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2299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解答的关键是从“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切入,结合百家争鸣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百家争鸣,考查了法家思想,考查了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以下关于太学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汉武帝时期设立

②其教学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

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

④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A.①③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太学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其教学主要内容是“五经”,汉武帝下令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故①③正确;

②④不符合题意,故②④错误。

本题考查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

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

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4)思想核心:

大一统(“新”所在)

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4.董仲舒新儒学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但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君权神授”,迷信思想没有价值

B.行君主专制,主张人君“行仁政顺天道”

C.彻底和先秦儒学决裂,抛弃“为政以德”

D.主张“顺应天命”,实行“无为而治”

【解析】“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强调君权神授,“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体现了董仲舒以“天”制约天子,以使天子必须“行仁政”的思想,故B正确;

A项明显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为了加强皇权作舆论准备的,排除;

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排除;

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董仲舒在汉代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把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黄老学说、阴阳家思想、法家思想,发展成新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确立了思想领域里的统治地位。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儒学的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5.钱穆《秦汉史》认为:

“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

迄于汉武,不乃百年,乃表章六艺,高慕尧舜,处处以希古法先为务。

……盖汉武鄙薄始皇,远慕唐虞。

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

意指秦皇与汉武在施政上(  )

A.外儒内法B.殊途同归C.法古用今D.大相径庭

【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外儒内法的特点。

结合课本所学,秦始皇用法家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内则施政承秦制,为法家;

外儒内法不是二者共同点,A项不合题意;

B.根据材料“秦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禁天下之以古非今。

”“汉武……乃表章六艺”,说明秦皇与汉武手段殊异;

但“究其所至,仍亦为始皇之所为而止耳”,表明二者的实质和后果有相同之处。

即殊途同归。

B项符合题意;

C.秦“禁天下之以古非今”,显然反对法古,C项不合题意。

D.材料不是强调二者的区别,而是强调手段上有区别,在目的上是相同的。

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要求学生结合两个朝代的制度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秦汉时期强化思想专制的措施和目的特点,学生要有较强的对比分析的能力。

6.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这说明(  )

A.市民阶层扩大改变了文学艺术B.理学观念普及民众生活

C.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D.理学有世俗化的倾向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南宋时期出现了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受理学思想影响的生活理念,反映了理学思想的世俗化,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D。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

7.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

李公麟画马,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

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

曾云巢善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

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  )

A.“经世致用”B.“格物致知”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

【解析】材料“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

曾云巢善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体现的是“格物致知”的观点,故B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CD是心学额思想,排除。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影响。

关键信息有: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偏低。

8.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

赞扬寡妇再嫁;

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

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

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主张思想解放

D.揭露宋明道学家清心寡欲的虚伪主张

【解析】“自由恋爱;

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表明李贽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自由恋爱;

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当时没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9.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反对“独治”,主张“众治”,所谓“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据此可知(  )

A.明确否定君权B.全盘抛弃儒学C.弘扬民主法制D.反对专制独裁

【解析】“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表明顾炎武反对专制独裁,故D正确;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营养,构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

10.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州人程舍人,刻印了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在目录页上印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的声明。

这说明当时(  )

A.活字印刷得到推广B.书商版权意识明显

C.民间文化市场繁荣D.通俗文学作品普及

【解析】依据题干“已申上司不许覆板”可以看出书商版权意识明显,故B项正确。

ACD三项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需要掌握印刷术发明与使用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抓住关键信息“已申上司不许覆板”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考查对印刷术发明与使用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11.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

“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帝也曾指出:

“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这从侧面说明(  )

A.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B.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解析】根据“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可知,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都认为小说是引起好勇斗狠和刑讼、奸盗频繁的主要原因,从侧面反映出通俗小说在社会上有很强的影响力,A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理学”的信息,B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

C是材料直接说明的信息,不符合“从侧面说明”,排除C。

材料无法体现“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排除D。

本题考查明清小说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和“从侧面说明”,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2.如图所示是北宋苏轼的行书代表作《寒食帖》,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书的五言诗作。

全贴字字间断,但在笔意上字字相连,“寓忧患之意于点画使转之中”,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据此可推知(  ) 

A.宋代文化政策高压专制B.宋代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

C.宋代书法崇尚有意无法D.行书是宋代最盛行的书法类别

【答案】C

【解析】“全贴字字间断,但在笔意上字字相连,‘寓忧患之意于点画使转之中’”可以看出宋代书法崇尚有意无法,C项符合;

宋代文化政策结合史实可以得知并非高压专制,A项排除;

书法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说法错误,B项排除;

行书是宋代最盛行的书法类别,不符合题意,D项排除;

C。

本题从北宋苏轼的《寒食帖》切入,学生可以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作答。

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13.洋务派领导人文祥于1875年上《密陈大计疏》说:

“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这表明文祥(  )

A.认识到议会制优点B.支持维新变法运动

C.批判君主专制制度D.否定西方民主制度

【解析】”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表明文祥认识到议会制优点,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

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14.严复对韩愈的君主专制论和尊君论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斯民也,天下之真主也”,“君也,臣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

严复这一思想(  )

A.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B.用西方民主思想否定传统民本思想

C.凸显了近代宪政政治的精髓

D.用民权代替君权从而建立民主共和制

【解析】根据材料“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君也,臣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认为“君”是因“卫民”而设立,君的权力来自于民,其思想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意识,突出了近代宪政政治的核心,故C项正确。

严复并未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而是康有为,故排除A项。

题干未体现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否定,故排除B项。

题干旨在阐述主权在民,建立民主共和制为革命派主张,故排除D。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的相关知识。

“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5.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

这反映了(  )

A.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知识阶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C.新文化运动后期改变了性质和方向

D.知识阶层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解析】依据材料“五四运动不久……整理国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文化,过于偏颇,“整理国故”反映了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故A选项正确。

“整理国故”属于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不存在矛盾,故B选项错误。

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改变了其性质和方向,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材料主旨是说明知识阶层的反思,不是强调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故D项错误。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需要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新文化运动局限性对材料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1920年初,陈独秀在武汉发表演说,指出必须“实行共同劳动工作,不使无产的苦、有产的安享”;

“不使田地归私人传留享用,应归为社会的共产”。

这可直接佐证当时(  )

A.封建礼教正统地位严重动摇B.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改造问题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D.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

【解析】“实行共同劳动工作,不使无产的苦、有产的安享”“不使田地归私人传留享用,应归为社会的共产”这可直接佐证当时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改造问题,故B正确;

封建礼教正统地位严重动摇、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材料未体现,故AD错误;

C是五四运动,排除。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实行共同劳动工作,不使无产的苦、有产的安享”“不使田地归私人传留享用,应归为社会的共产”。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是历史学家复原和认识客观历史的“中介”。

离开了史料,历史研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充分发掘史料并翔实地占有史料,是开展史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17.“如果不用国家的力量来经营,任由中国私人或者外国商人来经营,将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私人 

的资本发达,也要生出大富阶级的不平均。

”这反映出孙中山(  )

A.实行平均分配的思想B.消灭私人资本的思想

C.发展国家资本的思想D.实行社会主义的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用国家的力量来经营”,限制任由私人资本发达,可得出发展国家资本,故C正确;

材料可得出孙中山要求避免贫富分化,但这不等于实行平均分配,故排除A;

限制的是私人资本的任意发展,而不是消灭私人资本,故排除B;

社会主义思想在材料中看不出,故排除D。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解题的关键是“用国家的力量来经营”。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8.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这一认识(  )

A.表明新中国建设已摆脱了苏联模式

B.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可知,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故C项正确。

依据题干时间可知,当时中国并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故A项错误。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故B项错误。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1987年,故D项错误。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需要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有人在日记中写道:

“邓小平就是一位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

”其描述评价的是邓小平(  )

A.提出“三个面向”B.制定“科教兴国”战略

C.发表“南方谈话”D.阐述“一国两制”构想

【解析】依据材料“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可知,反映了邓小平在思想混乱的情况下解放了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南方谈话解决了市场经济姓资姓社会的问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奠定基础,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AB两项涉及的是教育方针战略,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涉及的是祖国统一大业,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需要掌握南方谈话的意义。

解题的关键是对“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的分析,结合南方谈话的意义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南方谈话意义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70年4月,《参考消息》上刊登的一封贺电:

“……打破了苏美这样的超级大国垄断核和空间科学技术的神话。

伟大的中国人民掌握的新知识将把人类从这些超级大国制造的恐惧情绪中解放出来。

”此贺电肯定的是中国(  )

A.载人航天技术工程启动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D.不同于美苏的独立外交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70年4月”和“空间科学技术”等信息,可推断出该贺电是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的肯定,这一成功使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科技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科技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只要搞清楚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就可以正确选择。

21.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厨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

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

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

A.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B.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D.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解析】依据题干“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厨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

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可知,反映的是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故B项正确。

AC两项明显错误,应排除。

D项是与题干材料相反,应排除。

本题考查双百方针。

考查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厨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

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的分析理解。

需要掌握双百方针的内涵。

22.如表1953年初、1957年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情况统计{单位:

种)

工科

理科

文科

农科

林科

医科

师范

财经

政法

艺术

体育

1953年初

102

16

19

5

4

21

13

2

11

1

1957年

183

26

18

9

7

12

22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