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2015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docx

《813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打印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水平名称

669

采区名称

十三采区

地面标高(m)

1140.0~1230.0

工作面标高(m)

603.0~670.2

地面的

相对位置

本工作面地表位置位于高家沟以南,窝窝咀以北,柳树垴以东,窑子沟以西的山梁沟谷地带,工作面中部上方为四亩堰村(已搬迁),地表有部分农田和山林,工作面上方有老坟沟河、东梁沟河、大石板沟河,自南向北横穿工作面。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地面无建筑物。

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

本工作面位于十三采区东翼的南部,西部为十三采区东副巷,北部为本采区81303工作面(未掘),东部为十三采区东部边界线,南部为S8301工作面(现正采)、S8302工作面(未回采),西部上方为北头嘴井十九采区71902、71904回采工作面采空区。

走向长度(m)

1566

倾斜长度(m)

216.5

面积(m2)

338705

 

第二节煤层

煤层厚度(m)

6.60~8.20

煤层结构

(m)

5.01(0.15)1.79

煤层倾角

(°)

1~13

6.95

5

开采煤层

15#

煤种

WY3

稳定程度

稳定

煤层情

况描述

本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结构复杂,煤层总厚度最大8.20m,最小6.60m,平均煤厚6.95m,煤层节理发育。

煤层中含夹石1层,赋存不稳定,分布在煤层的下部。

煤层节理产状:

132°∠65°。

表1—2:

煤层情况表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表1—3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

名称

岩石

名称

厚度

(m)

特征

老顶

深灰色石灰岩

11.64

深灰色石灰岩,坚硬,含动物化石,含二层泥岩。

直接顶

黑色泥岩

1.36

黑色泥岩,呈贝壳状断口,裂隙发育。

伪顶

伪底

直接底

黑色泥岩

3.01

黑色泥岩,致密、性脆,含黄铁矿结核。

老底

深灰色细砂岩

6.29

深灰色细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植物化石碎片。

 

第四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本工作面煤层总体为一向斜构造,局部地段发育有次一级的向、背斜构造。

煤层倾角最大13°,最小1°,平均倾角5°。

本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共揭露挠曲构造13条,断裂构造6条,具体位置见《81301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其产状、褶幅及对回采的影响程度详见表1-4。

本工作面坑透后,圈定两处异常区,编号分别为E1和E2异常区。

分析认定E1异常区由坑透预测陷落柱KTX1影响所致,E2异常区由掘进过程中揭露断层的F1、F2,陷落柱X1,挠曲N1、N2、N3、N4影响所致。

此外据坑透分析工作面内隐伏四条逆断层,编号为KTF1、KTF2、KTF3和KTF4,KTF1落差接近1/2煤厚,不排除煤层破碎的可能,对回采有一定影响;KTF2和KTF4的落差小于1/2煤厚,对回采影响不大。

KTF3的落差大于1/2煤厚,对回采有一定影响;具体位置见《81301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岩层节理产状:

304°∠70°

二、陷落柱及冲刷带对回采的影响:

本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共揭露4个陷落柱,其编号分别为X1、X2、X3、X4,其中X1、X2均已切割在回采工作面以外,X3、X4对回采影响较小,具体位置见《81301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工作面坑透后,异常区E1内隐伏一编号为KTX1的陷落柱,预计长轴为40m左右,对回采有影响;另外预测陷落柱KTX2预计长轴为23m左右,对回采有影响。

具体位置见《81301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本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未揭露冲刷构造。

 

表1—4:

构造情况表

构造名称

走向

倾向

倾角

性质

褶幅(m)

对回采的影响程度

落差(m)

F1断层

289°

45°

逆断层

1.50

有一定影响

F2断层

298°-306°

40°

逆断层

4.00

影响大

F3断层

95°

30°

逆断层

0.90

有一定影响

F4断层

115°-117°

25-42°

逆断层

4.00

影响大

F5断层

138°

20°

逆断层

2.50

影响较大

F6断层

293°

32°

逆断层

0.90

有一定影响

1挠曲

96°-131°

35-38°

挠曲

8.00

影响大

2挠曲

124°

46°

挠曲

2.80

影响大

3挠曲

106°-133°

9-40°

挠曲

8.00

影响大

4挠曲

133°

34°

挠曲

1.30

有一定影响

5挠曲

116°-133°

21-70°

挠曲

6.00

影响大

6挠曲

98°

30°

挠曲

1.50

有一定影响

7挠曲

125°

20°

挠曲

0.80

有一定影响

8挠曲

104°

30°

挠曲

2.00

影响较大

9挠曲

290°-294°

28°-90°

挠曲

8.00

影响大

10挠曲

127°

50°-90°

挠曲

2.00

影响较大

11挠曲

236°

28°

挠曲

4.00

影响大

12挠曲

103°

54°

挠曲

2.00

影响较大

13挠曲

126°

46°

挠曲

1.40

有一定影响

第五节水文地质

一、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为:

本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为:

1、地表河流:

本工作面地表有老坟沟河、东梁沟河、大石板沟河,均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时补给水量充沛。

2、含水层水:

本工作面上方K2灰岩、怪砂岩、K3灰岩、K4石灰岩等均属局部裂隙含水层。

在工作面推进到低凹处时可能会有顶板淋头水及落山出水现象。

3、巷道积水:

本工作面走向高抽巷在掘进结束后留有两处巷道积水,位置见《81301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其积水量从1#~2#依次为5、54立方米,有极少量补给。

4、采空区积水:

本工作面回风巷西部上方有一处3#煤19采区巷道积水,积水量为400立方米。

本工作面西部上方为3#煤层71902、71904回采工作面采空区,在采空区低凹地段可能有零星积水。

5、钻孔:

工作面上方有019号钻孔,若钻孔封孔不良,地表水、含水层水、上方采空区积水均可能沿钻孔溃入本工作面。

二、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1、对于工作面上方局部裂隙含水层水,在工作面推进到低凹处时可能会有顶板淋头水及落山出水现象,要做好防排水准备工作。

2、对于本工作面走向高抽巷巷道积水必须提前疏放,经验证疏放完毕,方可回采。

3、对于一矿煤采空区积水根据阳煤局地(1991)624号文件及阳煤会(1991)96号文件精神对此积水不予疏放,但必须做好防排水准备工作。

4、工作面上方有019号钻孔,若封孔不良,可能导水。

工作面回采至钻孔附近时要加强观测,并做好防排水准备工作。

5、工作面有积水时,安设潜水泵,及时排除积水。

三、涌水量:

本工作面主要充水因素有:

地表河流、含水层水、采空区积水、巷道积水等。

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2m3/h,最大涌水量为30m3/h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其它影响因素主要是瓦斯因素,由于上方煤层的开采,本煤层瓦斯得到一定程度释放。

随着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瓦斯绝对涌出量也会随之增加。

另外本工作面预计最大瓦斯涌出量为7.80m3/t,回采过程中应当加强瓦斯管理,构造附近预计瓦斯涌出量会增大,通风部门应当加强瓦斯监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表1—5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瓦斯

绝对瓦斯涌出量40.2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6.53m3/t。

煤尘

无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

Ⅲ类,不易自燃

地温

16.9ºC~23.2ºC

地压

岩石坚固性系数(F)

煤层

直接顶

老顶

直接底

老底

2.0

3.0~4.0

8.0~12.0

4.0~5.0

6.0~7.0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本回采工作面揭露了六条断层、十三条挠曲构造、二个陷落柱,回采前队组提前做好过构造准备工作,以保证安全生产。

2、本工作面局部地段煤层倾角较大,回采期间要适时调整好支架坡度,防止丢煤或割底。

3、由于本工作面充水因素较多,工作面回采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排水准备工作,安设排水量60m3/h的专用水泵及相应防排水设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业储量W总=L×Q×h×γ

=W1-W2=(339039-334)×6.80×1.4=3224471.6吨

可采储量W3=W总×c=3224471.6×87%=2805290.3吨

式中:

W总—工业储量;W1—工作面总储量;W2—陷落柱的损煤量;

W3—可采储量;L—工作面走向可采长度;

Q—工作面倾向可采长度;h—煤层纯煤厚度;

c—工作面回采率;γ—容重

二、服务年限:

可采走向长1566m,设计日推进度为3.2m,月推进度为91.2m(按30天/月算,正规循环率为95%)

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设计推进长度

=1566/3.2=489.4(天)服务期限大约16.3个月。

第二章:

采煤方法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化放顶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方式;双滚筒采煤和落煤、装煤,液压支架维护顶板和放顶煤,前后两部工作溜运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一节巷道布置

81301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1566m,倾斜长度216.5m,本工作面位于北丈八井丈八十三采区,本工作面共布置五条巷道,一条进风巷用于运输煤炭,一条回风巷用于回风和运输物料,两条内错尾巷解决本煤层回风落山角瓦斯,一条走向高抽巷用于抽放邻近层瓦斯。

附图2-1:

工作面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图

一、工作面进风巷:

进风巷支护形式为全锚支护,断面为矩形,毛高3.0m净高2.9m,毛宽4.7m,净宽4.5m。

荒断面面积14.1m2,净断面面积13.05m2。

进风巷内安装皮带输送机一部,转载机一部。

二、工作面回风巷:

回风巷支护形式为全锚支护,断面为矩形,毛高3.0m净高2.9m,毛宽4.2m,净宽4.0m。

荒断面面积12.6m2,净断面面积11.6m2。

铺设轨道,安装5部JD—25型调度绞车,用于材料设备的运输。

三、工作面尾巷:

尾巷支护形式为锚杆+锚索支护,断面为矩形,解决本煤层回风落山角瓦斯;毛高2.4m,净高2.3m,毛宽3.6净宽3.3m。

荒断面面积8.642m2,净断面面积7.59m2。

新补内错尾巷支护形式为锚杆+锚索支护,断面为矩形,毛高2.6m,净高2.5m,毛宽4.1m,净宽3.8m。

荒断面面积10.66m2,净断面面积9.50m2。

解决本煤层回风落山角瓦斯。

四、工作面高抽巷:

高抽巷支护形式为锚杆支护,断面为矩形,毛高2.4m净高2.3m,毛宽3.6m,净宽3.3m。

荒断面面积8.64m2,净断面面积7.59m2。

用于投放邻近层瓦斯。

 

附图2-1:

工作面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图

附图2-2:

81301工作面回进风巷道断面图

进风巷

回风巷

内错尾巷

新补内错尾巷

走向高抽巷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采煤工艺:

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低位放顶煤采煤工艺,工作面每割一刀煤放一部顶煤,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