度是hm,水柱底端为C,则在△ABC中,A=60°

,AC=h,AB=100,BC=h,根据余弦定理得,(h)2=h2+1002-2×

100×

cos60°

,即h2+50h-5000=0,解得h=50或h=-100(舍去),故水柱的高度是50m.

2.如图所示,在山底A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CAB=45°

,沿倾斜角为30°

的山坡向山顶走1000m到达S点,又测得山顶仰角∠DSB=75°

,则山高BC为________m.

因为∠SAB=45°

∠SBA=∠ABC-∠SBC=45°

-(90°

-75°

)=30°

所以∠ASB=180°

-∠SAB-∠SBA=135°

在△ABS中,AB===1000,

所以BC=AB·

sin45°

=1000×

=1000(m).

1000

测量角度问题

[典例] 如图所示,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nmile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

方向、B点北偏西60°

方向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

且与B点相距20nmile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nmile/h,则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多长时间?

[解] 由题意,知AB=5(3+)nmile,

∠DBA=90°

-60°

=30°

,∠DAB=90°

=45°

∴∠ADB=180°

-(45°

+30°

)=105°

在△DAB中,由正弦定理得=,

即BD==

=10nmile.

又∠DBC=∠DBA+∠ABC=60°

,BC=20nmile,

∴在△DBC中,由余弦定理,得

CD=

=30nmile,

则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的时间为=1h.

测量角度问题主要是指在海上或空中测量角度的问题,如确定目标的方位,观察某一建筑物的视角等.

解决它们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和图形及有关概念,确定所求的角在哪个三角形中,该三角形中已知哪些量,需要求哪些量.通常是根据题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或几个三角形,然后通过解这些三角形,得到所求的量,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解.

   

 [活学活用]

 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

方向,距离A处(-1)nmile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

的方向,距离A2nmile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nmile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nmile/h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

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

解:

设缉私船用th在D处追上走私船,画出示意图,

则有CD=10t,BD=10t,

在△ABC中,∵AB=-1,AC=2,∠BAC=120°

∴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

AC·

cos∠BAC=(-1)2+22-2·

(-1)·

cos120°

=6,

∴BC=,且sin∠ABC=·

sin∠BAC=·

=,

∴∠ABC=45°

,BC与正北方向成90°

角.

∵∠CBD=90°

=120°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sin∠BCD===,

∴∠BCD=30°

.即缉私船沿北偏东60°

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

测量距离问题

题点一:

两点间不可通又不可视

1.

如图所示,要测量一水塘两侧A,B两点间的距离,其方法先选定适当的位置C,用经纬仪测出角α,再分别测出AC,BC的长b,a,则可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

即AB=.

若测得CA=400m,CB=600m,∠ACB=60°

,试计算AB的长.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BCcos∠ACB,

∴AB2=4002+6002-2×

400×

600cos60°

=280000.

∴AB=200(m).

即A,B两点间的距离为200m.

题点二:

两点间可视但有一点不可到达

 

2.如图所示,A,B两点在一条河的两岸,测量者在A的同侧,且B点不可到达,要测出A,B的距离,其方法在A所在的岸边选定一点C,可以测出A,C的距离m,再借助仪器,测出∠ACB=α,∠CAB=β,在△ABC中,运用正弦定理就可以求出AB.

若测出AC=60m,∠BAC=75°

,∠BCA=45°

,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m.

∠ABC=180°

=60°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

∴AB===20(m).

即A,B两点间的距离为20m.

20

题点三:

两点都不可到达

3.

如图,A,B两点在河的同侧,且A,B两点均不可到达,测出A,B的距离,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CD=a,同时在C,D两点分别测得∠BCA=α,∠ACD=β,∠CDB=γ,∠BDA=δ.在△ADC和△BDC中,由正弦定理分别计算出AC和BC,再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计算出AB.

若测得CD=km,∠ADB=∠CDB=30°

,∠ACD=60°

,∠ACB=45°

,求A,B两点间的距离.

∵∠ADC=∠ADB+∠CDB=60°

∴∠DAC=60°

∴AC=DC=.

在△BCD中,∠DBC=45°

,由正弦定理,得BC=·

sin∠BDC=·

sin30°

=.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BCcos45°

=+-2×

×

∴AB=(km).

∴A,B两点间的距离为km.

当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不能直接测量时,求AB的距离分为以下三类:

(1)两点间不可通又不可视(如图①):

可取某点C,使得A,B与C之间的距离可直接测量,测出AC=b,BC=a以及∠ACB=γ,利用余弦定理得:

AB=.

(2)两点间可视但不可到达(如图②):

可选取与B同侧的点C,测出BC=a以及∠ABC和∠ACB,先使用内角和定理求出∠BAC,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B.

(3)两点都不可到达(如图③):

在河边测量对岸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可先在一侧选取两点C,D,测出CD=m,∠ACB,∠BCD,∠ADC,∠ADB,再在△BCD中求出BC,在△ADC中求出AC,最后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求出AB.

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

学校体育馆的人字屋架为等腰三角形,如图,测得AC的长度为4m,∠A=30°

,则其跨度AB的长为(  )

A.12m         B.8m

C.3mD.4m

选D 由题意知,∠A=∠B=30°

所以∠C=180°

由正弦定理得,=,

即AB===4.

2.一艘船自西向东匀速航行,上午10时到达一座灯塔P的南偏西75°

距塔68nmile的M处,下午2时到达这座灯塔的东南方向的N处,则这只船的航行速度为(  )

A.nmile/hB.34nmile/h

C.nmile/hD.34nmile/h

选A 如图所示,在△PMN中,=,

∴MN==34,∴v==nmile/h.

如图,D,C,B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仰角分别是β,α(α<

β),则A点离地面的高度AB等于(  )

A.

B.

C.

D.

选A 设AB=x,则在Rt△ABC中,CB=,所以BD=a+,又因为在Rt△ABD中,BD=,所以BD=a+=,从中求得x=

===,故选A.

4.设甲、乙两幢楼相距20m,从乙楼底望甲楼顶的仰角为60°

,从甲楼顶望乙楼顶的俯角为30°

,则甲、乙两幢楼的高分别是(  )

A.20m,mB.10m,20m

C.10(-)m,20mD.m,m

选A 由题意,知h甲=20tan60°

=20(m),

h乙=20tan60°

-20tan30°

=(m).

5.甲船在岛B的正南A处,AB=10km,甲船以4km/h的速度向正北航行,同时乙船自岛B出发以6km/h的速度向北偏东60°

的方向驶去,当甲、乙两船相距最近时,它们的航行时间是(  )

A.minB.h

C.21.5minD.2.15h

选A 由题意可作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设两船航行t小时后,甲船位于C点,乙船位于D点,如图.则BC=10-4t,BD=6t,∠CBD=120°

,此时两船间的距离最近,根据余弦定理得CD2=BC2+BD2-2BC·

BDcos∠CBD=(10-4t)2+36t2+6t(10-4t)=28t2-20t+100,所以当t=时,CD2取得最小值,即两船间的距离最近,所以它们的航行时间是min,故选A.

6.某人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

行走3km到B处,再沿正东方向行走2km到C处,则A,C两地的距离为________km.

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3,BC=2,∠ABC=150°

由余弦定理,得

AC2=27+4-2×

cos150°

=49,AC=7.

则A,C两地的距离为7km.

7

7.坡度为45°

的斜坡长为100m,现在要把坡度改为30°

,则坡底要伸长________m.

如图,BD=100,∠BDA=45°

,∠BCA=30°

设CD=x,所以(x+DA)·

tan30°

=DA·

tan45°

又DA=BD·

cos45°

=100×

=50,

所以x=-DA=-50

=50(-)m.

50(-)

8.一蜘蛛沿东北方向爬行xcm捕捉到一只小虫,然后向右转105°

,爬行10cm捕捉到另一只小虫,这时它向右转135°

爬行回它的出发点,那么x=________cm.

如图所示,设蜘蛛原来在O点,先爬行到A点,再爬行到B点,易知在△AOB中,AB=10cm,∠OAB=75°

,∠ABO=45°

则∠AOB=60°

,由正弦定理知:

x===(cm).

9.如图,甲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A1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

方向的B1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A2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

方向的B2处,此时两船相距10海里,求乙船航行的速度.

如图,连接A1B2,在△A1A2B2中,易知∠A1A2B2=60°

,又易求得A1A2=30×

=10=A2B2,

∴△A1A2B2为正三角形,

∴A1B2=10.

在△A1B1B2中,易知∠B1A1B2=45°

∴(B1B2)2=400+200-2×

20×

10×

=200,

∴B1B2=10,

∴乙船每小时航行30海里.

10.如图所示,某旅游景点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山上有一条笔直的山路BC和一条索道AC,小王和小李打算不坐索道,而是花2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徒步攀登.已知∠ABC=120°

,∠ADC=150°

,BD=1千米,AC=3千米.假设小王和小李徒步攀登的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请问:

两位登山爱好者能否在2个小时内徒步登上山峰(即从B点出发到达C点).

由∠ADC=150°

知∠ADB=30°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AD=.在△ADC中,由余弦定理得:

AC2=AD2+DC2-2AD·

DC·

,即32=()2+DC2-2·

·

DCcos150°

,即DC2+3·

DC-6=0,解得DC=≈1.372(千米),∴BC≈2.372(千米),由于2.372<

2.4,所以两位登山爱好者能够在2个小时内徒步登上山峰.

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

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其正前下方的河流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

,30°

,此时气球的高度AD是60m,则河流的宽度BC是(  )

A.240(-1)m     B.180(-1)m

C.120(-1)mD.30(+1)m

选C 由题意知,在Rt△ADC中,∠C=30°

,AD=60m,∴AC=120m.在△ABC中,∠BAC=75°

,∠ABC=180°

=105°

,由正弦定理,得BC===120(-1)(m).

2.

如图所示为起重机装置示意图.支杆BC=10m,吊杆AC=15m,吊索AB=5m,起吊的货物与岸的距离AD为(  )

A.30mB.m

C.15mD.45m

选B 在△ABC中,AC=15m,AB=5m,BC=10m,

由余弦定理得cos∠ACB=

==-,∴sin∠ACB=.

又∠ACB+∠ACD=180°

∴sin∠ACD=sin∠ACB=.

在Rt△ADC中,AD=AC·

sin∠ACD=15×

=m.

如图所示,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某电视塔AB的高度,在塔的同一侧选择C,D两个观测点,且在C,D两点测得塔顶的仰角分别为45°

,在水平面上测得∠BCD=120°

,C,D两地相距500m,则电视塔AB的高度是(  )

A.100mB.400m

C.200mD.500m

选D 设AB=x,在Rt△ABC中,∠ACB=45°

∴BC=AB=x.在Rt△ABD中,∠ADB=30°

,∴BD=x.在△BCD中,∠BCD=120°

,CD=500m,由余弦定理得(x)2=x2+5002-2×

500xcos120°

,解得x=500m.

如图所示,位于东海某岛的雷达观测站A,发现其北偏东45°

,与观测站A距离20海里的B处有一货船正匀速直线行驶,半小时后,又测得该货船位于观测站A东偏北θ(0°

<

θ<

45°

)的C处,且cosθ=.已知A,C两处的距离为10海里,则该货船的船速为(  )

A.4海里/小时B.3海里/小时

C.2海里/小时D.4海里/小时

选A 因为cosθ=,0°

,所以sinθ=,cos(45°

-θ)=×

+×

=,在△ABC中,BC2=(20)2+102-2×

=340,所以BC=2,该货船的船速为=4海里/小时.

5.

如图,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的墙面前的点A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A到墙面的距离为AB,某目标点P沿墙面上的射线CM移动,此人为了准确瞄准目标点P,需计算由点A观察点P的仰角θ的大小.若AB=15m,AC=25m,∠BCM=30°

,则tanθ的最大值是________.(仰角θ为直线AP与平面ABC所成角)

解析:

如图,过点P作PO⊥BC于点O,连接AO,则∠PAO=θ.

设CO=x,则OP=x.

在Rt△ABC中,AB=15,AC=25,所以BC=20.

所以cos∠BCA=.

所以AO==.

故tanθ==

=.当=,即x=时,tanθ取得最大值为=.

6.甲船在A处观察乙船,乙船在它的北偏东60°

方向的B处,两船相距anmile,乙船正向北行驶,若甲船的速度是乙船的倍,则甲船应沿________方向行驶才能追上乙船;

追上时甲船行驶了________nmile.

如图所示,设在C处甲船追上乙船,乙船到C处用的时间为t,乙船的速度为v,则BC=tv,AC=tv,又B=120°

,则由正弦定理=,得=,∴sin∠CAB=,

∴∠CAB=30°

,∴甲船应沿北偏东30°

方向行驶.又∠ACB=180°

-120°

,∴BC=AB=anmile,∴AC=

==a(nmile)

北偏东30°

 a

7.

如图所示,在社会实践中,小明观察一棵桃树.他在点A处发现桃树顶端点C的仰角大小为45°

,往正前方走4m后,在点B处发现桃树顶端点C的仰角大小为75°

(1)求BC的长;

(2)若小明身高为1.70m,求这棵桃树顶端点C离地面的高度(精确到0.01m,其中≈1.732).

(1)在△ABC中,∠CAB=45°

,∠DBC=75°

则∠ACB=75°

,AB=4,

由正弦定理得=,

解得BC=4(m).即BC的长为4m.

(2)在△CBD中,∠CDB=90°

,BC=4,

所以DC=4sin75°

因为sin75°

=sin(45°

=sin45°

cos30°

+cos45°

则DC=2+2.

所以CE=ED+DC=1.70+2+2≈3.70+3.464

≈7.16(m).

即这棵桃树顶端点C离地面的高度为7.16m.

8.

如图,在一条海防警戒线上的点A,B,C处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B,C两点到A的距离分别为20千米和50千米,某时刻,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声波信号,8秒后A,C同时接收到该声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千米/秒.

(1)设A到P的距离为x千米,用x表示B,C到P的距离,并求x的值;

(2)求P到海防警戒线AC的距离.

(1)依题意,有PA=PC=x,PB=x-1.5×

8=x-12.

在△PAB中,AB=20,cos∠PAB===,

同理在△PAC中,AC=50,

cos∠PAC===.

∵cos∠PAB=cos∠PAC,∴=,

解得x=31.

(2)作PD⊥AC于D,在△ADP中,由cos∠PAD=,

得sin∠PAD==,

∴PD=PAsin∠PAD=31×

=4千米.

故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C的距离为4千米.

第二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预习课本P16~18,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内角怎样求其面积?

(2)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如何求其他量?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S=a·

ha(ha表示a边上的高).

(2)S=absinC=bcsinA=acsinB.

[点睛]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bsinC与原来的面积公式S=a·

h(h为a边上的高)的关系为:

h=bsinC,实质上bsinC就是△ABC中a边上的高.

(1)公式S=absinC适合求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

(2)三角形中已知三边无法求其面积(  )

(3)在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和一角就能求三角形的面积(  )

(1)正确,S=absinC适合求任意三角形的面积.

(2)错误.已知三边可利用余弦定理求角的余弦值,再求得正弦值,进而求面积.

(3)正确.已知两边和两边的夹角可直接求得面积,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可求得其他边和角,再求面积.

(1)√ 

(2)×

 (3)√

2.在△ABC中,已知a=2,b=3,C=120°

,则S△ABC=(  )

A.         B.

C.D.3

选B S△ABC=absinC=×

3.已知△ABC的面积为,且b=2,c=,则A的大小为(  )

A.60°

或120°

      B.60°

C.120°

D.30°

或150°

选A 由S△ABC=bcsinA得

=×

sinA,

所以sinA=,

故A=60°

,故选A.

4.若△ABC的三边a,b,c及面积S满足S=a2-(b-c)2,则sinA=________.

由余弦定理得S=a2-(b-c)2=2bc-2bccosA=bcsinA,所以sinA+4cosA=4,由sin2A+cos2A=1,解得sin2A+2=1,sinA=.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典例] 已知△ABC中,B=30°

,AB=2,AC=2,求△ABC的面积.

[解] 由正弦定理,得sinC===.

∵AB>

AC,

∴C=60°

或C=120°

当C=60°

时,A=90°

,S△ABC=AB·

AC=2;

当C=120°

时,A=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