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6614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

《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初步解读Word格式.docx

的确,杂书看多了,思想就会被污染,从此之后,对“圣人训”根本不感兴趣。

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不尊敬、不体贴父母。

现在绝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衣食无忧。

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过分注重他们的学业,甚至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从而忽视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学生虽然口里说要尊敬和孝敬父母,但在行动上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他们不懂得父母工作的艰辛,出现了训斥父母,上学放学要父母背书包,动不动就向父母索取金钱,拿不到就无理取闹等不良行为。

这与党、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有较大落差。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体贴孝敬,那怎么可能与他人团结友善、真诚相处呢?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一个权衡的标准来规范自身的行为。

所以,我校在“科学与人文并重,经典与时尚同行”的办学思路指导下,早在2000年就开始大力传唱《弟子规》教育学生从小学习懂规矩、守规矩,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接触社会,将来进入社会,乃至为社会服务。

《弟子规》开篇的八句是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个总叙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它还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

意思是:

少年儿童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

假如你还有余力的话,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再去讲述其他的学问。

“文”在这是泛指一切学问。

《弟子规》在总序以后就进入了第二部分入则孝,出则悌

通读《弟子规》后,不难发现“百善孝为先”这一思想。

“入则孝,出则悌”放在总序后的第二部分,这也正体现中华民族重孝道的观念。

由此可见当下教育的首要任务便是“感恩父母,感恩亲情”。

“入则孝,出则悌”语出《论语·

学而》篇,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荀子·

五制》“能以事新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

”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这部分内容一共24句,共288字。

简明形象地向学生道出了何为“孝”何为“悌”。

这些精髓不仅仅对学生、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种影响。

尤其是我们研究它的人,真是越研究越发现它真是为人之本。

一、故事直击心灵,情感教育收效

现在的学生幸福已成习惯,自私、凡事以我为中心已成自然。

对于“孝”这个字,常常不屑一顾。

更有甚者,何为“孝”?

问问眼下的学生,可悲的是什么是孝、怎么是孝,做什么才叫孝,他们竞连连摇头。

那让们扪心自问下我们自己,是否能列举一二呢?

那就看《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吧。

这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就都是一个字“孝”。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意思是父母的教导,须恭敬听从,父母斥责是有道理的,应虚心地接受。

解读这句话时,就有很多学生在自省。

自己常常和父母顶撞,不仅不是孝举,还深深地伤了父母的心,可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些。

在学《弟子规》之前,我们和家长进行了一次座谈,很多家长都有强烈地反响:

孩子在家说一不二,稍一不如意,就大发脾气,我们还没有办法。

真得好好教育教育。

真的,我们怎能令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如果失望?

这也又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我给学生们讲了闵子骞的故事,子骞自幼无母,父亲娶了后娘,子骞却很高兴。

可后娘常虐待他,他忍辱负重,讲孝讲悌,当父亲发现他的棉衣是芦絮所做,十分气怒,非要修妻。

可闵子骞却说:

后娘也是娘呀,虽让我挨冻,可没让弟弟受冻。

父亲要为弟弟想呀!

孝顺的故事太多了,《王祥的卧冰求鲤》、《黄香的暖席温被》《二十四孝》等一系列的故事让学生深受感动,面对的百般呵护,疼爱自己的亲人,真是汗颜、惭愧。

也明白了其实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真的不难。

二、做法简单明了,直接效仿可行

现在的学生常有如下思想误区:

我要好好学习,等长大后有钱了,再回报父母。

不能否认这不是一种“孝”,但“孝”能简简单单的一个“钱”字“回报”,这种孝太狭獈,太冷漠了。

《北京日报》在母亲节还专门为此事做了专访,所有的父母在说及最需要孩子做什么时,没有一个提到钱,而都是希望孩子过得好,希望孩子能多陪陪自己。

这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呀,这个要求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弟子规》中每一小句,每行3字,4行为一句,共12个字,直接简单将平日里我们怎样做便是“孝”直接阐述出来,既好操作又好实践,更适宜于小学生易模仿性强的特点。

学习只要照之行之,依之行之,便是个好孩子,好学生。

“出必告,反必面”是一种常见的“孝”。

学生即心领神会,外出要和家长打招呼,别让家长担忧,这不是每天我们天天所做的小事嘛!

“亲所好,力为具”是一种细心的“孝”。

父母喜欢什么东西,我们要尽力为他们准备好。

学生们便开始留心爸爸妈妈爱吃什么,爱看什么电视节目,他们平时都有哪些习惯。

从小事开始,知道先敬让父母了。

当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为自己亲手调好的电视台,心里是多么感动!

饭桌上孩子亲手夹的一口父母喜欢的菜,为父为母的那份欣慰真是无以伦比。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多么简单的小事,不费心,不费力。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即使是父母有过错,我们也要耐心和颜细语相劝,那平时与父母交谈说话呢?

粗鲁顶撞更行不通。

学生立即用《弟子规》的内容检查,反省,检测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好的参照,多直白的讲解做法呀!

简言之,依《弟子规》行事就是一个学生最规范的言行。

做起来不难,想做好也不难。

三、生活常行孝悌,美德之举远名

尊老爱幼是最简单的一种德行,反思那些踩踏事件的背后,有几人秉承“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这一基本常识?

又有几人明白“路遇长,疾趋辑,长无言,退恭立。

”(边讲边加动作)如有“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之境,又何谈悲剧之有?

追其原由,不还是遇事先想自己,看看那公交车上的“老弱幼孕席”不常常坐着那些人高马大的轻壮年男子吗?

讲这些不是在做怨妇,也不是在牢骚,而是要改变现状要从小学生做起,养成了好的习惯,一切也就成自然!

在我们学校里,常看到素不相识的学生互相扶起,这是“兄道友,弟道恭”。

上课时,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洪亮,这是“低不闻,却非宜”,同学友爱,师生互尊,在《弟子规》的感染之下彰显学校的特色和形象,令人钦佩。

第三部分,谨而信

前面“出则弟”已经告诉我们一些行仪,日常行仪应该如何,要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种种言行举止。

接下来圣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的造作都要谨慎。

简单的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我们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礼。

什么叫合乎礼?

就是内心当中,要心存恭敬之心。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社会人当中大有这样的错误观念,谁都不服谁,谁都高喊自由社会要自由,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所以社会才会这么纷乱,家庭才会不合。

家里的几个成员才几个人,往往没有办法和睦共处,所以家庭不幸福,而社会又怎么安定?

人与人相处怎么会不纷争?

所以懂得约束自己,懂得礼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们在立身处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谐。

人人都能如此,社会哪有不安定因素!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这里就讲到人一定要珍惜时光,我们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来,可以说精神最好,所以一定要珍惜。

古者对子女非常重视,要早起,曾国藩曾经告诫他的子弟,在《曾文正公嘉言集》里他讲:

要看一个家庭有没有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这个”晏起“就是起得很晚,他们是不是会早起?

早起的家庭,我们感觉这个家庭是一个有朝气、有前途的家庭,如子弟都起得很晚,日照三竿,这个家恐怕就是没有家教,所以这里讲“朝起早,夜眠迟”。

在往昔,我们可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古者晚上很晚睡,也不像我们现在几乎到半夜凌晨还在那里读书也好、做事也好,因为毕竟环境不同,以前教育子女是这样的,父母还没有睡的时候,为人子女的一定要等待父母都去睡了,然后他们目送父母就寝后,把家里再打理、再看看有没有门窗哪里没有关好,或者东西没有处理好,等检查一切,没有安全顾虑之后,为人子女的再上床睡觉,早上在父母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为人子女就已经起来问候父母,跟我们现代的情形恰恰相反。

此地也有人理解,晚上很晚睡,早上又这么早起床,那不是睡眠不足吗?

这里的用意是说,我们如何先让父母安心地睡觉之后,为人子女再跟着睡觉。

不要睡得太久,时间很宝贵,今天过了,今天永远不再回来。

如果永远存着拥有今天。

有很多人就不懂得珍惜,他认为每天都有今天,所以他可以为所欲为。

可以睡得很晚。

我们的学生当中有很多家长,每到寒暑假的时候就让自己的子女睡得很晚,曾经我们这样调查过学生,在暑假的时候,睡到十点的请举手,差不多有一半,睡到九点的也有一些,睡到八点的也不少,家长们认为,孩子休假应该放松,休息。

打破了以往的生物钟没关系,可我们怎么看,如果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多吃饭,肯定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学很多的才艺或可以看很多书。

每天多两三个钟头,一个暑假六十天,他可节省的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很多有用的地方。

但很多家长往往忽略,实在可惜,而且懒散的坏毛病也在此间滋长或重复,纠正起来尤为困难。

“老易到,惜此时”这里就讲到时光匆匆,人往往回头一看,已经好几十岁了。

这个时候我们想到要努力已经来不及了,有道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所以为人父母者,为人师者,弟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要记得好好教导他。

我们的学生,在有规律的学校生活中,多数能做到按时起床上学。

晚上写完作业按时睡觉。

现在孩子生活在经济宽裕的时代,家家有电视,宽带网走进家庭,夜晚的生活可以丰富多彩,充斥、影响着每个孩子的业余生活,左右着孩子们的生物钟,稍有不慎就可以卷入熬夜上网、晚睡、赖床的“夜行军”队伍之中,时间被浪费,昏昏不可终日,大好时光一去不再来。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十二个字浅显易懂,孩子们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规范他们的言行,良好的习惯在常抓不懈中天然形成。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讲到信,我们看信这个字,人、言构成信,人说讲话一定要真实,不真实就是不信。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言语如不能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就将非常虚伪。

所以《弟子规》告诉我们,从小要建立自己家里的弟子要有诚信,要诚实。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是说以前的人对自己的言语非常重视,每次讲话之前都会三思,思考可不可以讲,讲了之后有没有办法做到。

如做不到是一个很大的耻辱。

这里特别提出一点,很多家长非常相信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子弟,认为他们小小的年纪肯定不会说谎话,可我们知道,现在的生存环境大不如以前,孩子们在电视上电影中,学到了很多欺骗家长、老师的绝活,老师、家长往往被可爱的孩子欺骗,比如说作业,孩子在家没写,到了学校就骗老师说昨天家里有事,作业来不及写,或者说昨天生病了,作业没写成,谎言一大堆。

所以作为家长老师,只要听他的语言,看他的眸子和他的神情,就可以窥见出来言词的闪烁,就可以知晓孩子是否有欺骗的行为。

“凡出言,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在校园的传颂,洗涤、净化着孩子们的心灵,背弟子规张口就来,像呼吸一样容易,像背乘法口诀一样顺畅,老师检查作业时,偶有学生撒谎,马上有学生说出“凡出言,信为先”,弄得准备撒谎的孩子言未出先脸红,变他人教育为自我教育,撒谎已来不及萌芽。

教育者在体味教育成果的甘甜之余,也在和孩子们一起领略《弟子规》的智慧灵光。

家长们也在家庭教育中随学校教育践行《弟子规》,他们这样评价《弟子规》:

它矮小精悍,合辙押韵,易背易懂,无处不在规范者“弟子”的言行。

第四部分“泛爱众,而亲仁”

这部分内容不仅对学生,对所有人都是一种影响,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私、自我,对“泛爱众”不屑一顾,只知道向别人汲取爱,而不知如何去施爱,这是可悲的。

读了这部分的内容,使孩子们深受教育。

“泛爱众”,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

《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

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

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

所以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

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

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

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

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这个快乐的分享。

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

所以,自古以来有说“行善最乐”。

“而亲仁”:

善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地学习。

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

所以当我们有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

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那么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每一个人都要有爱心,因为我们大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处在同一块土地上。

这一条也指出来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仰天一看天空,你我都是一样的,我们站在地上,都是同一个地球上面,所以人应该要彼此珍惜,尤其最近科技的发达,交通的便捷,人与人之间往来互动更为接近,地球就快要成为地球村了。

所以人与人之间更应该和睦共处,也应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不要认为我们这个民族比较优越,我的家庭也比较富有,就有那种侵略别人之心,轻视别人的心态,往往都是纷争开始的。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心存感激之情应是每个孩子应有的,只有这样他们长大成人后,方能回报家人、社会。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只知道汲取别人的关爱,而不懂关心别人。

学习了弟子规之后,孩子们对这句话感悟最深,践行的最好。

在家里,他们懂得了关心父母,在家里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能够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尤其是国家面临各种天灾之时,孩子们都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

“勿厌故,勿喜新”

这一条就更重要了,人追求美好的,都是一般人的习性,看到好的就想要,每个人都拥有这种希望,如果有这样的心态,我们的欲望就永无止境,所以有一句话说“喜新厌旧”。

可以说自古以来,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习惯,对物品来讲,如果不能珍惜,不能爱护一切物品,追求物欲就会愈来愈深,这样对我们人生十分不利。

为什么?

因为无止尽的欲望会带给你很大的痛苦,当你入不敷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已经养成这么奢靡的习惯,要回头都相当的难。

所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有责任告诫孩子们要爱惜一切物品,尤其作为学业生,不要追求时尚,追求潮流。

除了物品之外,人与人相处也更要注意不能喜新厌旧。

现在的孩子整日被幸福包围,他们从小就沐浴在父母、老师的关爱中,他们从未体验过生活的艰辛,不懂得勤俭节约,常常是浪费粮食、浪费学习用品,这是时有发生的事。

所以学习《弟子规》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学校以此内容为主题多次召开了班队会,出办手抄报等,使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生了改变。

弟子规的字字句句都融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在实践中指导了孩子们的言行,看到了孩子们每天的进步,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弟子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文献,也是现代孩子们生活的指南。

第五部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仅仅对孩子,对大人来说,学习都成了时时必须做的事情,《弟子规》则告诉我们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要好好地用功读书,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

对于小学生而言,以下内容尤为重要。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此”

意思是说: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学问,要专一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

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一本。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非常的用功,每天专注在课业上,你看他每天读到三更半夜,可是考出来的成绩却不理想。

这时候我们要想一想,人为什么很用功,效果那么差,可以说事倍功半,原因就是不懂得读书的要领。

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读书有三个要领,这三个要领都要同时具备,就是‘心眼口’。

但是如果在学习中只是眼睛在看,口也在读,心却没有专注在课业上,也是白看白读。

所以即使“心眼口”这么重要,最主要的还是在你的心。

心如果没有专注,心有牵挂,这些都会妨碍我们读书的效果。

从小我们要告诫学生,以前的人他们教导孩子读书,通常他们还会观察。

譬如说过去的老师,他们看到学生虽然很专注在学习,眼睛也盯着老师,但是如果老师所说的学生没有反应,也可以说学生完全不懂。

所以在教学还有在学习的过程,或者我们在学习,或者指导别人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到,所学的有没有效果?

有很多人,他觉得他很认真,可是达不到那个效果,所以就灰心了,对自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这样也非常的可惜。

所以,最后一句话叫‘信皆要’,这个“信皆要”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有人认为这个“信皆要”指前面三项都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做到的。

但是我认为一个人不管学习任何一门学问,或者功课,对自己都要有信心,有坚定的

信心,你就会有力量,还有精神,你会激发出来,勉励自己好好的再接再厉。

所以,此处如果用信心来解释也可以的。

读书要有要领,这个要领是“心眼品”。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你的心,你能这样专注的学习,再加上你有坚定的信心,你读书就会读得很好。

如果我们学习有障碍,这个时候应该要想一想,我是哪里犯错了。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这个现象就是你读子这本书,内心又想到其他的一本书。

就好比学生做功课,现在写语文,他想到:

我数学还那么多;

写数学的时候,又想到自然。

如果你会这样心有旁骛,会惶恐,会想到说:

我还有那么多还没有做。

你的心就起了很大的烦恼,就会起了很大的障碍。

障碍你什么?

障碍你不能专注做你现在的功课。

所以,此地教我们怎么读书?

你这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你的功课这一门还没有做完,你就要专注于此。

你专注之后,你就有智慧,你的聪明智慧不会被你这个心有旁骛给你分散掉。

所以,你只要专心冷静下来,就可以一一的把它完成。

千万不可以心里想着其他。

这个“勿慕彼"

,就是不能心里想着其他。

“彼”就是其他。

成年人读书,有时候看到这么厚厚的一本,心里就想我何时才能读完?

往往也是虎头蛇尾,前面看一点,中间翻一些,后面再看几页,这一本书囫囵吞枣就全部看完了。

如果像这样的话,这样的读书方式,我们要真正了解它其中的真理、真谛所在,往往没有办法达到。

所以古人他们勉励自己,都是一部读完之后,再读另外一部。

我们看到历史的记载,唐朝的科举,太学里头,他们有《论语》、有《四书》、有《五经》,几乎每一部经典,他所学习的年限是一年。

我们现代人,你叫他一本书读一年,就只有读那一年,那一年都是读这一本书,往往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耐心。

他认为我看一看,翻一翻,翻完了就算了。

但是古人做学问就大不相同。

所以有道是一经通,所有的经典也都会通达,但是耐心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修学的态度在力行,在恒心和毅力。

当我们看一部非常有用的书的时候,一定要从头读到完。

慢慢的看没有关系,你只要能通达理,其他也可以通达。

所以它讲‘此未终,彼勿起’。

这本书还没有看完,这门功课还没有做完,你就不要心里羡慕其他的功课。

读书如此,做事也是如此。

有的小朋友,不只是小朋友,很多成年人也是有这样的毛病,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完,他想到另外一件事情,所以就把这一件事情丢着,然后又做另外一件。

做另外一件,还没有做完,他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情还没有办妥,所以又去做。

结果到最后,你看三件事情都搁在那里。

所以,这个也是很不好的习惯。

读书贵在能运用,此地读书如此,要一部通达之后,再接着下一部,做事也应当要如此。

春风化雨花满园,桃李芬芳天下知。

邸敏玲校长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经典的国学教育带动学风、促进班风、树立校风,同时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读书活动先进单位》、《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吉林省精神文明示范校》、《吉林省艺术教育传统校》、《辽源市教育先进单位》、《辽源市素质教育示范校》、《辽源市教育质量先进校》等许多荣誉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