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279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 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docx

届高考政治新增分二轮通用版专题5公民权利与政府职责第2课时讲义

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公民和政府问题的考查

一、主观题对公民问题的考查

1.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公民做某事的原因或意义。

3.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公民应该怎样做某事。

(2017·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我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地方政府通过资金补助、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承办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该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同时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确立为法定原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发展。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

[解题思路]

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

第一问:

①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体现类题目。

第二问:

①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

②体现类题目。

材料信息

①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我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做法。

②针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人大立法予以保障,并通过立法明确政府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发展。

调动和运用知识

(1)国家性质和人民地位

(2)政府性质、职能、依法行政

(3)人大的法律地位

描述和阐释事物

结合材料信息,运用相关政治生活的知识,准确描述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

论证和探究问题

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要注意结合材料信息,逐一概括。

答案整理

(1)关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人民负责。

(2)特点:

依法行政,履职行为规范,政府主体责任明确;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专业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具体明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提高。

[题型技法]

体现类主观题

体现类主观题设问一般以“体现”“反映”“蕴含”“说明”等为关键词,要求学生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知识点的”“材料体现了××范围内的哪些道理”。

(1)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是关键。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整体感知、厘清层次、抓住关键词、明确重点。

(2)把握题干的联结语,如“这个事例说明”“这表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上述材料体现了”等,从给出的事例中归纳相应的道理。

(3)组织答案的方式有两种。

①将书本知识放在答案要点后面。

如“××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材料怎样(如何)体现什么道理”类设问,答案表述方式是“事实材料的概述+关联词+教材规范语言”。

(思考问题的常用方式)

②书本知识或原理放在前面。

如“××原理(或某一具体知识)在材料中如何体现”“用××原理(或某一具体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类设问,答案表述方式是“设问或书本中明确的原理或知识+事实材料的概述+体现了这一点”。

(答题常见形式)

为什么要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应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为什么要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1)从公民自身角度分析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能够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③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④结合材料,分析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或者民主监督的意义。

(2)从其他角度分析(如果题目设问或材料涉及政府、党、人大等)

①政府角度:

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接受人民监督等。

②共产党角度:

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执政地位等。

③人大角度:

人大是我国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公民应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从公民自身角度分析

①内容:

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②基本原则: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途径:

通过多种民主渠道,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④基本要求:

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遵循宪法、法律、规则和程序的规定。

⑤要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

(注意:

运用第①点和第③点作答时,要根据具体的材料选择,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2)从其他角度分析(如果题目设问或材料涉及政府、党、人大等)

①政府角度:

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②共产党角度:

坚持党的领导,为党的决策建言献策,监督党的工作等。

③人大角度:

认真行使选举权,为人大立法建言献策,监督人大与人大代表的工作。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外卖等新兴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塑料制品产量、使用率等大大增长,如今外卖经济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公众在享受外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意识到了白色污染的严重性。

某校高二学生为此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部分消费者乱投放餐盒”“餐盒的生产商生产的环保餐盒标准不统一”“在外卖网选择了无需餐具,外卖商家还是送来了一次性筷子”“公司对于外卖垃圾处理无动于衷,写字楼里的垃圾桶没有明确的分类标识”。

有网友建议“上班白领应自备碗筷”“自觉使用环保餐盒”“加快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白色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等。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公民在防治外卖垃圾中应如何发挥正能量。

答案 

(1)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提升环保意识(或生态意识),不乱扔乱丢垃圾。

(2)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3)公民要充分行使监督权,增强主人翁意识,发现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举报(或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4)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为环保餐具标准制定、相关立法等问题建言献策,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主观题对政府问题的考查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政府做某事的原因或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政府应该如何做某事。

1.(2018·全国Ⅲ)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但由于违规开发矿产资源、偷排污染物屡禁不止,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17年2月至3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中央督查组就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开展专项督查。

同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根据党纪国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予以行政撤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

通报强调,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抓紧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

2018年3月,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权。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解题思路]

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

①结合材料。

②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③分析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④意义类题目。

材料信息

①根据党纪国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予以行政撤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

②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抓紧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

③新宪法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权。

调动和运用知识

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依法行政、树立政府权威

描述和阐释事物

结合材料信息,调动相关知识,准确描述我国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论证和探究问题

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注意结合材料的信息,多角度阐释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可以从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政府履行职能、依法行政、树立政府权威等角度分别阐释。

答案整理

追责问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立责任清单,落实责任制,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强调权责一致,明确主体责任,依法问责,有利于提高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公信力和政府权威。

2.(2015·全国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 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地方各级政府为预算法的落实进行了积极探索。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解题思路]

获取和解读信息

设问信息

①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

②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③措施类题目。

材料信息

①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

②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的通知》。

调动和运用知识

政府和人大的关系、政府依法行政、政府职能、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等

描述和阐释事物

结合材料信息,调动相关知识,准确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

论证和探究问题

本题属于措施类题目,探究采取的措施要从政府和人大的关系、政府依法行政、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政府接受监督等角度进行作答。

答案整理

严格执行人大审批通过的预算;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运用检查、审计等行政手段强化预算监管;公开预算,增加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接受权力机关监督和社会监督。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

怎样做某事?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事

(1)由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

(2)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3)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4)是政府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的需要。

(5)是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高政府权威的需要。

(6)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某事

(1)从政府角度分析

①履行职能:

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②坚持宗旨和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接受监督: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⑤科学决策:

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2)从其他角度分析(如果材料涉及公民、党、人大、外交和地方政府等)

①公民角度:

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②人大角度:

执行人大的决定,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③党的角度:

坚持党的领导。

④外交角度:

行使主权国家的权利,履行主权国家的义务,贯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⑤地方政府角度: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从本地实际出发。

共享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热词。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在共享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