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4059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小学教育理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5.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幼儿教育

B.中小学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技术教育

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7.“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8.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包含()活动。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9.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1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

A.观察力

B.想象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1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上。

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关于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

l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4.()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

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6.()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开放教学

D.电化教学

1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18.有人急躁易怒,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沉稳,有人胆小扭捏,这是个体心理特征中什么的表现?

A.性格

B.情绪

C.人格

D.气质

19.视听觉的反射中枢位于()。

A.后脑

B.中脑

C.前脑

D.延脑

20.吃糖之后再吃药,就觉得药特别苦,而吃完药再吃糖,就会觉得糖特别甜。

这是哪一种感觉规律?

A.感觉适应

B.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感觉转换

21.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22.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2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

在这些需要中,基本的是()。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24.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l2,实际年龄为l0,这位同学属于()。

A.智力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品德良好儿童

25.“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出自()。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学记》

26.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种()。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27.先行组织策略的代表人是()。

A.加涅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托尔曼

28.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

29.教育目的

30.教育

31.品德

32.先行组织者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33.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6.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内归因或外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做__________归因,而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__________归因。

37.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8.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9.简述美育的任务。

40.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41.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2.沉默寡言。

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

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的传教士。

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

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

生写评语?

43.新学年开始了,一位充满工作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

-7环境,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在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为什么?

44.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

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

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

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l8条“罪状”。

当天下午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

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了。

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

“你的孩子是班上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

”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

请用相关的德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评判。

六、论述题(11分)

45.试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17世纪的夸美纽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理论体系。

他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2.B[解析]“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的理性诉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C[解析]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阐明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4.A[解析]学校是教学之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

5.B[解析]中小学教育是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6.c[解析]循序渐进的教学,是一种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进行的教学。

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一定的思维能力。

违背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是难以达到效果的。

7.C[解析]法国成人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郎向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首次提出“终身教育”一词,他倡导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使教育从纵向方面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向方面连接人和社会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能以好的方式提供需要的知识技能。

8.D[解析]广义上的教育包含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一切教育。

9.C[解析]政治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但是二者常常并不平衡,教育有时超前于社会的发展,有时又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