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0263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5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宝镇中学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量9.5mL液体

9.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公元前50万年人类征服了火

B.

公元前600年中国发明了火药

C.

公元前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

D.

公元前6500年远东制瓷技术

10.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I

II

III

IV

V

2010年1月17日,永州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8,首要污染物为:

可吸入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永州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I级优B.II级良

C.III级轻度污染D.V级重度污染

11.据报道:

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12.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13.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防止集气瓶炸裂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密度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A

B

C

D

A.AB.BC.CD.D

1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1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含量低于

,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和想法不可取的是()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

16.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集气瓶B.量筒C.试管D.烧杯

1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18.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9.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

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

20.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二、我会填空(每空一分)

21.将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一种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_;

(2)实验室收集氧气时用__________盛装气体;

(3)称量物品质量使用__________;

(4)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使用__________;

(5)取用块状药品一般使用__________.

2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规律的科学.

23.下列实验技能都是你必须具备的,你能作出正确回答吗?

(1)如何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_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当如何正确读出液体体积?

(3)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如何处理?

24.将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序号:

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③物理性质④化学性质⑤物质的用途

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__________,取些许胆矾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__________,向内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__________,另取少许胆矾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试管口有水珠,这说明胆矾受热易分解__________,在农业上,胆矾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__________.

2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集气瓶底要先放一些__________,铁丝需在火柴梗上绕成螺旋状的原因__________.

(3)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是__________,生成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气味.

26.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放在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就说明氧气已满.

 

三、我会实验(2分1空)

27.(16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目的: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

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②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

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2)仪器认识:

写出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反应原理: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①高锰酸钾制氧气:

__________;

②碳在氧气中燃烧:

(4)装置连接:

(集气瓶中装满水)

为达到实验目的②,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a→__________→d

(5)问题分析:

①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

②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产生这种结果的操作的原因__________.

28.(18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

石蜡的硬度__________;

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___;

__________于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

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结论: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__.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A、酒精能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汽油能燃烧需要发生汽油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反应的判断要从本质来判断,要看新物质的生成,而不是看伴随的现象,即抓住本质.本题中前三个都是过程中伴随的现象,都不能说明变化是化学反应,而只有第四个在强调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反应过程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颜色、状态等的变化,而说明变化属于化学反应的是该反应中有无新物质的生成,D选项中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产生说明了不同于氧气和硫磺的物质的存在,即新物质生成了,所以D选项说明该变化为化学反应.

故选D.

【点评】要从现象分析本质,化学变化的而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新物质的生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题意:

夏飞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在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做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

A、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

B、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

C、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

D、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做出结论,故选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的特点.

【分析】可以根据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A、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花香四溢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点评】解答本题时主要是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A、木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

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污染性考虑;

B、根据绿化工程的作用分析判断;

C、根据焚烧落叶会污染空气考虑;

D、根据汽车改用清洁燃料的意义判断.

A、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就减少了空气污染,故A正确;

B、绿化工程是植树造林对空气有净化作用,防治扬尘污染,故B正确;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了空气,故C错误;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也就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少污染的方法,主要是了解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实施绿化工程,汽车改用清洁燃料的含义.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运用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两个基本操作和氧气验满方法和量筒规格的选择选出答案.

【解答】A、绝对禁止酒精灯之间对燃,A不对.

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要平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B不对.

C、液体加热要与桌面呈大约45°

角,由图知C对.

D、量筒规格要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相近,不能相差太多,应用10ml的量筒,故D不对.

故选C

【点评】本题对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两个基本操作和氧气验满方法和量筒规格的选择进行了考查,注重了识图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标签图示型;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知:

A、火是与燃烧有关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A错误;

B、火药是化学物质,属于物质的组成范畴,故B错误;

C、地动仪是地理上的仪器,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正确;

D、陶瓷的烧制涉及到了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式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利用图表内容,依据提供的数据对应关系即可解决,空气污染指数从51~100为二级良好,而永州市区的污染指数是58,所以应在二级的范围.

永州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8,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空气污染指数介于51~100,属于Ⅱ级,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识图以及数据分析的能力,找到对应关系对号入座即可解决此类题目.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新信息筛选题.

【分析】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物质,所以涂改液属于混合物,观察选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有关的概念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12.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则会导致氧气的浓度不同;

B、浓度不同,没法比较;

C、在氧气的浓度中,可以根据燃烧的剧烈程度来判断;

D、题目中要求的是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燃烧的影响.

探究粗细的影响,所以要在粗细上对比,其他要素保持一致.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这样就使反应的条件不同,而难以比较,故A错;

B、氧气的浓度不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B错;

C、氧气的浓度相同,根据两种铁丝的燃烧的剧烈情况来得出结论,故C对;

D、浓度不同的氧气中,比较同种铁丝的燃烧,与探究的实验目的不同,故D错.

【点评】本题是实验探究题,解答该类题目时要注意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来比较不同状态的物质的反应,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

空气组成的测定;

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A、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B、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通过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可以判断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

D、为了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应该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A、集气瓶中的水主要用来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集气瓶中的主要用来吸收反应放出的热,使装置尽快冷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主要是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集气瓶中的水主要是为了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该选项说法正确.

【点评】水的用途很广泛,要注意掌握.

【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裂;

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否则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

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A、试管外壁干燥,不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

B、试管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容易炸裂试管;

C、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会聚集在试管口,不会使试管炸裂;

D、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是正确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炸裂.

【点评】熟记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锻炼自己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防止实验时造成试管炸裂而使实验失败.

,针对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