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20807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1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专项易错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答案】A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盐酸首先与铁锈氧化铁的反应,不会生成气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与氯化亚铁,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在酸性环境下氢氧化铁不会存在(氢氧化铁会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因此需要等盐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沉淀,观察图象一开始就出现沉淀,不符合反应事实,故C错误;

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主要是氧化钙质量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胃酸过多是,胃液pH的变化情况

B.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加强热

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A.AB.BC.CD.D

【答案】D

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胃酸过多,胃液pH不断变大,氢氧化铝不溶于水,胃液的pH不能增大到7,更不能超过7,故A错误。

B、木炭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加强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断减少,故B错误。

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质量变小,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无沉淀产生,然后氢氧化钾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沉淀量不断增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量达到最大值,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向含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x轴表示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y轴表示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

其中表示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o点

向含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等盐酸完全消耗,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沉淀到达最高点说明已经反应结束。

A、a点表示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两种,不符合题意;

B、b点表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一种,符合题意;

C、c点表示碳酸钠溶液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D、o点时,没有加入碳酸钠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HCl,不符合题意。

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冒出大量气泡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

A、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时,氯化钾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冒出大量气泡,不符合题意;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Fe,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但镁反应的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6.向盛有一块铝片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铝片没有打磨

B.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A、从图中可知,0~a段没有生成氢气,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加入盐酸后盐酸首先与氧化铝反应,没有氢气生成,所以0~a段没有生成氢气,说明加入的盐酸首先是和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这就说明该铝片在加入盐酸之前没有打磨,选项A正确;

B、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选项B不正确;

C、0~a段容器内,随着盐酸的加入,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没有气体生成,液体的质量为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化铝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一直增大;

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但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

b~c段容器内,反应已经结束,但随着盐酸的加入,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

因此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选项C正确;

D、因为0~a段,发生的是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b~c段加入的盐酸没有反应,所以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AlCl3和HCl。

选项D正确。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Ca(OH)2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曲线

B.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水的电解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铜固体中逐滴加入盐酸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正确;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等到稀硫酸反应完毕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等到稀硫酸反应完后有沉淀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后沉淀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B错误;

C、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质量比为1:

8,故C错误;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

铜在氢的后面与酸不反应,故D错误。

8.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质量

单质铜的质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中

锰元素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①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那么铜的质量不断的增加,直至铁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增加,关系正确;

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断的增加,即使反应完全,溶液中水的质量也不断的增加,因为盐酸中含有水,关系错误;

③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逐渐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关系正确;

④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锰元素只存在于固体中,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关系错误。

故选C。

9.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含有Na2CO3,还可能含有Ba(NO3)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该固体进行以下实验: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B.b→c段对应的溶液pH逐渐减小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

D.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HNO3、Ba(NO3)2

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从固体质量变化图示可知,固体部分溶于硝酸,说明溶于水后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和硫酸钡,碳酸钡溶于硝酸,硫酸钡不溶于硝酸。

A、a→b段对应的是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A正确;

B、b→c段对应的是加入硝酸,硫酸钡不与硝酸反应,溶液的硝酸越来越多,溶液呈酸性,且酸性增强,溶液pH逐渐减小,B正确;

C、无法证明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C错误;

D、c点对应的是碳酸钡已溶解,碳酸钠已与硝酸反应完,硝酸过量,故溶液中一定含有NaNO3、HNO3、Ba(NO3)2,D正确。

10.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至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晶体

A、相同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锌的活动性强于铁,与酸反应的速率大于铁,在坐标中表现斜线越陡,故A正确;

B、在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开始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无沉淀生成,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通入二氧化碳,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碱性减弱,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

D、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能继续溶解蔗糖,故溶液质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D。

11.已知CO2+H2O+CaCO3═Ca(HCO3)2,下列图象表示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某些量随通入二氧化碳质量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

B.

D.

A、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待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发生如下反应:

,故溶质的质量先逐渐减小,待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待碳酸钙完全反应时,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待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会继续与碳酸钙沉淀、水反应,故沉淀的质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至零,不符合题意;

C、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一开始无碳酸氢钙生成,后碳酸氢钙的质量逐渐增加,碳酸氢钙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待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一开始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至零,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质量又逐渐增加,符合题意。

12.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步骤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

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而图像中最终有固体剩余,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选项A错误;

B、B→C段对应是硝酸不断加入,不在反应,所以溶液酸性增强,溶液pH逐渐变小,选项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选项C正确;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并未提及有硝酸,选项D错误。

C。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3.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等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氧化铜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答案】O2CO2COH2CH4CuO+H2

Cu+H2O置换反应

(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气体E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E为甲烷,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最轻的气体,D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

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

O2,CO2,CO,H2,CH4;

(2)氧化铜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O+H2

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

Cu+H2O置换反应。

14.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Y的化学式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A转化为B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Fe+CuSO4===Cu+FeSO4

根据题目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B是氧化铁,X可以用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配置原料主要是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根据图中A和X溶液结合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推断出C溶液为硫酸亚铁,根据A物质可以生成铁锈且可以和X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确定A为单质铁,

(1)根据图中A和Y溶液可以生成水溶液C和气体,Y溶液为一种酸,而这种酸中含有硫酸根则Y溶液为硫酸;

(2)单质铁生成氧化铁的条件,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铁生成铁锈的条件为与水和氧气接触,(3)已知A为单质铁,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则我们可以推断出A和X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答案所示。

本体的关键是知道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浅绿色溶液在已知和铁相关的情况下一般为亚铁离子。

15.下列图示中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沉淀。

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

(4)H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氢氧根H2OFe+CuCl2=FeCl2+Cu③④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

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Cl2=FeCl2+Cu;

(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燃烧无污染,所以H(氢气) 

可以作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16.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H中溶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Fe2O3CuO

(2)Fe+CuSO4═Cu+FeSO4

(3)①、③

(4)Fe2O3+6HCl═2FeCl3+3H2O

试题分析:

根据A为黑色固体单质,而B为红棕色粉末,所以可以判断A为碳单质,而B为氧化铁粉末,它们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而C可以和A在高温下反应,所以可以判断C为二氧化碳,D为铁,那么E为一氧化碳,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可以知道G为铜,而F为氧化铜,D可以和H反应生成G,所以可以判断H为铜盐的溶液,例如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B的化学式Fe2O3,H中溶质的化学式CuSO4。

(2)反应③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故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3)根据

(1)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①为氧化铁和碳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而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③为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①、③。

(4)稀盐酸与B反应,即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7.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都是氧化物,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图中“

”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

(1)固态的物质B俗称______;

(2)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干冰;

(2)H2O;

(3)CuSO4+BaCl2=BaSO4↓+CuCl2。

根据“B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推测B为二氧化碳;

根据“F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则推测F为氢氧化铜;

根据“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结合图框,则推测A可能为氧化铜,C可能为水,D可能为硫酸铜,E可能为氯化铜;

代入检验。

(1)根据分析,B为二氧化碳,则固态的物质B俗称干冰;

(2)根据分析,C可能为水,故物质C的化学式是H2O;

(3)反应①可能为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BaCl2=BaSO4↓+CuCl2。

考查物质的鉴别、推断;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

18.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外还有___________,白色沉淀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漏斗引流CaCO3、Mg(OH)2NaOH、BaCl2BaCO3Mg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