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57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9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

《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制图第三章.docx

工程制图第三章

第三章基本体与叠加体

本章导读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平面立体、曲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熟悉立体表面取点的作图方法,了解不完整形体的三视图。

了解叠加体的叠加形式,掌握画叠加体三视图的方法与步骤,能根据叠加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了解AutoCAD三维造型基础知识。

单一的几何体称为基本体。

物体都是由完整或不完整的基本体(如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等)组成。

分析物体投影时,首先要将这些基本形体的投影分析清楚。

本章主要分析基本体和叠加体的投影。

基本体形状千变万化,按其表面几何形状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如图3-1,3-2所示。

由若干个基本体叠加(或挖切)而成的形体称为叠加体,如图3-3所示。

a)五棱柱b)三棱柱a)圆锥b)圆球

图3-1平面立体图3-2曲面立体

a)两圆柱同轴叠加b)前后表面平齐叠加c)表面不平齐叠加

图3-3叠加体

第一节平面立体三视图及表面取点

表面均是平面的立体称为平面立体。

常见的平面立体有棱柱和棱锥。

绘制平面立体的投影归结为绘制所有棱线及各棱线交点的投影,然后判断可见性。

相邻棱面的交线称为棱线,其可见性判别原则:

两相邻棱面均不可见,棱线不可见;只要有一个面可见,棱线就可见。

可见的棱线投影画成粗实线;不可见的棱线投影画成细虚线;当粗实线与细虚线重合时,应画粗实线。

一、棱柱

棱柱的表面由两个底面和若干个棱面组成,棱线相互平行。

棱柱按底面形状不同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等。

棱线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称为直棱柱,其中底面为正多边形的称正棱柱。

棱线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称为斜棱柱。

本节仅讨论正棱柱的投影。

1.正棱柱的三视图

以正六棱柱(简称六棱柱)为例,当六棱柱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如图3-4a所示时,六棱柱的两底面是水平面,在俯视图上反映实形;前后两侧棱面是正平面,主视图上反映实形,其余四个侧棱面是铅垂面,六个侧棱面在俯视图上积聚为与正六边形重合的线段。

六棱柱的六条侧棱线均为铅垂线,俯视图积聚在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上,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实长。

正六棱柱的三视图如图3-4b所示,作图步骤如下:

(1)画对称中心线;画反映两底面实形(正六边形)的俯视图。

(2)根据侧棱线的高度,按“三等”关系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注意:

当三视图对称时,为了确定三个视图的位置,应先画出对称中心线(细点画线)。

六棱柱底面正六边形平行H面,反映形体特征称为特征视图,因为有积聚性,可用拉伸法构思物体的空间形状。

a)b)

图3-4正六棱柱的三视图

2.棱柱表面取点

棱柱表面都是平面,因此在棱柱表面取点和平面上取点的方法相同。

可利用棱柱表面积聚性投影来取点。

[例3-1]已知正六棱柱表面上两点A、B的投影a′、b″,如图3-5a所示,求另两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

分析:

因正六棱柱的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故可利用积聚性求出两点A、B的水平投影a、b,然后由“三等”关系求出两点A、B的第三投影a″、b′。

作图:

由a′向水平投影面作垂线,与左前方棱面的水平投影交与a,由“三等”关系求得a″。

同理,可求得点B的另两个投影b、b′。

a)b)

图3-5棱柱表面取点

判别可见性:

判别可见性的原则是若点所在的面的投影可见或有积聚性,则点的投影可见。

因点A位于左前侧棱面上,正面投影a′可见,所以a、a″均为可见。

点B的侧面投影b″不可见,则点B在正六棱柱右后方侧棱面上,可判断点B的水平面投影b可见,正面投影b′不可见,如图3-5b所示。

二、棱锥

棱锥与棱柱不同之处在于棱锥只有一个底面,所有的棱线交于一点——锥顶。

棱锥按棱线的数目不同,可分为三棱锥、四棱锥……等。

底面是正多边形,侧面均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棱锥,称为正棱锥。

1.棱锥的三视图

以正三棱锥为例,当三棱锥处于图3-6a所示的位置时,三棱锥底面△ABC是水平面,

俯视图反映△ABC实形,其主视图和左视图积聚为线段。

三个侧棱面中,侧棱面△SAC是侧垂面,在左视图上积聚为线段;其余两个侧棱面为一般位置平面。

棱线SB是侧平线,其余两条棱线为一般位置直线。

a)b)

图3-6棱锥的三视图

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3-6b所示,作图步骤如下:

(1)画底面投影:

俯视图是实形,主、左视图均为一水平线段;画顶点S的三面投影。

(2)分别连顶点S与底面△ABC各顶点的同面投影得各侧棱线的投影。

2.棱锥表面取点

若在棱锥的特殊位置侧棱面或侧棱线上取点,利用其积聚性或棱线的投影,可求出点的另两投影。

若在棱锥一般位置侧棱面上取点,则要在此表面上过该点的已知投影先作辅助直线,再通过该直线的投影定出点的投影。

作辅助线的方法有素线法和平行线法。

[例3-2]已知棱锥表面一点K的正面投影k′,求K点的另

两投影k、k″,如图3-7所示。

分析:

如图3-7所示,点K在棱面△SAB上,过点K在平面内作素线SⅠ,交AB于点Ⅰ,然后由线上点的投影规律,定点的另两个投影,此方法称为素线法。

或过点K在平面内作AB平行线交SA、SB于点Ⅱ、Ⅲ,然后由线上点的投影规律,定点的另两个投影,此方法称为平行线法。

作图:

过k′作素线SⅠ的正面投影s′1′,求出SⅠ的水平投影s1,并求出点K的水平投影k,依据“三等”关系求出k″,如图3-8a所示。

过k′作AB的平行线ⅡⅢ的正面投影2′3′,由平行线的投影特性求出ⅡⅢ的水平投影23,图3-7棱锥表面取点

并求出点K的水平投影k,依据“三等”关系求出k″,如图3-8b所示。

判别可见性:

因为侧棱面△SAB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均可见,所以k、k″均可见。

a)素线法b)平行线法

图3-8棱锥表面取点作图

第二节回转体的三视图及表面取点

表面是平面和曲面,或全部是曲面的立体称为曲面立体。

有回转轴的曲面立体称回转体。

本节只研究回转体,常见的回转体有圆柱体、圆锥体、圆球和圆环等。

一、圆柱体

1.圆柱体的形成

圆柱体的表面是圆柱面和两个底面。

圆柱体是矩形平面以一边为轴线回转一周形成的。

与轴线平行的边AA1形成圆柱面。

运动的直线AA1称为母线,母线的任一位置称为素线。

与轴线垂直的边形成了圆柱的底面,如图3-9a所示。

a)圆柱的形成b)圆柱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

c)圆柱的三视图

图3-9圆柱的形成及三视图

2.圆柱的三视图

如图3-9b所示,圆柱面垂直于水平投影面,其水平投影积聚为一圆,该投影是圆柱的特征视图(可用拉伸法想圆柱的形状),画图时对称中心线用细点画线画出,两点画线的交点为圆心,它们与圆周的交点分别是圆柱面上最左、最右、最前、最后素线的水平投影。

圆柱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均为矩形,矩形的上、下边为上底面和下底面的积聚性投影(轴线画细点画线)。

正面投影中矩形的两条铅垂边是圆柱最左、最右素线的投影,称为正面投影转向轮廓线,是前、后两个半圆柱面在正面投影中可见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因圆柱面是光滑的曲面,所以两条正面投影转向轮廓线在侧面投影中不表达。

侧面投影中矩形的两条铅垂边是圆柱面最前、最后素线的投影,称为侧面投影转向轮廓线,是左、右两个半圆柱面在侧面投影中可见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这两条侧面投影转向轮廓线在正面投影中也不表达。

圆柱的三视图如图3-9c所示,其作图步骤如下:

(1)画俯视图中心线,画圆柱积聚性的投影——圆。

(2)画轴线的正面、侧面投影;根据圆柱体的高度、“三等”关系画出主、左视图的矩形。

3.圆柱表面上取点

圆柱表面取点可利用圆柱面积聚性投影来求解。

[例3-3]已知圆柱面上的点E和点F的正面投影e′、f′,求E、F的其他两面投影。

如图3-10a所示。

分析:

圆柱面的水平投影积聚为圆,点E、F水平投影e、f一定在圆周上,点E在后半圆柱面左侧,点F在前半圆柱面右侧,点E、F水平投影可见,点E侧面投影可见,点F侧面投影不可见。

作图:

利用圆柱面水平投影的积聚性,过e′作垂线交水平投影圆后半圆左侧于e,过f′作垂线交水平投影圆前半圆右侧于f,利用“三等”关系,求出e″、f″,由于f″不可见写作(f″),如图3-10b所示。

a)b)

图3-10圆柱表面取点

二、圆锥体

1.圆锥体的形成

圆锥体的表面是圆锥面和一个底面。

圆锥体是直角三角形平面以一直角边为轴线回转一周形成的。

与轴线相交的边SA形成圆锥面。

运动的直线SA称为母线,母线的任一位置称为素线,母线上的点绕轴线旋转一周时,形成圆锥面上垂直于轴线的圆称纬圆。

与轴线垂直的边形成了圆锥的底面,如图3-11a所示。

a)圆锥的形成b)圆锥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

c)圆锥的三视图

图3-11圆锥的形成及三视图

2.圆锥体的三视图

如图3-11b所示,圆锥的俯视图为一圆,该圆既是圆锥面的水平投影(没有积聚性),也是底面的水平投影(反映实形),是圆锥的特征视图。

其主视图和左视图为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圆锥底面积聚性投影,等腰三角形为圆锥面的投影。

主视图的等腰三角形两腰是圆锥面正面投影转向轮廓线(最左、最右素线)的投影,是前、后两个半圆锥面在正面投影中可见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

因圆锥面是光滑的曲面,所以两条正面投影转向轮廓线在侧面投影中不表达。

左视图的等腰三角形两腰是圆锥面侧面投影转向轮廓线(最前、最后素线)的投影;侧面投影转向轮廓线是左、右两个半圆锥面在侧面投影中可见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这两条侧面投影转向轮廓线在正面投影中也不表达。

圆锥的三视图如图3-11c所示,作图步骤如下:

(1)画俯视图的中心线,画投影为圆的俯视图。

(2)画轴线的正面、侧面投影,依据圆锥体的高定锥顶S的投影,按“三等”关系画出主、左视图。

3.圆锥面上取点

圆锥的三面投影均无积聚性,不能采用积聚性表面取点的方法来求解,可用素线法或纬圆法来求解。

[例3-4]已知圆锥面上点K的正面投影k′,求点K的另外两面投影k和k″,如图3-12a所示。

a)已知条件b)立体图

c)素线法d)纬圆法

图3-12圆锥表面取点

方法一、素线法

分析:

如图3-12b所示,过点K作素线SⅠ,求出素线SⅠ的三面投影,再用线上点的投影规律求出点K的另两面投影。

这种用圆锥面上素线作为辅助线的作图方法,称为素线法。

作图:

过k′作素线SI的正面投影s′1′,然后按“三等”关系作出SⅠ的另两面投影s1和s″1″,再用线上点的投影规律作出K的另两面投影k和k″。

最后判别可见性,因点K在圆锥面的右前方,故k可见、k″则不可见,写作(k″),如图3-12c所示。

方法二、纬圆法

分析:

如图3-12b所示,过点K在圆锥面上作一辅助纬圆,其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均积聚为一条水平线,水平投影是反映实形的圆。

再用线上点的投影规律求出点K的另两面投影。

这种用圆锥面上纬圆作辅助线的作图方法,称为纬圆法。

纬圆法适用于各种回转表面取点。

无论采用素线法还是纬圆法作图,结果完全相同。

作图:

过k′作辅助纬圆的正面投影。

其积聚性投影长度为辅助纬圆的直径。

根据“三等”关系求出辅助圆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最后按线上取点的方法求出K的另两面投影k和(k″),如图3-12d所示。

三、圆球

1.圆球的形成

圆球是由圆面绕其自身的一直径(圆球的回转轴)旋转180°形成的,圆母线形成了球面,也可看为半圆绕其自身的直径旋转360°形成,如图3-13a所示。

a)圆球的形成b)圆球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

c)圆球的三视图

图3-13圆球的形成及三视图

2.圆球的三视图

圆球的三个投影均为圆,分别用a′、b、c″表示,如图3-13b、c所示。

a′、b、c″三个圆分别是圆球面的正面投影转向轮廓线、水平投影转向轮廓线和侧面投影转向轮廓线的投影,即圆球面的前后半球面、上下半球面和左右半球面的可见性分界线的投影。

3.圆球表面上取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