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893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docx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基本能力

(一)

基础辨识能力

【常见考点】

  基础辨识能力指的是在现代文阅读中对各文体基础知识的识别能力。

具体来说,指能辨识各种文体,能判别各文体的组成要素,能分辨各文体中的表达方式,能指出各文体的结构或顺序,能判断文中的各种修治手法,等等。

  在中考阅读题中,考查“基础辨识能力”的考点主要有:

1.指出记叙文中记叙的人称、顺序、线索和要素等。

2.辨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

3.判别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辨小说的主要人物、情节和环境等。

5.识别特殊体裁(如新闻)的结构。

6.辨别文中的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7.判断文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答题点拨】

  解答基础辨识题首先要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然后在阅读训练中掌握答题的技巧。

  比如,辨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就是一个难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

1.看说明的内容。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形态、结构,多用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用时间顺序;其他则多用逻辑顺序。

2.看说明的对象。

说明某事物多用时间、空间顺序,说明事理则多用逻辑顺序。

3.看标志词、过渡词。

如果文段有表时间、空间的词语,则多为时间、空间顺序;如果文段有“为什么、首先、所以”等推理性的词语,则多为逻筹顺序。

辨识议论文的论点是议论文阅读的关键,答题时先要看文题,以得到启发和指引;再看文段,确定提出观点的段落;最后抓住概括性的句子即可。

小说的阅读重点是对主要人物的辨识,判断的依据不应该是描写人物的笔墨有多少,而应该看小说的主题、作者的意图靠谁来表达。

下面的阅读题节选自广东省的中考题,它可以让我们更直接地感受到对“基础辨识能力”的考查: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

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

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厉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例如:

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

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选自《科学世界》2004年第4期)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上面的考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准确感知与判断,要求我们辨识这一段展开的说明顺序,从60分贝、70分贝、75分贝、100~110分贝、115分贝、160分贝等一系列与“分贝”有关的数字上,我们能看出这一段是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

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逻辑顺序)安排的。

这样写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条理性,能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能力训练】

1、根据上题提示,请写出下列课题的文体:

(1)《孔乙己》___________。

(2)《谁是最可爱的人》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___________。

(4)《沁园春·雪》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___________。

(6)《白毛女》___________。

(7)《最后一次讲演》___________。

(8)《背影》___________。

(9)《小橘灯》___________。

(10)《向沙漠进军》___________。

2、基本表达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题提示,请写出下列文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

(1)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聚歼了敌人。

()

(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丽宽广。

()

(3)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在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幸福之中的呢?

()

(4)他(孔乙己)身体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教人半懂不懂。

()

(5)书目就是图书目录,分类记录着图书的名称,著者,出版情况或内容提要。

()

4、请根据上题提示,指出下列文句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到大海深处。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进)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众人大眼小眼,一齐道: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暮霭中古墓累累……古语说狐死首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

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和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已下午,老者的扁舟又悠然划回来了,照例的提着他的两条小鱼,登上岸来向我笑了笑,并且说:

“我是为钓,不为鱼。

运用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上题提示写出下列文段的记叙基本要素,记叙顺序,记叙人称,记叙角度及其含义。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敌人的死尸像个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

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

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在山脚。

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

这时候,勇士们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阵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

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的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1)请写出本文段的记叙基本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__,记叙人称是___________。

(3)本文段采用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记叙角度,全面反映了志愿军战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和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描写对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人物描写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上题提示,请写出下列各文句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他(马玉祥)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

(2)(孔乙己)不回答,对柜里说: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酒客)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凭污人清白……”“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头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3)我想,要在祖国遇到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

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吗?

()

9、人物描写的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根据上题提示,写出下列两句所采用的描写角度。

(1)有一天,大约是中秋节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帐,取下粉板忽然说:

“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

“他怎么会来?

……他打折了腿了。

”……“怎样?

……谁晓得?

也许死了。

”()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了,穿一件破夹袄,盘着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

1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说的情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

13、根据上题提示,请分别写出下列各段意所属小说的哪部分。

(1)交代咸亨酒店的格局和往来酒客的情况,为下文孔乙己的出场设置背景,埋下铺垫。

()

(2)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遭人耻笑。

()

(3)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

(4)范进中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