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波纹管涵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钢波纹管涵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波纹管涵施工方案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志敏
总工
副组长
张顺治
生产经理
何林洋
副总工
技术指导
2
工程部、质检部
周俊春
工程部长
现场指挥质量控制
杜福云
路基工程师
现场管理
孙云志
测量工程师
现场测量
张宇
现场管理员
钢波纹管现场管理员
吴强
测量员
现场测量兼技术管理
3
安全部
陈斌
安全部部长
安全管理
岳熙
安全员
安全管理
4
试验室
涂和平
试验室主任
后场试验
廖亮、赵禄猛
试验员
前场试验
5
物质设备部
张鹏贵
机材部部长
机械调度
6
钢波纹管涵施工队
廖开春
钢波纹管涵施工队总负责
刘云
钢波纹管涵施工队现场负责人
钢波纹管涵施工队现场管理人员
前场作业人员配置:
职务名称
配备人数(人)
备注
水准司仪
现场指挥拼装
挖掘机
起重设备
装载机
辅助民工
2、投入机械设备
施工队机械配置为:
一台挖机,一台装机,一台运输车,起重设备一台,一台罐车,搅拌机1台,发电机1台(5kw)等
(二)、技术准备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研究技术文件和图纸中各项内容和要求,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对现场实地勘察,做好原始资料的进一步调查分析,了解当地自然条件,地方劳动力及材料状况,交通运输状况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电状况,对施工队伍进行工前培训和技术交底。
(2)、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钢波纹管涵、水泥等)在使用前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再投入施工。
(3)、机械:
施工前所用的机械:
挖掘机、装载机、起重设备等机械设备提前报验。
4、施工方案
1、测量放样
1.1用全站仪测出涵洞基坑四角线,定出涵洞纵、横轴线位置,设置护桩以备检验校核。
1.2根据测设的进出口高程,检查涵洞进出口设计标高是否能与原水系相符,若不符,立即暂停施工,请监理核查,作变更调顺处理。
1.3用水准仪测出涵洞所在位置的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标高及先前所放涵洞轴线定出基坑开挖线。
工艺流程
2、基坑开挖
1、开挖前在距涵洞进水口外5米处设置截水沟,根据放出的开挖线进行开挖,并预留不低于50cm的工作面。
2、基础主要用挖掘机进行开挖,铺以人工修整成型。
在距基底20cm,用人工清理至标高。
在涵洞基坑出口外侧设置集水井,并在开挖成型的基坑内设排水沟,将水引至集水井排出,保证基底无水,不受水浸泡。
3、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组织人员自检基底承载力,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中心试验室做抽检,并通知业主、设计及监理现场处理。
若能满足设计要求,在清除松散土层后通知道监理工程量验基。
3、基底开挖完成后,应检查项目如下:
1)、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底地质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基底处理及临时排水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基坑检查实测项目如下: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平面尺寸(mm)
±
50
直尺:
长、宽各检查3处
基础底面高程(mm)
土质
水准仪:
测量5-8点
石质
+50,-200
基础顶面高程(mm)
30
轴线偏位(mm)
25
全站仪:
纵、横各检查2点
3、基础施工
1)、砂砾石、碎石基底
基底可不作处理,基础只在其上铺筑10cm厚粗砂石垫层,并进行碾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2)、一般基底
一般基底(基底为粘土、西沙、及破碎岩层等)时,基础采用具有一定继配的砂砾石填30cm,并满足压实度要求,垫层采用10cm继配良好的粗砂,并进行碾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3)、软基处理
按路基上的软基处理方式(碎石桩、换填等)进行处理,然后再开挖基础,基底采用砂砾石材料换填作为基础。
厚度为30cm,垫层采用10cm继配良好的粗砂,并进行碾压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4)、需要进行基底换填时,换填层应分层铺筑压实,压实度不小于规范要求,对于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重视基础换填材料,特别是对粉黏粒含量应严格控制,以防产生冻胀破坏。
4、钢波纹管拼装、连接
1)、施工前准备:
检查涵管底部平整度、标高,确定涵管的位置,中心轴线、中点。
2)、管涵拼装:
以中心轴线、中点为基准,第一张波纹板定位,以此为起点向二侧延伸,至涵管进出口二端,第二张板叠在第一张板上,对正连接孔。
螺母由内向外插入螺孔,套上垫圈螺母,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母。
3)、拼装环形圈由下向上顺次拼装:
搭接部分上板覆盖下板,圆周向连接采用阶梯形,连接孔对正后,用螺栓由内向外插入螺孔,套上垫圈螺母,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母。
4)、每米长度拼装成型后,要测定截面形状,达到标准后再继续拼装,达不到标准的及时调整整改,直至达到标准后再投入施工,圆周拼装道环形圈合拢时,测定截面形状,采用定位拉杆固定,调整预紧螺栓,拼装波纹管。
5)、涵管拼装完成后,用定扭扳手,依次紧固所有螺栓,不得遗漏,所有螺栓应在回填之前拧紧,保证波纹的重叠部分紧密镶嵌在一起。
6)、外圈搭接处螺栓拧紧并符合要求后,为防止波形钢板板缝合螺栓孔处渗水,在钢板连接和螺栓孔处采用专用密封材料密封,以防波纹板连接处渗水。
7)、安装完毕后,在管内外均匀涂刷二道沥青,沥青涂层的总厚度应部小于1mm。
5、整体钢波纹管施工
备齐安装工具、安装所需配件,检验波纹管各管节的长度、直径是否与该涵符合,设涵管安装指挥1名,负责指挥起重机械及施工人员现场操作。
2)、安装前工作:
检查管涵底部基础平整度、标高的设置,确定涵洞位置、中心轴线、中心。
3)、连接安装波纹管涵: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排放管涵。
安装时从一侧排放第一根关节,使其管中心和基础纵向中心线平行,同样把第第二根管放置就位,当两根管相邻法兰间距在3~5cm的缝隙时,用小撬棍对准法兰上的螺栓孔,使其两根管法兰上的螺栓对正,这时从第二节管的另一端用撬杠撬动管节,使其向涵洞纵向平移,当两法兰间距在2cm左右时,将各个螺栓插入螺孔,套上螺母后,稍初拧,不拧紧螺母。
4)镶密封垫:
由于现场地形等原因,有时相邻两法兰之间间距较小,这时用手锤、凿子把两法兰之间凿开大约1cm的缝隙,用螺丝刀把密封垫镶在两法兰之间,有时管节顶部两法兰间距较大,密封垫镶嵌困难,用绑扎丝填筑把密封垫绑在螺栓上固定,然后工人开始对称拧紧螺帽。
直至从外观看两法兰之间只有2~5mm的缝隙即可。
5)拧紧螺母:
待全部组装完毕后,再逐个拧紧螺母。
用机动扳手时,拧扳时间应持续2s~5s。
此后以此方式依次连接。
6)管壁内外涂沥青:
涂乳化沥青或热沥青两道,从外观看管壁内外均匀的涂成了黑管即可,沥青涂层的总厚度应不小于1mm。
7)用千斤顶校正整道涵管,使其中心位于涵位的中心轴线上。
6、两侧及顶部回填
1)、两侧及顶部(0.5~2m范围内)回填材料要求同基础换填材料一样,顶部2m以上部分采用路基填筑材料。
2)、楔形部回填:
钢波纹管涵的楔形部密实度很重要,回填材料采用C15砼。
3)、涵管两侧部位回填:
填土之前,可在波纹管涵两侧面用红油漆按每15cm高度作出填高标示,时按标注线控制。
在管身最大直径两侧50cm外可采用12~18T的压路机压实,50cm范围内采用小型夯实机械夯实,以避免大型机械设备对管涵的撞击。
靠近管体周围0.5米范围内,不允许有大于50mm的石块等硬物。
填筑时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为15cm,压实度要求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填筑必须在涵管两侧对称同步进行,两侧的回填土高差不得大于15cm。
4)、涵管顶部回填:
涵管上方当回填厚度小于50cm时采用手扶振动压路机或采用小于6t的静碾压路机压实,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当涵管顶填土大于50cm后,方可采用18T压路机压实,每层厚度15cm,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涵管没有达到最小填土高度时,严禁一切重型车辆通行。
5)、对有端部挡墙的涵洞,从涵洞两端向结构的中心进行回填;
对没有端部挡墙的涵洞,从涵洞的中心向两端进行回填
6)、从回填开始到涵顶填土结束,最终截面尺寸与组装时的尺寸差异最大不得超过2%。
如截面变形量超过变形范围,应立即终止施工,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将变形量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内。
7、洞口砼施工
洞口工程为一字墙和跌水井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为片石混凝土。
1)模板加工及安装
模板采用组合模板或清水模板。
模板有变形的不得使用。
施工前模板刚度、强度、稳定性及结构各部形状、尺寸已经经过校核,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模板安装要直顺、平整,接缝采用海绵条填塞,保证接缝严密、不露浆。
模板支设完毕后,对模板高程及平面位置进行复测,并检验模板稳定性。
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
基本要求:
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表面平整,接缝应平整、严密不漏浆。
质量标准:
质量要求符合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规定。
模板、支架及拱架制作时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木
模
板
制
作
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不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平板模板表面最大局部不平
刨光模板
不刨光模板
拼合板中木板间的缝隙宽度
支架、拱架尺寸
榫槽嵌接紧密度
外形尺寸
长和高
0,-1
肋高
边面端偏斜
≤0.5
连接配件的孔眼位置
孔中心与板面间距
0.3
板端中心与板端间距
0,-0.5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0.6
板面局部不平
1.0
板面和板侧挠度
模板、支架及拱架安装时的允许偏差
项 目
模板标高
基础
15
柱、墙和梁
10
墩台
模板内部尺寸
上部构造所有构件
+5,0
20
轴线偏位
柱、墙
8
梁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模板表面平整
预埋件中心位置
预留孔洞中心位置
预留孔洞界截内部尺寸
+10,0
支架
纵轴的平面位置
跨度的1/1000或30
2)混凝土的拌制、运输
①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由工地实验室配制设计完成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②拌制前,实验室必须对于砂、石进行含水量检测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然后下达施工配合比。
③混凝土必须严格按实验室下达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制,实验室必须作好成品混凝土各项检测工作。
④混凝土由混凝土站集中拌制,罐车运至施工现场,流槽入模。
⑤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必须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⑥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⑦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粒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
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如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⑧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⑨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
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3)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塌落度。
②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设施下落;
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③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④浇筑混凝土时,宜采用振动器振实。
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
与模板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汽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⑤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⑥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休整、抹平,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⑦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时,应及时处理。
⑧成型后的混凝土要覆盖并设专人洒水养生,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表面,养生期间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产生裂缝。
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根据空气湿度、温度可酌情延长或缩短。
⑨浇筑混凝土时,应详细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4)拆模、养生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可拆除其模板。
混凝土成品采用土工布覆盖养生,并养护至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
五、安全目标与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目标
1.杜绝施工伤亡事故;
2.无中毒、火灾、火警事故;
3.杜绝重大车辆交通事故,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4.特种作业人员持合格证件上岗率达100%。
(二)、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1.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成立安全生产生产小组,施工队长直接领导安全工作,各级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施工安全和人员健康作为承包人的重要职责,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和《公路筑养路机械操作规程》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执行合同中有关安全的要求。
1.2由施工队长负责本段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落实。
作业队长负责本作业队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安全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做到以预防为主,消灭一切不安全隐患,做到安全施工。
1.3专职安全员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有权立即制止。
1.4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做到半年一次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安全方面的相关规定,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
1.5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的岗位均要求“单岗多责”,岗位中即带有安全职责,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纵身到边、一环不漏,横向到边、人人有责。
1.6工程开工前同时进行工程技术交底与安全技术交底,并作好相关记录,每个参加人员均应对交底内容进行确认。
1.7建立健全安全巡视检查制度,专职安全员每天应作好各自辖区的安全检查并认真填写安全日志,施工队长和安全员要天天讲安全,让职工时时处处注意安全;
项部每月定期进行大检查,包括安全方面~情况检查、评比,奖优罚劣。
2.安全生产控制要点
2.1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工地”实施办法建设标准化工地,进行文明施工。
2.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由专职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监督。
2.3施工现场的材料、机具堆放整齐,实行文明工地施工,坚决杜决脏、乱、差工地的出现。
2.4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工地安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坚决制止。
2.5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6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必须持证上岗。
2.7放炮后对工点进行盘查,立即清除瞎炮。
2.8严禁酒后作业
2.9安全用电及电气防火措施
2.9.1临时用电现场设施线路、闸箱等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存档。
将电线路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能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地明敷设。
2.9.2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2.9.3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线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符合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
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外关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箱体应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内无杂物。
停止使用的配电箱应切断电源,箱门上锁。
2.9.4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
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
各种电器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
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2.9.5凡在一般现场所采用220V电源照明的必须按规定布线和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特殊场所按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灯。
六、质量控制措施五、质量管理与控制
(一)、管理目标
1.确保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项目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2.工程合格率100%。
3.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争创精品工程。
(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和以总工程师负责的质检、试验、测量三个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19000-2000、GB/T19001-2000)等一系列现代企业制度,坚持“科学管理、质量第一、信守合同、争创一流”的质量方针的企业管理,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
以人为核心,即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以预防为主。
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
责任要横向到边、纵向到人、分头把关、层层落实的质量保证体系;
强化岗位责任制,并使之行之有效的运转是搞好本工程质量的关键。
完善技术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争创精品工程。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1.1质检体系:
项目部设立质检科、质检工程师、作业队及班组设质检员,每道工序都必须经过自检、互检、质检工程师检查、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2试验体系:
项目部设立工地中心试验室,以确保每项工程开工前有标准试验,施工中有检测试验,完工后有准确完善的试验数据。
1.3测量体系:
项目部由质检科牵头成立测量队,各作业处设立测量组,做好施工测量控制管理。
测量数据按制度严格把关,认真整理,确保资料准确齐全。
(三)、质量保证措施
1.各级质保部门和人员各负其责,严格坚持质量标准,互通信息,及时反馈,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业务上级报告,共同把好质量关。
每周集中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评比,项目部每月进行质量评比,奖优罚劣。
2.严格工艺规程,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有关操作规程,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编制工程施工程序。
各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做到操作有工艺、施工有图纸,并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工作,使施工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质量标准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
3.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实行施工图签认制、技术交底制、技术监督制度、质量“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做到认真落实、相互监督、善始善终。
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认真贯彻执行质量第一的+方针,进行经常性的质量管理知识宣传教育工作,争创精品工程。
4.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图纸和验收标准要求组织实施,组织对现场技术人员、班组长及操作人员作好技术交底;
二是严把测量关,严格按测量质量保证程序及规范执行。
坚持测量复核制,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及水准仪,确保平面位置及高程正确;
三是严把试验关:
利用配备先进的试验设备,试验检测人员明确职责,加强试验检测频率,确保试验数据真实可靠。
凡经试验检测不合格项目,一定要及时处理,做好记录,保证每道工序的产品合格。
5.合格的原材料才是优质工程的基础,加强原材料检验、保证原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对原材料认真进行质量鉴定,无合格证及试验不符合要求者,坚决不予使用,并立即隔离,清除出场。
6.精心编制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一经批准则严格遵照执行。
各项工程施工前,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
包括技术、设备、材料、人员及现场准备:
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原始记录,并进行规范化整理以便进行施工质量分析。
7.确定施工质量管理重点。
对工程的主要部位如涵台、盖板,影响质量的特殊工艺如涵台、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