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719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答案《认知心理学》Word文件下载.docx

答案:

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制约条件的。

(1)新异较强或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易于通过过滤器,受到人的注意

(2)人的期待有重要彩响,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受到注意。

3、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

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即信息流程是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的知觉单元到较大的知觉单元。

自上而下加工是指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概念)开始和水平。

4、“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认为记忆系统包含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正确。

一个完整的记忆系统不仅包含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而且还包含感觉记忆。

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登记,其中有些信息进入短时贮存,有些信息可立即进入长时贮存,而另一些信息会很快消失。

在短时贮存中的信息,有些可借助复述而进入长时贮存,而另一些也要消失,进入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永久性的,但也可因消退,干扰或强度减小而不能被提取出来。

以上三种贮存有不同的功能,各自对信息进行特定的加工。

5、定势有助于问题解决。

错误。

定势又称心向,本来泛指个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后来特指在问题解决中由于以往惯用某种方式解决问题而在遇到同类问题时也会重复同样做法的思维习惯性倾向,使得我们在表征问题、形成问题空间时难以完成或容易出错。

二、论述题(毎题15分,共60分。

1、论述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假设、类型、作用与缺点。

(一)理论假设:

如果一个心理学理论成立,那么将其应用到计算机程序中去,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达到类似于人的活动效果。

(二)类型:

(1)从形式上分:

人脑结构模拟与人脑功能模拟

(2)从内容上分:

感知模拟、记忆模拟、思维模拟、表象模拟

(三)作用:

(1)证实心理学理论的准确性:

能把某理论编成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并能让计算机做出和人一样或相似的反应结果,就证明这种理论的正确性。

S

(2)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即人工智能研究。

(四)缺点:

(1)计算机程序可以帮助了解某个心理过程,但其本身并非一种心理理论。

(2)并非每一项研究都能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模式。

2、试比较知觉选择模型与反应选择模型对注意选择现象解释的异同,并对两个理论予以综合性评价。

(一)相同点:

(1)都认为几个通道的信息可以同时受到注意,即都承认注意的分配

(2)都认为个体系统加工能量有限

(3)都认为注意的选择带有知觉性质

(4)都承认有一些影响因素的存在

(二)不同点:

(1)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一个被称为早期选择模型,一个被称为晚期选择模型。

(2)一个认为高级加工能力有限,而另一个认为反应能力有限。

(3)一个强调信号的重要性,一个强调内部标准的可变性。

(三)注意早期选择与晚期选择模型的综合性评价:

(1)要认识到二者研究的侧重不同,过滤器衰减模型主要侧重集中性注意,而反应选择模型侧重分配性注意。

(2)它们的研究方法有偏重,知觉选择模型运用附加追随程序的双听技术,而反应选择模型则运用双听技术。

(3)它们的研究方法均有限,都是听觉实验(没有其他感觉道),都有一些现象解释不了

(4)二者有结合的趋势,并受其它相关结论的影响。

3、试论述模式识别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模版匹配说、特征分析说与原型匹配说)。

(一)模版匹配

早期理论内容:

(1)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副本,称为模板。

它与外部模式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就被编码,并与记忆中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

当刺激与模板有最大程度的重叠,即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定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了识别。

(2)因为每个模板在记忆中都与一定意义及其他信息相联系,因而被识别的模式就可得到进一步的解释和加工了。

修正理论内容:

(1)在模式识别初期,有一个预加工过程,即在匹配之前,将刺激的外型、大小、方位、导向加以调整,使之标准化,而其余比较过程与早期的理论相同。

(2)调整的依据来自于刺激的上下文,即模板匹配有自上而下的加工参与。

(3)外部刺激同时与所有可能的模板进行匹配,即进行同时性加工(平行加工)。

(二)特征分析说

也称特征检测理论,是一类理论的统称。

这类理论无论其细节如何,在最基本观点上同样把模式识别的过程看作是外部模式与头脑中已储存的表征形式进行比较的过程,只不过头脑中的表征形式不是模板而是特征。

该理论认为模式可分解为各个特征,即组成模式的元素或成分及其关系,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的,模式识别时,首先要对刺激特征进行分析,抽取有关特征,再将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并与长时记忆中各种刺激进行比较,若获得最佳匹配,刺激即被识别。

(三)原型匹配说

外部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表征不是模板也不是特征,而是原型,即一个类别或范畴中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它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在模式识别中外部刺激与原型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不要求严格的准确匹配,只须近似匹配即可。

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时,即认为它是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内的,从而得到识别,新的不熟悉的模式因此可得到识别。

原型代表范畴实例的集中趋势,并以抽象表象来表征,称为“家族代表性”。

4、分析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理论原因及影响短时记忆容量的因素。

(一)理论原因:

(1)存贮有限说(相当于记忆的'

‘系统说”):

短时记忆是槽道贮存,由于槽道数量有限而每个槽道只能贮存一个组块,所以记忆容量有限。

(2)复述回路说(相当于记忆的“加工说”):

短时记忆是一个加工器,它有一个复述回路专司复述。

而短时记忆痕迹的衰退极为迅速(2s),如果不及时加以再现或复述,则马上消退。

因此,短时记忆容量实际上反映着人在2s内能够加以复述的项目数量。

也因此短时记忆容量没有固定数值,它取决于一个项目复述所需时间的长短,需时少的项目容量就大,反之则小。

(3)贮存与加工权衡说(相当于“系统说”和“加工说"

的整合):

短时记忆是一个工作台,空间有限,如果贮存项目多,则占据的空间就多,留给操作的空间就少。

反之,操作的空间多,可以贮存的项目就会少。

所以,短时记忆体现了贮存与加工之间的权衡。

(二)影响因素:

(1)组块大小:

如果增加每个组块本身包含的信息,那么能记住的短时记忆的组块数量就随之减少;

但总体能记住的知识量可能反而还增多。

(2)组块类型:

意义组块记忆容量好于时空组块。

(3)人的认识经验:

个体知识经验越丰富,越能使每一组块包含更大的信息数量,而仍保持总的组块数不变。

(4)不同性质的材料:

材料性质不同,短时记忆容量不同,这可能与不同材料的复杂度、加工速度、可以组成组块的类型及数量不同等因素有关。

三、材料分析题(共15分)

很久以前,许多人就注意到,尽管人的感官在一瞬间可能要面临密集的外界刺激,但人能接纳并加以反应的只在少数;

而在19世纪,心理学界就已经提出和认同了人在很短时间内大概只能注意到7个左右的项目(比如在桌面上撒一把黄豆,人一眼能看清的就是7个左右)。

此时这种注意的范围或广度有限的现象就被称为了注意的选择。

那么人们在众多事物中是如何挑选出需要注意的少数项目呢挑选的标准又是什么多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理论就先后形成了注意的早期选择模型(知觉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反应选择模型)和认为能在早期与晚期间灵活转换的多部位模型。

请对这些模型予以分析。

(一)知觉选择模型(早期选择模型)

认为注意的选择发生在对事物进行知觉分析(识别)之前的理论统称为知觉选择模型,相对于知觉后、反应前进行注意选择的观点,这种选择显然在整个认知过程的更早阶段,所以也称为早期选择模型。

从理论延展的发展史角度来说,它又可划分为最先提出的过滤器模型和后来改进过的衰减模型。

(1)"

过滤器模型”的理论内容

乩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有限,为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整,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

通过过滤器的信息被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储存,其余信息暂存于某种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

b.过滤器类似波段开关,只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

过。

(2)“衰减模型”的理论内容c.过滤器的选择作用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制约条件的。

a.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有限,为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整,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通过过滤器的信息被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储存,其余信息暂存于某种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

b.过滤器不只允许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其余通道信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但一部分也能通过并可得到高级加工。

c.注意的选择不仅依赖于刺激的特点,还依赖于高级的分析水平的状态,即已经储存的信息,如字词在高级分析水平上有不同的兴奋阈限,若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未受到衰减,保持原有的强度,那么就能顺利激活有关字词,从而得到识别,而其余通道的信息受到衰减后,只有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有较低的阈限,因此强度虽减弱但仍可被激活,得到识别。

(二)反应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d.影响记忆中各个项目阈限的因素有个性的倾向性、项目的意

义、熟悉的程度等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也有上下文、指示语等情境因素。

与早期注意选择模型相对的就是晚期模型,即认为注意发生在知觉判断之后的反应之前。

理论内容主要有:

a.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

(三)注意选择的多部位说c.这种重要性的安排依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指导语等。

b.输出是按信息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信息才会作出反应,如果有更重要的信息出现就会挤掉原来重要的东西,改变重要性排序,从而作出另外的反应。

该理论认为,注意的选择在总体上是受有限的资源分配所决定的。

但它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在哪一个阶段实现,却要依赖于许多内外因素,如:

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状态、作业类型和当前情境等。

通常情况下,当涉及语义(高级加工)时,在后期(反应)阶段实现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