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2347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

《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败血症百科Word文档格式.docx

A41.901  所属部位:

全身  所属科室:

急诊科,传染科  疾病分类: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编辑本段症状

  1、症状和体征:

  

烧伤败血症

随致病菌的种类、数量、毒力以及患儿年龄和抵抗力的强弱不同而异。

轻者仅有一般感染症状,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1.1感染中毒症状:

大多起病急骤,先有畏寒或寒战,继之高热,热型不定,弛张热或稽留热;

体弱、重症营养不良和小婴儿可无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灰,神志不清。

四肢末梢厥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婴幼儿还可出现黄疸。

  1.2皮肤损伤:

部分患儿可见各种皮肤损伤,以瘀点、瘀斑、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样皮疹常见。

皮疹常见于四肢、躯干皮肤或口腔粘膜等处。

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或瘀斑;

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1.3胃肠道症状:

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甚至呕血、便血;

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脱水、酸中毒。

  1.4关节症状:

部分患儿可有关节肿痛、活动障碍或关节腔积液,多见于大关节。

  1.5肝脾肿大:

以婴、幼儿多见,轻度或中度肿大;

部分患儿可并发中毒性肝炎;

金葡菌迁徙性损害引起肝脏脓肿时,肝脏压痛明显。

  1.6其他症状:

重症患儿常伴有心肌炎、心力衰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少尿或无尿等实质器官受累症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常见多处迁徙性病灶;

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常并发休克和DIC。

瘀点、瘀斑、脓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亦可直接涂片、镜检找细菌。

  2、并发症  2.1化脓性脑膜炎:

新生儿败血症最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有时神经系统症状并不明显,但已并发此症。

因此要提高警惕,及早作脑脊液检查。

  2.2肺炎或肺脓肿:

其次易发生肺炎或肺脓肿,出现呼吸系统症状。

  2.3迁移性病灶:

如蜂窝组织炎、骨髓炎,肾盂肾炎也偶可发生。

  2.4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sdysfunctionsyndrome,MODS):

感染扩散的严重结果往往为MODS。

编辑本段病理

  1、引起败血症的细菌  在临床中,可引败血症的细菌种类繁多,按革兰染色结果可分为革兰阳性和阴性两大类,这两类中又可根据细菌形态特点,分为球菌和杆菌,这样就有革兰阳性杆菌和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阴性球菌四大类,在各种致病菌中,有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很强,很容易引起感染而致败血症,称为绝对致病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悄况下,体内即有寄生对人体不起致病作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如外伤、手术、慢性病、营养不良或其他原因所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情况下,才起致病作用,因此称为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些细菌如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等在临床上常可引起独特的临床症状,成为独立的疾病,如白喉、细菌性痢疾,一般不侵人血液引起败血症,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侵人血液引起白喉杆菌败血症或痢疾杆菌败血症,另外,除细菌外,真菌也可侵入血液引起真菌性败血症。

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钩端螺旋体病,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布氏杆菌病,虽然不称败血症,但在血液中也可检出病原体,故实际上也是一种败血症。

  在各种致病菌中,过去由革兰阳性的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引起的败血症较多,但近10多年来,由于抗生素种类的发展,广谱的抗生素种类逐渐增多,青霉素广广泛应用,使敏感的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容易受到控制,因此,引起败血症的机会和资料报道显若减少,而容易产生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则明显增多,临床遇到的病例和报道的资料明显上升,已占到首要位置,约占败血症的30-40%,另外,近10多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新的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各种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不敏感的革兰阳性杆菌败血症也显著增加,特别是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及厌氧菌败血症明且上升,在各种败血症中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败血症约占1/3,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近几年来,一些不常出现的细菌引起的败血症,例如类白喉杆菌败血症,痢疾杆菌败血症、变形杆菌败血症,也有资料报道。

  另外,还可出现一些罕见的败血症,如肺鞠菌败血症、绿色气球菌败血症、亲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结核杆菌败血症、需氧芽抱杆菌败血症、迟缓爱德华杆蔺败血症、粘球杆菌败血症、沙雷菌败血症、类摩拉菌败血症、浅黄色奈瑟菌败血症等等,都见有资料报道。

[1]  2、发病原因  1.1侵入人体的细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侵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联系。

引起败血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下这些都可能导致败血病的发生:

皮肤、粘膜发生破损和发炎如创伤和伤口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疖、痈、感染性腹泻、化脓性腹膜炎等,细菌易从破损、炎症处进入淋巴或血循环而引起;

各种慢性病如营养不良、血液病(特别伴白细胞缺乏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白细胞吞噬作用减弱等,容易诱发细菌感染;

挤压皮肤疮疖,尤其是在血供丰富的面部时,细菌可大量进入血循环。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广大创面为细菌入侵敞开门户,皮肤坏死、血浆渗出、焦痂形成又为细菌繁殖创造良好环境。

  1.2各种免疫抑制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抗肿瘤药以及放射治疗等可削弱细胞或体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细胞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而有利于细菌蔓延、扩散。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机会。

各种检查或治疗措施加内镜检查、插管检查、大隐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静脉高营养疗法、各种透析术、脏器移植等均可导致细菌进入血循环,或发生感染性血栓而形成败血症。

  1.3致病菌的变迁及常见的败血症致病菌:

具有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的各种细菌均可成为败血症的病原体。

由于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础疾病不同,传入途径以及年龄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致败血症的细菌也不同。

1950年以前,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占总数的50%以上,葡萄球菌(金葡+表葡)占20%,革兰阴性杆菌占12%左右。

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败血症的病原菌谱也发生了变迁。

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等高度敏感,作为败血症的病原现已少见。

近年来统计,厌氧菌占败血症病原8%~26%不等(较多医院不能做厌氧菌检测),以脆弱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为主。

在机体防御功能显著低下者中还可发生复数菌败血症,即在同一份标本中检测出2种或更多种致病菌,或72h内从数次血或骨髓标本中培养出多种致病菌。

一般复数菌败血症约占败血症总数的10%。

  3、发病机制  2.1若患者条件差(年龄、基础状况、现症病情、免疫功能等多因素)病原菌数量大、毒力强时,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也可由其所潜伏的病灶中释放出来,经淋巴管或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此时机体的防御机制被激活。

在抗体与补体的调理作用下,病原体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效的消灭,则成为一过性菌血症。

临床上出现多脏器功能紊乱和衰竭。

细菌进入人体后能否形成感染状态及侵入血循后能否发展成为败血症,与侵入细菌数量的多少和(或)其毒力大小、人体的防御功能与免疫应答强弱等诸多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新生儿易发生败血症,可发生在出生前、产程中或出生后,这是由于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胃酸少、肠道通透性高、单核吞噬细胞作用弱、抗体(IgM、血清型和分泌型IgA)及补体浓度低等因素所致。

这些内容在既往教科书中均有详细叙述,在此再介绍一些近年来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动态。

  2.2近来研究表明:

细菌进入血循环后,在生长、增殖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毒素,革兰阴性杆菌释出的内毒素或革兰阳性细菌胞膜含有的脂质胞壁酸与肽聚糖形成的复合物首先造成机体组织受损,进而激活TNF,IL-l、IL-6、IL-8,INFr等细胞因子,由此触发了机体对入侵细菌的阻抑反应,称为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这些病理生理反应包括:

补体系统、凝血系统和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被激活;

糖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被释出;

这类介质最终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渗漏,血容量不足以至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灌注不足,随即发生休克和DIC。

败血症之病理改变可由于致病菌种类、病程长短及基础疾病的不同而异。

早期病原菌毒素所致各脏器及组织的改变以炎性反应为主,间以混浊肿胀、灶性坏死和脂肪变性。

当单核细胞吞噬系统增生活跃时,肝脾均有肿大。

水肿等迁延性损害越多是随着病程延长。

毛细血管损害造成皮肤黏膜瘀斑和皮疹。

心、肺、肝、肾及脑可出现小水肿、关节腔积水、化脓性脑膜炎、胸膜炎症等。

  4、常见种类及特点  3.1金葡菌败血症:

原发病灶常系皮肤疖痈或伤口感染,少数系机体抵抗力很差的医院内感染者,其血中病菌多来自呼吸道。

临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点、荨麻疹、脓疱疹及猩红热样皮疹等多种形态,眼结膜上出现瘀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节症状比较明显,有时红肿,但化脓少见。

迁徙性损害可出现在约2/3患者中,最常见的是多发性肺部浸润、脓肿及胸膜炎,其次有化脓性脑膜炎、肾脓肿、肝脓肿、心内膜炎、骨髓炎及皮下脓肿等。

感染性休克较少发生。

  3.2表葡菌败血症:

多见于医院内感染。

当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此菌易形成耐药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肠道中此菌数目明显增多,可导致全身感染。

也常见于介入性治疗后,如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种导管留置等情况下。

  3.3肠球菌败血症:

肠球菌属机会性感染菌,平时主要寄生在肠道和泌尿系统。

1980年以来,其发病率来有升高,在中国医院内感染的败血症中可占10%左右,在美国也已升至第四位。

临床上表现为尿路感染和心内膜炎者最多见,此外还可见到脑膜炎,骨髓炎、肺炎、肠炎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3.4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不同病原菌经不同途径入血,可引起复杂而多样化的表现。

有时这些表现又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

病前健康状况较差,多数伴有影响机体防御功能的原发病,属医院内感染者较多。

寒战、高热、大汗,且双峰热型比较多见,偶有呈三峰热型者,这一现象在其他病菌所致的败血症少见,值得重视。

大肠杆菌、产碱杆菌等所致的败血症还可出现类似伤寒的热型,同时伴相对脉缓。

少数病人可有体温不升,皮疹、关节痛和迁徙性病灶较革兰阳性球败血症出现少,但继发于恶性肿瘤的绿脓杆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则较凶险,皮疹可呈,心坏死性。

40%左右的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有低蛋白血症者更易发生。

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黄疸,肝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竭,呼吸窘迫症与DIC等。

  3.5厌氧菌败血症:

其致病菌80%~90%是脆弱类杆菌,此外尚有厌氧链球菌、消化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

入侵途径以胃肠道和女性生殖道为主,褥疮、溃疡次之。

临床表现与需氧菌败血症相似,其特征性的表现有:

  ①黄疸发生率高达10%~40%,可能与类杆菌的内毒素直接作用于肝脏及产气荚膜杆菌的a毒素致溶血作用有关;

  ②局部病灶分泌物具特殊腐败臭味,  ③易引起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及胸腔、肺、心内膜、腹腔、肝、脑及骨关节等处的迁徙性病灶,此在脆弱类杆菌和厌氧链球菌败血症较多见。

  ④在产气荚膜杆菌败血症可出现较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及肾衰竭,局部迁徙性病灶中有气体形成。

厌氧菌常与需氧菌一起共同致成复数菌败血症,预后凶险。

  3.6真菌败血症:

一般发生在严重原发疾病的病程后期,往往是患肝病、肾病、糖尿病、血液病或恶性肿瘤的慢性病人或是严重烧伤、心脏手术、器官移植的患者,他们多有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或)抗肿瘤药物的历史。

因此患本病的病人几乎全部都是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者,且发病率近年来有升高趋势。

真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败血症大致相同,且多数伴有细菌感染,故其毒血症症状往往被同时存在的细菌感染或原发病征所掩盖,不易早期明确诊断,因此当上述患者们所罹患的感染,在应用了足量的适宜的抗生素后仍不见好转时,须考虑到有真菌感染的可能。

要做血、尿、咽拭子及痰的真菌培养,痰还可做直接涂片检查有无真菌菌丝和孢子。

如果在多种或多次送检的标本中获得同一真菌结果时,则致病原即可明确。

病损可累及心、肺、肝、脾、脑等脏器及组织,形成多发性小脓肿,也可并发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编辑本段临床诊断

  1、医技检查  1.1血象:

白细胞总数大多显著增高,达10~30×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多在80%以上,可出现明显的核左移及细胞内中毒颗粒。

少数革兰阴性败血症及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者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减低。

  1.2中性粒细胞四唑氮蓝(NBT)试验此试验仅在细菌感染时呈阳性,可高达20%以上(正常在8%以下),有助于病毒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与细菌感染的鉴别。

  2、诊断依据  2.1临床特点  2.11本病多发生于原有严重影响机体防御功能的疾病(如:

严重灼伤、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肝硬化、重型肝炎、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者,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放疗或广谱抗菌药物者,或进行各种插管检查、透析术或手术者。

病前常有皮肤、黏膜、中耳、呼吸道、尿路、肠道、胆道、生殖道等感染,或有挤压疮疖、切开未熟脓肿等病史。

  

  2.12发病急骤,有发冷或寒颤,高热及出汗,脉搏快速,体温波动幅度大,头痛、全身痛等中毒症状明显;

严重者可出现神志障碍、谵妄、昏迷及休克。

皮肤及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或其他皮疹。

肝、脾常肿大,部分患者可发生黄疽。

  2.2实验室检查  2.21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常有明显核分叶左移及白细胞内中毒颗粒,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年老体弱或机体反应低下以及部分革兰阴性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减少。

  2.22血及骨髓培养阳性。

如与局部病灶分泌物(脓液、尿液、胸水、脑脊液等)培养所得细菌一致。

则更可确诊。

  2.23该疾病应与粟粒性结核、恶性组织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深部淋巴瘤、变应性亚败血症、布鲁菌病、伤寒、流行性出血热、恶性疟疾、风湿病等鉴别。

  3、容易误诊的疾病  3.1颅内出血、窒息:

败血症有呼吸暂停、震颤、抽搐、前囟凸出、表示有神经系统侵犯时,尤其是初生1周内患儿,应与颅内出血、窒息等鉴别。

后者发病早,多在生后1、2天内起病,有产伤史。

有神经系统先天畸形并发脑膜炎时,也应与败血症鉴别。

  3.2呼吸道疾病:

败血症早期症状可有呼吸困难、急促、发绀等,应与气胸、肺炎、未成熟儿原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膨胀不全等鉴别,必要时可摄胸部X线片以协助诊断。

  3.3消化道疾病:

腹胀、呕吐、大便次数多或减少,是肠道原发病的表现,也可在败血症时出现,应分析各症状的发展和因果关系。

对肠菌类引起的败血症应提高警惕。

  3.4血液病:

新生儿溶血病、红细胞酶的缺乏也可表现黄疸、贫血、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但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并无感染征,可与败血症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鉴别。

新生儿出血症须与败血症并发出血者鉴别,前者无感染灶,输血和维生素K治疗可获痊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先天性白血病应与败血症鉴别,可由血常规检查协助诊断。

  3.5新生儿肝炎:

  3.51以黄疸为首发症状,皮肤黄染明显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轻,故常常误诊。

新生儿败血症出现黄疸的机制除细菌毒素引起的溶血外,与肝细胞的损伤、肝脏排泄胆汁障碍及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不完善,胆红素在肝脏结合过程受到抑制有关。

所以部分患儿血中转氨酶及直接胆红素升高,临床常误诊为肝炎综合征而延误治疗。

  3.52患儿无肝炎接触史,与其母HBsAg全部阴性。

实验室检测,多数患儿白细胞数增高,选用抗生素治疗症状迅速好转。

同时有局部感染灶更是诊断败血症的重要线索。

而没有明显感染灶的新生儿败血症惟一依据是血培养。

因此当患儿出现原因不明的黄疸时,应想到败血症的可能并早期采血做细菌培养。

如果一次血培养阴性而又高度怀疑败血症时,应反复做血或感染灶的渗出物的细菌培养以提高阳性率。

  3.6其他感染:

单纯疱疹、巨细胞包涵体病、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均可在新生儿期发生,其症状与败血症相似。

单纯疮疹病毒感染,半数可无疱疹,只有全身症状。

柯萨奇病毒可引起发热、厌食、呕吐、苍白、发绀、呼吸困难、肝大、黄疸、出血等,主要表现为心肌炎和脑膜炎,多在初生2周内发病。

另外,弓形虫病、球状孢子菌病、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等少见病,有时也应与败血症鉴别。

编辑本段鉴别诊断

  

(一)粟粒性结核多有结核史或阳性家族史;

起病较缓,持续高热,毒血症症状较败血症为轻;

可有气急、紫绀及盗汗;

血培养阴性;

起病2周后胸部X线拍片可见均匀分布的粟粒型病灶。

  

(二)疟疾虽有寒战、高热,但有明显的间歇缓解期,恶性疟发热、寒战多不规则,但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不高;

血液及骨髓涂片可找到疟原虫。

  (三)大叶肺炎病前常有受寒史;

除寒战、高热外,尚有咳嗽、胸痛、咳铁色痰等呼吸道症状;

体检肺部有实变征;

胸片示大片炎性阴影;

血培养阴性。

某些败血症常继发于肺炎病变基础上,此时血培养可发现阳性致病菌。

  (四)伤寒与副伤寒某些革兰阴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类似伤寒、副伤寒,也有发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白细胞总数不高等改变,但伤寒、副伤寒发热多呈梯形上升,一周后呈稽留热,有特殊的中毒症状如表情淡漠、听力下降等,起病后第6日可出现玫瑰疹。

白细胞总数下降明显,中性粒细腻减少,肥达氏反应阳性,血及骨髓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五)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多见于青壮年,持续不规则发热伴恶寒,常出现消瘦、衰竭、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出血倾向较明显。

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

抗生素治疗无效。

血液和骨髓涂片、淋巴结活检可发现恶性组织细胞。

  (六)变应性亚败血症属变态反应性疾病,青少年多见。

具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四大特点,临床表现酷似败血症。

患者发热虽高,热程虽长,但中毒症状不明显,且可有缓解期。

皮疹呈多形性可反复多次出现。

血象白细胞及中性分类增高,但嗜酸粒细胞多不减少。

多次血培养阴性。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消炎痛治疗有效。

  (七)其他尚需与深部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布氏杆菌病、风湿病、病毒性感染及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

编辑本段治疗

  1、抗菌治疗:

  应尽早使用抗生素。

当病原菌不明时,可根据细菌入侵途径、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等选择药物,通常应用广谱抗生素,或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联合用药,而后可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克念菌素败血症

1.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宜用苯唑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等药物,常联合2种以上静脉给药,体温正常后继续应用10天;

  1.2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感染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与氨基糖糖甙类联合应用,绿脓杆菌感染者选用头孢噻甲羧肟与氨基糖甙类或羧苄青霉素联用;

  1.3厌氧菌感染首选甲硝唑与氯霉素合用。

如有化脓病灶,则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还应进行外科切开引流或穿刺排脓等处理。

  2、其他治疗: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保障营养。

可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或少量多次输入血浆、全血或白蛋白。

感染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在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短程(3~5天)治疗。

编辑本段预防

  1.年龄小、营养状况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不敏感和发生休克、DIC者预后不佳。

  2.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受损;

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

各种诊疗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要求;

不滥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  3、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借助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孩子体表的病菌,增加孩子的皮肤的坚韧性,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

  4、经常给孩子洗温水澡。

经常洗澡每周2次以上可以清除孩子皮肤表层的病菌和污垢,促进血液循环,保护上皮组织细胞,增强孩子的皮肤预防能力。

  5、孩子的衣着应柔软、宽松。

质料粗糙的过紧的衣裤会使孩子的皮肤受到摩擦,从而引起破损和感染。

  6、不要让孩子玩有尖角的玩具或者棍棒,以防止戳伤孩子的皮肤,引起病菌的侵入而发病。

  7、如果发生皮肤破损,应及时用消炎药为孩子清洗、消毒、以防感染。

编辑本段保健

  1、食疗方:

  1.1团鱼1只(约1斤去内脏洗净),去毛去内脏白鸽1只,加调味品后一起隔水炖,食团鱼、鸽子及汤。

  2败血症患者适宜吃什么  2.1在饮食上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含微量元素铁较多的蛋类、牛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海产品等。

  2.2抗氧化剂对败血症有很好的缓解和预防功效。

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

  2.21黄色水果  如柑橘、芒果、柿子、杏中含有β-胡萝卜素,木瓜、西瓜、红柚中含有番茄红素。

  2.22天然维生素C水果。

  红枣、猕猴桃、山楂、柑橘等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C,不仅具有正常的营养功能,防止败血症,而且是天然抗氧化剂。

  2.23干果不能少。

  干果中(如核桃)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能补充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而且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

  2.24红色水果好。

  2.25食用水果要对症  体质燥热,宜吃梨、香蕉、西瓜、香瓜等偏寒性水果;

体质偏寒,宜吃荔枝、龙眼、番石榴、樱桃、杏、栗子等水果;

腹泻,宜吃葡萄、石榴、杨梅、苹果等具有收敛作用的水果;

胃溃疡,不宜吃酸性水果;

糖尿病,不宜吃含糖量高的水果等等。

[2]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6张)

参考资料

1.林永焕.临床败血症: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败血症吃什么好.

开放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