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判断,来支持这一判断的数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GDP。
十五期间我们国内的生产总值人均增长8.8%左右,五年积累增长了67%。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8.2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9%,略低于上年10.1%的增长速度,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2006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21464亿人民币,约合2.56亿美元,在世界排名应该是第四位,但是仍然比美国、日本、德国低,预计在2007年我们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
人均GDP约为1970美元左右,位居世界120-130位左右,这也就是通常说的一种大规模发展难题,在一个很大的数字之后再除一个很大的数量,我们平均值就到100位左右了。
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五省已经达到了2000美元到3000美元,北京、天津两市已经达到3000美元到5000美元,上海高达5000美元以上。
这样就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接近了。
(二)、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978年,我们国家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人民币,这相当于去年一年北京市的财政收入,北京市去年突破1000个亿。
经过12年的奋斗,到1990年达到了2937亿人民币,到1999年首次突破了10000亿,当然从这10000亿以后,1999年以后发展速度非常快,到2003年我们首次突破了20000亿,2003年到2005年才两年时间财政就达到了32000亿左右,2006年估计应该达到40000亿左右。
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也表明我们国家已经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
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下降到了2004年的15.2%,2005年下降到13%。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8.2%和23.7%上升到2004年的52.9%和31.9%,2005年分别为51%和36%。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非农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以信息和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
(四)、就业结构。
200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6.9%,2005年为44%。
2004年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22.5%和30.6%,比1978年的17.3%和12.2%提高了5个百分点和18.4个百分点,2005年进一步提升到23%和33%。
非农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体。
(五)、城镇化发展水平。
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41.8%,比1978年的17.9%上升了23.9个百分点,2005年达到43%,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了1.4%,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入了快速成长的时期。
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村发展支持的条件。
由此,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也逐步加大。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在相隔18年之后,如果包括今年就是连续四年出台了指导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利的支持三农的措施,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主要政策措施有:
1、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两减免政策。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逐步降低农业税,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因实施减免两税减轻农民负担302亿。
2005年实现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到28个,剩余的河北、山东、云南三省也有相当一部分县、市免征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220亿元人民币。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与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可减轻的负担达到1200亿元。
2、对种粮农民实现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粮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买,购置补贴等三个补贴政策。
2004年种粮农民直接补的是1600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粮种补贴资金是28.5亿元,地方财政安排3个亿还多一点,农机具购置补贴7000万元人民币,带动地区各级财政安排补贴资金达到4.1亿,38.5万农户受益。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个强化,就是关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我在后面专题的阐述分析。
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三个强化即强化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2004年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626亿元,比2003年增长22.5%以上。
2005年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加强以“六小工程”为主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支出达到2839亿元。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高于的要求,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高于上年;
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安排资金是3220多亿元。
总之,我们是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初步具备的背景下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
1.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三农”问题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提高。
2004年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9389亿斤,比上年增长775亿斤,当年增长的数量为历史以来最高。
2005年粮食总产达到了9680亿斤,增长291亿斤,增长了3.1%。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314元,达到2936元人民币,增长6.8%,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元,比上年增长319元,实际增长6.2%。
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一、农业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和市场的约束问题,也就是说的效益问题。
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环境并没有改变,粮食增长、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
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
从保证粮食供给看,我国每年的净增是800-1200万人口,全国每年新增粮食需要是100亿左右。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动物性食品以及蔬菜水果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加,这都需要用粮食来转化,全国每人每月多吃一斤猪肉,一斤鸡蛋,一年就需要多消耗几百亿斤的粮食。
我们农业既面临着需求增长的巨大压力又面临着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
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今后的20-30年非农建设每年将占400万亩左右的土地,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农业是三次产业中效益最低的产业,如何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是一个很难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与农村经济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更是短腿中的短腿,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由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改变。
2004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农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2%,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着多重的制约。
二、农村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的体制障碍。
人均环境不能令人满意,65.4%的乡镇没有卫生院,一半的村将近3.6亿人没有喝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60%以上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近7000万户的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2亿农户没有解决燃料问题,6%的村不通公路、不通电话,2%的村没有通电,还有诸如烂泥路、臭水潭、垃圾堆等也未得到根治,“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成为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
由于缺少硬件设施,通信条件差,给农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不便。
农村房舍建设缺乏规划,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
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初中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还占38%,其中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还占7%。
在38240个农村乡镇中,近4000个乡镇无文化站,占乡镇总数的10%左右。
在经济落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及海岛、海上油田等还有大量人口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许多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由于面积窄小,年久失修,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无法开展相应文化活动。
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
三、农民面临收入水平低,扩大就业难,也就是利益缺失。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集中体现。
二十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步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
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之比是2.57:
1,1985年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是1.8:
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86:
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
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
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
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3年扩大到3.23:
1,2004年稍有回落为3.21:
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必然表现为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差异。
城乡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所享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方面。
2003年城市居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为农村居民的20.27倍,大病医疗保险是农村的18倍,公费医疗是相差20倍,劳保医疗是相差46倍,差距太大了。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农村人口享有的公共产品的水平也是非常低的,甚至远远低于人均GDP水平比我们低的国家或者地区。
GDP贫穷的温加拉都,比我们高出接近20个百分点。
近十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农村中的绝大多数人口却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极不相称。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面临着国内市场缺乏、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这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2004年GDP增长9.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是由进出口带动增加的,3.6个百分点是由投资拉动的,消费只拉动1.7个百分点,从长远看,这种状况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需求不足,消费不旺关键是农村的市场没有培育起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比重近些年来呈现下降态势。
1992年为42%,1996年为39.6%,2001年为37.4%,2004年只有34.1%。
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乡村人口,占有居民储蓄总额不到五分之一,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三分之一。
而农村市场之所以疲软又在于农民收入低,大多数的农民缺乏足够的购买力。
还在于农村发展的滞后,配套生活基础设施差。
可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活力需求,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总而言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当然不发展经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重视社会发展同样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又以社会的更加和谐来保证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是对建国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但其背景、观念、政策、措施有明显的不同。
建国初期,中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之后,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此后中央一直不断的号召全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了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名称各异,内容多样,着眼点不同的各种示范村在全国各地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现了新的势头。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和建国以来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关系,前后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有什么不同?
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建设党早已确定的农村工作方向,是在过去基础上推进党在农村的伟大事业。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新的概念,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仁人志士探索农村的建设问题,进行过乡村治理运动。
民国时期还曾兴起过一段乡村建设小高潮,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最终都归于失败。
建国初期,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而且具有开创历史的伟大气魄。
无论是在盲目冒进的大跃进时代还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无论是文化大革命时代还是改革开放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文件中,领导人的文章和讲话中,都会反复的出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词语,这就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是党坚持的农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我们还看到,即使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下仍然涌现出了一些靠艰苦奋斗建设新农村的典型。
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地区和乡村率先富裕以后,更是主动、积极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农村建设路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特别是大城市郊区和南方的沿海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广东沿海一代比较注重集体收益分配,利用外来的资本支持农村建设,涌现出广东虎门镇、长安镇等一批典型。
浙江等地区比较注重发展私营经济,通过农民合作加强农村建设,涌现出浙江绍兴市郊等一批典型。
北京韩村河村,江苏华西村等等,积极探索市场带动型、加工带动型、外向带动型、旅游带动型等发展模式,这说明新农村建设符合广大农民的愿望。
显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水到渠成,也是有目标方向可寻,有经验教训可鉴的。
但是也必须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理念都不同了,目标要求、政策定位也不同了。
过去我们是处在工业化初期,在实现城乡分割格局下进行新农村建设,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很少,地方和农民实力不足,是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我们现在是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是在工农、城乡关系必须调整的临界点上,经济社会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了基础,国家财政增长初步具备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以前的新农村、小康村、文明村建设是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来的,而现在则是作为三农工作重要措施提出来的。
以往提出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造成的结果是城乡差别。
现在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追求的是城乡统筹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1.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
拿韩国政府来说,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既抓地区开发又抓农村生活环境,政府不仅是强有力的组织者而且是直接的参与者。
他们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以增加公共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实施了一系列的地区开发项目,带动了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
日本则通过立法,重视农业开发和农村振兴。
欧盟设立了专门的基金作为农村建设及地区开发的主体,优先扶持落后地区和农业地区。
这些做法对于我国的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
1.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对新时期“三农”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升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对新时期三农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近年来我国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理论和指导方针上是有一系列创新和突破的,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一、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199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001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把“多予、少取、放活”作为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
二、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方略。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的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
三、提出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一战略定位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来的,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的重大发展。
四、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
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一定普遍的趋向,但是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带有普遍趋向。
这就是一开始上来引用总书记的两个趋向。
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
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
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由此形成了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主题,也就是农民、农业、农村,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的框架可以说基本形成。
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把关注点锁定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上,这将是继2004、2005、2006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四年锁定三农问题,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九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的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六个方面。
我着重讲现在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紧密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内容,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推进的农村综合改革。
2.1建设现代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也可以说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期待。
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
要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要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导农业;
要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2006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的开局,取得了两个首次的突破:
一是粮食生产20年来首次连续实现3年增长;
二是农民收入2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幅超过6%。
在此基础上,做好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保持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
2007年新农村建设该从何处入手?
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之后,2006年12月22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会议着重研究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据透露,《若干意见》修改后将作为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这将是继2004年“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4年锁定“三农”问题,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9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
什么是现代农业?
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