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镇中小学备课笔记样式1Word文件下载.docx
《车桥镇中小学备课笔记样式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桥镇中小学备课笔记样式1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运算律。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挂图呈现例题画面)谈话:
请仔细观察画面,并根据题中所提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
)选择相关的已知条件,来把这道题完整地复述一下。
(2)指名复述,并请其他学生对复述情况评议。
(3)学生各自列式、解答。
如果出现两个算式:
28+17=45(人),17+28=45(人),让学生交流想法。
如果只出现28+17=45(人),提问:
还可以怎样列式?
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两个算式板书。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谈话:
观察两道算式,得数怎样?
讲述:
28+17和17+28的得数相同,说明这两道算式是相等的,可以写成等式:
28+17=17+28(板书)。
(2)提问: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写出等式后,指名说出自己写的等式,教师板书在28+17=17+28的下面。
(3)谈话:
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的相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4)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发现了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谈话:
大家看这些等式(手指板书的等式)里面的加数都是具体的数,哪个数都不能代表另一个数,你能创造两个符号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把你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
让学生把自己的表示方式写在黑板上。
(6)谈话:
你们能自己创造符号表示数,一个符号可以代表很多不同的数,这在对数的认识上是很大的进步。
但是,自己创造的符号往往只有自己明白,所以还要学习数学界公认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用字母口、6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b+a(板书),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
谁来说说加法交换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用语言怎样表达?
二、教学加法结合律
1.解答例题,发现规律。
(1)(小黑板出示例题)提问:
要求算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
①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68(人);
②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68(人)。
依据上面两道算式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
(28+17)+23=28+(17+23)
(3)(小黑板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谈话:
一定要先分别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填符号。
(4)谈话:
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5)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
等号两边算式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位置不变,只是运算顺序不同,等号左边的算式是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右边的算式是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和是相等的。
也就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呈现运算律。
提问: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a+b)+c=a+(b+c),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谁能看着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回答。
其中75+(48+25)=(75+25)+48运用的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先把括号内的48和25交换位置,再运用加法结合律把先加后两个加数改为先加前两个加数。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填一填,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一组题一组题地计算。
(2)全班共同订正。
(3)提问:
为什么每组两题的得数相同?
每组中哪道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为什么觉得简便?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在做第4题时,大家觉得先把和是100的两个数加起来,下一步就容易算了,那么什么样的两个数和是100呢?
请做第5题,把和是100的两个数连一连。
(2)学生独立连线,共同订正。
什么样的两个数和是1007(十位上和是9,个位上和是10
四、全课总结
1.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条运算律?
你能说出它们的内容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