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07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

《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docx

提升幼儿入学准备的八项关键能力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幼小衔接

孙玉洁刘洁杨睿

当家长们提出!

如果不教拼音和算数,就把孩子转到社会机构办的幼小衔接班去时,你会怎么办?

一味迁就家长、提前学习小学课本上的知识显然不可取%研究并提升幼儿的入学准备能力却是应该的%

M召开大班父母会,宣讲科学衔接的意义

家长会上,专家分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是弊大于利,科学衔接的重点是家园合作,为入学提供能力准备%家长明白了:

不懂小学教育的特点,一味要求幼儿学小学知识的想法是片面的;孩子在学前期的不良习惯是家庭责任缺位造成的;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不行,即便是全部学完了拼音,也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儿”%

M调整大班的一日活动时间表

大班下学期的作息时间,以45分钟为一个节点,增加了课间10分钟,让幼儿自由支配。

减少了集体性游戏的时间,增加了集体性活动的时间%不出一个月,孩子们就能真切地体验到一节课45分钟有多长,课间10分钟有多长%

大班上学期作息时间表

7:

30—8:

30

盥洗早餐、区角活动

8:

30-8:

45

早操

8:

45-9:

15

教育活动

9:

15-10:

10

加餐、区角活动

10:

10-11:

10

户外活动

11:

10-11:

45

午餐

11:

45-12:

00

散步

12:

00-14:

00

午睡

14:

00-15:

20

起床盥洗、加餐、区角活动

15:

20-16:

00

户外活动

16:

00-

离园活动

2018年6月刊

1

大班下学期作息时间表

7:

30-8:

20

入园签到、早餐、自由活动

8:

20-8:

35

早操

8:

35-9:

20

第一节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

9:

20—9:

35

课间10分钟)加餐

9:

35-!

0:

20

第二节活动

(前书写活动)

!

0:

20-!

0:

30

课间!

0分钟

!

0:

30-!

!

:

!

5

第三节活动(体育锻炼)

!

!

:

!

5-!

2:

00

午餐、散步、自由活动

!

2:

00-!

4:

00

午休+自主安静活动

!

4:

00-!

4:

30

自由活动

!

4:

30-!

5:

!

5

第四节活动(体育锻炼)

15:

15—15:

30

课间10分钟)加餐

!

5:

30-!

6:

!

5

第五节活动(专注力游戏为主)

!

6:

!

5-

离园活动

M观察分析幼儿入学准备的现有水平

准确找到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中的^最近发展区"是确定幼小衔接目标的关键#通过家园双向观察,发现:

!

.大班幼儿能完成成人布置的短

时性(10分钟内’任务,比如:

给邻班老师送教具,值日生工作以及在家庭中的擦桌扫地等#对需要独立完成的较长时任务(30分钟内)有困难,做事拖拉、磨蹭、易半途而废,完成任务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

2.大班幼儿与老师、同伴一对一

的人际交流能力比较强,但与其他老师交流时,容易表现出羞涩、胆怯和回避的状态#

3.在同伴的监督下,大班幼儿对游戏中的规则有一定的执行能力,但是,在有竞赛性质的体育游戏中常常违反规则;对集体学习中的规则比较忽视#比如讲话前先举手、别人讲话时不插话、站队时不讲话等#

由此可见,社会适应的重点是规

则意识、任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4.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时间

概念,会看整点和半点,也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的含义。

但他们对一分钟有多长、!

0分钟有多长没有概念;他们的空间知觉有待发展,以自身为中心能分清左右,但在平面上找出精准位置的能力有待发展#

5.大班幼儿的倾听能力与兴趣紧

密相关,能专注倾听!

0分钟的幼儿常常不足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特别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多数幼儿喜欢与老师交流,外倾型幼儿在集体面前更是抢着发言,但说得既连贯又清楚的幼儿常常不足班级的一半#

6.大班幼儿对!

0以内数的加减运

算掌握较好,能说口头应用题,会做简单的统计,对自然科学、现代科技成果的兴趣很高,探究的方法则是因人而异#

7.大班幼儿的手腕灵活性差异很

大#手腕不灵活、握笔姿势不对而造成的手腕僵硬酸痛,是小学生书写时感到疲劳、困难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学习适应方面,幼小衔

接教育关注的重点是应该是专注地倾听能力和前书写能力的准备#

M进行以八项关键能力为重点的幼小衔接教育(见下页表)

这些具体明确、可检测的目标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所以,幼儿积极投入,也能在家里主动操作,让家长参与并请家人监督当“裁判”。

匚:

减少纯娱乐性游戏,增加晋级性游戏

孩子们喜欢娱乐性游戏,愿在你追我赶、打打闹闹中释放精力#教师的责任是让幼儿逐步喜欢并且能胜任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在研究中,孩子们最喜欢玩“赛车突围”的智力游戏,它以^闯关"为晋级方式,需要有高度的专注力,孩子们会在班级里寻找^对手",自己计时,看谁在!

0分钟内闯关最多#

M离园前一个月做好班级环境的调整,使之与小学课堂相类似

此时,幼儿园将大班的桌椅摆成^秧田式",两人同桌,按小学的40分钟一个时间段(用铃声提示)安排各种活动,^课间!

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幼儿无须排队,自主决定小便、喝水、自由活动的次序#6月份后,多数幼儿不愿躺在床上午睡了#幼儿园顺其自然,让他们进行多种选择:

愿意午睡的可继续“享受小床的舒服",不愿午睡的,可自带软垫趴在桌上^小憩”一会儿,也可以安静地看书、做手工等#规则就是安静地活动、不能打扰他人#研究证明,只要创设相应的安静环境,大班孩子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行动,他们真正能够说到、做到。

仑离园前!

〜2个月!

同一社区的

小学教师介入幼小衔接工作

假期里,幼儿园聘请同一社区里有经验的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参与幼小衔接活动,观察幼儿在集体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同伴关系等,也渗透一些小学的拼音学习方法和书写要求#孩子看到幼儿园来了真正的小学老师,也特别高兴地与小学老师互动#

两个月后,大班老师在原家长微信群中,对孩子的入学适应情况进行回访#结果是:

多数孩子很少迟到;课

能力维度

进阶式能力目标

具体内容及措施

守时能力

!

.8:

!

0前入园,不迟到"

2. 在自己掌控的时间内合理安排活动,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3. 自我计时,完成规定的事情。

!

•使用签到表,减少迟到现象。

2.!

0分钟课间活动中,按如厕、喝水、准备学具、玩的步骤计划。

3•使用计时器,提高做事效率。

任务意识

!

.在提醒下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

(3~4月)

2•自己每天检查要完成的所有任务。

(5~8月)3.愿意给自己安排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运用多种鼓励形式,激发做任务的兴趣如&做任务的小达人”“我的任务勋章”。

2. 教给幼儿记任务方法,从口头重复到建记录本,幼儿自己用符号记录。

3. 在小组比赛中提高完成任务(如整理物品)的速度°

规则意识

!

.按游戏规则进行。

2. 能在竞赛性游戏中遵守规则。

3. 能记住集体活动中的规则并能遵守。

!

.增加棋类活动。

从过去的3种到6种。

2. 先完成按图示拼摆图形,再做自由拼图。

3. 寻宝游戏(走迷宫)。

4. 按数字连线、按序号涂色。

5. 看图示折纸、剪纸、拼插模型。

6. 游戏:

赛车突围(闯关晋级)。

7. 组织班级打击乐活动。

专注能力

!

.注意力不分散,坚持听讲!

0~!

5分钟。

2. 能坐在位上完成规定绘画、手工制作(折纸#剪纸和拼插乐高等),坚持30分钟以上。

3. 从事上述活动时少出错或者不出错。

倾听能力

!

.能听懂并重复老师的要求。

2. 能准确复述老师的!

〜2条指令,能复述简短的故事0

3. 能听出他人表达中的错误。

!

.对重要知识点要求幼儿集体重复,增加个别提问的次数。

2.让比较羞涩的幼儿到其他班级里,借或者送物品,增加与其他教师的互动。

4. 每周一个绘本故事,家长在群里天天打卡。

5. 放学前或者餐前给小朋友讲绘本故事。

6•每天回家给爸妈讲一件&有趣的事”"

表达能力

!

.非班级老师问话时能积极主动回应。

2. 能够按次序、轮流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

3. 能连贯、有条理地讲清楚一件事。

前书写能力

!

.在提醒下,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正确用水彩笔流畅地描出简笔画中的形象。

2. 有正确的握笔姿势,能手眼协调地按数字顺序连线。

3. 能在大方格本上画几何图形。

4. 能用正确的握笔姿势,用铅笔在四线方格本上写!

~!

0的数字。

!

.指导幼儿使用粗水彩笔进行绘画,主要是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提高手腕的灵活性。

2. 给幼儿提供小黑板,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用粉笔在拼音线上画大小一致的有趣符号。

3. 指导幼儿使用有握笔器的专用铅笔。

4. 指导幼儿不用或者少用橡皮,仔细观察起笔和收笔的位置。

初步的识字能力

!

.随意摆放,能找出班级中所有小朋友的名字"

2. 能认出幼儿园名字和功能教室的名称。

3. 能结合上下文猜读小学数学书中的题目(假

期)"

!

.设计《朋友名字大搜索》游戏。

2. 能在每周绘本阅读中听清并找出熟悉的字。

3. 教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的题目中找出常用字,放入班级的字卡库里"

4. 在家庭里建立个人字卡库。

堂表现积极;能跟随老师的活动和指令;自己能独立记作业;完成作业后主动让父母签字;每天晚上,自己提前整理自己的书包和要带的物品。

家长们很开心,是科学衔接让孩子们成了充满自信的小学生。

<旗研究启示

!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同一生态系统内的多方合作

根据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不同生态圈的功能是不同的:

家庭侧重于督促幼儿形成自觉完成小任务(以后是家庭作业)的习惯;幼儿园侧重于学习气氛的营造和集体学习意识的初步建立;小学侧重于学习任务的质量要求与学习规则的明确遵守;社区教育机构侧重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特长发展的条件。

2.入学准备是能力准备而非知识准备

家长说:

能力准备好比给飞机装配高级&发动机”,外表看不见,但是否飞得高,发动机很关键。

幼儿教师说,学习能力的发展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小学教师应在能力培养方面继续加油,做好&接力工作”。

M家长积极支持的幼小衔接活动效果明显

多数家长端正幼小衔接态度后,积极配合的行为越来越多。

家长与孩子共建的家庭学习气氛,对建立小学生良好的日常学习习惯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

.孙玉洁,青岛大学

2.刘洁杨睿,山东省青岛市新爱弥儿之家幼儿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