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21708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型SBR工艺启动特点及活性污泥培养驯化1文档格式.docx

 2.进水泵六台(四用两备),淹没式潜水泵,水泵名牌额定流量0.29m3/S。

 3.细格栅两台(一用一备),阶梯格栅。

 4.钟式(Jones)沉砂池两座(一用一备),池直径6.5m。

 5.巴氏计量槽一座,槽宽1.25m。

经超声波流量计计量流量后,由配水井将进水均匀分配进入SBR反应池。

 6.SBR反应池。

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核心工艺,共6组SBR反应池,每组有效尺寸长×

宽×

深=80.0×

32.0×

4.3m3。

每组地由DAT(需氧地)和IAT(间歇曝气池)串连组成。

 进水→粗格栅→进水泵→细格栅→旋流除砂池→巴氏计量槽→DAT/IAT

 ↓加氯       ↓SBR反应池

  →出水泵→排放出水→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泥饼外运

  每组SBR池中安装的主要设备有:

  ①回流污泥泵两台,流量Q=0.55—0.60m3/时,回流率400%。

  ②剩余活性污泥泵1台,流量Q=100m3/时。

  ③膜片式可变孔微孔曝气器3300个。

  ④虹吸式滗水器3台。

  7.高速享心鼓风机。

共四台(三用一备)。

出风导向叶片调整供气量。

供风量8000—18000m3/时。

  8.加氯机两台。

加氯量5.6g/s,设计按夏季高温季节三个月加氯,一般季节不加氯。

  9.出水泵六台(四用两备),淹没式潜水泵,出水排入蓟运河入海口。

  10.剩余污泥贮泥池两座。

交替使用,每池长×

高=50.0×

50.0×

4.3m3,每个池设滗水器一台。

  11.污泥脱水机三台。

转鼓预脱水带式压滤一体化脱水机。

二活性污泥培养驯化期间进水水质

  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自3月1日启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工作,最初两个月进水水质汇总如下:

  BOD5平均77.4mg/L(41.8—114mg/L)

  CODcr平均220mg/L(107—298mg/L)

  BOD与COD比值0.340(0.0170—0.486)

  SS平均68.6mg/L(27.0—194mg/L)

  总氮平均15.0mg/L(11.6—31.1mg/L)

  磷酸盐平均1.27mg/L(0.78—2.06mg/L)

  氯化物平均1825mg/L(876—2975mg/L)

  全盐量3000—4000mg/L

  从进水水质化验分析数据,我们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BOD/COD比值低。

平均BOD/COD仅为0.340,属于难生物降解城市污水水质。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本地区工业废水占80%左右,生活污水占比例极小,大量工厂排出一定量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给现在工艺条件生物降解带来一定难度。

  2.TEDA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氮、磷含量极低,平均值BOD5:

总氮:

磷酸盐=100:

19.4:

1.64,也说明TEDA污水处理厂进水生活污水所占比例极小。

①这种比例勉强维持生物处理对氮磷营养的需求。

②在这种条件下,目前本厂出水氮、磷含量基本已符合新制定国家综合排放标准。

依据以上原因,我们没有安排对出不氮磷含量的分析与监测。

  3、TEDA污水处理厂进水中以BOD5、CODcr为代表的有机的含量较低。

平均BOD5比设计低48.4%,平均CODcr比设计低44.9%。

分析认为该污水采用生物处理:

①活性污泥增殖较慢,培养驯化周期较长。

有关资料认为当进水BOD<70—80mg/L时已经不适宜采用活性污泥法。

②有机物含量低,处理单位体积水量所消耗的能量比设计低,去除单位重量有机物所消耗的能量比设计高。

③预计TEDA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量比设计要少。

④这种污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去除率可能较低。

  4.TEDA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氯离子、全盐量含量较高,微生物需要有一定适应时间和过程,增加了活性泥培养工作的难度,培养驯化周期可能较长。

三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实施

  天津TEDA污水处理厂自3月1日启动实施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的工作,在1#、2#、3#SBR反应池进行。

  按照采取的技术措施的不同,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3月1日—3月16日。

按照开发区实际流量,实际进水水质培养活性污泥。

主要考察运行系统的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实际运行状况是否符合运行参数,以及工艺运行各个环节是否能够相互匹配,同时摸索开发区进水水质的实际规律,分析在现有水质特点的情况下可能对培养活性污泥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如何就此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第二阶段:

3月17日—4月28日。

总结前一阶段工作,针对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有机物浓度偏低,微生物营养匮乏,导致活性污泥增殖缓慢的情况,从4月17日至4月21日连续6天平均每天投加5车(5吨装载量)粪便永。

活性污泥培养运行工艺不变。

在进水泵井中投加粪便水,经进厂污水稀释后,泵入沉砂池,随后进入1#、2#、3#SBR反应池。

  第三阶段:

投加菌种。

经过观察,投加粪便水后活性污泥量和污泥活性仍增长较慢,一时我们还很难弄清在SBRDAT-IAT工艺条件下,高盐分低有机负荷活性污泥培养的规律,决定进一步投加菌种,加快污泥增长速度。

选择1#和3#反应地投入新菌种,2#池不投加。

实验目的有两点:

其一是集中使用菌种以期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活性污泥增长速度。

其二是比较投加菌种之间的效果是否会产生一个飞跃,同时考察不投加菌种靠现有环境条件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可将活性污泥培养成与投加菌种后相当的污泥量和污泥活性。

  3月30日投加菌种。

菌种来源于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厌氧脱水污泥饼,共计430袋,约有10250公斤。

平均分配于1#和3#SBR中。

经4月1日至7日的观察分析,1#和3#池活性污泥量增加明显。

1周后2#反应池活性污泥量也接近1#和3#的水平,而且污泥活性还略高于1#和3#反应池。

  特别强调的是:

4月22日SBR工艺程序控制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

在此之前,工艺调度与操作,包括阀门的启毕与调节,全部由人工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由于条件限制,基本是白天进水曝气,夜间停止进水,停止曝气,静止沉淀后,排出上清液。

程序控制和自控系统投入使用,基本按照实际全额流量进水培养,类似于满载(连续操作式全流量)活性污泥培养。

与正常运行之间的主要差异是培养期间不排泥。

这种方法,初期出水水质很差,但是随着污泥活性的增强和污泥量的增加,出水水质不断得到改善。

四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成熟过程

  我们综合生物镜检,活性污泥增殖和水南处理效果,以及工艺运转状况简单总结整个活性污泥培养驯化过程。

  活性污泥培养阶段一节已经说明,3月1日—16日,活性污泥增殖非常缓慢。

针对进水有机物含量低的进水水质特点,3月17日—21日,投加粪便水以提高进水BOD浓度,经监测与观察,污泥活性和污泥浓度无显著变化。

技术研讨中我们一致认为,在这一阶段,自动控制与计算机程序系统不能投入运行,只能采用人工手动方式完成工艺运行的控制与操作。

为保证职工安全,在本阶段白天进水、曝气;

晚19:

00左右停止进水,停止曝气。

这种运行方式,不论在有机物营养方面,还是供氧呼吸方面都不能为微生物提供稳定增长的环境。

  针对原因与问题,我们加快工作步伐,采取两项技术措施。

①3月22日计算机程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投入运行,以后又经过几次调整,该系统日趋完善,基本具备稳定运行条件。

②引入外来菌种增加污泥数量。

4月30日投加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后脱水泥饼。

  实施上述两项技术措施,极大加快了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步伐。

大约1周以后三个反应地运转状态明显好转。

  1.自4月初开始,出水水质改善。

4月2日—7日,三个反应地出水混合水样BOD5为9.1—22.3mg/L,CODcr为49—82mg/L;

出水水质清澈透明,感观极好。

其中以2#池水质最好。

  2.污泥量明显增加。

4月3日—4日,首先3#SBRDAT和IAT池污泥30分钟沉降比(SV)由原来2%增加至7—8%。

三、四天以后,2#SBR池也紧随其后,“自然”增殖与3#池相当数值。

4月8日—10日各池MLSS分别达到1500—2000mg/L左右。

  3、污泥质量得到改善。

伴随污泥外观由黑色逐渐转变为土色,生物镜检结果:

菌胶团密实,豆形虫、滴虫等游离生物逐渐减少,钟虫数量由少迅速增多,累枝虫突然大量出现。

各SBR生物相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步伐并不一致。

2#SBR池(没投加厌氧污泥首先转好,2—3天后,3#SBR池紧随其后;

大约1周后,1#池逐渐达到2#、3#池水平和状态。

  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我们认为本系统活性污泥基本培养驯化成熟,工艺基本达到稳定运行的条件。

  4、工艺运行主要技术参数。

在我们认为的工艺运行基本稳定期间:

(4月1日—26日)

  进水水量50000—60000m3/d,水温15摄氏度左右。

  进水  BOD5=77mg/L(42—114mg/l)

       CODcr=220mg/L(107—298mg/L)

       SS=69mg/L(27—194mgh)

  出水   BOD5=17mg/L(7—27mg/L)

       CODcr=110mg/L(54—155mg/L)

       SS=16mg/L(16—35mg/L)

  去除率  BOD5=76.3%(56—89%)

       CODcr=53.8%(28—72%)

       SS=67.8%(39—91%)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不论是接种的1#和3#反应池,还是不接种的2#反应池,污泥指数一般都在50以下,尤其3#池最高SVI只有40ml/g。

  5.故障与对策。

4月13日—14日,发现出水中有肉眼可见白色絮状飘浮物,基本不沉淀。

  我们相应采取两项对策:

一是排除剩余污泥,排泥大约1500m3,污泥浓度MLSS为200mg/L左右;

二是增加供气量,鼓风机开启度由25%调整至40%左右。

两天以后工艺运行状态得到改善,出水水质清澈,悬浮物显著减少。

以后没有再排泥,鼓风机持续在调整后状态运行。

  由污泥浓度低,污泥量严重不足,到开始排除剩余活性污泥,也证明了活性污泥基本培养驯化成熟。

五初步体会

  

(一)大型SBR工艺启动和活性污泥培养方法。

  活性污泥培养驯化的方法有多种:

  1.间歇投水培养。

  2.阶段培养。

  3.满载培养。

  4.接种培养。

  对于普通活性污泥法可以采用任一种方法均可达到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工艺稳定运行的目的。

  大型SBR工艺有其独特的特点:

①运行程序化。

②工作水位滗水水位受到设备的严格限制。

比如本厂SBR反应池最高液位水深4.3m左右;

最低工作池为水深3.8m左右,滗水液位仅0.5m左右。

③人工操作控制非常繁杂,可以认为无法进行手动人工操作。

  由于这些原因,特别是进水BOD浓度较低的城市污水,SBR工艺不宜采用间歇投水方法和阶段培养方法。

  适当的方法是:

  1.在活性污泥培养驯化之前,首先完善SBR工艺程序系统和自动化系统并投入使用。

  2.大型SBR工艺,活性污泥培养驯化适宜采用满载(连续操作式全流量)培养方法,即按照实际全额流量进水培养。

  3.为加快活性污泥培养,可采用二项技术强化措施。

一是增加进水BOD浓度,如投加粪便水使活性污泥尽快增殖。

二是控制曝气量和曝气时间,既不同的进展阶段随着活性污泥量增加和污泥活性的增强,调整曝气强度,在防止供养不足的同时,更要注意污泥过氧化。

(二)SBR工艺活性污泥的特点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SBR工艺的主要特点是一沉池、曝气池、二沉地集于一体。

工艺的特点决定了活性污泥的特点。

  1.由于不设一沉池,SBR工艺活性污泥中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占比例低。

TEDA污水处理厂一般MLVSS/MLSS在50%左右。

  2.由于MLVSS占比例少,SBR反应池活性污泥指数(SVI30)较低。

TEDA污水处理厂SVI30一般在50—70%左右。

  (三)SBR工艺曝气特点

  1.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曝气系统的曝气强度主要取决于向微生物供氧,当满足微生物需求时,一般即可满足了污泥混合搅拌的强度和要求,但是在SBR反应池中略有差别。

在TEDA污水处理厂当曝气量减少到某一强度,沿曝气池水深方向溶解氧浓度显著差别的现象,说明了曝气强度小产生污泥分层现象。

  2.同时由于SBR反应池工作水深随工艺周期交替变化,低水位和高水位运行时,空气管道工作压力显然变化。

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曝气,应设定自动调整系统,随着工作水深变化调节曝气阀门,即空气管路压力,以相对恒定SBR反应池中曝气强度。

什么是SBR法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SBR工艺的现状与发展

论文上传:

rhsuccess留言

论文作者:

杨云龙陈启斌

您是本文第5150位读者

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是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些SBR的变型工艺,例如ICEAS工艺、CASS工艺、UNITANK工艺、ASBR工艺、BSBR工艺等.今后应加强SBR工艺中微生物的研究和可靠的工程设计模式的探讨。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污水处理反应器

 中图分类号:

X7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455(2002)02-0001-03

StatusQuoandDevelopmentoftheSequencingBatchReactor

YANGYun-long,CHENQi-bin

(CollegeofCivi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a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Abstract:

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isapopularwastewatertreatmentprocessinrecentyears.ModifiedprocessessuchasICEAC,CASS,UNITANK,ASBRandBSBRhavebeendevelopedonthebasisofSBR.Someproblemsinthebasicresearchandengineeringdesignaspectsshouldbenoticedandsettledtopromotetheapplicationsofthesewastewatertreatmentprocesses.

  Keywords:

sequencingbatchreactor;

wastewatertreatment;

tractor

前言

  SBR是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eguencingBatchReactor)的简称。

它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被引起广泛重视和研究日趋增多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泪前已有一些生产性装置在运行之中。

  我国是近10多年来才开始对SBR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研究的。

1985年,上海市政设计院为上海吴淞肉联厂设计投产了我国第一座SBR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水量为2400t/d。

经几年的实际运行实践表明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目前,SBR艺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污水处理领域:

①城市污水[1];

②工业废水,主要有味精、啤酒、制药、焦化、餐饮、造纸、印染、洗涤、屠宰等工业的污水处理。

1SBR处理工艺基本流程

  SBR艺由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组成。

SBR艺的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亦即每个间歇反应器在处理废水时的操作过程包括如下5个阶段:

①进水期;

②反应期;

③沉淀期;

④排水排泥期;

⑤闲置期。

SBR的运行工况以间歇操作为特征。

其中自进水、反应、沉淀、排水排泥至闲置期结束为一个运行周期。

在一个运行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运行时间、反应器内混合液体积的变化及运行状态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污水的性质、出水水质及运行功能要求等灵活掌握。

2SBR工艺的主要性能特点

  SBR作为废水处理方法具有下述主要特点:

在空间上完全混合,时间上完全推流式,反应速度高,为获得同样的处理效率SBR法的反应池理论明显小于连续式的体积,且池越多,SBR的总体积越小。

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占地省,造价低,设备费。

运行管理费用低。

静止沉淀,分离效果好,出水水质高。

运行方式灵活,可生成多种工艺路线。

同一反应器仅通过改变运行工艺参数就可以处理不同性质的废水。

由于进水结束后,原水与反应器隔离,进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对反应器不再有任何影响,因此工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高。

间歇进水、排放以及每次进水只占反应器的2/3右,其稀释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工艺对进水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

  另一方面,SBR法能够有效地控制丝状菌的过量繁殖,这一特性是由缺氧好氧并存、反应中底物浓度较大、泥龄短、比增长速率大决定的。

3SBR艺的发展

  传统或经典的SBR工艺形式在工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譬如,若进水流量大,则需调节反应系统,从而增大投资;

而对出水水质有特殊要求,如脱除磷等,则还需对工艺进行适当改进。

因而在工程应用实践中,SBR传统工艺逐渐产生了各种新的变型,以下分别介绍几种主要的形式。

3.1ICEAS工艺

  ICEAS(IntermittentCyclicExtendedAeratlonSystem)工艺的全称为间歇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工艺。

它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澳大利亚兴起,是变形的SBR工艺。

  ICEAS与传统的SBR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在反应器的进水端增加了一个预反应区,运行方式为连续进水(沉淀期和排水期仍保持进水),间歇排水,没有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

这种系统在处理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方面比传统的SBR系统费用更省、管理更方便。

但是由于进水贯穿于整个运行周期的每个阶段,沉淀期进水在主反应区底部造成水力紊动而影响泥水分离时间,因而,进水量受到了一定限制。

通常水力停留时间较长。

3.2CASS(CAST,CASP)工艺

  CASS(CyclicActiavatedSludgeSystem)或CAST(-Technology)或CASP(--Process)工艺是一种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该工艺的前身为ICEAS工艺,由Goronszy开发并在美国和加拿大获得专利。

  与ICEAS工艺相比,预反应区容积较小,是设计更加优化合理的生物反应器。

该工艺将主反应区中部分剩余污泥回流至选择器中,在运作方式上沉淀阶段不进水,使排水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CASS艺适用于含有较多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水及要求脱氮除磷的处理。

3.3IDEA工艺

  间歇排水延时曝气工艺(IDEA)基本保持了CAST艺的优点,运行方式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周期排水的形式。

与CAST相比,预反应区(生物选择器)改为与SBR主体构筑物分立的预混合池,部分剩余污泥回流入预混合池,且采用反应器中部进水。

预混合池的设立可以使污水在高絮体负荷下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保证高絮凝性细菌的选择。

3.4DAT-IAT工艺

  DAT-IAT艺是利用单—SBR池实现连续运行的新型工艺,介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与典型的SBR工艺之间,既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又具有SBR的法灵活性,适用于水质水量大的情况。

  DAT--IAT工艺主体构筑物由需氧池(DAT)和间歇曝气池(IAT)组成,一般情况下DAT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进入IAT,在此可完成曝气、沉淀。

浇水和排出剩余污泥工序,是SBR的又一变型。

3.5UNITANK工艺

  典型的UNITANK系统,其主体为三格池结构,三池之间为连通形式,每池设有曝气系统,既可采用鼓风曝气,也可采用机械表面曝气,并配有搅拌,外侧两池设出水堰以及污泥排放装置,两池交替作为曝气和沉淀池,污水可进人三池中的任何一个。

在一个周期内,原水连续不断进人反应器,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形成好氧、厌氧或缺氧的状态。

  UNITANK系统除保持原有的自控以外,还具有海滗水、池子结构简单,出水稳定,不需回流等特点,而通过进水点的变化可达到回流和脱氮、磷等目的。

3.6其他新型SBR工艺的研究应用

3.6.1ASBR工艺

  美国教授Dague等人把SBR运用于厌氧处理,开发了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naerobicSequencingBatchTeactor),简称为ASBR。

ASBR具有SBR的优点,如工艺简单、运行方式灵活、生化反应推动力大并耐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