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6993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Word文档格式.docx

心理学研究证明,给学生以真诚的关爱,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信心增加、乐于交往。

我们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个人尊严。

切记用恶语中伤学生,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切忌对学生表现出失望或无奈的态度。

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教师应该理解、宽容、激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抚和尊重,使他们相信个人的价值,坚信“我能行”。

真爱是宽容,是信任,真爱是善良,是温柔,真爱是公正,是平等,真爱是鼓励,是赞赏。

尊重与倾听是教育的基点,宽容与信任是教育的魅力,善良与温柔是教育的雨露,公正与平等是教育的内核,鼓励与赞赏是教育的张力。

很多老师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

 

如何保护学生自尊心 

2010-03-0320:

17:

28| 

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凡是人都有自尊心。

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自尊心,认为他们小,经常不尊重他们。

其实自尊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认识到: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过程,因而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

但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相信人人能成功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成为孩子提升自我的动力。

那么作为担当对小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和保护任务的小学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该如何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呢?

一、要有宽容心。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习惯把违反纪律的学生当着老师或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让被批评的同学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也有些老师习惯把课堂上答不出问题的同学叫起来站着上课,以示惩罚。

当然,老师主观愿望是好的,是想让学生受到一点小小的惩罚后,接受教训,下次不再违反纪律。

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我们应该学习一点柔性管理,只要使学生觉得自己错了,下次改正就行了。

二、要有耐心。

老师在叫一些后进生回答问题时,当这些学生回答不出时,老师往往会大发雷霆: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讲了几遍了,全班同学都像你,我书不用教了。

”老师的情绪是发泄了,可这学生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沉重打击。

反过来,老师能静下心来,耐心地给他们教一遍,或许他们也就掌握了。

后进生的自尊心更应该得到细心维护。

三、要有恻隐之心。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老师总喜欢把学生的错误指名道姓地公开,希望通过这样教育学生,让他今后不再犯错误。

殊不知,这样做是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严重挫伤。

犯错误的同学是个别的,学生的错误又是偶然的,不公开学生的错误,教育的效果会更好些。

四、要将心比心。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老师也一样,当学生严重违反纪律时,特别是有些学生敢于顶撞老师时,往往控制不住情绪而大发雷霆,这时对学生的批评就可能会出现过激现象,语气激烈,用词尖锐,这时最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果发生这种现象,事后怒火一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过激行为是很不妥当的,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自己主动找学生谈心,来个推心置腹的交流,来个诚恳的道歉。

这样做,其实也是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可以排除学生受委屈之后憋在心里的气,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孩子往往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认可自己的才能,肯定自己的成绩。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和发展。

你是如何维护学生自尊心的?

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可以从下面三方面浅谈我的体会。

一、不让违反纪律的学生感到难堪

职校生的行为习惯相对来说比较散漫,违纪事件时有发生。

有些教师习惯把违纪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当着许多教师的面狠狠地批评他,最后只简单地说一声:

“回教室去!

”我认为这种方法欠妥当,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跟老师形成对立局面。

我的做法是把学生带到空教室无人的地方,在平静的气氛中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更容易诚恳接受,教育效果会更好些。

二、不公开学生的错误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有些老师总喜欢把学生的错误公之于众,并在班里大讲特讲,甚至动不动就请家长到学校来。

我认为,如果学生的错误是偶然的,犯错误的学生也是个别的,或者说学生是诚心悔改的,不公开学生的错误,教育效果会更好些。

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学生钱包被人偷走了,后经查明,是本班一男生所为。

我当时很气愤,准备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训他一顿。

但我又想,这样做,他以后在班级中能抬得起头吗?

最后,我还是把他带到无人的地方,对他做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

他悔恨得痛哭一场。

我告诫班里知情的同学不要把此事张扬。

有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如果公开他的错误,可能会毁了他。

三、过激批评后要降温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教师也一样。

当学生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特别是顶撞老师时,教师往往会大发雷霆,这时对学生的批评就可能会出现过激现象。

这时作为教师如果不注意自己的修养,就会产生老师与学生的对立,甚至出现师生吵架或更为恶劣的现象。

最好的做法是尽量使自己先平静下来,认真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自身原因。

如果压制不住自已的怒火,已经发完怒火后自己才发现,那么当怒气消除后,一定要找学生来个推心置腹的谈话,来个诚恳的道歉,自己首先认错。

“身教胜于言教”,这样做,首先给学生在行动上作了个榜样,其实也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一种保护,既可以消除学生憋在心里的气,又可以消除师生的敌对情绪,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否则,学生有余怨,对立情绪不消除,教育工作就难于开展。

四、尊重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我班同学刚进校时,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卑”,因为他们原来成绩实在太差,一直被中学时的老师和同学们看不起,我想要让同学们振作起来,适应职校生活,好好学习,首先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我很尊重学生,而且注意欣赏他们的优点,总是适时的鼓励他们,我班的民主气氛很浓,对班级的管理,我喜欢和班干部商量,喜欢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我班经常召开班干部会议,也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校一段时间以后,好多家长跟我反映,我的孩子变开朗了,变大胆了,变自信了。

关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8-06-2722:

27:

59 

陈贺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转变观念,以现代教育为指导

  课堂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我们能否用新的观念,正确的思想去认识和占领这个阵地,是我们课堂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能只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要从素质教育和能力全方面来衡量。

有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信度不够、讲得多,根本就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说话,学生思维只能跟着教师转,去找答案。

表面上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要转变观念。

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气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

只有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育活动视为他们自己真正乐意的生活。

现实中,在一些公开课上,教师要求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只要不是按老师的“标准”答案回答,学生一开口,就被教师命令坐下,另外抽人回答。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有宽松、民主的氛围作保障,要敢于让学生把不同的观点暴露出来,哪怕错了,只要有一点闪光的,都要抓住及时给予鼓励。

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宽松起来。

大家的表现欲强烈了,都愿意主动发言了。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这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

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尽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

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

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

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

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学生说出来,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灵活、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

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敢说、愿说、有话可说。

这样既体现了因材施教,又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010-07-0217:

40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喜好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知识,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

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他们更多的机会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

如教学“认识角”时,从角这个字认识,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

这一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学生自然会想到了生活中的角,数学上的角,人民币当中的角和语文课学到的有关角的词语……这样使学生在脑中储存的对于角的有关信息全部暴露出来。

然后教师小结,揭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数学上的角。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队列报数的生活情境。

让一列学生按1.2.3.4.5……报数,知道自己在第几个。

只要学生说出他在第几个,老师就能知道按一定顺序报数时(如1.2.3.4.5……)他报的该时几,再通过报数证实。

这样通过报数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要想知道第几位同学报的是什么数,除了报数方法外,用计算方法更快。

使学生知道余数不仅用来计算,还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内驱力。

 

二、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教学中善于创设有趣的故事情节,唤起对认识事物的强烈欲望。

如教学“生活中的大数比一比”,我创设了旅游的情境。

动物王国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此次的奖励是免费到中国各大山旅游。

这是动物王国提给劳动模范选择的六个旅游景点,我们也来看看。

多媒体课件依次呈现每个各山两三张图片。

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中,创设一个去数学王国游玩的情境。

小朋友想不想到数学王国去看看呀?

今天数学王国可真热闹啦!

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

美妙的音乐,活泼的画面,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

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中,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索新知凝聚动力。

三、创设游戏情节,引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新和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积极的心态下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延长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魅力。

如教学“辨认方向”课上,学习认识了八个方向。

我创设了动作游戏情节,教师说,学生做:

面向西点点头,转向西南弯弯腰,面向南拍拍肩,面向东南拍拍手,转向西扭扭腰,面向东北点点头,转向北伸伸手,面向西北拍拍手。

这样的设计,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欢的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的火花,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总之,数学教学应使每个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每位教师都应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

优化教学过程,采取不同教学手段,不同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世界的奇妙,感知数学学习的精彩,增强学习动力,求知欲,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表时间:

2011-10-28来源:

《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

赵齐美

[导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亲自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江苏洪泽县黄集中学赵齐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我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设疑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欣悦的心情从事学习.

一、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也不是识字很少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依旧停留在旧的知识基础上而沾沾自喜,终有一天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被社会所淘汰.

其次,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亲自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小问题的现成答案,没有参与思考,解决问题,思维就得不到锻炼,一味地只是接受,时间久了,定会一无所获,人的大脑就象一部机器,常用常新,越用越灵活,如果放在那里不用,就会生锈.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学情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需要靠激励推动他们内部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学习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图画、悬念和现实生活情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对学生已有的不完整的知识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

当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产生冲突或差异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读一读.

利用“读一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在新教材的编排中穿插了一些供学生阅读的短文,即“读一读”栏目.其中的“关于代数的故事”、“有关几何的一些历史”、“关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方程组”、“中国古代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研究”等内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把握数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秘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了解我国在数学上的重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巧用材料”、“完美的正方形”、“黄金分割”、“求平均数”等内容起着对课本知识引深拓广,消化应用等重要重用,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数学意识的重要素材.

4.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例如;

可以把学生分组,提出的问题让各个小组分别解答,然后给每个小组评分,得分最高的给予表扬,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小奖品,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恰当地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及时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当通过反馈,了解到一个人的教学目标已达到后,要再次“立障”、“设疑”,深化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充满学习的动力.

总之,当前国家已经严格规范了教学行为,没有了以前的加班加点.为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而后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到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二)

更多

点击数:

5767次 

录入时间:

2005/9/2114:

18:

00 

编辑:

bmc0918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

听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教师要讲好课,另一方面学生要会听,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四会”,即“会听、会想、会说、会记。

” 

一、会听——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要求学生上课时既要听老师讲解,又要仔细听同学们的发言。

要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做到:

①上课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他们仔细听课;

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仔细听课;

③运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

教学中既要运用教具、实物等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又要运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教师要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专心听课,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为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要求学生做到:

1.重视听讲。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老师讲解的重要作用。

老师的分析讲解、启发点拨,不管从内容的连续性、生动性,还是从方法的系统性、灵活性,都比课后老师或家长的辅导详细得多,更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远远不能比拟的。

2.专心听讲。

课上应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眼睛要盯着老师或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板书内容,耳朵听老师讲课,头脑思考所讲的内容,思路应与老师的同步。

3.会听门道。

一般老师讲课分成几个大步骤:

开始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接着引入新课,然后进行新课、分析讲解、推理,启发学生理解掌握新课的内容,最后还要概括小结一下。

教学中要让学生听得出来,明白老师每一步讲解的目的,并积极配合,达到老师既定的目的。

例如,“商不变规律”的教学,复习后教师出示例题:

填表。

被除数2412024024004800除数42040400800商填表后,提示学生:

这个例题的目的在于填表后,要认真观察,得出新的认识。

接着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概括。

①第2、3、4、5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

商有什么变化?

②第4、3、2、1组同第5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

③从上面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时向学生说明:

商不变的规律是通过对旧知识的观察、分析得出的新的认识。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习题如果能再深入地研究,从中可以得到新的认识。

对每节课的旧知复习,不要满足于会做,而且要作深一步的观察、思考。

通过指点,使学生学会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学习方法。

4.当堂弄懂。

一堂新课,总要介绍一些新概念、新方法、新技巧,那么课堂上就要搞清楚每一个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对数学公式、法则、性质和定律要知道怎么推导出来的,以及如何运用。

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要想到哪里,始终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5.理清思路。

学生的思路不但要跟着老师走,而且要把知识发展思路及教师引导思路弄清楚。

知识发展思路,在预习时可能“理”过,但不一定理清楚,上课时就应特别注意,弄清楚本节课所学的新内容,是怎样从上节课内容发展来的,这样理,有利于理解,也有利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