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055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docx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

附件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

(试 行)

 

《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编制组

二零一一年六月

目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主要符号3

3基本要求4

3.1房屋的层数与高度4

3.2场地、地基和基础4

3.3建筑材料及使用要求5

3.4结构布置与结构体系6

4砖墙承重结构房屋7

4.1一般规定7

4.2抗震构造措施7

4.3施工要求10

5砌块承重结构房屋11

5.1一般规定11

5.2抗震构造措施11

5.3施工要求12

6石墙承重结构房屋13

6.1一般规定13

6.2抗震构造措施13

6.3施工要求14

7木结构房屋15

7.1一般规定15

7.2抗震构造措施15

7.3施工要求16

8生土结构房屋17

8.1一般规定17

8.2抗震构造措施与施工要求17

附录A砂浆配合比19

附录B混凝土配合比20

本基本要求用词说明21

条文说明22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指导各地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危改房屋(以下简称“农村危改房”)的抗震能力,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制定本基本要求。

1.0.2农村危改房是指列入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计划并得到政府建房补助的农户的主要居住用房,不包括农户生产、生活辅助用房。

对列入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计划的农户主要居住用房,按《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评定为整体危房(D级)的,应拆除重建;评定为局部危险(C级)的,应维修加固。

1.0.3本基本要求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度地区重建和新建一、二层农村危改房的抗震设计与施工。

未列入农村危房改造建设计划的农户自建住房,可以参照执行。

对于9度设防地区的农村危改房建设,其抗震构造措施应高于本基本要求的标准。

对于非抗震设防地区农村危改房,为保障总体质量安全,提高抵御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应参照本基本要求并按6度设防标准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1.0.4按本基本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的农村危改房,其基本抗震设防目标是: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需修理或经简单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主体结构不致严重破坏,围护结构不发生大面积倒塌。

1.0.5本基本要求为不同结构形式农村危改房的最低抗震设防标准与技术措施要求。

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建房户在满足本基本要求的同时,鼓励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的设防目标与抗震技术措施要求进行设计。

1.0.6一般情况下,农村危改房抗震设防烈度应按建房地所属县(市)的设防烈度取用,当建房地距离所属县(市)较远时,也可参照临近县(市)设防烈度取用。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抗震设防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1.2地震作用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2.1.3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2.1.4场地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工程地质条件。

其范围大体相当于自然村或不小于一平方公里的平面面积。

2.1.5砖混结构

由砖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体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楼(屋)盖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房屋结构。

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水泥砖及混凝土砖等。

2.1.6砖木结构

由砖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体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楼(屋)盖采用木构件的房屋结构。

竖向承重墙体的类型与构造要求一般同砖混结构房屋。

2.1.7砌块砌体结构

由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体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的房屋结构。

当采用砌块墙承重、楼(屋)盖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时,称为“砌块混合结构”;当采用砌块墙承重、楼(屋)盖采用木构件时,称为“砌块木结构”。

2.1.8石结构

由石砌体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的房屋结构。

当采用石墙承重、楼(屋)盖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时,称为“石混结构”;当采用石墙承重、楼(屋)盖采用木构件时,称为“石木结构”。

2.1.9木结构

由木柱、木构架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生土墙(土坯墙或夯土墙)、砖墙、石墙等作为围护墙的房屋结构。

主要包括穿斗木构架、木柱木屋架、木柱木梁房屋。

2.1.10生土结构

由生土墙(土坯墙或夯土墙)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楼(屋)盖采用木构件的房屋结构。

2.1.11结构体系

房屋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构件及其相互连接形式的总称。

2.1.12木构造柱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设置的不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的木柱。

2.1.13砂浆配筋带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承重墙体中设置的不小于60mm厚的水平砂浆带,砂浆带中通长配置水平钢筋。

2.1.14抗震墙

可用以抵抗地震水平作用的墙体(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墙体厚度及材料强度应满足各章相应规定。

2.2主要符号

MU——砖、砌块的强度等级;

M——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

C——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基本要求

3.1房屋的层数与高度

3.1.1农村危改房的层数、高度及适用设防烈度限值应符合表3.1.1的要求。

表3.1.1农村危改房的层数、高度及适用设防烈度限值

竖向承重构件类型

承重墙体

最小厚度

(mm)

房屋

最大层数

房屋

最大高度

(m)

适用

设防烈度

砖墙

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

灰砂砖、水泥砖、混凝土砖

240

2

7.2

6度(0.05g)

8度(0.30g)

砌块墙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190

石墙

料石

200

片毛石

300

生土墙

土坯墙

300

1

3.9

6度(0.05g)

8度(0.20g)

夯土墙

400

穿斗式木构架、木柱木屋架

2

7.2

6度(0.05g)

8度(0.30g)

木框架(木柱木梁式)、井干式

1

3.9

注:

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2适用设防烈度一栏括号内数值为设计基本加速度值。

3.1.2农村危改房的层高应符合以下规定:

底层层高不应超过3.6m,二层层高不应超过3.3m。

3.2场地、地基和基础

3.2.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按表3.2.1选择对抗震有利地段或一般地段,尽量避开不利地段,严禁在危险地段建造房屋。

对不利地段应由各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组织勘明场地状况,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案后方可进行危改房的建设。

表3.2.1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地段类型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一般地段

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不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如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

危险地段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3.2.2地基为软弱土、可液化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胀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必须进行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方案应根据当地土质条件、房屋层数、荷载情况等综合考虑。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垫层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

3.2.3所有类型农村危改房必须设置基础,同一房屋的基础不应设置在土质明显不同的地基上。

3.2.4对于墙体承重的农村危改房,宜采用无筋扩展基础,包括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砖放脚基础、灰土基础等。

一般情况下,除岩石地基外,房屋基础埋深(从室外地面向下算起)不应小于500mm。

当为季节性冻土时,基础埋深宜在冻深以下。

冻土层较深时,可根据土层对冻胀的敏感程度及当地经验综合考虑采取适宜的地基处理措施与基础形式。

3.2.5对建房选址、地基和基础的质量安全评定,应作为基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农村危改房总体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的重点内容之一。

3.3建筑材料及使用要求

3.3.1水泥、钢材等材料应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并附有材料质量合格证明。

严禁使用过期和质量不合格水泥;不应在主要承重构件中使用废旧钢材,钢筋应采用机械调直,不应采用人工砸直的方式进行加工处理。

3.3.2其他建筑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混凝土强度等级除基础垫层可采用C10以外,其它构件不应低于C20;农村危改房建设使用的中低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考附录B进行配制;

2所有承重墙体采用的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水泥砖、混凝土砖、免烧砖等)、砌块(包括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

3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5,且应满足本基本要求4~8章的相关要求;±0.00以上的砌体宜采用混合砂浆砌筑,±0.00以下的砌体应采用水泥砂浆砌筑;不同强度等级砂浆的配合比可参考附录A进行配制;

4木构件应选用干燥、纹理直、节疤少、无腐朽的木材,圆木柱稍径不应小于150mm,圆木檩稍径不应小于100mm,圆木椽稍径不应小于50mm;现场制作的任何木构件含水率不应大于25%;

5在地基处理、基础及墙体施工中采用石灰时,应将生石灰充分熟化后使用。

3.3.3采用砖、砌块、料石砌筑承重墙体时,必须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严禁采用泥浆或不加水泥的石灰砂浆砌筑。

对于厚度较大的毛石、片毛石承重墙体(墙厚不小于400mm),当采用泥浆砌筑时,应符合本基本要求6.2.2-5条的规定。

3.3.4鉴于农村地区钢筋混凝土空心预制板产品质量、施工技术难以保障,对于6度、7度区的砖混结构房屋、砌块混合结构房屋、石混结构房屋,预制板宜限制使用,8度区禁止使用。

3.4结构布置与结构体系

3.4.1房屋体型应简单、规整,平面不宜局部突出或凹进,立面不宜高度不等。

3.4.2承重墙体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竖向应保持上下连续;宜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3.4.3同一房屋不应采用生土墙与砖墙、砌块墙或石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不应使用独立砖柱、砌块柱、石砌柱、土坯柱等承重方式。

3.4.4承重墙体设置门窗洞口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同一轴线上,窗间墙的宽度宜均匀;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及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900mm;

2层高1/2处门窗洞口所占的水平截面面积,对承重横墙不应大于总截面面积的25%、对承重纵墙不应大于总截面面积的50%;

3不应在房屋承重外墙转角处设置转角窗户。

3.4.5大房间、室内楼梯间不宜布置在房屋的端部或转角处;室内楼梯宜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梯、木楼梯或钢楼梯,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内的楼梯。

4砖墙承重结构房屋

4.1一般规定

4.1.1砖墙承重结构房屋根据楼(屋)盖做法的不同,分为砖混结构房屋和砖木结构房屋两类;砖木结构房屋墙体抗震构造措施(构造柱、基础圈梁、楼屋盖圈梁及砂浆配筋带)的设置要求同砖混结构房屋。

4.1.2承重墙使用的砖块,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7.5;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