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3135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

《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零作业一曲应试教育的挽歌Word下载.docx

于是我走近学生,走近老师,听他们从内心发出的声音。

我就是在与广大老师和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教育当中这种极其不正常的、摧残生命的现象。

一天,我和我的同事们毅然作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决定:

实施“零”作业!

【陶继新】一般的校长,对于这种情况已经熟视无睹,更少思考。

您却在观察与思考,而且探索出了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需要勇气,而且要承担风险。

可是,这正说明您是在为学生着想,是在真正意义上进行教育改革。

您突然控制学生的课下作业,对此,已经习惯了大量布置作业的教师、认为只有孩子天天有做不完的作业才是真正学习的家长,甚至日复一日做着大量作业而形成思维惯性的学生,是不是适应呢?

【李志欣】的确,所有的人都不适应。

我可以举一些例子,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我控制作业,有的老师把我通报在黑板上的作业检查情况擦掉,有的老师责问我成绩下降了怎么办。

很多家长也纷纷找校长或给我打电话,问学生没有作业学什么。

其他中层领导也经常跑到我的办公室,询问这样做行吗。

我说:

“成绩下滑了我负责任!

”而学生,刚开始不会自主学习,但他们是很快乐的,他们支持我。

【陶继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您是这一改革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

您这个负责教学的副校长带头,会产生很大的辐射作用。

不过,“成绩下滑了我负责任”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它需要的不但是责任心,还有您对这个问题的透视与把握。

因为在您看来,这样改革一定能够成功,您对这一改革充满了信心。

【李志欣】当时我任副校长,同时教两个班的英语,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亲自负责毕业班的管理,我先带头,让全校老师和学生,看我的班,看我的课,看我的年级。

【陶继新】取消一切形式的作业,是您的一个创举。

正是因为首创,才不被人理解。

历史上所有的改革,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阻力,甚至以失败告终。

当时,您是不是想过,如果失败了呢?

【李志欣】我也想到过失败,因为那么多的孩子交给了我,失败了,我就是一个历史的罪人。

但是,教育是需要按规律办事的,如果拿出真心去办真教育,我想,再困难也要坚持,只要对教育深刻理解,执著追求,善于捕捉教育所需要的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不断地反思,从极其平凡的教育现象中发现并实践、创新高效的教育智慧,最终会突破改革的樊篱。

【陶继新】您说得好,“再困难也要坚持”!

很多改革本来是可以成功的,可是,大多半途而废,就是因为没有坚持。

我发现一个问题,往往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接近胜利的时候。

胜利女神,多是光顾持之以恒者的。

【李志欣】当然,作业改革,不是纯粹地没有作业了,我是想通过这种决然的方式,让教育回归,不要再按着“应试教育”的道路走下去了,我们应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点行装。

我的孩子,今年才13岁,就是过去教育的牺牲品,现在他已经戴上400度的眼镜了。

您说,光靠一点分数,孩子长大了,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他们能承受诸多挫折和失败之重吗?

【陶继新】其实,有的时候,即使失败了也不一定是历史的罪人。

关键是您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就是临时失败了,也会有更大的成功在等待您。

再说了,衡量成败的标准不能是考试分数,而应是学生素质。

是的,我们要“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点行装”。

可当下的教育,很多是急功近利者,只看分数,不看发展;

只看眼前,不看未来。

这就更加需要改革者,更加需要为学生生命发展考虑的人。

【李志欣】为了顺利实施这项改革,我和老师们整天冥思苦想,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负责,为老师的幸福生活负责。

最近我们召开了一个全体教师会议,我说:

“我们是一所农村学校,条件不好,但是我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的生命成长着想,一切教育手段和方法是为了学生的素质设置,自觉地去履行为人之师的职责,按素质教育思想行走,就是在推进素质教育。

”改革与实施素质教育,真的需要一些具有良心和对教育执著追求的人。

【陶继新】“良心”与“执著”太重要了!

如果昧着良心要高分,就失去了为师的基本道德要求。

为了学生,执著行进,即使千辛万苦,也在所不辞,这样就会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甚至可以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享受成功克服艰难而获得的幸福。

推行“零”作业,课堂改革是支撑

【李志欣】推行“零”作业,截断了传统的教育思维和运行路径,让老师们重新思考和实践教育原本的东西。

我认为,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同样能获得高分,而这种高分对学生来说其意义可谓重大和高远。

【陶继新】是的,素质教育与考高分并非水火不相容,如果作为考试的评价体系不出问题,素质好了,考试成绩也就会好。

但在一般人看来,做大量作业才是考出高分的必要条件。

实行“零”作业之后,再考出高分,那就是高人一筹了。

【李志欣】谈不上高人一筹,我是取消了那些机械性的、重复性的、惩罚性的和不正当竞争性的作业,让老师认真备课,解读好教材和学生,精心选题,要求他们当堂完成,学生该学的该做的,并没有少,老师该教的该讲的,也并没有少,怎么会影响质量呢?

当然这需要改革课堂,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多给学生留下活动和思维的时间。

【陶继新】真正的素质教育,应当使学生既心情舒畅,又学习高效;

既可以考出高分,又能够有生命成长。

我想,您的“零”作业实验,就达到了这样一个目标。

您说的“精”特别重要,现在不少课堂是太粗了。

同样的时间,不同的教学内容,就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

【李志欣】现在,教育中无效的劳动太多了,看了让人心痛,其实,只要用心去思考有效的教育因素,任何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应该都会有成效的。

我们的改革,就是靠这样的理念来支撑的。

【陶继新】教育中不但有无效的劳动,还有负效的劳动。

一遍又一遍地讲,直讲得学生昏昏欲睡,甚至厌烦了而依然喋喋不休者大有人在。

本来一看就明白的知识,有的老师非要反反复复地讲个没完没了,您说,这不是给学生制造精神污染吗?

一个长期处于精神污染中的人,怎么能够快速地成长呢?

【李志欣】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基于课堂教学的“全人教育”研究。

“全人教育”实质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我们追求“零”作业下的高效课堂,倡导师生和谐发展、共同提高,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提高学习能力,主张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这样的课堂所考量的不再是教师课前预设教案的完成情况,而是在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师生交往,特别是互助学习活动中共同发展。

这样的课堂要求任何一个学习环节、任何一段学习时间、每一个学生都要动起来,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陶继新】孔子的课堂教学,就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他讲得特别少,甚至有的学生说得不合适也不批评。

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课堂上才能有生命的跃动。

让文化来管理学校

【李志欣】我崇敬孔子的教育思想。

在我们学校的走廊里、门厅里随处都能看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等伟大而深邃的教育思想。

我想通过这种文化熏陶给师生一种生命暗示,让他们崇尚高贵而流动的人生。

【陶继新】我几次到你们学校去,都特别注意了你们学校走廊里、门厅里的名人名言,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会形成一种良性的心理暗示。

这就是文化的作用。

所以,我经常说,所谓文化,就是以文化人。

经典文化内化到学生的内心,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

【李志欣】我比较注重环境与文化对人的影响,我经常鼓励老师们要挖掘素质教育机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素质教育措施,大容量地向学生输送各种素质教育观念。

例如,在课间我们开发了“黄河口民间游艺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的活动,让德育、体育、美育等相辅相成,让教育活动回归传统、回归生活、回归童年。

又如,在学生升国旗下楼集合时,我们同时开展“防震”、“防火”等逃生演练活动,可谓一举两得。

【陶继新】“黄河口民间游艺与经典诵读”是一大特色。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您那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且将“民间游艺”与“经典诵读”结合起来,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经典文化。

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就会更有兴趣,也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探寻黄河文化的活动,也是一个爱国教育的活动。

【李志欣】我的第三项改革措施是“逼”教师成长,营造学校的学术文化。

比如,我要求所有老师必须每月看一本书,并书写自己的教育实践,我亲自检查。

这些措施,似乎又是很另类,但是我坚信您说的话:

“只有教师成长了,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

只有老师快乐了,学生才能幸福。

【陶继新】开始的时候,是逼,而一旦“逼上梁山”之后,就会在“聚义厅”里感受到那种特有的氛围。

时间一长,老师们就会爱上读书,甚至乐此不疲。

这个时候,老师的发展就有了真正的动力支撑。

【李志欣】是的,在我的“逼迫”之下,老师们由被迫读书、学习变成了主动、喜欢学习,甚至有不少老师已经把读书、学习、写作等当成了自己的爱好与习惯。

在这种氛围下,我才又开始打造学校各种学术共同体,现在我们几个老师形成一个团队,主动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课堂文化建设共同体”、“教学常规研究共同体”等教师社团,他们也主动报名参与各种学生社团的组织与开展。

我想,要让这一个个的团队形成我们学校的特色,营造一个团结向上的文化场,最终实现让文化来管理我们学校。

【陶继新】打造各种各样的“共同体”,也是改变教师生命状态的一种举措。

我们在为孩子的负担之重大声疾呼的时候,也应当为老师振臂高呼。

他们何尝不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呢?

他们很少有乐趣,很少休息,甚至为学生的成绩上不去而提心吊胆。

而他们走进“共同体”之后,就会焕发出积压于他们心中的那份激情与快乐。

同时,“共同体”使老师们体会到了合作的意义与价值。

现在这个社会,特别需要合作精神。

而这种合作意识的提升,又会在有意无意中辐射到对学生的教育之中。

【李志欣】是的,您说的这些传统文化,我们是不能丢的,它是爱国教育的最好的教程,我越来越感觉到它的博大与精深。

就在上一周,我邀请了两个外教,目的是训练我们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其中一个美国籍的外教问学生:

你们喜欢美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

我们的学生异口同声:

“中国电影!

”当时我感动得眼圈都红了,冲着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这或许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目前孩子们在太多的人工雕琢下成长,按着我们成年人的意愿苦恼地前行着,他们压力很大。

我们山东省推行的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就是要让孩子的生命回归到正常的成长轨道上来,让他们回归到童年幸福之中。

【陶继新】回归童年很有意义。

现在不少学生已经没有了童年的快乐,已经成了“应试教育”刀下的羔羊。

而一个失去童年快乐的人,成年之后,就会在不同的层面反映出它的负面影响来,从而呈示出一种“报复”行为。

这一点,很多教育者都没有注意到。

为孩子一生成长计,也一定要回归童年。

这并不是说孩子就不要教育了,恰恰相反,他们更加需要教育。

只是在教育的时候,不要逆势而行。

孩子犹如一株幼苗,要按其生长规律悉心培育。

可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是违背其生长规律的,所以,有的时候不是在培育,而是在拔苗助长,甚至是扼杀。

回归童年,就要像老子说的那样“道法自然”。

“自然”太神妙了!

我们改造自然,大多会或早或晚地受到自然的惩罚。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自然的时候。

可是,我们的教育者却想将这种自然毁掉。

老子还提出要“复归于婴儿”。

就是说,大人如果没有童心,就不会可爱,甚至有点可怕。

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就是到了晚年,也是童心荡漾的。

校长引领改革,是“零”作业顺利实施的条件

【李志欣】“零”作业仅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让教育改革成果有后劲,还需不断思考,坚持前行。

我称这次改革是一次冒险行动,但是就在这令人不解的改革中,我们闯出了农村素质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陶继新】现在,校长缺少的就是这种冒险精神。

现在冒险者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更多的“冒险家”。

不过,您的冒险不是盲目的,您是基于对现实教育教学现状有研究且有了自己的理论思考才冒险的。

所以,在别人看来是冒险,而在您看来,是向成功进军。

按教育规律办事,说起来非常简单,做起来却是相当困难的。

规律是什么?

具体到某一个小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具体到某一个人,就有了不同的理解。

所以,对这个规律要进行真正的研究。

【李志欣】的确是。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并没有想到实施“零”作业改革后还会有这么多的后续工作要做,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曾遇到过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是到目前,我们仍然在与教师变相布置课下作业作“斗争”。

我们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与传统教育打“游击战”的过程,但是,我坚信,在这场持久战中,改革会慢慢被人理解和接受的,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会从中受益的。

现在随着改革的推行,还真的感觉我们这项改革的意义重大,它逼迫我们开始认真思考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陶继新】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在很多老师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您要“零”作业,他们一时当然难以接受,所以,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与您周旋。

所以,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

但是,事情一旦定下来,就不能更改。

不然,就会出现反复,那样,不但会回到先前,甚至会变本加厉。

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理解,再到心悦诚服地去做,甚至是快快乐乐地去做,实际上是这场改革的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看来,校长的引领太重要了。

如果校长认识不到位,行动不起来,或者即使行动起来而不坚决,遇到困难就败下阵来,改革就会停滞。

我相信您的决心,也相信您的耐力,更相信您对老师和学生的爱。

他们会逐渐地理解您,您为教育发展而努力,也是为了他们的发展尽心。

【李志欣】这种反复的现象的确在不断发生,我也在想各种办法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与老师谈话做工作、没收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等。

在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令我惊喜的是,老师们并没有抱怨我,我听到的反馈是大多数老师对我工作的认可。

对于他们与我之间的“游戏”,我理解。

我想,就在这种相互理解的过程中,我们的一系列改革得到了顺利的开展。

【陶继新】为什么说“理解万岁”?

是的,如果没有理解,您与老师之间的“游戏”与“斗争”就会演化为矛盾,甚至真正意义上的斗争。

如果是那样的话,即使校长异常努力,也多是不能成功的。

我觉得,这里面有您的真诚,也有工作的艺术。

其实,就是以后,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

您的优点是,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就像遇河搭桥一样,总是在前进。

【李志欣】“零”作业在全国有很多优秀老师也在尝试,但是,就是因为整个学校环境的影响,大都遭到了失败。

我认为,这项改革如果不是从全校层面展开,不是校长亲自来抓,就很难获得成功。

当然,现在越来越感觉到“零”作业改革不是一项简单的短时期的行动。

【陶继新】改革需要环境的支持。

一个人孤军奋战,特别是得不到校长的支持,就很可能会失败。

而且,改革者在不好的环境中遭遇失败之后,其心灵的创伤是异常严重的,而且这种影响还会扩展,其他也想改革的老师就会不战而退,甚至不再想去改革。

【李志欣】“遇河搭桥”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行动策略,“零”作业改革需要这种精神。

基于此,我努力创造条件请专家、名师到我校与我们的老师零距离对话,让高位的思想来撞击他们的灵魂;

筹措有限的培训资金让他们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学习和比赛;

而且,我经常把他们请进我的“思想会客厅”平等地与他们交流,鼓励他们,指导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坚定的信心。

因此,目前我们学校的老师学习、改革热情异常高涨,我认为,是因为校长在背后为他们摇旗呐喊,为他们创造条件,他们被感动了。

【陶继新】非常欣赏您的校长室叫“思想会客厅”,您改的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改了它的内涵。

校长与老师,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平庸的相处者,而是思想碰撞者。

现在,忙于行政事务的校长多,思考问题的校长少,特别是有思想的校长更少。

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就应当是思想型的校长。

所以,在您的办公室里,与老师们进行思想交流。

在交流中提升思想品位,长期坚持下去,老师们的理念会在您的引领下不断地更新,您的思想也会因为一些有思想的老师的碰撞而提升。

“零”作业改革,教师成长是基础

【李志欣】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

“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

”这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发展的新目标。

不应再用经济思维、市场思维、行政思维乃至官僚思维、封建式的家长思维来办学,从校长到教师都要尊重教育规律,回归到教育本质上来,走内涵发展之路。

【陶继新】教育有教育的规律,校长有校长的任务;

做教育不是办工厂,做校长也不是当厂长。

尽管其间并不是没有相通的地方,但是工人可以批量生产同一模式的产品,而老师则不行;

厂长可以不懂具体操作,而校长就不能不懂教育。

校长尤其不能成为官僚。

可是,眼下校长官僚化有日趋严重的趋势。

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教育就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孔子是老师,也是校长,他对教育有着深入的研究与独特的见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教育家。

我认为,真正能够称得上教育家的人并不多。

尽管现在一些专家也被冠以教育家的称号,甚至出了一本又一本教育方面的书,可是,结果却害了这些“教育家”,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真正的教育家,必须有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要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当今特别是以后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久远的影响。

【李志欣】现在我们的老师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经常与我在办公室或我的博客上进行思想交流。

他们的生命得到了尊重,自然就会自觉实践学校的各项工作,一些过去存在的如斤斤计较之类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他们把精力用在了学习和创新上。

老师状态的变化自然会影响到学生,这样,学校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和谐。

老师们提出的具有创意的思考和实践,我都会尽力支持。

没有健全的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很难落实素质教育,更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不想自己的未来,谈何让他关注学生的未来?

我经常和老师们说:

“中小学是最应该诞生教育家和思想家的地方,大家要有信心,虽然我们暂时不能成为‘家’,但是我们要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教育情怀的人。

【陶继新】老师为什么斤斤计较?

不能用思想品位低下来解释。

我认为,关键是他们没有发现比小利益更为重要的东西需要去关注。

比如他们自身的素质得到提升,特别是心灵得到成长,尤其是在这个成长中虽忙犹乐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再去计较。

校长,就是要把老师从斤斤计较中,引领到重点关注生命成长层面来。

我赞成您的说法,教师要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教育情怀的人”。

首先要有教育情怀,不然,就不会投入其中而乐此不疲。

然后,就是要有个性,我们需要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但仅此还不行,还要创造性地工作,还要使学校富有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

再就是您说的思想了。

没有思想,是不可能形成特色的。

但是,有了特色,却不一定有思想。

一旦真正有了思想,特色也往往不求自得。

【李志欣】在农村的一些中小学里,教师只知道教学,普遍感到没有时间读书、学习。

我认为,这都是懒惰和不求进取的借口而已。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老师课上得很好,成绩也很好,但是让他说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特色时,却无话可说。

如果教师整天忙于那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不关注自己的生命成长,就没有流动的人生,更没有幸福的未来。

我发现了这一点,点破了老师不关注自己成长的秘密,就是过于依赖外界对他的培养,而不去自主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一些经验不去积累、整理和管理,都随着岁月流逝了。

而因为这些知识的流逝,教师感觉从来没有收获过,也就没有了成长的欲望。

【陶继新】开始的时候,外界的培养还是必要的。

这犹如一潭死水,需要一颗石子投入其中,激起波浪。

不过,如果仅靠外力,没有内趋力,就不能持久。

孔子说: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关键在于自己。

而很多老师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明白这个道理也不去努力。

校长的责任,就是要让教师长久保持自我发展的激情。

如果说读书是让教师保持长久动力的一种有效方法的话,写作则是与之相得益彰的一种措施。

您写了这么多东西,在很多报刊上发表过,我想,每一次发表,都会对您产生一种激励。

老师更是如此。

此外,就是要让老师明白诗意的生存与痛苦的生存都是生存,而只有前者,才能使自己一生幸福。

要想幸福地生存,就要启动自身发展的动力系统。

我发现,如果周围很多人都发展起来了,就会影响到原本不发展的人。

这是一种正效应。

校长的任务,不但是要使自己发展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老师发展起来,让更多的老师在发展中感受幸福。

【李志欣】老师的这种自我发展的激情是很珍贵的,也是比较脆弱的,的确需要校长的呵护,校长要为他们创造发展自己、发挥自己优势的机遇和阵地,让他们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陶继新】有的老师缺少长远的目光,只是满足于当下的一点点成绩,其实,未来才是检验一个人成败的关键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所以,还要让老师们瞭望自己未来的前景,是阴云密布,还是晴空万里。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未来不如今日,可是,很多人却在执意地做着让自己丧失未来幸福的事情。

【李志欣】如果只看眼前,就没有持续的发展动力,很多老师一旦晋升为高级教师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就是这个道理。

【陶继新】老师评上高级职称,是其职称道路上的顶峰,有时也成了其精神生命成长的终结。

所以,这成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一个“悲剧”。

这种人,为的是名誉,为的是提高工资,在争取这些在他看来最为重要的东西的时候,他可能是“积极”的。

可是,一旦达到目的,再无提升的空间时,就会消极下去。

其实,他不了解,真正支撑其生命意义的东西不是职称与工资,而是自身思想与文化品位的提升。

一个人一旦思想和精神“死”了,活着已经没有多少意义。

【李志欣】很多老师只是把精力用在思考自己的工作上,没有去思考自己的思想与文化品位,也就丧失了人渴求真理与探求真理的天性与爱好,因此,就会感到没有时间学习一些新的事物,就不再想探索创造的秘密,就不再拥有创造奇迹的愿望,而这恰恰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

【陶继新】工作必须做好,但是,“功夫在诗外”,很多老师没有想到,与工作相联结的,是那些经典文化。

学习它的时候,也许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是,它却在本质上滋养着老师的生命,也在丰盈着老师教学的底蕴。

【李志欣】实施“零“作业改革,我不敢说是在探索一种思想,或者是在追寻一种精神,但是作为一个校长,必须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