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大学物理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太阳能电池大学物理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电池大学物理实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P-N结受光照射时的光伏效应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大面积平面P-N结,图1为P-N结示意图。
P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空穴,几乎没有自由电子。
N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几乎没有空穴。
当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形成P-N结时,N区的电子(带负电)向P区扩散,P区的空穴(带正电)向N区扩散,在P-N结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与势垒电场。
势垒电场会使载流子向扩散的反方向作漂移运动,最终扩散与漂移达到平衡,使流过P-N结的净电流为零。
在空间电荷区内,P区的空穴被来自N区的电子复合,N区的电子被来自P区的空穴复合,使该区内几乎没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又称为结区或耗尽区。
当光电池受光照射时,部分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结区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势垒电场推向N区和P区,使N区有过量的电子而带负电,P区有过量的空穴而带正电,P-N结两端形成电压,这就是光伏效应,若将P-N结两端接入外电路,就可向负载输出电能。
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改变太阳能电池负载电阻的
太阳能电池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图4太阳能电池实验装置
光源采用碘钨灯,它的输出光谱接近太阳光谱。
调节光源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的光强,具体数值由光强探头测量。
测试仪为实验提供电源,同时可以测量并显示电流、电压、以及光强的数值。
电压源:
可以输出0~8V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
为太阳能电池伏安特性测量提供电压。
电压/光强表:
通过“测量转换”按键,可以测量输入“电压输入”接口的电压,或接入“光强输入”接口的光强探头测量到的光强数值。
表头下方的指示灯确定当前的显示状态。
通过“电压量程”或“光强量程”,可以选择适当的显示范围。
电流表:
可以测量并显示0~200mA的电流,通过“电流量程”选择适当的显示范围。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硅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量
暗伏安特性是指无光照射时,流经太阳能电池的电流与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大面积平面P-N结,单个太阳能电池单元的P-N结面积已远大于普通的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为得到所需的输出电流,通常将若干电池单元并联。
为得到所需输出电压,通常将若干已并联的电池组串连。
因此,它的伏安特性虽类似于普通二极管,但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结构及组成组件时的串并连关系。
本实验提供的组件是将若干单元并联。
要求测试并画出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在无光照时的暗伏安特性曲线。
用遮光罩罩住太阳能电池。
测试原理图如图5所示。
将待测的太阳能电池接到测试仪上的“电压输出”接口,电阻箱调至50Ω后串连进电路起保护作用,用电压表测量太阳能电池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回路中的电流。
图5伏安特性测量接线原理图
将电压源调到0V,然后逐渐增大输出电压,每间隔0.3V记一次电流值。
记录到表1中。
将电压输入调到0V。
然后将“电压输出”接口的两根连线互换,即给太阳能电池加上反向的电压。
逐渐增大反向电压,记录电流随电压变换的数据于表1中。
表13种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量
电压(V)
电流(mA)
单晶硅
多晶硅
非晶硅
-7
-6
-5
-4
-3
-2
-1
0.3
0.6
0.9
1.2
1.5
1.8
2.1
2.4
2.7
3
3.3
3.6
3.9
以电压作横坐标,电流作纵坐标,根据表1画出三种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
讨论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与一般二级管的伏安特性有何异同。
2.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测量
打开光源开关,预热5分钟。
打开遮光罩。
将光强探头装在太阳能电池板位置,探头输出线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仪的“光强输入”接口上。
测试仪设置为“光强测量”。
由近及远移动滑动支架,测量距光源一定距离的光强I,将测量到的光强记入表2。
图6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测量示意图
将光强探头换成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测试仪设置为“电压表”状态。
按图6A接线,按测量光强时的距离值(光强已知),记录开路电压值于表2中。
按图6B接线,记录短路电流值于表2中。
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更换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重复测量步骤,并记录数据。
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更换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重复测量步骤,并记录数据。
表23种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随光强变化关系
距离(㎝)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光强I(W/m2)
开路电压VOC(V)
短路电流ISC(mA)
根据表2数据,画出三种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随光强变化的关系曲线。
根据表2数据,画出三种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随光强变化的关系曲线。
3.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实验
图7测量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
按图7接线,以电阻箱作为太阳能电池负载。
在一定光照强度下(将滑动支架固定在导轨上某一个位置),分别将三种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到支架上,通过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V和电流I,并计算输出功率PO=V×
I,填于表3中。
表33种太阳能电池输出特性实验光强I=W/m2
输出电压V(V)
0.2
0.4
0.8
1
1.4
1.6
……
输出电流I(A)
输出功率PO(W)
根据表3数据作3种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伏安特性曲线及功率曲线,并与图2比较。
找出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阻值即为最佳匹配负载。
由
(1)式计算填充因子。
由
(2)式计算转换效率。
入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光功率Pin=I×
S1,I为入射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光强,S1为太阳能电池板面积(约为50mm×
50mm)。
若时间允许,可改变光照强度(改变滑动支架的位置),重复前面的实验。
【注意事项】
1.在预热光源的时候,需用遮光罩罩住太阳能电池,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减小实验误差;
2.光源工作及关闭后的约1小时期间,灯罩表面的温度都很高,请不要触摸;
3.可变负载只能适用于本实验,否则可能烧坏可变负载;
4.220V电源需可靠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