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662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8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史试题解析版弥勒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

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它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

”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汉朝时期的中国同时存在的强有力的大国是罗马帝国,故选B项;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即公元前四世纪后期,中国处于战国时期,A项错误;西罗马帝国时期即395到476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C项错误;法兰克王国时期即5到9世纪,是中国古代的南北朝到唐朝末年,D项错误。

2.“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

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

”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D.人类文明发展动力来自于战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叙述的是亚历山大的东征,亚历山大东征属于古代文明交往中的暴力冲突,暴力冲突一方面给被侵入地区造成了损坏,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故选A;东征不是和平往来,B错误;从“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可知C说法不正确,排除;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D错误。

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

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等信息可以看出,古希腊民主指的是公民直接统治,即强调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A项正确;罗马法强调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排除B项;从“民主政治”一词本身看不出对案件审理的具体分配,排除C项;古希腊民主权利只有成年男性公民享有,“全体居民”说法错误,排除D项。

故选A项。

4.研究原始农耕聚落最直接的证据应是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甲骨卜辞D.青铜铭文【答案】B【解析】【详解】历史的史料来源大致有考古发掘、神话传说、学者推断、史书记载等,关于远古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情况,最真实的史料是考古发掘,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甚至连语言都是非常简单的,那时的历史只能靠科学家根据遗址发掘出来的化石、使用过的工具以及遗留物等进行科学研究来得知,故选B,排除ACD。

5.下列图片中哪一农作物是由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来的A.大豆B.大麦C.玉米D.甘薯【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亚地区居民最早培育的农作物是大麦,B项正确;大豆、玉米、甘薯均非西亚居民最早培育的,排除ACD项。

故选B项。

6.查士丁尼认为:

“市民法(又称公民法)与万民法有别每一民族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即该国本身特有的法。

至于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因为一切民族都适用它。

”据此可知,“市民法与万民法有别”在于A.制定主体不同B.法律地位不同C.适用对象不同D.理论依据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

根据题干“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叫做市民法”“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可知是指适用对象不同,故C项正确;A不对,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不对,材料并无涉及:

D不对,从程度上看,不是主要区别。

7.有人认为:

“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

”上述四国确立各自“漫长世纪”的共同因素是A.金融霸主的地位B.经济体制的创新C.拥有广大的殖民地D.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心意思是在表达从16世纪到20世纪,每个时期都有在世界上居主导地位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国家的强大和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D符合题意;A“金融霸主”不适合于所有国家;经济体制的创新不适合于葡西等,B不正确;C是其霸主地位的表现。

8.“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据此观点,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A.殖民扩张B.代议制确立C.新航路开辟D.圈地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美洲大量的金银财富、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说明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获得这些条件的殖民扩张,A项正确;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和欧洲国家的圈地运动,均与北美自由移民垦殖区和美洲的财富无关,BD两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是殖民活动开始的条件,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C项错误。

9.下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

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18世纪参与“中程”的国家,根据所学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可以知道16世纪最典型的国家应该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7世纪则是荷兰,18世纪应该是英国实力最为强大,故选D。

其它选项与时间不符,故排除。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三角贸易10.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祖国: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成为“海上马车夫”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开辟新航路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相关内容,从材料中提取信息“16世纪”“葡萄牙”,据此可以排除A、B、D,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海上马车夫”指的是荷兰,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垄断欧亚之间贸易及处于欧洲贸易中心的表述均不合葡萄牙的史实,而其只是率先开辟新航路,故选C。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名师点睛】分析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社会根源:

马可。

波罗游记及由此引发的“寻金热”。

直接原因:

转口贸易及高额利润的刺激,寻求与东方直接贸易的途径。

政治因素:

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的需要。

宗教因素:

基督教会向外传教的需要。

社会条件: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目的:

满足欧洲和亚洲的直接贸易、开辟市场和寻找廉价工业原料产地的需要。

11.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

其“完美”体现在A.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B.确立责任内阁制C.实行了议会主权D.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答案】A【解析】【详解】1688年英国通过“光荣革命”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实现王权的转移,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

故答案为A项。

确立责任内阁制是在18世纪二十年代,排除B项;实行议会主权、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是通过1689年的权利法案,排除C、D项。

12.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

这充分说明A.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C.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的时候应该是指文艺复兴时期,而“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则说明平民百姓根本没有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故选C。

题干说明平民百姓还深深的处在基督教信仰之中,故A的说法错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未占据主流,理性时代到来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故B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3.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

“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

”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进行了一场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史称“明治维新”,这场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逐渐成为了亚洲第一强国,故选C;A项是背景因素,但却不是促成日本转变的主要原因,毕竟当时的中国与日本也是类似的,但却没有走上强国之路,排除;只是推翻而没有配套措施建设的话,日本也不可能走上强国之路,故B项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强国之后的做法,其也不是促成日本转型成功的根本原因,排除。

14.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明显超越了文艺复兴运动。

其“超越”主要表现在A.批判教会的宗教专制B.宣扬人文主义精神C.提出民主政体的构想D.倡导追求现世的成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提出建立民主政权的构想,超越了文艺复兴运动,C项正确;批判教会的宗教专制、宣扬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倡导追求现世的成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张,排除D项。

故选C项。

15.史学界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

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

与法国“政局动荡,曲折复杂”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特点相比,德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呈现的特点是A.王朝战争,君实宪虚B.捍卫统一,平定内乱C.政局稳定,和平斗争D.相互妥协,渐进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B项是美国的特点,排除;CD项是英国的特点,排除。

16.美国1787年宪法默认了黑奴存在,但1865年修正案规定:

“任何人都不得将他人当作奴隶。

国会有权以适当立法来保证美国境内任何地区对此宣言的执行。

”这一规定A.维护了美国公民的权利B.严格限制美国境内黑奴逃亡C.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D.体现了美国宪法的不断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中允许奴隶制存在,宪法存在不足和局限性;1865年的宪法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这是对宪法的完善,D正确。

这一变化,维护了奴隶本身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不等于维护了所有公民的利益,A错误。

这一变化,使奴隶摆脱了受奴役的身份,成为了自由民,人身不再受严格限制,B错误。

废除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错误。

17.17891875年间法国出现过君主立宪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民主共和制等不同政体。

这反映了A.地方割据势力强大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进程艰难曲折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17891875年间,法国政体反复不断,君主派与民主派的斗争异常激烈,说明法国民主进程艰难曲折,故C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时期并未出现分裂状态,排除;法国大革命中一度出现专制独裁现象不能反映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排除B项;题干不能说明法国政体走向完善,排除D项。

18.民国时期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