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20236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水利现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江河众多、水系复杂,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按照河流水系划分,分为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珠江等七大江河干流及其支流,以及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内陆河流、东南沿海地区的独流入海河流和分布在边境地区的跨国界河流,构成了我国河流水系的基本框架。

河流水系南北方差异大,南方地区河网密度较大,水量相对丰沛,一般常年有水;

北方地区河流水量较少,许多为季节性河流,含沙量高。

河流上游地区河道较窄、比降大,冲刷严重;

中下游地区河道较为平缓,一些河段淤积严重,有的甚至成为地上河,比如黄河中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最高达13米。

这些特点,加之人口众多、人水关系复杂,决定了我国江河治理难度大。

三是地处季风气候区,暴雨洪水频发。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湿热多雨、雨热同期,不仅短历时、高强度的局地暴雨频繁发生,而且长历时、大范围的全流域降雨也时有发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比如,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梅雨期内连续出现9次和11次大面积暴雨,形成全流域大洪水;

1975年8月,受台风影响,河南驻马店林庄6小时降雨量高达830毫米,超过当时的世界纪录,造成特大洪水,导致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垮坝。

我国的重要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江河沿岸,仅七大江河防洪保护区内就居住着全国1/3的人口,拥有22%的耕地,约一半的经济总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财富的积聚,对防洪保安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洪任务更加繁重。

四是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

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特别是山地多,降雨集中,加之人口众多和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土壤侵蚀量约占全球的20%。

从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2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

从土壤侵蚀来源来看,坡耕地和侵蚀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3.6亿亩坡耕地的土壤侵蚀量占全国的33%,侵蚀沟水土流失量约占全国的40%。

此外,我国约有39%的国土面积为干旱半干

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发生较大洪水50多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员伤亡。

据统计,近20年来,洪涝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8万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5%,而美国仅占0.2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局地暴雨洪水呈多发、频发、重发趋势,流域性大洪水发生几率也在增大,而我国防洪体系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一旦发生大洪水,对经济社会发展将造成极大的冲击。

(二)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国家,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一是水资源需求量大。

全国用水总量已近60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约占62%。

为保证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我国灌溉农业的特点,决定了以农业为主的用水结构将长期存在。

根据对今后20年用水需求预测,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水资源需求仍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特别是工业和城镇用水将增长较快。

二是水资源供给能力不足。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现状多年平均缺水量为536亿立方米,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并存,特别是北方地区缺水严重。

目前,我国人均用水量约为440立方米,仅为发达国家的40%左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供水能力明显不足。

三是用水方式粗放。

我国单方水粮食产量不足1.2公斤,而世界先进水平已达2~2.4公斤;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116立方米,为发达国家的2~3倍;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5,远低于0.7~0.8的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用水需求呈刚性增长,加之用水效率还不高,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将更加凸显。

(三)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我国的农业是灌溉农业,粮食生产对农田水利的依存度高。

目前,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一是老化失修严重。

现有的灌溉排水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于管护经费短缺,长期缺乏维修养护,工程坏损率高,效益降低,大型灌区的骨干建筑物坏损率近40%,因水利设施老化损坏年均减少有效灌溉面积约300万亩。

二是配套不全、标准不高。

大型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率仅约50%,不少低洼易涝地区排涝标准不足3年一遇,灌溉面积中有1/3是中低产田,旱涝保收田面积仅占现有耕地面积的23%。

三是灌溉规模不足。

我国现有耕地中,半数以上仍为没有灌溉设施的“望天田”,还有一些水土资源条件相对较好、适合发展灌溉的地区,由于投入不足,农业生产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较低,近10年来,全国年均旱涝受灾面积5.1亿亩,约占耕地面积的28%。

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发生更大范围、更长时间持续旱涝灾害的几率加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较大风险。

(四)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建设,60多年来,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与交通、电力、通信等其他基础设施相比,水利发展相对滞后,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在防洪工程体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突出薄弱环节。

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低,全国近万条中小河流未进行有效治理,目前大多只能防御3~5年一遇洪水,有的甚至没有设防,达不到国家规定的10~20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

小型水库病险率高,特别是小

(2)型水库病险率更高,病险水库数量高达4.1万多座。

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弱,我国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面积约97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3亿人,绝大多数灾害隐患点尚缺乏监测预警设施,也未进行治理。

蓄滞洪区建设滞后,全国大江大河98处蓄滞洪区内居住着1600多万人,许多蓄滞洪区围堤标准低,缺少进退洪工程和避洪安全设施,难以及时有效启用。

在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方面,我国天然径流与用水过程不匹配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建设大量的水库工程来调蓄径流。

但目前我国水库调蓄能力不足,且地区间不平衡,人均水库库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特别是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11.2%,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

我国人口、耕地与水资源不匹配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通过兴建必要的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解决资源性缺水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但目前全国和区域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尚不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程度不高。

许多城市供水水源单一,缺乏应急备用水源,应对特殊干旱或供水突发事件能力弱,存在潜在的供水安全风险。

(五)水资源缺乏有效保护仍然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

由于一些地方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对国家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一是水污染问题突出。

据2009年全国水资源公报,监测评价的16.1万公里河长中,有6.6万公里水质劣于三类,二是河湖生态状况堪忧。

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经济社会用水挤占河湖生态环境用水量年均达13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河湖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的20%~40%,导致河湖水生态严重退化,特别是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尤为突出。

河道断流、湖泊萎缩现象比较严重,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全国湖泊面积减少了1.49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15%。

三是地下水超采严重。

目前,全国已形成地下水超采区400多个,总面积近19万平方公里,全国地下水年均超采量215亿立方米,相当于地下水开采量的20%。

长期地下水超采,导致一些地区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六)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不顺仍然是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

目前制约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不少,突出表现在水利投入机制、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一是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

我国治水任务繁重,投资需求巨大,由于没有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长期存在较大投资缺口。

一方面,水利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还不高,波动性较大,1998年以来,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中,年均水利投资367亿元,所占比重在14%~24%之间波动。

另一方面,水利公益性强,又缺乏金融政策支持,融资能力弱,社会投入较少。

此外,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政策取消后,群众投工投劳锐减,新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对农田水利建设影响很大。

二是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还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还不适应,流域、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还不健全,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还不顺,水资源管理责任机制和考核制度还未建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实行有效监管的难度较大。

三是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仍不完善。

2002年以来,国有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良性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但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还不能足额到位,许多农村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还存在没有管理人员、缺乏管护经费的问题,制约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加快水利发展的对策措施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

今后一段时间,应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突出加强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保障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保障防洪安全

在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加快推进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建设,不断完善我国防洪减灾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我国中小河流治理任务繁重,应根据江河防洪规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加快治理。

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江大河主要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对流域和区域防洪影响较大,应进行系统治理,提高整体防洪能力。

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数量众多,系统治理投资巨大,近期应选择洪涝灾害易发、保护区人口密集、保护对象重要的河段进行重点治理,使治理河段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二是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

水库大坝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基本完成了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当前,应重点对面广量大的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力争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同时,应特别重视水库的管护,明确责任,落实管护人员和经费,防止因管理不善、维修养护不到位再次成为病险水库。

三是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山洪灾害易发区分布范围广,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

应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尽快在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建成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做到转移避让及时;

对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中灾害发生风险较高、居民集中且有治理条件的山洪沟逐步开展治理,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对于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区,应结合生态移民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搬迁避让。

四是搞好重点蓄滞洪区建设。

为确保蓄滞洪区及时、有效运用,应加快使用频繁、洪水风险较高、防洪作用突出的蓄滞洪区建设。

近期重点是加快淮河行蓄洪区、长江和海河重要蓄滞洪区建设,通过围堤加固、进退洪工程和避洪安全设施建设,改善蓄滞洪区运用条件;

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引导和鼓励居民外迁。

逐步建成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和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洪水“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为蓄滞洪区内群众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

在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完善水文监测体系和防汛指挥系统,提高洪水预警预报和指挥调度能力;

加强河湖管理,防止侵占河湖、缩小洪水调蓄和渲泄空间,避免人为增加洪水风险;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合理利用洪水资源,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改善水生态环境。

(二)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保障供水安全

当前,应针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配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一是尽快形成国家水资源配置格局。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四横三纵”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

当前,应抓紧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发挥效益;

同时,应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和西线工程前期论证工作,深入研究有关重大技术问题,为尽快形成国家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北方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奠定基础。

二是完善重点区域水资源调配体系。

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建设一批支撑重点区域发展的水资源调配工程。

对于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积极有序地推进水库建设,大中小微、蓄引提调相结合,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

对于资源性缺水地区,要在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大力节水的前提下,合理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同时,应强化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三是加快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近年来,我国干旱呈多发、频发趋势,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今年我国北方冬麦区又发生大范围严重干旱,高峰时冬麦区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1亿亩,328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面对严重干旱,水利部门加强了水源调度和技术服务与指导等措施,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扩大了抗旱浇灌面积,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为更好地应对干旱,应抓紧制定抗旱规划,统筹常规水源和抗旱水源建设,特别要加快干旱易发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城镇密集区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做好地下水涵养和储备,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

同时,要加大再生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

四是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已累计解决了2.2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覆盖范围还不全,加之现有工程许多是分散供水,工程标准低,以及水源条件变化等原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很突出。

2006年,全国人大将解决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为重点建议,水利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工作方案,积极落实资金,75.8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可望在明年底前全部解决。

应继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进集中式供水,能与城镇供水管网相连的,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尽快让广大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三)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是稳定现有灌溉面积,对灌排设施进行配套改造,提高工程标准,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同时,大力推进农业高效节水,在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水源工程建设,扩大灌溉面积。

一是巩固改善现有灌排设施条件。

一方面应重点对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恢复和改善灌区骨干渠系的输配水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排涝标准;

另一方面应加大田间工程建设力度,对灌区末级渠系进行节水改造,完善田间灌排系统,解决灌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逐步扩大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面积。

二是大力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

我国农业用水量大、用水粗放,有很大的节水潜力,应把农业节水作为国家战略。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经过10多年的试点,技术已相当成熟,应科学编制规划,加大高效节水技术的综合集成和推广,因地制宜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等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优先在水资源短缺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和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实施,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农业高效节水的投入,建立一整套促进农业高效节水的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良性发展。

三是科学合理发展农田灌溉面积。

据有关研究成果,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空间有限。

应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在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确定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后备产区,结合水源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灌区,科学合理地扩大灌溉面积。

同时在西南等山丘区,结合“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和改善灌溉面积,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

四是加强牧区水利建设。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建设灌溉草场和高效节水饲草料地是解决过度放牧、保护草原生态的有效措施。

据测算,1亩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的产草能力相当于20~50亩天然草原的产草能力。

应根据水资源条件,在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等牧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积极推进以灌溉草场建设为主的牧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草场载畜能力,改善农牧民生活生产条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四)推进水土资源保护,保障生态安全

水土资源保护对维持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应重点从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生态脆弱河湖治理修复、地下水保护等方面,开展水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

一是加强水土流失防治。

首先要立足于防,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

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要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其次是治理和修复,对已经形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重点开展坡耕地、侵蚀沟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

同时,应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在人口密度小、降雨条件适宜、水土流失比较轻微地区,采取封禁保护等措施,促进大范围生态恢复和改善。

二是推进生态脆弱河湖修复。

目前我国水资源过度开发、生态脆弱的河湖还较多,在治理中应充分借鉴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流域治理经验,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防止无序开发水资源和盲目扩大灌溉面积,严格控制新增用水;

对开发过度地区,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压缩灌溉面积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合理调配水资源,逐步把挤占的生态环境用水退出来;

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中,应充分考虑河流生态需求,保障基本生态环境用水。

三是实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

地下水补给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遭受破坏恢复困难,同时地下水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抗旱应急水源,须特别加强涵养和保护。

应尽快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动态掌握地下水状况。

划定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防止超采区的进一步扩大和出现新的地下水超采区。

加大超采区治理力度,特别是对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地面沉降区、滨海海水入侵区等重点地区,应尽快制定地下水压采计划,通过节约用水和替代水源建设,压减地下水开采量;

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雨洪水、再生水等回灌地下水。

四是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规模大、类型多,不仅有重点骨干工程,也有面广量大的中小型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在规划编制、项目论证、工程建设以及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都应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水库建设中,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方案的比选和优化,尽量减少水库移民和占用耕地,科学制定调度方案,合理配置河道生态基流,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河道治理中,应处理好防洪与生态的关系,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注重加强河湖水系的连通,促进水体流动,维护河流健康。

(五)实行以水权为基础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更趋严峻,水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为有效解决水资源过度开发、无序开发、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改变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是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用水总量已近6000亿立方米,北方一些地区用水量已经超过了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到2030年,我国用水高峰时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

这一指标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了我国的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用水需求确定的,是我国用水总量控制的红线。

当前,应按照国家水权制度建设的要求,制定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将用水总量逐级分配到各个行政区,明晰初始水权。

同时,也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探索建立水市场,促进水权有序流转。

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

首先应分地区、分行业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虽然制定了一些用水定额指标,但指标体系还不完整,有的定额过宽、过松,难以起到促进提高用水效率的作用。

用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综合研究确定。

其次,应加强用水定额管理。

把用水户定额执行情况作为节水考核的重要依据,建立奖惩制度。

应实行严格的用水器具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淘汰不满足用水定额要求的生活生产设施和工艺技术。

同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实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鼓励用水户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三是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

我国《水法》明确规定,要“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

目前,我国一些河湖的入河污染物总量已超出其纳污能力,水污染严重。

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均已划定了水功能区,初步提出了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当前要按照《水法》规定,履行相关审批程序,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建立一整套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管理制度,严格监督管理。

对于现状入河污染物总量已突破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地区,要特别加强水污染治理,下大力气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严格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四是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关键在于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有效的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