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768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9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docx

高考生物高考考点完全题考点6细胞膜与细胞核

考点6 细胞膜与细胞核

(共30小题,满分60分)

一、基础小题

1.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的是(  )

A.突触间神经信号的传递

B.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分重吸收

C.水稻选择吸收Si而较少吸收Ca

D.异种花粉传播到雌蕊上无法萌发

答案 C

解析 突触间神经信号的传递需要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接收信号,属于细胞膜上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调节水分的重吸收,也需要接收信号,B正确;水稻选择吸收Si而较少吸收Ca,这与主动运输中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错误;异种花粉传播到雌蕊上无法萌发,因为雌蕊上无接收异种花粉的受体,D正确。

2.下列细胞的生理活动与生物膜无关的是(  )

A.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

B.接收激素等信息分子传递的信息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防止植物细胞吸水过多而破裂

答案 D

解析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与生物膜上电位变化及局部电流有关;接收激素等信息分子传递的信息,与生物膜上受体有关;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防止植物细胞吸水过多而破裂是细胞壁的功能。

3.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

B.细胞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C.磷脂双分子层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

答案 B

解析 载体蛋白分布在细胞内侧、外侧,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细胞内侧和外侧的功能不同,因此膜两侧的蛋白质的种类、数量有差异,B正确;脂质分子能优先通过细胞膜,说明磷脂双分子层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重要作用,C错误;细胞间信息交流时,除了细胞膜上的受体外,还有胞内受体,以及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D错误。

4.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的功能。

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多的是(  )

A.高尔基体膜B.核膜

C.细胞膜D.内质网膜

答案 C

解析 糖蛋白只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有识别、润滑、保护的作用,细胞膜管理着整个细胞的物质交换,所以糖蛋白含量相对较高。

5.如图表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它切成三截(图中a.纤毛,b.大核,c.根部),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B.②

C.③D.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因此具有细胞核的②部分具有再生能力。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在显微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答案 A

解析 核膜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多种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真核细胞分裂间期的核中无染色体,有丝状染色质;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而RNA及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通过;原核细胞的拟核不仅无核膜,而且它只是一个裸露的大型环状DNA分子,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也无核仁等结构。

7.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利用荧光标记法

B.细胞膜的制备利用0.9%NaCl溶液使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C.验证DNA是遗传物质时可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 D

解析 荧光标记法是用于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而非细胞膜的成分,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常利用其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的原理制备细胞膜,B错误;培养噬菌体应该用含有活细胞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不能用于培养噬菌体,C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可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进行示踪,D正确。

8.下列有关生物膜蛋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的与物质转运有关

B.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D.膜蛋白的功能不具有特异性

答案 D

解析 生物膜蛋白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具有物质转运功能,A正确;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识别的作用,B正确;生物膜蛋白作为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正确;膜蛋白的结构由于氨基酸的特定的排列顺序而具有特异性,D错误。

二、高考小题

9.[2016·全国卷Ⅲ]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的功能不同,这与各膜中所含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分泌蛋白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是通过膜的流动性实现的,涉及膜脂的流动,C项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D项错误。

10.[2016·海南高考]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

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

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答案 B

解析 两种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细胞刚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细胞表面对等分布,最后在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不能说明膜蛋白能在细胞内外翻转,也不能说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11.[2015·江苏高考]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答案 D

解析 细胞之间识别、结合依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A项正确;细胞的黏着、迁移都需要消耗能量,B项正确;白细胞在黏着、迁移过程中,需要合成新的物质,比如溶酶体酶等,所表达的基因与之前有所不同,C项正确;白细胞穿过血管壁,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来实现,D项错误。

12.[2015·海南高考]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

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答案 B

解析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其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A正确;乙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氨基酸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借助膜蛋白通过细胞膜,C正确;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程度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D正确。

13.[2014·全国卷Ⅰ]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由于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极性分子甘油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14.[2014·山东高考]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答案 B

解析 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具膜细胞器之间才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需消耗能量。

15.[2014·福建高考]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

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

答案 D

解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在细胞膜上,A错误;抗原对T淋巴细胞来说是信号分子,通过T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而不是抗体,B错误;受体具有特异性,胰高血糖素应作用于胰岛A细胞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不是胰岛素的受体,C错误;骨骼肌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骨骼肌细胞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同时葡萄糖进入细胞也需要载体协助,D正确。

16.[2014·大纲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答案 C

解析 细胞核中染色质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的,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正确;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故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在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三、模拟小题

17.[2017·四川绵阳诊断]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揭开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下列关于细胞内囊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囊泡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囊泡膜能与其他膜结构融合,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囊泡参与信号的转换

D.各种激素在分泌时都需要囊泡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

答案 D

解析 生物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A正确;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囊泡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参与了信号的转换,C正确;分泌蛋白质类激素时需要囊泡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D错误。

18.[2017·江苏常州调研]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

B.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④的方式进行

C.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②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答案 A

解析 细胞吸水或者失水时,细胞体积会发生改变,细胞膜的厚度会变小或变大,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大分子物质是以膜泡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④是主动运输,B错误;神经递质以外排的形式排出突触前膜,扩散到突触后膜,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但不进入突触后膜,C错误;神经元接受刺激后引起Na+通道开放,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④是主动运输,D错误。

19.[2017·浙江丽水检测]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  )

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

B.①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

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通道蛋白

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

答案 A

解析 信号细胞是产生信号分子①的细胞,靶细胞是通过受体②接受信号分子的细胞,信号细胞也要接受其他信号分子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所以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