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2375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备课Word下载.docx

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一篇充满智慧和勇敢精神的课文。

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18、将相和。

齐读课题。

2、前置作业:

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和的意思是?

也就是说课文的主人公就是——谁和谁?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了解,并且检查预习课文情况。

二、师随机指导理解和朗读:

1、问蔺相如说这句话时会用什么口气?

指导朗读。

让同学们当秦王听两种不同读法,看看会把壁给谁?

然后齐读。

2、出示段落。

问:

蔺相如在准备撞柱的时候,难道他就不怕秦王真的让他撞吗?

同学们想到的,蔺相如也想到了,所以他才会理直气壮地对秦王说话。

课件出示红色理直气壮。

指导学生读出理直气壮地语气。

理再直,气再壮,指名再读;

理最直,气最壮,齐读。

3、出示段落。

蔺相如在典礼那天没有悄悄溜走,而是大大方方地对秦王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他就不怕秦王杀他吗?

生答。

出示课件红色大大方方师指导读出无牵无挂、毫无畏惧、大大方方的语气。

指名读、齐读。

听出了一国使者的风范!

4、师: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廉颇,蔺相如两人之间的关系由不和转变为和呢?

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课件播放视频。

5、师:

除了视频中的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和课文有关的内容?

  

(1)《史记》:

让学生补充,问:

还有和这本书有关的资料吗

(2)和氏璧:

样子,来历。

三、课本剧表演:

和氏璧被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秦王想霸占和氏璧的阴谋没有得逞,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同学们为蔺相如高兴吗?

想演一演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吗?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排练这个故事,比一比哪个小组演的形象,演的精彩。

2、小组表演。

学生评价。

四:

总结延伸:

同学们,完璧归赵为将相和这个故事拉开了起因的帷幕,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精彩虽然还没上演,可是蔺相如这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脑海中。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记住这个机智勇敢、以祖国利益为重的名字——生齐读:

蔺相如!

五、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

廉颇渑池相会蔺相如

作业

抄写本文生字。

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确定单元主题,背诵单元小诗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爱国思想和人物各自品质。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教师用书

学生质疑,讨论释疑

1、自学《负荆请罪》

2、批注《新语文主题阅读》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33《伯乐和骏马》40《司马迁写《史记》谈谈感受最深刻的部分。

一、学习课文《将相和》

1、小组交流《将相和》

A、廉颇对蔺相如被封为上卿,职位比他还搞这一事,是什么态度?

有什么想法?

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B、假如你是蔺相如,听了廉颇的话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C、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

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蔺相如听了廉颇的话,是怎么做的?

对故事这样的结局你有什么启发?

体会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课文的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2、全班汇报

二、学习拓展阅读

1、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33《伯乐和骏马》40《司马迁写《史记》》

A、小组交流感受最深刻的部分。

B、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经典诵读》指导朗读

《水浒传》诗词(节选)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重点指导:

三、小结:

交流学习后的收获。

四、作业完成小练习册。

阅读《草船借箭》

36《空城计》

35《桃园三结义》

五、板书设计:

18咀嚼经典

《将相和》

将完璧归赵相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和:

保家卫国

完成小练习册。

课堂反馈

 

19、草船借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生提前阅读预习课文内容。

导学法,自读自悟法,讲解法

1、预习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读课文五遍,读通顺。

4、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

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2、小组交流。

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

“既生瑜,何生亮!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3、小组合作学习。

边读边画边体会。

4、小组交流、对话: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品读句子: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

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

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

心理会怎么想的?

(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

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

如,第二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

‘只要三天。

‘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

第四自然段的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个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

‘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说:

‘请你一起去取箭。

第七自然段的

找出你认为本课重点语句,小组内交流。

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

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交流体会。

6.全班总结汇报

三、拓展阅读

交流: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四、小结你觉得,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受到了什么启示?

再读《草船借箭》深思:

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

妙在何处?

阅读《桃园三结义》作批注笔记

1、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课文五遍,读通顺。

3、课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

3、小组合作学习。

4、小组交流、对话:

二、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品读句子:

角色扮读。

(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

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交流体会。

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第六自然段的“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第八自然段的“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理由一:

逼得太近,曹操必能识破秘密;

理由二:

距离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

“度”的把握全在智慧。

6、全班总结汇报

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

《新语文主题阅读》阅读36《空城计》

1、交流:

2、《经典诵读》指导朗读:

《三国演义》诗词(节选) 

完成练习册

20、景阳冈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2、感受英雄气概,体会豪放、勇敢、机智的性格。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

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了解武松豪爽、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4)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5)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前置作业:

1、文中打虎的部分缩写在前置本上。

2、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1、课前交流:

两分钟交流历史故事,与文本相关的资料。

二、小组交流前置性作业

1、明确交流要求。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4)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5)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2、教师小结汇报情况,表扬优秀学生。

三、精读读课文,感受人物的形象,小组交流汇报:

1、学习汇报: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小组合作阅读打虎的部分,朗读流利。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读后有什么感受?

四、小组探究、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

2、小结:

《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

五、板书设计

20.景阳冈

武松打虎豪爽、勇敢机智

阅读《水浒传》(儿童版)

知识与能力阅读《水浒传》(儿童版)

交流《水浒传》(儿童版)中“我追喜欢的人物”。

感受人物形象。

了解名著中的经典故事。

《水浒传》(儿童版)

阅读交流,讨论法

1、阅读《水浒传》(儿童版)

2、交流《水浒传》(儿童版)中“我最喜欢的人物”。

一、老师激发情绪: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中国明代长篇小说。

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

是施耐庵著作。

同学们有的度过读过《水浒传》,有的看过连续剧《水浒传》,有的搜集了有关资料,那么你喜欢《水浒传》中那个人物?

为什么?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二、小组交流人物,介绍使学生感受名著的魅力

三、小组上台汇报,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

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

晁盖山东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

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交天下好汉,闻名江湖。

喜欢刺枪使棒,身强力壮,不取妻室,终日打熬筋骨。

吴用字学究,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

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

加亮先生"

,人称"

智多星"

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

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

善使两条铜链。

与晁盖自幼结交

李逵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

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

人称黑旋风。

燕青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后一名。

原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卢俊义家中长大,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射箭发镖百步穿杨,人称“浪子燕青”。

四、老师总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还记得“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本好书值得我们一边又一边地读,希望大家能做到!

 

《水浒传》

      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天伤星行者-武松天巧星浪子-燕青

1、继续阅读《水浒传》

2、预习《猴王出世》,主题阅读:

37大战二郎神34张良的故事

21、猴王出世

总第1课时

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科书、经典诵读书、有关资料、特级教案

自读自悟、交流感悟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石猴是从哪来的?

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石猴是从哪来的?

请你写一写。

3、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4、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

一、导入: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2、你知道孙悟空打哪来?

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从《西游记》中初步了解孙悟空。

二、合作交流前置性作业

边读边想:

课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讲述了石猴成为美猴王的过程,其中有些贯穿始终的关键语句要引导学生找出,以便了解事情发展的脉络,为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过程作准备。

简单了解石猴成为美猴王的过程。

三、品读体验

1、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孙悟空的第一印象。

(勇敢顽强、无私无畏、顽劣活泼等皆可。

2、再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这些个性、品质特点?

学生交流,老师点评。

从课文内容中掌握孙悟空的个性。

四、阅读交流37大战二郎神34张良的故事

交流二郎神的个性、品质特点。

2.交流张良的个性、品质特点。

了解历史人性格特征。

五、读写联动习作小练笔:

1.我喜欢————(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小组展示:

交流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写作积累,充分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六、小结最后,让我们大家再一次的聆听《西游记》的主题歌,一边听一边回忆你所知道的《西游记》故事,为今后的《西游记》故事大王班会作准备。

会唱这首歌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策划一次《西游记》故事大王的班会,看哪位同学讲的《西游记》故事多,哪位同学能当上《西游记》故事大王。

桃园三结义、空城计、伯乐和骏马、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有感情地朗读各课精妙的语言。

体会人物特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生提前阅读作批注

自主阅读,作批注相结合。

(1)自读桃园三结义、空城计、伯乐和骏马、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2)自背单元小诗

一、交流前置性作业

1.小组比赛背诵单元小诗2.其他小组评价

3.小组交流22篇文章中你最喜欢谁?

4.小组回顾所学过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交流自己的看法。

 

检查预习情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自主阅读文章阅读主题阅读(78、79、87、89)页的相关文章作批注。

1.小组交流批注内容并全班展示。

2.反复读精彩的内容。

三、板书桃园三结义

空城计伯乐和骏马、

刘姥姥醉卧怡

1、背诵日积月累的内容,歇后语锦集。

口语交际

学会缩写方法,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做到意思准确。

尝试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展现人物特点。

提高学生分析、综合、理解和概括能

按要求进行缩写。

1、查找资料,拓宽了解与《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等故事相关的内容。

2、准备人物形象的服饰、道具。

引导点评,评议结合。

交流、探究、实践操作相结合。

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2、作者是怎样将这些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的?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

一、小组交流前置性作业

1、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2、作者是怎样将这些人物的特点体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故事情节的合理安排等方面理解学过课文中人物的特点。

二、探究编排,表演角色形象

要求: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否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谈;

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

可以从服饰道具的使用谈。

1、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课本剧。

(1)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

(2)学生简要交流。

(3)课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没有直接提供,作为编导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以及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想象他们的神情。

如:

鲁肃对周瑜说:

“十万支箭。

”周瑜说:

“是他自己说的,”你们认为他们的表情可能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

编排课本剧不能仅仅停留于课本,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特点,还要进行必要的改编,形象地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展现给观众。

有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创编。

2、自主选择,分组创编。

(1)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分成四大组,推选出一个责任编导,负责执笔、汇总大家的意见。

(2)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将自己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了解透彻。

(3)交流讨论各自的角色体验,小组内进行整体性创编。

(根据故事情节,安排好各种人物的对白、出场顺序以及剧本内容。

分小组的讨论、发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

学生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