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车市场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契合了出行基于LBS服务的需求8
2、移动支付的成熟和用户消费习惯已得到培育9
3、资本的涌入是推动行业前进的最大动力11
4、在线租车行业集中度低,专车有望实现弯道超车12
5、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结构更容易催生出行领域的巨头13
6、中国专车市场空间测算14
三、市场主要玩家简介15
1、Uber:
具备低价能力的专车行业标杆15
2、滴滴快的坐享出租车端积累的用户流量16
3、易到用车:
中国最早的专车服务提供者17
4、神州专车模式享有现行政策红利18
5、专车的未来:
低价和优质服务是取胜关键19
四、国内外对专车的政策演变21
以Uber为例的专车公司主要帮助用户通过移动应用实现快速叫车的服务,Uber估值已经达到410亿美元,滴滴快的最新估值区间为150-180亿,专车类公司致力解决出行的需求,高频和绝对刚性决定了其高估值,可拓展的市场具有想象力。
中国专车市场条件已经成熟,主要原因有:
移动互联网与出行市场基于LBS的服务相契合、移动支付的成熟以及消费者消费习惯已经得到培育、资本迅速涌入对行业的推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多。
基于出行的需求和供给严重不对等,专车将创造新的增量市场,同时专车良好的服务也会对出租车进行一定程度的替代,以增量市场和对出租车市场的合理替代率两个角度测算中国的专车仅在出行市场将至少达到3200亿元。
从国际国内的政策演变来看,专车是交通出行领域的重大变革,不会被取缔,国外法律演变趋势是将此类APP专车归入“交通网络服务”类别。
低价和优质服务是未来专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中国专车领域的巨头看好滴滴快的和Uber。
一、专车公司为什么享有高估值
1、专车公司估值远高于在线租车公司
以Uber为例的专车公司主要帮助用户通过移动应用实现快速叫车的服务,Uber自2009年成立以来,融资和估值一路高歌猛进,在2014年年末完成最新一轮融资12亿美元之后,估值已经达到410亿美元,今年初滴滴快的合并之后发力于专车市场,合并之后估值达到80亿美元,最新一轮融资20亿美元,创造了创业公司最高融资,估值区间在150-180亿美元。
易到用车最新的估值也达到了30亿美元,专车在过去的两年里以分享经济的形式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而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截至目前的市值仅为92亿美元,中国在线租车公司的龙头--神州租车,市值折算成美元为60亿美元左右,而且是在推出了神州专车之后的市值,如下图。
从图中2可以看到,2015年1月底神州租车与优车科技合作推出神州专车之后,现在股价已经上涨了约67%,事实上,目前神州专车将自营的车辆一部分用于专车仅仅是作为其租车业务的一种补充,但是资本市场看到了专车的巨大市场,所以其股价不断上涨。
2、高频和绝对刚性决定了专车公司的高估值
专车的市场空间大,专车类公司估值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是因为专车解决的是出行的需求,出行是一种高频的、绝对刚性的需求,具有非周期的特点,租车类公司则不同,主要解决的是旅游需求,旅游是周期性行业,经济萧条时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相对出行来说是低频的和非刚性的,全球的互联网巨头,如谷歌,FACEBOOK,以及BAT都具有高频且低价的特征,专车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低价,烧钱补贴的低价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真正有能力降价的专车公司才是未来的巨头;
第二是因为专车创造了新的市场,出行+物流+社交让专车的估值迅速膨胀。
专车的出现是交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不仅仅是抢占出租车市场,如果车队规模足够壮大那其足以创造新的市场:
出行、社交、以及情人节送鲜花等特殊节日配送都是新的市场。
3、P2P分享经济正在崛起
据调查显示,一辆小车从购买到报废过程中只有5%的时间是在正常使用当中,95%的时间处于停放、堵车、修理的限制状态,如何改变车辆的闲置状态正是目前互联网和分享经济努力的方向,许多领域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分享的概念,比如二手物品交易网站、以Airbnb为代表的房屋分享、以Uber为代表的私家车分享在国外发展迅猛,人们也乐于参与这种经济形式,在中国,我们认为,房屋领域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信还需市场教育,但汽车领域的分享时机已经成熟。
根据Frost&
Sullivan的研究,在北美参与车辆分享的成员将从2013年的126,911人增长至2017年的399,917,年复合增长率为77.5%。
专车领域的强烈需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对出租车的牌照许可制,以中国为例,许多城市存在着许多所谓的“黑车”,北京的“黑车”就达到8万辆以上,“黑车”是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租车解决不了的运力,2003-2013年间,全国城市出租车规模增长缓慢,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二、中国专车市场条件已经成熟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契合了出行基于LBS服务的需求
当下互联网正从衣食住行各方面深刻的改变着中国的传统行业,互联网+也掀起了资本市场的热潮,对于专车类的出行市场,对地图技术、导航等LBS的服务依赖性大,目前国内的XX地图、高德地图技术日益成熟,用户在出行的过程当中得到好的体验就会对平台产生依赖性,平台的粘性因此得到加强,而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将使这些LBS服务的技术应用的价值发挥最大,根据Frost&
Sullivan的调查研究,从2009-2013年,中国移动端的渗透率从17.5%增长至36.7%,2017年将达到63.1%。
2、移动支付的成熟和用户消费习惯已得到培育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显示,2014年,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215.30亿笔,业务金额17.05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52%和90.29%,全年保持平稳高效运行,其中移动支付表现尤为突出,业务规模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53.31亿笔,占互联网支付笔数的71%,业务金额8.24万亿元,占至互联网支付金额48%,同比分别增长305.9%和592.44%。
今年春节期间,微信通过红包的形式绑定了2亿张银行卡,创造了数十亿的现金流,足以见移动支付和消费习惯的成熟,用车方面,用户的APP软件叫车的习惯培育靠的是补贴大战,2014年初,滴滴和快滴开始了返现等补贴形式,到后来的代金券,直到去年5月至今,滴滴推出微信分享打车红包的形式,使得其用户开始激增,截至目前,滴滴快滴基本停止了对出租车用户的补贴,而是发力于专车市场,一方面是因为出租车产生不了营收,只有专车才能产生营收,另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逐渐形成,可以发力于专车市场。
根据艾瑞咨询整理的关于Uber的数据显示,Uber在2013年10-11月之间的每周新增用户保持在7万人以上,活跃用户也基本保持在40万人以上,新增用户和活跃用户都保持着平稳的增长。
3、资本的涌入是推动行业前进的最大动力
没有一成不变的商业模式,资本则是创业公司最佳的试错利器,Uber从创立至今已过六轮融资,基本上保持着至少每年融资一次的速度进行扩张,目前累计融资额已经超过15亿美元,全球的创业公司历史上实属罕见,Uber借助着资本的力量在全球大规模扩张。
2012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先后上线,在2015年初两家合并之前,各先后融资均超过8亿美元,滴滴和快的刚上线的时候,许多投资人讨论到底这种持续烧钱的模式到底能不能创造价值,在市场上大家看到的是出租车司机不缺活,一旦缺少了补贴出租车司机就很快就会脱离这个平台,但是现在可以看到的是持续烧钱的模式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培育了消费习惯,从而可以切入专车市场,抓佣金形式的营收,而专车司机则对平台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滴滴快的也就顺利的进入了专车市场。
4、在线租车行业集中度低,专车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未来,租车与专车是相互渗透的局面,租车行业自营的重资产模式决定了其规模扩张只能靠收购线下的汽车租赁公司或者自建车队规模来实现,不能解决基本出行的需求,而专车的轻资产模式扩张速度极快,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一旦能建立强管控的制度来保障消费者体验和安全,P2P模式不仅不是非死不可的局面,而且会迅速占领出行和旅游市场。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线租车市场前3玩家仅仅占至市场的11%左右,在美国,线下租车公司发展历史悠久,市场集中度高,决定了线上只是对线下提高效率的一种补充,但在Uber模式出来之后,因为相较于租车可以省去停车、查路线、借车与还车的麻烦,因此迅速在美国各大城市扩张。
在中国,互联网是对传统行业全面的改造,未来,定位于解决基本需求的专车向旅游市场渗透、蚕食租车的市场份额是显而易见的。
5、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结构更容易催生出行领域的巨头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密度高,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中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3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3倍,且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400人,中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为200人,西部地区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从全国来看,人口密度超过1000人每平方公里的城市多达16个之多。
对于专车来说,利用率是衡量运营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利用率指的是司机的运作时间除以空闲时间,而高利用率正是实现降价的核心逻辑,因此,人口密度越大,人口越集中,就越能对出行产生高需求,从而提高专车的利用率,让专车司机能够最小化空闲时间。
6、中国专车市场空间测算
我们仅测算专车在出行领域的市场空间,以2014年全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里程为基础(2014年该数字为1618.11亿公里,取整1600),并假定每公里收费5元(含起步价)。
一方面目前各大城市出租车远没有满足出行的需求,因此专车必定会创造新的增量市场,另一方面专车的出现会对出租车替代一部分出租车市场,假设创造的新的增量市场为30%,对出租车的替代率为10%,则未来专车市场仅出行市场就将达到3200亿元。
三、市场主要玩家简介
目前,市场上典型的玩家包括Uber,滴滴快的,易到用车以及神州租车推出的神州专车。
具备低价能力的专车行业标杆
Uber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效率建立的低价策略,“高利用率+低价=低利用率+高价”表明即使是低价也能给司机创造同样的收入,给公司带来同样的营收,UberX是Uber公司的第一个低价品种,在美国许多城市,UberX的价格已经降至出租车价格之下,这使得Uber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用户越多则自然对司机有着越强的吸引力,Uber的低价是长期策略,前期补贴实现低价推广市场,后期靠自身强大的实现低价,2015年初推出了第二个低价产品UberPool(拼车),目前在旧金山、纽约和巴黎开展了业务。
第二、强系统+强规则保障高效率,派单制体现了公司系统的响应和匹配能力,通过接单率控制的奖励政策来形成对司机的强规则。
第三、接送时间短+覆盖密度大+利用率高形成的正向反馈驱动着公司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
2、滴滴快的坐享出租车端积累的用户流量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中国APP打车市场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累计用户规模达1.72亿,快的打车占据56.5%的份额,滴滴打车占据43.3%的份额,其中快的打车覆盖360个城市,滴滴打车覆盖300个城市,从打车软件市场份额看,两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15年2月两家进行了合并,停止了对用户端出租车的补贴,而是发力于专车市场,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均在2014年7月左右推出,滴滴快的专车的优势是依靠出租车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未来的核心看点是能否持续低价来稳定用户。
中国最早的专车服务提供者
易到用车成立于2010年,易到用车的模式和Uber比较类似,在车型上也分为经济型、舒适型、商务型、豪华型等不同类型的服务,相比于各类专车,易到用车是中国市场上最早提供商务专车服务的公司,但是其专车的市场份额不仅落后于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而且还落后于去年7月才进军中国市场的Uber,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专车服务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一季度,专车服务订单量占比前三名分别是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Uber和易到用车,占比分别为78.3%、10.9%和8.4%,易到用车落后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将自己定位于解决基本出行需求的角色,而一直是专注于高端商务人群。
2015年初,易到又宣布融资13亿美元成立汽车租赁公司,成立汽车租赁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防范接下来的政策风险,若政策严格打击私家车,则公司很可能走向在线租车的模式。
4、神州专车模式享有现行政策红利
2015年1月,神州租车与优车科技公司合作,推出神州专车品牌,具体形式是神州租车将自身车辆租给优车科技公司,优车科技公司招募专职司机,以自营的重资产模式杀入专车市场,神州专车目前在全国60个城市开展运营,和Uber以及滴滴快的相比,神州专车以自营车辆进行专车服务是符合现行法规的,2015年1月8日,交通部明确一方面肯定了并鼓励专车的发展,但同时强调严格禁止私家车从事专车业务,3月份又公开表明“私家车永远不允许当专车用”,并预计年内会有关于专车的政策法规。
自营模式虽然符合政策法规,但是如果要达到解决基本出行的需求,靠自营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大规模车队的扩张,考虑到神州租车强大的车队规模,未来如果平台模式突破了法律监管,神州租车自营+平台的模式在中国的大市场背景下也可以在区域占至一定的份额。
低价和优质服务是取胜关键
未来,不依靠补贴实现的低价将是专车公司最有利的核心竞争力,以Uber为例,2012年在美国推出UberX,UberX是Uber的第一个试验的低价策略,推出UberX之后,公司发现用户开始急剧上升,这让公司意识到其出行领域巨大的价格弹性。
低价能让更多用户享受到了优质的服务,因而就促发了更大的市场需求。
Uber有一个很强大的后台数据分析中心,随着UberX运行而收集到的市场数据会返到这个数据分析中心,数据会分析出用户的行为以及在每一个价位释放的价格弹性,同时这个部门还有一个智能匹配系统,兼具市场需求预测、供给位置、智能匹配以及动态定价的核心功能,每天都要完成超过一百万次的司机和用户之间的匹配。
随着UberX的大范围推广,公司开始注意到司机运营时间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也就是司机们的时间都充分的跑了起来,这样即使保持在一个相对低价运行也能获取足够的收入。
而用户的大量又在另一方面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准性,搭配着强大的后台匹配系统自然就促成了司机的高效率运营,最后的好处就是基本能够以消费者都能接受的价格提供服务。
UberPool是Uber推出的第二个低价策略,国内的拼车概念源于UberPool,简单逻辑如下:
一个Uber的司机去载同方向的至少两名乘客,第一个乘客下车后,在相应地点的载上另一个乘客,这就是所谓的“分享”,在专车领域叫做“ride-sharing”,这样的拼车形式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花费非常之低。
拼车在技术上要求是很高的,类似于计算机科学中的遗传算法(TSP),但是同时又比TSP复杂,比如:
要面对许多个对象;
目的地是动态变化的;
对象不断的进入和退出这个市场;
这些对技术团队的要求极高,程序的精准设计关乎到消费者的体验。
此外,用户体验对于专车也至关重要,一旦用户体验不好则会很快脱离平台,目前专车市场的服务普遍较好,各大公司都采取评价的方法,不仅是乘客对司机的评价,也会有司机对乘客的评价,这样在透明的规则下行事,能有效解决以往消费者对于信任和安全的疑虑,同时司机也会有对乘客的评价,这样对司机的利益也是一种保护,未来消费者的体验关乎着平台能否对消费者产生粘性,因此,怎样构建更合理的措施保障优质的用户体验也是专车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四、国内外对专车的政策演变
专车,以前被定义为“黑车”,不管是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都存在,互联网时代的专车能有效解决安全和信任等痛点,同时带给消费者极致的体验,受到了消费者的大力追捧,但是其发展过程当中始终绕不开政策的监管,在美国加州,Uber已经被法律许可为“交通网络公司”的服务类公司,从Uber在国内外受到的法律禁止到宽松的演变趋势来看,未来,专车将被赋予新的法律保障其合法地位,中国政府也表明专车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只是私家车需要规范。
从长期来看,出租车公司拒载、要价、乘车环境恶劣的痛点最终会被优质服务的专车市场改变,专车致力于解决的是基本的出行市场,专车的存在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消费者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