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启迪智慧人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论文《启迪智慧人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启迪智慧人生》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像一棵树,正是有了对阳光的渴望,它才可能直插云霄;
就像一只鹰,正是有了对蓝天的向往,它才可能遨游天际。
所以,只有有理想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只有有理想的教师才是积极进取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才能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但人生非坦途。
教师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也许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这也正是考验我们教师的一块试金石,是一方锻炼人的人生大舞台。
所以,拿出你“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你“吹尽黄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去迎接人生风雨的洗礼,去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岗位中。
毕竟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可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都摊开了一张新白纸,那么我们将如何在这张白纸上画出人生的又一幅精彩的画卷呢?
让我们大家在几句话中互相共勉:
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
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
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
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
那么就请用我们的勤奋和汗水,用我们的智慧和热情,抓住这宝贵的今天,师生团结一心,共同奋进,努力在今朝,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在新学期的管理上,从刚性上谈,管理要逐步精细化,一方面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管;
另一方面,事事有规可依,时时有章可循。
从小事抓起,以小见精神,诸如教室课桌摆放整齐、教室和办公室干净整齐、老师不能坐着上课、不能迟到早退等。
从柔性上来说,能提倡的便不会硬性规定,能解决问题的也不会死搬硬套走形式,能帮老师分忧的便会义不容辞。
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辨证的统一,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无异于放任自流,但当我们的老师如果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有了责任意识后,制度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要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
与此同时,必须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
领导集体的团结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示范和导向。
全体教师要加强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
在领导班子内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实现工作效率、人际融洽和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在管理上要谨防四怕;
一怕不抓,二怕不实,三怕不力,四怕不久。
作事上要求缓办的常思,急办的迅时,难办的设法。
绝对不能出现丢三落四的毛病,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自身的战斗力,在前进中少走弯路,健康。
启迪智慧人生绽放人格魅力
人类正是靠智慧一步步向前,慢慢褪去愚昧与野性,映现圣洁与文明,作为传播文明的教育者,更是渴求智慧的烛光永恒照亮我们。
“沐浴书香,创美人生,书为我有,我为书狂”,就在这样的智慧环境里,每个人用知识装裱自己,绽放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第一、团结协作,创建和谐魅力。
和谐应建立在相互信任这一基础上,所以大家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有激情。
和谐还应建立在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的相互包容这一平台上,要知道能相互包容的人才敢说真话,做实事,出成绩,能相互包容的人才可能长期久处。
要用和谐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和学习。
良好的心态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与和谐工作关系的必备条件。
人的心态不和谐,其言行举止就很难符合社会价值规范,各种行为自然就很难协调,就很难达到平衡。
良好的心态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选择的坚定和对自身价值的现实定位。
要知道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里,优秀的东西才会认知与肯定,而认知与肯定的东西恰恰是构成和谐的成分。
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热情负责的态度,勤奋努力的精神,这样才可能得到同事的尊敬,而同事的尊敬又会将自己真正地融如到集体中。
其次,要懂得利用机会,勇于接受挑战,对工作十分努力和投入,不断地充实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校的变化,在勃勃朝气下每天都会取得进步和提高。
第二、坚定信仰,强化责任意识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真正的自由意味着担当责任!
”我很欣赏这一提法。
我希望大家都一定要把沉甸甸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走出家门一步,就要肩负着全家荣辱,走出校门一步,就要肩负着学校的荣辱。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力求自己能超凡脱俗,真正做到“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重视看得见的,而不重视看不见的。
其实,很多看不见的又往往比看得见的重要得多。
我们来看看一个段子:
“道路看得见,思路看不见;
学习看的见;
学问看不见;
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
温度看的见,温暖看不见;
药品看得见,药效看不见;
人体看得见,人品看不见;
眼珠看得见,眼力看不见,校园看得见,校风看不见。
”
1、讲“人本”。
杜威说,教育,人是目的。
学校中的一切都是为了人,为了学生和教师。
“人本”的另一含义就是要有人文关怀,教育就是一种关怀的人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活动中要始终充满着“爱”,饱含着“情”。
尊重、爱护、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坚守工作岗位,不擅离职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做一个名符其实的教育工作者。
对教师而言,这“赤子之心”,就是对事业的热忱,对教育理想的执着,也是对“人”这个字的不断装裱。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爱学生是做教师,做合格教师的底线。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没等开始就结束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博爱”——面向全体学生的爱。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情感动物,情感的最突出表现方式就是“爱”。
所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也当不好教师。
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
但是,爱的理念是抽象的,爱的行为是具体的。
学生需要的不是爱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能感受到的爱的行为。
获得爱才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要坚持四点:
“合乎人性,体现人道,口下留德,手下留情。
2、讲秩序。
我们这样一所规模的学校,要做到大而不乱,按部就班,张驰有度,收放自如,就必须要讲秩序。
秩序就是纪律,秩序就是规范,就是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3、讲责任。
自己忙好自己的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人人恪尽职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我们要把“学校发展,人人有责”细化为“学校发展,我的责任;
学生发展,我的责任;
自我发展,我的责任”。
人人尽好份内之责,就会产生巨大的聚集效应和推动力。
当然,有时候,学校工作是有分有合的,正所谓“分工不分家”。
因此,责任感还体现在合作与共享之中。
4、讲品味。
“品味”就是追求卓越。
要多一些与专家的对话,多一些深邃独创的思想,多一些德艺双馨的名师,多一些高雅的文化活动……
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注重自身人格魅力,以优秀人格感染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工作中讲进取、讲奉献,树立团队意识,弘扬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加强自身学习,坚持做到每天看报读书,看新闻了解时事,认真参加各类继续教育。
刻苦钻研教学业务,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力争达到思想、业务一流水平,并每年都有新进步。
当每个教师都勤于学习、追求卓越,当每个教师都在努力向着大师型教师发展,我们的学校也必将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学习型学校。
5、讲境界。
我们的老师要做到两个“超越”。
要超越自我,不断提升,做“有奋斗感的教师”;
要超越小我,以事业为重,学校为重,团队为重;
我们要树立目标意识、成长意识,使自己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树立敬业意识,对自己的工作要认真完成,力求精益求精,争取做到最好。
死人与活人就差一口气,而这一口气的品质又大不相同。
因此在这里我要强调“五个气”:
第一、正气。
相对于邪气而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学生楷模的教师,一定要有浩然正气;
第二、朝气。
它相对于暮气而言,谨防未老先衰;
尤其是对我们年轻的同志们来说,干任何事情都要永远充满无限的激情;
第三、灵气。
它相对于呆气而言,也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要有主动性,创造性;
第四、大气。
它相对于小气而言,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开阔的胸襟,做人不能太“精”,太斤斤计较;
第五、书卷气。
它相对于世俗气而言,不要整天问读书有什么用。
读书在许多时候是非功利性的。
6、讲实绩。
我们学校要形成这样一种风气和文化:
凭本事吃饭,靠实绩取胜。
要坚持“赛马不相马,有为才有位”。
要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医生的功夫在病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
”衡量一个教师的工作,无非有三个维度:
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效。
其中,工作态度最重要,工作成效最能说明问题。
三、宁静致远,净化自己心灵魅力。
1、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
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自己的精神乐园。
对工作要尽心,对领导要诚心,对父母要孝心,对他人要爱心,对自己要宽心,对家庭要关心。
对同事要有一份真情,对家长要有一份深情,对事业要有一份痴情,对所从事的工作要有一份激情,对学生要有一份亲情。
快乐的人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不满足的人,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太少,而是他想要得到的太多。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很少有轰轰烈烈,更多的应该是扎扎实实。
教师的待遇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讲,教师的职业古往今来都是比较“清贫”的。
所以,大家要有“安贫乐道”的准备。
2、要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古人说过“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经常记住别人好处,时刻不忘感恩的人,一定能有好人缘。
常记别人对自己坏处,处处想让别人报答自己的人,肯定不受欢迎。
有这样一段话: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激发了你的斗志;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该独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斥责你的人;
因为他提醒了你的缺点。
”当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对自己看法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别人看法的看法。
3、“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正确对待同事间的相互议论。
做人能不能避开别人的议论?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祖孙二人骑驴赶集,路人议论说,两人骑一驴过于残忍;
于是爷爷让孙子骑,路人说,孙子不孝;
孙子赶紧下来让爷爷骑,路人说,老人心肠太硬;
两人都不骑了,路人又议论说放着驴不骑太傻。
这就是社会,这就是人群,这就是人性,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谁也别想改变,谁也改变不了。
只要你行的端,走的正,非议算什么。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4、学会“比”的方法。
四十岁的羡慕三十岁的活力四射,三十岁的羡慕二十岁的青春飞扬,二十岁的又羡慕十岁的天真烂漫。
“比”是人们生活内容之一。
我们大家平时攀谈,相当一部分内容也都是比,人的脑子里有不少的脑细胞是用来比的,这无可非议,但关键是怎么比。
正确的比能比出进步,比出振奋,比出博学,比出善良,比出真诚,比出愉快,比出幸福;
错误的比只能比出落后,比出委靡,比出愚昧,比出痛苦,比出嫉妒。
“比”是一门学问,它可以不用物质,不用金钱,不用地位就可以使人获得幸福、快乐、自信、进步、勤奋等等。
“比”确实神奇。
通过比有多少人化委靡为振奋,化痛苦为幸福,化自卑为自信,化懦弱为勇敢。
其实,人与人是不能比的。
同是爹娘给的一双腿,你比得上刘翔吗?
同是一个地球村上长大的,你比得过比尔盖茨吗?
我们必须承认先天条件和个体差异,也得承认天分、机缘和悟性。
当然,努力向上,拼搏进取是一种值得嘉许的人生态度。
但为了虚荣,为了名利,为了画一个供人欣赏品评的圆满句号而透支生命,则大可不必。
魏书生提出的比的方法是:
机遇和差的比;
干劲和足的比;
待遇和低的比;
生活和过去比;
道德和高尚的比;
将来和强的比;
目前和接近的比。
我们提倡干劲和足的比,那么人们经常议论究竟是多干吃亏还是少干吃亏,下面就用一个寓言故事作为我们结束语吧:
两匹马各拉一车,前面的马走的很好,后面的常常停下来。
于是,人们把后面的一辆车上的货物挪到前面一辆上去,等后面的那辆车上的东西卸完了,后面的马轻松前进,并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你流汗吧,你越是努力,人家就越折腾你。
”来到驿站,主人说:
“既然只用一匹马拉车,我养两匹马干什么?
不如好好喂一匹马,把另一匹马宰掉,总还能拿到一张马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