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716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人教版.docx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总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开始——夏朝的建立:

公元前2070年,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

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1、周朝的建立:

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内容、评价

(1)目的:

(2)内容:

对象、职责与义务。

(3)评价:

①作用:

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的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成为地域空前广大奴隶制强国。

②影响:

对发展边地的经济文化起了积极作用;随着诸侯国势力增强,最终当周王室势力衰微之后,形成诸侯割据战乱的局面及造成周王朝的灭亡。

3、西周的宗法制:

特点、作用。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的建立: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秦朝。

二、秦始皇是怎样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

有什么影响?

(一)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皇权至高无上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都由皇帝任命:

(1)中央设立: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受到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掌管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建立国家监察事务)、太尉(军事)

(2)地方实行郡县制

(二)评价:

1、利于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强国。

2、利于采取一些列措施,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言用,且不断得以加强完善,影响深远。

4、容易形成专制暴政,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而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三、秦朝长城:

东起辽东郡——西至临洮。

四、灵渠:

连接长江与珠江。

第三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问答题:

1、从汉——元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1)中央:

皇帝制度;汉朝时形成“中朝”与“外朝”的局面;隋唐时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与不断发展完善;宋朝“二府”、“三司”削弱相权;元朝加强皇权的新发展,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2)地方:

汉代郡国并行制;隋唐州县两极制;汉唐州道监察的设立;宋朝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措施;援朝行省制度的推行。

2、你认为从汉——元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古代历史始终存在两对矛盾:

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皇权至高无上;二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二、选择题

(一)隋朝:

出现三省六部制。

(二)唐朝:

完善三省六部制:

1、中书省:

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2、门下省:

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3、尚书省:

负责执行政令,下分六部:

吏(官吏的任免与考核)、户(户籍、土地、赋税)、礼(礼仪、科举)、兵(军政)、刑(刑狱)、工(国家的工程建设)。

(三)宋朝:

1、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

削弱相权——设立参政知事为副相(行政权)、三司(财政)。

2、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

(四)元朝:

1、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2、宣政院(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五)汉代:

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即实行分封建立诸侯国与郡县制。

2、汉武帝后期,设立州作为监察区,代表中央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3、到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为地方行政区,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

(六)隋唐:

唐太宗设立道(监察区)。

(七)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而采取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

(八)元朝——行省制度(除了河北、山西、山东归有中书省管辖外)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管理。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废除行省制度,设立三司:

即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及监察;废除中书省与丞相,权归六部——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内阁的创立——明成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顶峰

(一)史实

1、皇太极:

改国号为清

2、康熙亲政后,形成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的局面。

3、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二)评价:

1、利于防止封建割据,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巩固;形成安定的政治局面,开疆拓土及多民族融合,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利于抵御外侮侵略等。

2、但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压制了民主思想及科技发展;极大地阻碍了社会历史进步,延缓了封建制度瓦解,造成中国的落后挨打局面的出现。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根本原因:

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乾隆后期开始清王朝统治腐朽

3、闭关政策:

指清王朝严格限制与禁止对外交通与贸易的政策,只许广州一地与外国通商。

4、鸦片输入:

①在中英的正常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直接及主要原因)。

5、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借口)

⑴原因:

根本原因为鸦片输入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接受林则徐烟建议。

⑵结果:

林则徐、英美-110多万公斤——虎门销烟,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高潮,而林则徐本人也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6、经过:

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虎门(关天培);三元里人民为代表的人民群众自发抗英(最早)。

7、结果:

清朝失败的根本因素为政治统治腐朽及中国经济的落后)。

——说明:

“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8、中英《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口通商口岸—自南而北为广州、厦门、宁波、上海;议定关税。

(2)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9、影响:

成为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及性质的变化:

二、第二次鸦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是英法为夺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俄美英法先后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公使进入北京;增辟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及商船可在长江口岸航行;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英法军费各200万两、英商为200万两。

3、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4、俄共占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中外反动势力共同勾结镇压中国革命的历史。

三、甲午中日战争

1、丰岛海战:

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开始;

2、平壤战役:

左宝贵(战死、回族)。

3、黄海战役:

致远号—邓世昌英勇战死。

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控制权。

4、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惨案)。

5、威海之战: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争结束。

6、结果根本原因为清王朝腐败统治、落后:

7、《马关条约》的签订:

(1)内容:

①割地: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②赔款:

赔军费白银2亿两;

③通商: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⑤开辟内河新航线,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2)危害: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设立工厂),使列强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开始:

1900年夏,英、俄、美、德、日、意、奥——特点:

是列强近代前期五次侵华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侵略战争,参加国之多;且不以清政府为对手,而是直接消灭中国人民主要力量为主要目标)。

2、《辛亥条约》的签订:

(1)内容:

惩治反帝官吏,禁止人民反帝(充分说明了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2)危害:

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义和团运动:

(1)“扶清灭洋”口号

(2)作用及影响:

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迫使列强调整侵华方针及策略,变瓜分中国为扶植代理人;

五、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英国通过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英法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3、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列强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

第二课:

抗日战争

一、日本步步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2、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二、全民族抗战

1、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即卢沟桥事变,这是日帝全面侵华开始且也是中华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2、中共制订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妄想三个月灭亡中国,而在华北、华中大举进攻:

(1)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太原会战:

八路军积极配合——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

李宗仁、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4)武汉会战:

三、日本侵华罪行:

1、实行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占南京,杀害中国军民达30多万人。

2、实行“三光政策”:

潘家峪,1200多人被杀。

3、“细菌战”:

“七三一部队”。

四、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华北,彭德怀,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国外战场:

远征军入缅作战,配合英美军队,打击日军。

3、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

五、历史意义:

1、国内:

①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自尊心、自信心。

2、国际:

①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主要战场;中华民族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思想:

创立拜上帝教——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与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

二、前期进军路线:

金田起义(1851年初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洪秀全东乡称天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了政权)——1853年春,占南京改为天京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

三、推翻清统治——北伐;巩固天京——西征;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东征。

四、《天朝田亩制度》:

1、目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2、空想性:

其绝对平均主义方案,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小农经济)的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原因)。

五、《资政新篇》—洪仁玕,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六、转折点——天京变乱:

第二课:

辛亥革命

一、酝酿兴起与发展

1、思想武器: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中心:

上海、东京。

3、兴中会:

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孙中山革命活动开始,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1905年8月,东京。

以“驱逐鞑掳、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而以建立民国为核心;办《民报》为机关报。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4、理论基础——三民主义(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核心)、民生主义

二、辛亥革命的爆发——高潮:

1、武昌起义:

于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楚望台军械库,史称辛亥革命。

2、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诞生。

3、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目的——为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与主要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B、基本思想及内容——孙中山民权学说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主权在民(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各民族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权力。

C、评价:

它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客观上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符合中国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性。

4、清帝宣统帝于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三、辛亥革命意义、结果:

1、意义:

⑴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⑵功绩:

①推翻了清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结果:

未能完成中国革命反帝反封任务,未能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三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上失败是其导火线。

2、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学生。

3、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体现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得到实现)“还我青岛”。

4、1919年6月初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中国无产阶级——上海工人首先罢工响应,标志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5、初步胜利:

尤其是中国工人阶级罢工打击下,五四运动斗争取得初步胜利:

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意义:

(1)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革命爱国运动。

(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开端(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中共的诞生:

1、陈独秀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2、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上海;内容:

通过党纲,确定党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为组织领导工运;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为书记。

3、中共“二大”:

(1)时间、地点及中心任务:

1922年7月上海、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

(2)内容:

a、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任务及性质:

社会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敌人为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革命性质为民主主义革命。

b、制订党纲:

最高纲领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中心任务体现反帝反封)为: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3)意义:

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

1、中共“三大”确定了国共合作的决定。

2、实现标志——中国国民党“一大”:

(1)时间、地点、人物及议题:

1924年初广州,孙中山,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

(2)内容: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由于其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相一致)而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意义:

标志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北伐战争:

1、目的:

巩固广东革命政府及革命根据地,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完成反帝反封革命任务。

2、概况:

(1)对象:

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2)进程:

①到1926年底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

②重心转移:

国民政府迁入武汉(革命政府),武汉成为全国革命重心。

③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了一些被侵略的权益。

(三)国民大革命失败:

1、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上海,而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2、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影响:

标志国共两党首次合作正式破裂;导致国民大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3、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最主要教训)。

三、武装起义与土地革命

(一)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后南下遇挫,朱德、陈毅率部分队伍到湖南。

二是评价:

是中共为挽救革命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是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节日。

2、八七会议:

确定了土地革命及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湘赣边秋收起义:

秋毛泽东、工农革命军;1927年10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

四、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

(一)主要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二)基本概况:

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与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2、转折点——遵义会议:

(1)概况:

1935年1月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

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组织上“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

①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②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于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于会宁,长征胜利结束。

(三)历史意义:

——长征精神。

第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

1、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以国共合作抗战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洛川会议——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

3、中共抗战:

(1)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

(2)聂荣臻建立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

4、相持阶段日本侵华方针变化:

集中主力攻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5、发动百团大战: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主动出击,

6、中共为克服困难而进行根据地建设:

(1)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大生产运动

(2)整风运动:

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7、中共七大:

(1)形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2)意义: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二、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背景:

(1)扶蒋反共是战后美国对华基本政策。

(2)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原因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2、概况:

(1)重庆谈判:

①时间、地点、人物: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赫尔利、张治中,重庆。

②内容:

a、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

b、关于人民军队及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仍未达成协议。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初,重庆——通过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

(二)内战爆发及中共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

1、内战爆发标志:

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内战开始。

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4、战略反攻:

刘、邓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5、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意义:

共歼敌改编敌军150多万,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6、国民党大陆统治的覆灭,民主革命的胜利: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春,西柏坡。

内容——作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告诫中共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国民政府大陆统治结束:

1949年4月23日占南京,标志结束。

(三)问答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

新中国政治民主建设

一、人民政协召开与新中国诞生: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中心议题:

成立新中国问题。

2、内容: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规定了国都、国旗与国歌(北平改北京为国都、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及公元纪年)。

(二)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三)开国大典:

1、概况: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2、历史意义:

一是国内意义:

(1)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它标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的结束,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使中国历史进入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二是世界意义:

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一届人大”:

(一)概况:

1、时间及地点:

1954年秋,北京,一届人大。

2、内容:

一是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

规定了国家性质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及义务。

(2)特点: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意义:

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②是我国人民革命和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极大地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二是建立了新一届国家机构:

毛泽东为政府主席,刘少奇为人大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三)影响:

1、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权发生了变化,结束了新政协代行人大职权,《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2、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标志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注意:

1964年三届人大:

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

三、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一)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形式。

(二)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标志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