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2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docx

物理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淮南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100分钟,试题满分:

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如图所示为一个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小球在

间做简谐运动,

是平衡位置.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经过

点时速度为零

B.小球经过

点与

点时有相同的加速度

C.小球从

点向

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D.小球从

点向

点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

2.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中质点P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此波的传播速度为v=4m/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T=1.0s

C.x=1.0m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5cos(4πt)cm

D.x=1.0m处质点在0~2.5s内通过的路程为50cm

3.光滑的水平面叠放有质量分别为

的两木块,下方木块与一劲度系数为

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已知两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为使这两个木块组成的系统像一个整体一样地振动,系统的最大振幅为()

A.

B.

C.

D.

4一根自由长度为10cm的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P.在P上再放一个质量是2m的物块Q.系统静止后,弹簧长度为4cm,如图所示.如果迅速向上移去Q,物块P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后,弹簧的最大长度是(  )

A.9cmB.10cm

C.11cmD.12cm

5.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

当氢原予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当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

B.光子a的波长小干光子b的波长

C.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在真空中,a光子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子的传播速度

6.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

B.该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

C.t=0.1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下

D.从t=0.1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7.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是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一端B到达最低点D,丙沿圆弧轨道从C点运动到D,且C点很靠近D点,如果忽略一切摩擦阻力,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B.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C.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点

D.甲球最先到达D点,无法判断哪个球最后到达D点

8.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镜,它的两个底角都为30°,棱镜的折射率为

.两条平行光线垂直于棱镜底面入射,如图所示,两条光线由棱镜射出时所成的角度为()

A.30°B.60°C.90°D.120°

二、多选题(本题共有4小题,每题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9.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行轨道的半径不是任意的

B.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

光强大于临界值

C.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粒子性

D.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10.一质点做筒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下图所示,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段是()

A.0~0.3sB.0.3~0.6sC.0.6~0.9sD.0.9~1.2s

11.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m处,如图所示。

在x=400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B.从t=0开始经0.15s,x=40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m

C.接收器在t=2.0s时才能接受到此波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收到波的频率可能为12Hz

12.两列简谐横波I和Ⅱ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列波的波速大小相等,振幅均为5cm。

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如图所示,x=—1cm和x=1cm的质点刚开始振动。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I、Ⅱ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2:

1

B.t=0时刻,P、Q两质点振动的方向相同

C.两列波将同时传到坐标原点O

D.坐标原点始终是振动加强点,振幅为l0cm

三、实验题

13.(本题4分,每空2分)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以后,他以O点为圆心、10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点B,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于D点,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cm,CD=4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______.

(2).某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本题14分,每空2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①用

表示单摆的摆长,用

表示单摆的周期,重力加速度

__________.

②实验时除用到秒表、刻度尺外,还应该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约

的细线B.长约

的橡皮绳

C.直径约

的均匀铁球D.直径约

的均匀木球

③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应采用图__________中所示的固定方式.

④将单摆正确悬挂后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测出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B.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做简谐运动.

C.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

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并作为单摆的周期.

⑤甲同学多次改变单摆的摆长并测得相应的周期,他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但忘记在图中标明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你认为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选填“

”、“

”、“

”),若图线斜率为

,则重力加速度

__________(用

表示).

⑥乙同学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开始摆动时振幅较小

B.开始计时时,过早按下秒表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

次全振动的时间记为

次全振动的时间.

四.解答题。

15.(8分)如图所示,单摆摆长为L,做简谐运动,C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D点与C相距为x,C、D之间是光滑水平面,当摆球A到右侧最大位移处时,小球B从D点以某一速度匀速地向C点运动,A、B二球在C点迎面相遇,A、B两球可视为质点,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摆球A的运动周期

(2)小球B的速度大小v

 

16.(10分)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经过

后,其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

)如果波是沿

轴正方向传播的,且周期

,则波的速度为多少

)如果波是沿

轴负方向传播的,且周期

满足

,则波的速度为多少

 

17.(10分)如图所示,横截面为

圆周的柱状玻璃棱镜

,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

点经玻璃砖

面折射后与

延长线相交于

点,已知玻璃砖半径

之间的距离

的距离

取tan74°=3.5,sin37°=0.6,cos

37°=0.8,求:

(1)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2)将该单色光向

平移,求距离

至少多远时,它将不能从

面直接折射出来。

 

18.(14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B、C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栓接,将它们放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0。

斜面底端有固定挡板D,物体C靠在挡板D上。

将质量也为m的物体A从斜面上的某点由静止释放,A与B相碰。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

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若A与B相碰后粘连在一起开始做简谐运动,当A与B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C对挡板D的压力恰好为零,求C对挡板D压力的最大值;

(3)求

(2)情况下,A由静止释放的点与A、B相碰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C

6.D

7.B

8.A

9.AD

10.BD

11.BD

12.AC

13.

(1)1.5

(2)偏小

14.【答案】

AC乙BC

C

15.【答案】

(1)

(2)

(n=0,1,2…)

【解析】

(1)单摆A的周期为T=2π

(2)小球B从D到C的时间为

要AB在C点迎面相遇,则:

t=(n+

)T(n=0,1,2,3…)

解之得:

(n=0,1,2,3…)

16.【答案】(

解:

)由图知,该波的波长:

,由于该波的周期

大于

,则波在

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由图象得到波向右传播的距离为:

故波速为:

)如果波是沿

轴负方向传播的,根据波形平移法可得:

则得

时,周期

满足

,则得

波速为

17.【答案】

(1)1.33

(2)3.75cm

【解析】

(1)由光路图可知

(2)设单色光入射点到

距离为

解得

18.

(1)

(2)3mg(3)8x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