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121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docx

风机安装的基本基础手册

风机安装手册

第一条为保证风机稳定可靠运营,风机应牢固安装在基本之上。

基本应有足够重量,并有恰当大尺寸,风机基本大小应比风机底座宽出200-250mm,风机安装前应在基本表面铲出垫铁位置和麻面,预留地脚螺栓孔清理干净使二次灌浆能与基本紧密结合,风机安装基本应符合关于设计图规定。

第二条风机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依照设备装箱清单,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她部位(如地脚孔中心距、进、排气口法兰孔径和方位及中心距、轴中心标高等)重要安装尺寸与否与设计相符;

2、叶轮旋转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3、进、排气口应有盖板严密遮盖,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

4、检查风机外露某些各加工面防锈状况,和转子与否发生明显变形或严重锈蚀、碰伤等,如有上述状况应会同关于单位研究解决。

第三条风机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组装风机,绳索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和转子与齿轮轴两端中心孔、轴瓦推力面和推力盘端面机壳水平中分面连接螺栓孔、转子轴颈和轴封处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

2、输送特殊介质风机转子和机壳内涂有保护层,应严加保护,不得损伤;

3、不应将转子和齿轮轴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第四条风机润滑、油冷却和密封系统管路除应清洗干净和畅通外(其受压某些均应作强度实验,实验压力如设备技术文献无规定期,用水压实验时实验压力应为最高工作压力1.25~1.5倍,用气压实验时实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1.05倍)现场配制润滑、密封管路应进行除锈、清洗解决。

第五条风机进气管、排气管、阀件调节装置和气体加热成冷却装置油路系统管路等均应有单独支撑并与基本或其她建筑物连接牢固;各管路与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和别劲,风机机壳不应承受其她机件重量,防止机壳变形。

管路安装完毕后,应复测机组不同轴度与否符合规定。

第六条风机连接管路需要切割或焊接时,不应使机壳发生变形,普通宜在管路与机壳脱开后进行。

第七条风机传动装置外露某些有护罩;风机进气口或进气管路直通大气时应加装保护网或其她安全设施。

第八条离心通风机拆卸、清洗和装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机壳和轴承箱拆开并将转子卸下清洗

2、轴承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并应对整个系统进行试压(实验压力如设备技术文献无规定期,普通不应低于4公斤力/厘米2)

3、清洗和检查调节机构,其转动应灵活。

第九条现场组装机组,底座上切削加工面应妥善保护,不应有锈蚀或操作,底座放置在基本上时,应用成对斜垫铁找平。

第十条轴承座与底座应紧密接合,纵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2/1000,用水平仪在主轴上测量,横向不水平底不应超过0.3/1000,用水平仪在轴承座水平中分面上测量。

第十一条轴瓦研刮前应先将转子轴心线与机壳轴心线校正,同步调节叶轮与进气口间间隙和主轴与机壳后侧板轴孔间间隙,使其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第十二条主轴和轴瓦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献规定进行检查。

轴承盖与轴瓦间应保持0.03~0.04毫米过盈(测量轴瓦外径和轴承座内径)。

第十三条机壳组装时,应以转子轴心线为基准找正机壳位置并将叶轮进气口与机壳进气口间轴向和径向间隙高速至设备技术文献规定范畴内,同步检查地脚螺栓与否紧固。

其间隙值如设备技术文献无规定期,普通轴向间隙应为叶轮外径1/100,,径向间隙应均匀分布,其数值应为叶轮外径1.5/1000~3/1000(外径小者取大值)。

调节时力求间隙值小某些,以提高风机效率。

第十四条离心通风机找正时,风机轴与电动机轴不同轴度:

径向定位移不应超过0.05毫米,倾斜不应超过0.2/1000。

第十五条滚动轴承装配风机,两轴承架上轴承孔不同轴度,可待转子装好后,以转动灵活为准。

第十六条离心鼓风机找平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轴承座与下机壳不是一体机组,轴承座应先装在底座上,同步以轴承孔为基准找平,校正下机壳与主轴轴心线不同轴度

2、轴承座与底座间,未拧紧螺栓前用塞尺检查其局部间隙、对转速不高于3000转/分机组不不不大于0.05毫米,高于3000转/分机组不应不不大于0.04毫米。

第十七条轴瓦与轴颈接触弧面、顶间隙、侧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如某项指标不符合,容许进行修、刮,但修、刮轴瓦时,应注意校正转子与机壳密封装置不同轴度,并使转子与密封装置间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可倾瓦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第十八条转子各部位(主轴、叶轮、平衡盘、推力盘和联轴器等)轴向和径向跳支均不应超过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第十九条上、下机壳接合面应紧密,未拧紧螺栓前,局部间隙容许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无规定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作压力低于或等于10公斤力/厘米2者,间隙不应不不大于0.12毫米(烧结鼓风机例外);工作压力高于10公斤力/厘米2者,间隙不应不不大于0.08毫米;

2、连接螺栓不应碰伤,接合面间如有密封填料或涂料,应按设备技术文献规定均匀地填上或涂上。

第二十条电动机、鼓风机连接时,不同轴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第二十一章试运转

1、风机试运转应分两步,第一步机械性能试运转;第二步设计负荷试运转。

普通均应以空气为压缩介质,风机设计工作介质比重不大于空气时,应计算以空气进行试运转时所需功率和压缩后温升与否影响正常运转,如有影响,必要用规定介质进行设计负荷试运转。

2、风机试运转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润滑油名称、型号、重要性能和加注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二、按设备技术文献规定将润滑系统、密填充系统进行彻底冲洗;

三、鼓风机和压缩机循环供油系统连锁装置、防飞动装置、轴位移警报装置、密封系统连琐装置、防飞动装置、轴位移警报装置、密封系统连锁装置、水路系统调节装置、阀件和仪表等均应敏捷可靠,并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

四、电动机或汽轮机、燃气轮机转向应与风机转向相符;

五、盘动风机转子时,应无卡住和摩擦现象;

六、阀件和附属装置应处在风机运转时负荷最小位置;

七、机组中各单元设备均应按设备技术文献规定进行单机试运转;

八、检查各项安全办法。

3、风机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

在普通状况下要按下列规定

1)、离心通风机,不应少于2小时;

2)、离心鼓风机最小负荷下(即机构运转)不应少于8小时,设计负荷下持续运转不应少于24小时;

3)、风机不得在喘振区域内运转(喘振流量范畴设备技术文献注明)。

4、风机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风机运转时,以电动机带动风机均应经一次起动及时停止运转实验,并检查转子与机壳等确无摩擦和不正常声响后,方得继续运转(汽轮机、燃气轮机带动风机起动应按设备技术文献规定执行);

二、风机起动后,不得在临界转速附近停留(临界转速由设计);

三、风机起动时,润滑油温度普通不应低于25℃,运转中轴承进油温度普通不应高于40℃;

四、风机起动前,应先检查循环供油与否正常,风机停止转动后,应待轴承回同温度降到不大于45℃后,再停止油泵工作;

五、有起动油泵机组,应在风机起动前开动起动油泵,待主油泵供油正常后才干停止起动油泵;风机停止运转前,应先开动起动油泵,风机停止转动后应待轴承回油温度降到45℃后再停止起动油泵;六、风机运转达额定转速后,应将风机调理到最小负荷进行机械运转至规定期间,然后逐渐调节到设计负荷下检查原动机与否超过额定负荷,如无异常现象则继续运转至所规定期间为止;

八、风机润滑油冷却系统中冷却水压力必要低于油压;

九、风机运转时,轴承润滑油进口处油压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无规定期,普通进油压力应为0.8~1.5公斤力/厘米2,高速轻载轴承油压低于0.7公斤力/厘米2时应报警,低于0.5公斤力/厘米2时应停车。

当油压下降到上述数值上限时,应及时开动起动油泵或备用油泵,同步查明油压局限性因素,并设法消除;

十、风机动转中轴承径向振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规定,无规定期应符合表V-2.2、V-2.3规定;

十一、风机运转时,轴承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献

离心、轴流通风机、罗茨、叶氏式鼓风机轴承径向振幅(双向)表V2.2

转速(转/分)

≤375

>375~650

>550~750

>750~1000

>1000~1450

>1450~3000

>8000

振幅不庆超过

(毫米)

0.18

0.15

0.12

0.10

0.08

0.06

0.04

离心鼓风机径向振幅(双向)

表V-2.3

转速(转/分)

≤3000

>3000~6500

>6500~10000

>10000~18000

主机轴承振幅不应超过(毫米)

滚动

0.08

 

 

 

滑动

0.05

0.04

0.03

0.02

增速器轴承振幅不应超过(毫米)

 

0.04

0.04

0.03

注:

上两表所列振幅系指测振器触头沿铅垂方向安放于轴承压差上所测得数值。

规定:

无规定期,普通应符合表V2.4规定;

轴承温度表V-2.4

轴承形式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温度不适当高于(℃)

80

60

十二、风机运转时,应间隔一定期间检查润滑油温度和压力、冷却水温度和水量、轴承径向振幅,并做好记录;

十三、风机试运转完毕,应将关于装置调节到准备起动状态。

安装前应详细阅读本阐明书和装配图纸,理解其构造、各某些间隙调节,并对风机各部件F式(双支承式)风机安装和调节办法:

F式风机安装环节:

(1)机壳下半部粗定位:

注意安装标记,就位前注意区别与进出口风管关系、叶轮旋向等。

(2)将集流器喇叭口插入叶轮内用铁丝固定后,将整个转动组吊入预定位置;然后松开铁丝将集流器下部与机壳下半部用螺栓固定调节出叶轮与喇叭间隙。

(3)风机转动组找平、找正:

风机主轴与轴承座端面之间垂直度建议采用如下办法找正:

将磁力座贴在主轴,将百分表表头指向轴承外圈或轴承座弹位端面上(即上端盖加工面上):

此时旋转主轴一周以上其表针读数变化不不不大于0.05mm即可,此读数值为该轴承座端面与主轴垂直度状况;安装时保证此值,可以保证主轴承内外圈夹角在合格范畴,避免影响轴承使用效果(见附图Ⅳ)。

(4)电动机找平找正:

调节风机与电机主轴同轴度(即联轴器找平找正)。

(5)机壳上半部、集流器与机壳间安装就位。

(6)以叶轮为基准,调节叶轮与喇叭口间隙。

(7)安装进气箱,调节门和风机别的某些。

(8)安装调节门时应注意:

叶片开度方向应与叶轮旋转方向一致。

(9)若叶轮与轴盘用铰制螺栓联接,其型式按附图Ⅵ安装。

当F式风机用于引风机时,由于介质温度较高、主轴较长,而主轴承又普通选用3500系列或3600系列自动调心球面滚子轴承,故在风机由冷态进入热态时,主轴有较大热膨胀伸长量(可通过计算得知)。

例如烟气温度140℃左右时,较长主轴轴向伸长量可达8mm左右。

主轴承内外圈在半径方面也存在一定膨胀量。

因而该类风机浮动端(远电机端,见附图Ⅴ),要注意保持必要热膨胀空间;在轴向方向应保证5~10mm以上,普通见图纸规定,视风机大小而定。

在主轴承半径方向热膨胀空间,应通过调节顶隙来保证,就是说浮动端主轴承外圈与轴承座体之间在顶部局部范畴内应保持0.03~0.06mm间隙(视主轴承大小分别取上下限值),其作用是保证主轴在受热伸长时,轴承座中主轴承位置在浮动滑移过程中能顺利移动其轴向位置:

并保证主轴承外圈与轴承座体间有局部浸油空间,而轴承外圈在此时受热膨胀又不致被轴承座体“抱死”而产生过度发热状况。

顶隙调节办法:

在轴承座中分面加恰当厚度纸垫(如图纸、绝缘纸)来调节。

检查办法是在压紧上盖状况下,保证在轴承顶部30mm-50mm范畴内相应厚度塞尺(如0.03-0.06mm)能通过(见附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