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决定开辟第二战场B.决定成立联合国
C.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D.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9.下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闪击波兰②诺曼底登陆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
10.当今世界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
那么,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危机的打击B.恐怖主义的频繁活动
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D.霸权主义的存在
11.“从1948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对西欧经济“增长”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欧盟的成立B.原有的工业基础较好
C.欧洲的联合D.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12.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
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
该材料强调()
A.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B.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D.联合国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
13.1932年12月4日《纽约时报》报道:
“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
”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A.物价下跌严重B.农业危机十分严重
C.能源危机全面爆发D.“罗斯福新政”全面推行
14.据统计,1995-2005年的十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三倍,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这主要得益于()
A.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B.联合国影响扩大
C.世贸组织成立D.两极格局崩溃
15.学习历史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内容的主旨。
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词,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关键词: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A.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B.一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16.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安德鲁・玛尔在其所著的《世界史》中对相关史实的评述,其中属于对“欧洲的联合”这一史实评述的应是()
A.冷战中的热冲突B.逐渐消失的国境线
C.拥挤不堪的世界D.思维机器
17.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
在美国人看来…反苏军事联盟是马歇尔计划的必要补充。
为此,1949年,美国()
A.成立了经互会B.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C.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制造了德国的分裂
18.下面是1990年为纪念某历史事件发行的邮票,该历史事件()
A.哥伦布机发现新大陆B.万隆会议的召开
C.“非洲年”的出现D.纳米比亚的独立
19.如图一组图片反映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呈现的特点是()
A.紧张与缓和相互交织B.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C.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D.努力建立国际新秩序
20.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
卡森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
她在书中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道路”。
作者呼吁大家所要重视的问题是
A.化学武器危害B.生态系统恶化C.地区沙漠化D.臭氧层破坏
二、综合题
21.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对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及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战争的“侵略”性质。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战争宜言中虚伪地说他“做了一切努力来促进和平谈判”,只是由于德国突然向俄国宣战,才不得己卷入战争。
材料二:
列宁说:
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
材料三:
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推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上)》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哪次战争?
根据材料一,分析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此次战争的一个影响。
(3)材料三中的“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据材料分析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一点即可)?
22.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国际格局不断调整。
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
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他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
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逝世,杜鲁门继任总统他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12月29日他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宜布: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
但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和平制度”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罗斯福设想的“世界蓝图”是什么?
后来的历史发展与罗斯福的设想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回答“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后来什么趋势的出现?
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
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
——内森·
米勒《罗斯福正传》
2008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民主党每周广播讲话重申他的最新“经济振兴”计划,透露至少创造250万个就业岗位的5点具体构想:
大规模改造联邦政府办公楼,使之更加节能:
大力投资公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升级学校硬件设施安装节能系统,创造“21世纪的学校”;
在美国各地推广普及网络宽带,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网”:
改进医院设施,确保这些地方能够运用“前沿科技”。
(1)材料一中,“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指什么?
结合所学,分析“试验性疗法”指什么。
(2)上述材料中,针对提高就业率,奥巴马与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有何相似之处?
与罗斯福新政相比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有何新特点?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全球通史》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一一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1)为实现材料一中雨果所设想的“高一级的整体”,欧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最终形成的体化组织是?
欧洲走向联合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西欧经济高速发展是在哪一阶段(用字母表示,如:
A-B阶段)并分析促进其高速发展的外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B符合题意;
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排除;
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C排除;
玻利瓦尔领导拉美独立运动,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D排除。
故选择B。
2.C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C正确;
巴黎公社的成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A正确;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B排除;
《共产党宜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排除;
故选C。
3.D
据所学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D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ABC都是第二次工业带来的社会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
4.B
根据材料可知图片人物是甘地,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符合题意;
图片人物是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错误;
甘地领导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墨西哥和古巴无关,CD错误。
故选B。
5.B
依据题干“1921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结合课本所学,经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B正确;
苏联从1928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A排除;
从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实现了工业化,C排除;
20世纪30年底,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D排除;
6.A
结合所学可知,在独立战争中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战争后他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在他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民主法制,由于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国家出创中的卓越贡献,他被誉为“美国国父”。
林肯平定了南方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北方更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播,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故A符合题意;
维护国家统一是林肯领导南北战争的作用,与华盛顿无关,故B错误;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是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的作用,与林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废除黑人奴隶制是林肯领导南北战争的作用,与华盛顿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根据材料“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反映出福泽谕吉主张全面学习欧洲文明,与文明开化措施一致,B符合题意;
材料反映出福泽谕吉主张全面学习欧洲文明,与废藩置县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殖产兴业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C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学习的是西方,D排除。
8.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3年,苏联、美国、英国在伊朗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中决定在1944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因此雅尔塔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选项A符合题意;
1945年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选项BCD关于雅尔塔会议的内容表述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
9.B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①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击战”方式突袭柏林,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②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③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④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种植斯大林格勒。
1943年2月,德国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按时间顺序排列为①③④②,B正确;
ACD排列顺序不对,排除;
10.C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不仅积极对外扩张,而且加紧勾结,逐渐形成了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先后形成,1939年德国突然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C正确;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推动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A错误;
BD是对当今世界和平的威胁,排除。
11.A
依据题干“从1948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即从1948到1974年之间发生的事件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
A符合题意;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走上联合,BCD排除;
12.A
根据题干“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了40%,联合国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故C项符合题意;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这与题干表述无关,排除B项;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C项;
联合国是处理全球问题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故选A项。
13.B
据题干关键信息“1932年”、“在现有谷物价格的条件下,家庭和机关中利用谷物作燃料要比用煤砖更合算”可以看出,“大萧条”中美国的农业现状是当时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美国农业危机十分严重。
故B符合题意;
物价下跌严重,表述笼统,故A不符合题意;
能源危机全面爆发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
1933年,罗斯福开始新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14.C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所以1995—2005年,世界贸易总额的增加,关税水平的降低和贸易壁垒的减少,主要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C符合题意;
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没有直接关系,A排除;
联合国主要的职能是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B排除;
两极格局1991年已经崩溃,因此不能作为1995—2005年世界贸易发展的推动因素,排除D。
15.D
根据“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时期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二战后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所以恰当的单元标题应是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D符合题意;
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不符,A排除;
材料关键词都是出现在二战时期或者二战后,B排除;
题干关键词反映的不单单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排除。
故选择D。
16.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联合”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之路,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推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选项B符合题意;
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就属于冷战中的“热冲突”,不符合题意,排除;
选项C、D显然与题干设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17.C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美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个反苏军事联盟是马歇尔计划的必要补充,是美国进行冷战的军事措施,故C符合题意;
成立了经互会,属于经济领域,与军事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
冷战导致德国的分裂,故D不符合题意;
18.D
依据题干时间1990年、邮票上NAMIBIA(即纳米比亚),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非洲独立运动中,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D正确;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A排除;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B排除;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C排除;
故选D。
19.B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第一幅、第二幅反映的是霸权主义,第三幅反映的是地区冲突,第四幅反映的是恐怖袭击事件。
由于第四幅反映的是美国中东政策导致的恐怖袭击事件,B项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符合题意;
A项图片没有体现缓和,排除;
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20.B
根据材料“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化学杀虫剂对人类带来的危害”可知,作者呼吁大家要重视生态系统恶化的问题,故B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化学武器,故排除A项;
材料没有涉及沙漠化和臭氧层遭受破坏,故排除CD项。
21.
(1)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2)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互相配合支援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原因。
(1)依据材料一“大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及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所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战争的‘侵略’性质。
”反映了各交战国反对的是侵略战争。
各国参战的是世界大战,属于侵略、掠夺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合课本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2)依据材料二“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等等。
”由此可知,帝国主义战争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中国、印度、土耳其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3)依据材料三“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推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结合课本所学,二战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在二战中,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进攻,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国家联合起来,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反映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原因。
22.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美国称霸世界;
美苏开始冷战,苏联未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两级格局;
欧洲成立欧共体;
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并逐渐发展壮大。
(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原因:
西欧各国东山再起;
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
(1)根据材料一“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重新确立战后的新秩序,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根据材料“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可见,罗斯福设想的“世界蓝图”是美国称霸世界;
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之后,美苏开始冷战,苏联未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两级格局;
(3)材料三中“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3.
(1)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2)相似之处:
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
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创立就业机会;
重视发展教育与科技以摆脱危机(或科教兴国);
注意节能。
(1)依据材料一“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
相反,他是在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结合课本所学,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暂时疾病”;
1929年经济大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美国经济下降,失业人数增多,穷人们艰难度日,社会矛盾激化;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进行“试验性疗法”,开创了国家干预指导经济的先河。
(2)依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