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2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docx

无锡市重点高中实验班提前招生物理密卷13附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能力测试卷-第十三章-附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三个相同的热源分布在一横放着的圆筒内,圆筒的侧壁和一个底部均绝热,另一个底部开口并被导热膜封住,用另两个导热膜在圆筒内隔出两个竖囱,从而将三个热源互相隔开并形成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假设周围环境的温度恒定,并且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每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均匀,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分别为△tA,△tB和△tC,则△tA:

△tB:

△tC为(  )

A.3:

2:

1B.6:

3:

2C.5:

3:

1D.6:

5:

3

2.在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热量与两个物体的温差成正比。

冬天的北方比较寒冷,房间内都有供暖系统。

如果房外温度为﹣20℃,则房内温度为18℃;如果房外温度为﹣30℃,则房内温度为12℃.那么,房间暖气管的温度为(  )

A.75℃B.70℃C.65℃D.60℃

3.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

为破解此中秘密,随州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

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若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则t1、t2分别大约为(  )

A.50℃,50℃B.52℃,39.2℃C.40℃,60℃D.55℃,55℃

4.如图是热水炉的示意图,a为出水口,b为进水口,c为受热部位。

其中画得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

B.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

C.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6.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10℃,再向容器内倒入一杯相同质量和温度的热水,容器中的水温又升高了6℃.如果继续向容器中倒入一杯同样的热水,则容器中的水温会升高(  )

A.5℃B.4℃C.3℃D.2℃

7.有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t.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t,则甲球比热c甲和乙球比热c乙大小的关系是(  )

A.c甲>c乙B.c甲<c乙

C.c甲=c乙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甲、乙两个杯子,盛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另有a、b两不同材料的金属球,其质量和初温相同,现将a、b两球分别投入甲、乙两杯中,达到热平衡后,测得甲杯的水温升高6℃,乙杯中水温升高3℃,若不计热损失则(  )

A.a球的比热容大于b球的比热容

B.a球的比热容小于b球的比热容

C.a球放出热量等于b球放出的热量

D.a球放出的热量小于b球放出的热量

9.比热容是2.44×103焦/(千克•℃)的酒精和水(4.19×103焦/千克•℃)均匀混合后,比热容变成了2.94×103焦/(千克•℃),则混合液中酒精和水质量之比是(  )

A.5:

2B.2:

5C.29:

35D.29:

50

10.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为4:

1,放出热量之比是3:

1,则它们的比热之比和降低温度之比分别是下列四种情况,可能满足题设条件的是(  )

①1:

1,3:

4;②2:

1,1:

3;③1:

2,3:

2;④1:

3,9:

4。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④

11.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物质A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物质B均匀加热,物质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推断出正确的结论是(  )

A.若c1>c2;则m1>m2B.若m1=m2;则c1<c2

C.若c1=c2;则m1<m2D.若m1<m2;则c1>c2

12.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

现给甲容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如下几种说法:

①甲容器中的水沸腾,乙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②乙试管中的水先沸腾;③甲容器中水的比热容增大;④热传递的方式使乙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加。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13.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

A.4.5℃B.4℃C.3.5℃D.3℃

14.将50克、0℃的雪(可看成是冰水混合物)投入到装有450克、40℃水的绝热容器中,发现水温下降6℃.那么在刚才已经降温的容器中再投入100克上述同样的雪,容器中的水温将又要下降(  )

A.7℃B.8℃C.9℃D.10℃

15.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1,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m的热水,如果先放出同样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应是(  )

A.

B.

C.

D.

16.下列关于“海陆风”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B.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C.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D.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17.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低于10℃,取出甲(不计热量与水的损失)再把乙投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10℃,由此可知(  )

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

18.在图所示的绝热装置中有一双层金属容器。

在内层容器中倒入温度为80℃的水,用温度计I测量其温度;在外层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温度为20℃的水,用温度计II测量其温度。

如果认为热传递只在双层容器内部进行,那么根据每隔相等时间记录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可绘制出热水的降温图线(用虚线表示)和冷水的升温图线(用实线表示).在图中,最能反映下述两个容器内水温变化的图象是图(  )

A.

B.

C.

D.

19.如图所示,是根据研究物质比热容实验时绘制的图象,实验中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根据图象可知(  )

A.若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

B.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的多,比热容大

C.若加热时间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小

D.若吸收的热量相同,b物质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20.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块,同时分别放入两杯完全相同的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放入甲的杯中水温降低了5℃,放入乙的杯中水温降低了10℃,假设热传递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则甲、乙金属块比热容的关系是(  )

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

 

二.选择题(共5小题)

21.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

下列诗词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花气袭人知骤暖 鹊声穿树喜新晴

C.幽兰生谷香生径 方竹满山绿满溪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热源分别同时加热,液体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则(  )

A.加热相同的时间,乙吸收的热量小于甲

B.甲的比热容大于乙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高的温度小于乙

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

23.质量相等的两金属块A和B长时间放在沸水中,将它们从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别投入甲、乙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冷水中。

不计热量损失,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发现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块A末温比金属块B的末温高

B.金属块A放出的热量比金属块B的少

C.金属块A在沸水中吸热比金属块B吸热多

D.金属块A的比热容比金属块B的比热容小

24.已知水的比热是4.2×103J/(kg•℃),水银的比热是0.14×103J/(kg•℃),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相同的水和水银,温度都升高1℃,水吸收的热量是水银的30倍

B.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降低相同的温度,水银放出的热量是水的

C.质量相同的水和水银,吸收相同的热量,若水银升高1℃,则水要升高30℃

D.若1kg的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全部被30kg的水银所吸收,则水银的温度升高1℃

25.用量热器做测定铜的比热的实验时,在以下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中,使测得的比热值偏大的是(  )

A.被加热的铜块从热水中取出后未立即投入量热器小桶的水里

B.被加热的铜块投入量热器小桶时,带了较多热水

C.测定混合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柱没有达到最高处就记录了温度

D.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铜块上,未加搅拌就记录了温度

 

三.填空题(共5小题)

26.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同时取出立即放到上表面平整的蜡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蜡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则这段时间内,蜡块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三块金属中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比热容最小的是  。

27.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4:

1,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它们加热,假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都被它们吸收,甲、乙两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经过4分钟,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若甲的比热容是0.4×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  。

28.某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500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  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B段所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29.有甲、乙两个体积均为1dm3的铁球,已知甲球是实心的,使它的温度由20℃升高到3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乙球的温度由30℃升高到40℃时吸收的热量是3×104J,则乙球一定是  的。

(选填“空心“或“实心”)(ρ铁=7.9×103kg/m3,C铁=0.46×103J/(kg•℃))

30.人的体温是由“下丘脑”中特殊神经细胞组织控制的,它对人体体温的变化很敏感,当下丘脑温度高于37℃时,人体散热机制(如血管舒张,出汗等)就会活跃起来。

已知37℃时蒸发20克汗水所需要的能量为4500焦。

现有一中年人漫步行走时,每秒钟体内产生的热量为35焦,而此时人体通过传导、辐射等方式(不包括出汗)产生的散热功率只有32瓦,因此还要通过出汗的方式才能保持37℃的体温不变。

那么此人漫步行走2小时出汗约  克;一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时与空气摩擦温度会升高,若雨滴克服摩擦消耗的机械能有42%转化为雨滴的内能,则雨滴下落10m后,其温度升高  ℃.(g=10N/kg)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3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明到海水浴场玩,他光着脚踩在沙滩上,感到沙子烫脚;当身体进入水中时,觉得水非常凉,原因是根据公式  可知,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相比,在同样受热时,吸收的热量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子  ,沙子升高的温度比海水  。

(2)如图1所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臀部会感到灼热,这是什么?

答:

因为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时,  转化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