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千克克吨》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千克克吨》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千克克吨》教学设计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方式与内容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能运用千克和克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生评、师评,全班交流评价的方式。
知道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
学习难点:
估测物体的质量。
突破方法:
生独立思考、交流→小组操作、体验→感受、交流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计时间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备注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说一说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本环节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引出质量单位:
克和千克。
二、探究新知(25分钟)
1.克、千克。
师: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表示。
生书读写,千克“kg”,克“g”。
2.1千克有多重?
称一称,掂一掂。
(师课件播放)。
学生独立操作,感受1千克的重量。
学生动手操作,用手掂一掂4个苹果或16个鸡蛋,感受一下1千克的质量。
3.1克有多重?
学生独立操作,感受1克的重量,并说说感受。
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或3个曲别针,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
4.认一认,说一说。
观察图片,说一说从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找一些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
(小组合作完成,组内交流。
)
1.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的操作活动感受1千克,1克有多重,帮助学生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找一找生活中1千克的物品”和“找一些物品掂一掂,估计一下有多重,再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两种常用质量单位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8分钟)
1.填一填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填一填
4.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本题使学生加深对千克、克的认识。
2.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克、克的认识,理解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3.巩固千克、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4.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并不一定就重的道理。
四、课堂小结(2分钟)
这堂课你收获了哪些新知识?
生谈收获
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P46第4、6题计算。
5.板书设计
有多重
质量单位:
千克kg克g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6.教学反思与改进
《1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1吨有多重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
因此教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小象称体重的童话情境直观认识吨是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体会它适用于质量较重的物体。
学生已学习和感受了1千克和1克有多重的基础上来学习更大的质量单位,对于1吨有多重的质量概念有奠基作用,但感受1吨有多重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点难度的,比较抽象。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运用千克、克、吨的有关知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提高估计能力,感受质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知道更大的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结合情境→独立思考、交流→感受、交流
观察称体重的情境图,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图中的故事。
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质量单位:
吨。
1.吨。
吨也是质量单位,吨可以用“t”表示,1吨=1000千克,1t=1000kg。
计量较重或大宗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
2.看一看,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吨?
看一看图片,说一说生活中出现的“吨”。
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吨?
3.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全班核对。
谁来说一说你的结果?
1.通过教师介绍认识吨,举例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吨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本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质量单位有全面的认识,能正确地选择运用质量单位。
1.读一读,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2.填一填。
3.数学故事。
1.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千克、克和吨。
2.使学生巩固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
3.借助“曹冲称象”的故事体会“千克”“吨”的实际意义。
查资料,了解更多的质量单位。
1吨有多重
吨t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什么是面积
第五单元
三年级下册
教材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认识了周长以及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
面积在图形与几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之后研究其他图形面积的基础。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表象思维为主,处在直观的辨认水平,从逐渐积累经验,向以依据特征为主的初级概念判断水平发展。
所以教学内容以具体的画图、操作为主。
学生在已有周长的概念,也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和宽有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出现周长与面积两者混淆的现象,所以本课重点是让学生感知、认识和理解“什么是面积”。
讲授法、探究法、多媒体
PPT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的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割补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大小的直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1.过程性评价:
从多方面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形式多样化,师评和生评相结合。
2.结果性评价:
从学生的小组活动结果上和练习中给予学生中肯的评价。
3.小组量化表评价(贴星星):
主要是在小组活动中用来引导规范和激励学生的评价方式。
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经历比较图形的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割补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大小的直接经验。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师
备注
一、情景导入
3分钟
比赛活动:
教师出示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进行涂色比赛。
学生比赛。
师:
你们觉得比赛公平吗?
那么图形的大小指的是图形的什么呢?
板书:
由比赛活动引入情境,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很自然地引入新知
二、探究学习
20分钟
1.观察体验、理解概念
5分钟
(1)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和语文书的封面,你发现了什么?
生:
数学书的封面和语文书的封面同样大。
同学们自己比较一下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的表面,谁大谁小?
一元硬币的表面大,一角硬币的表面小。
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出示教材第49页的两片叶子图。
这是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这是两片树叶,它们也有大小。
(3)出示一个大圆和一个小三角形。
(圆比三角形大)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图形也有大小,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现在谁能完整地叙述一下什么是面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思考:
周长与面积有什么区别?
通过图片比较让学生初步感知和建立面积的概念。
2.实践探究
15分钟
1.多种策略比较大小。
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你们觉得哪个图形面积大?
生1:
长方形面积大。
生2:
正方形面积大。
看来有争议。
有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吗?
现在你们就利用学具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吧。
我们知道如果两个物体表面或图形的面积相差较大时,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看出来;
如果两个图形形状不一,面积相差又不大,光凭眼睛不能直接看出谁大谁小,因此要采用其他方法比较。
学生分组操作、讨论。
①学生拿出剪好的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附页2中图3)。
②小组内操作、讨论。
③各组分别汇报。
(投影显示活动结果,并配合课件演示几种比较方法)
大家都来说说吧,你是怎么比较的?
我们小组是用摆硬币的方法,摆硬币多的面积就大。
我们用剪拼法,就是先将两个图形沿边缘对齐重叠,然后把不重叠的部分剪下来,把余下的部分重叠,把不重叠的部分再剪下来,再重叠……直至拼到两个图形没有可重叠的部分为止,那么剩余部分大的那个图形的面积就大。
……
师小结:
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大小,数方格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应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图形上的方格大小必须统一。
2.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①创作要求:
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②活动思考:
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③让我们用画笔把图形美化一下,选一个图形,用蓝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用红色涂出它们的面积。
展示学生作品。
图形上一周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周长。
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面积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数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表示长度的。
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
学生不一定能表述得很清楚,但是在这画和涂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已经能充分感受它们的区别
三、练习巩固
1.下面方格中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如图,用方砖铺满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最少?
3.说一说每种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格那么大。
4.数一数,下面图案的面积分别等于多少个方格?
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课堂小结
2分钟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能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吗?
学生自主整理,师巡视辅导,然后师生交流。
好了,现在谁能告诉我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知道了面积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面积有大小之分。
生3: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观察法、剪拼法、同一物体测量法、画格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比较,同一种方法中选择的标准必须统一。
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学会用多种方法去比较面积的大小,其实学习数学是很有趣的,只要我们有信心、爱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回顾课堂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面积。
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有重叠剪拼法、摆方块、摆硬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