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9298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363户

353.64亿元

33.1%

140.51亿元

从区域分布上看,以新都区-郫县-温江区-双流县-锦江区-高新区-金牛区为聚集区,形成了名烟、饮料、调味品及休闲食品的食品工业企业聚集带;

以邛崃-新津-崇州为聚集区,形成了肉类加工、白酒制造和茶业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聚集带。

这两个聚集带共聚集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72户,占全市食品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74.93%,主营业务收入合计256.5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2.55%(见表3)。

表32007年成都食品主要产业经济情况表

产业

主营业务

收入(亿元)

增长

(%)

占食品工业主营

业务收入比重(%)

初级农副食品加工业

197.26

36.5

40.47

食品制造业

97.44

53.68

19.99

饮料(酒类)制造业

117.51

45.64

24.11

烟草制品业

75.14

6.7

15.42

(二)对比分析。

全世界食品工业以每年约27000亿美元的销售额居各行业之首,是全球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

国内在“十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4%,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3%,经济总量连续5年居各工业行业之首。

国内外食品产业发展表明,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为:

原料资源、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科技力量、区位条件、产业环境等(见表4、表5)。

表4成都与其他城市食品产业部分指标比较

城市

平均实收资本

(万元)

科技机构比例

研发经费比例

全员劳动

生产率

产业集聚指数

区位熵

成都

2311.4

10.746

0.102

1.086

1.516

重庆

4110.8

3.286

0.264

0.688

0.686

西安

2534.6

0.776

0.696

武汉

4655.2

11.026

0.315

1.11

2.10

南京

3643.7

8.022

0.258

1.24

杭州

3941.9

9.013

0.193

1.53

表5成都与其他城市食品产业现状比较

农产品加工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

饲料制造业

产品种类

龙头企

业数量

龙头企业数量

41

26

109

6

29

17

8

1

14

4

27

31

44

18

9

35

85

11

7

3

56

47

71

12

16

5

68

36

60

22

23

54

19

93

51

注:

1.龙头企业只统计到省级龙头企业;

2.西安、南京数据截至到2006年底,其余为2007年底;

3.产品种类除烟草外按大类统计。

(三)优劣势分析。

1.优势。

(1)原料资源。

食品工业是资源型产业,成都号称“天府之国”,成都及周边地区粮油、果蔬、肉、乳、烟草等食品加工原料不仅产量丰富,而且品质优良,成都的水质也非常适合食品加工,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人力资源。

食品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四川是人力资源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有较为突出的优势(见表6、表7)。

表62007年成都与其他城市劳动力成本比较(工资指导价)

单位:

员工级别

上海

北京

广州

初级工

700-1350

1000-2400

1167-2250

840-1620

中级工

800-1600

1400-3200

1333-2667

960-1920

高级工

900-2100

1600-4500

2100-3500

1512-2520

技师

1000-2450

2000-6000

1333-3500

960-

表72007年成都与其他城市劳动力成本比较(工资指导价)

单位:

管理人员级别

公司级管理人员

2000-9000

8000-25000

7407-33333

5333-24000

部门级管理人员

5500-15000

5555-16666

4000-12000

管理人员

1100-3000

4000-10000

4074-11111

2933-8000

一般职员

800-2100

800-7777

576-5600

(3)产业基础。

成都食品加工业传统优势明显,以郫县豆瓣为代表的川菜特色调味品有300年历史和较高知名度,新繁泡菜、邛崃白酒产业也有较长历史,品种繁多的成都小吃更是闻名海内外,这些都为成都食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科技力量。

地处成都的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省食品发酵研究设计院等多家科研机构以及四川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等9所大专院校均具有较强的食品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能力,是国内食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比较集中的城市,具有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为成都食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5)区位优势。

成都市商业发达,市场半径大,位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是开拓西部市场的桥头堡。

(6)产业环境。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成都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在投资、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化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食品工业,政府将给予大力扶持。

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工业强省战略中,又进一步明确了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先地位,并且出台了加快发展的具体办法和措施,为我市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2.劣势。

专业化原料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证。

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较低。

由于历史原因,成都食品企业以中小型居多,产业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产学研结合的合作平台建设不够完善,主要技术领域尚未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区位方面。

交通与物流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西部中心城市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尚无专业化园区,布局较分散,装备、包装等支持性产业不配套;

融资渠道不畅通。

二、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及规划布局

(一)总体思路。

依托蒲江食品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邛崃、郫县、新津三个特色产业园,培育有一定品牌基础,前景广阔和对农业资源利用率高的龙头企业,通过技术辐射、人才辐射、产品辐射,促进成都市现有食品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食品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1)产量目标。

到2017年,肉类加工能力达到400万吨、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油料加工能力达到450万吨、奶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果蔬加工能力达到420万吨。

粮食、油料、肉类、奶、果蔬等主要农产品加工率分别达到75%、75%、60%、55%和8%以上,食品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0.38∶1提高到0.70∶1。

(2)经济目标。

到2017年,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80亿元,工业增加值730亿元,实现利税250亿元,年均增长14%,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0%,新增就业人数11.5万人。

(3)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7年,食品工业各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发展目标:

肉类加工产业达到205亿元,饲料加工产业达到190亿元,酿酒制造产业达到140亿元,酱腌菜及调味品制造业达到150亿元,饮料(茶业)制造业达到195亿元,烟草制造业达到210亿元,粮油加工产业达到145亿元,食品制造业达到280亿元。

2.规模以上企业年度目标(见表8、表9)。

表8成都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经济发展目标

年度(年)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实现利税(亿元)

2008

405

170

55

2009

460

193

62

2010

525

220

2012

710

298

95

2017

1350

567

180

表9成都市食品产业集群社会贡献目标

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

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2.5

3.3

13

4.5

15

6.0

20

11.5

(三)规划布局。

1.布局的基本原则。

适当集中与分散发展相结合,既考虑集群发展规划,又要兼顾产业现状,以集中、集约、集群发展为规划原则。

2.重点建设“一区三园”。

“一区”即蒲江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定位为全市食品工业最主要的聚集区,着重发展肉制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茶业)加工、饲料加工、粮油加工等产业,将全市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食品企业布点在该园区。

“三园”,即郫县安德镇川菜调味品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川菜调味品;

邛崃白酒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品牌白酒及基酒;

新津台湾农民创业园区,重点发展饲料产业。

3.烟草加工业布局。

以锦江区的四川烟草工业公司成都卷烟厂为载体,发展烟草加工业。

4.农副产品初加工布局。

农副产品初加工以原料种植(养殖)基地为依托,以农村闲置用房和集体建设用地为发展载体,各区(市)县合理规划布局。

对投资额较大和规模化生产的项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引导进入园区发展。

成都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图

三、发展重点

(一)肉类加工业。

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熟肉制品,扩大低温肉制品生产,积极推进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

在稳步发展猪肉产品的同时,加快发展禽、兔肉制品;

广泛开展畜禽血液、骨组织、脏器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开发生产各种生物制品,延长产业链。

培育在国内有竞争力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1-2个,逐步集聚中小企业。

(二)粮油加工业。

以稻谷深加工为重点,推广大米配米、调质技术,开发精米加工新产品;

油料加工以调和油、专用油为重点,提高食用油品质,扩大精炼油产量。

充分利用米糠、油脂资源,积极开发米蛋白、米糠营养油、卵磷脂、甘油、脂肪酸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产业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

培育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粮食加工企业1-2个和油脂加工企业2-3个,逐步集聚中小企业。

(三)饲料制造业。

重点发展新型高效复合饲料,积极发展微生物发酵产物、蛋白质、纤维素水解产物等新型原料,引导和鼓励食品加工业与饲料加工业的联动发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发展常规畜禽饲料的同时,积极开发有机饲料、动物保健饲料、宠物饲料、水产养殖业饲料等,实现品种和规模的同步扩大。

引进、培育和扶持饲料龙头企业2-3个,带动中小型加工企业协调发展。

(四)酿酒制造业。

重点加强白酒的品牌培育与推广,在继续发展基础酒的基础上,培育品牌酒龙头企业育2-3个,创国家名牌1-2个,年增品牌酒产量3-4万吨,带动基础酒生产企业10—15个。

到2017年,基础酒向本地品牌酒的转化率达到70%以上。

(五)酱腌菜与调味品制造业。

依托郫县豆瓣和新繁泡菜的区域品牌效应,加速形成“高端品牌企业+一般生产企业+原料基地+农户”产业链,整体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品牌效益,拉动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

鼓励引进大企业和兼并、整合中小型生产企业,重点培育川菜特色调味品重点企业2-3个和泡菜重点企业2-3个,创国家名牌3-4个。

(六)食品制造业。

重点发展有成都特色的名优休闲食品,扶持有一定品牌基础、有一定经济规模和市场潜力的龙头企业,以改进生产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性,拓展国内外市场和推广品牌为重点,整合现有资源优势,把食品制造业做大做强。

(七)饮料(茶业)制造业。

在继续发展各类软饮料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新型乳、果蔬、植物蛋白等功能饮料,加大对茶叶深加工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本地优质资源,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打造名牌饮料和名牌茶产品4—5个。

(八)烟草制造业。

重点发展原料基地和配套工业,强化集群内部联系和功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品牌推广,开发低焦油、低烟碱含量的新产品。

四、保障措施

(一)土地增量保障。

表10成都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土地利用规划

年度

(亿元)

每平方公里土地

(亿元/平方公里)

占地面积

(平方公里)

比2007年占地预计新增工业用地

11.517

14.76

1.32

11.632

16.60

3.20

11.751

18.72

5.32

12.257

24.31

10.91

14.713

38.53

25.13

(二)能源保障。

表11成都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能源保障规划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亿元)

水消耗量

(万立方米)

电消耗量

(万千瓦时)

燃气消耗量

比2007年新增能源(吨标煤)

3353

29007

5301

54189

3806

32932

6018

4339

37539

6860

5877

50848

9075

11183

96748

17681

(三)建立优质原材料基地。

加快优质专用食品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经营环境,大力扶持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建设专用化、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建设生猪期货交易市场;

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加工专用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力度,加强农民技术培训,采用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

(四)实施名牌战略。

进一步提高品牌意识,扶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加速形成我市名牌产品的群体优势,强化我市优质食品城市形象。

对现有名牌产品,要加大宣传,重点发展,保持优势,做强做优品牌。

(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构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速食品工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工艺技术与高新技术的集成与优化,加快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

(六)建立现代食品物流营销网络。

建立现代营销网络和物流中心,发展第三方物流,对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仓储库房、交易场所、检测设备等建设给予重点扶持。

推行代理制和连锁分销方式,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总代理、直销店,鼓励优质食品进入我市大型超市,享受地方产品配套有关优惠政策。

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开发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需要的营销服务体系。

推进以“网上签约交易,统一物流配送”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体系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