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8560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检测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C.能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D.能协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8.家鼠是同学们熟悉的动物,下列对于家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家鼠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占据一环,过多、过少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B.家鼠在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方面有一定作用

C.家鼠能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必须彻底消灭

D.家鼠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9.(2014•黑龙江绥化)有人在草原上实验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实验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经分析,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  )

A.食物链被破坏B.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干旱缺水引起虫害D.食物网消失了

10.蚯蚓的消化道是一个天然的有机废弃物“处理厂”,说明它在生物圈中属于()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

11.小明家种了许多桃树,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都会在桃园里放养蜜蜂。

此举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A.促进和延长桃花的开放B.帮助桃花传粉

C.帮助消灭桃树的病虫害D.刺激幼桃快速长大

12.下列分别被誉为“森林医生”和“田园卫士”的动物是()

A.麻雀和青蛙B.猫头鹰和啄木鸟

C.麻雀和猫头鹰D.啄木鸟和青蛙

13.环保学家和生物学家提倡保护农田要保护农田蜘蛛,因为农田蜘蛛可以()

A.吃掉农田中的害虫B.防治农田中的杂草

C.给农作物传粉D.给农作物施肥

14.下列例子中,哪一项不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B.重庆某地遭遇罕见蝗灾,紧急请求支援大量的青蛙、麻雀和蛇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D.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

15.(2015•广东揭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动物是食物链的重要结构成分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以上都是

16.下列属于动物对植物生活不良影响的实例是()

A.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会引起水体透光性降低

B.蜜蜂协助植物传粉

C.太阳鸟以植物的浆果为食,排出含种子的粪便

D.星鸦以松子为食,并将大量松子储存在苔藓落叶层中

17.几位同学在讨论蚯蚓的作用,其中错误的是()

A.蚯蚓能改良土壤B.蚯蚓能增强土壤保肥、保水的能力

C.蚯蚓能帮助人类处理城市的垃圾D.蚯蚓会咬坏植物的根

18.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子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毁坏了鬼针草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和果实

C.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作用D.以上选项都不对

19.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其他生物无法替代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态平衡失调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②雷达是根据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③蔬菜大棚中放养蜜蜂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植物进行传粉,提高果实产量④生物圈中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而动物则不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⑤动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物在仿生学、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⑦生物圈中的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只能作为消费者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⑧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越不易被破坏⑨凡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都要彻底地消灭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⑤⑥⑧

20.动物和植物的关系是()

A.动物对植物是有害的B.动物对植物是有利的

C.动物与植物相互依存D.动物与植物互不相干

21.有一种植水稻的生态村,开展“养蛙治虫”实验,结果表明:

放养一定数量的青蛙的稻田比喷洒数次化学农药的对照田水稻增产9.2%。

这个事实说明()

A.农药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的数量B.青蛙对农田害虫的控制作用有限

C.青蛙能较好地控制农田害虫的数量D.农药影响水稻的传粉过程

22.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数量会()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稳定不变D.相对稳定

23.(2015•湖南娄底)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  )

A.能制造有机物B.能帮助植物传粉

C.维持生态平衡D.为人类提供食物

24.在动物的众多作用中,下面哪一项没有体现出与人类的生活直接相关?

A.给人类提供营养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宠物狗给人带来快乐D.有药用价值

25.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5分)根据下列动物的某些特性进行配对。

(1)蝙蝠防震帽

人雷达

啄木鸟电脑

萤火虫电子蛙眼

乌龟冷光

青蛙薄壳建筑

(2)大地清道夫瓢虫

蚜虫死对头蜻蜓

捕虫神刀手青蛙

除害飞行家螳螂

庄稼保护者蜣螂

药用动物     蝴蝶鱼、凤尾蝶

珍稀动物     蝎、蜈蚣

观赏动物     猪、牛

食用动物     扬子鳄、白鳍豚、麋鹿、大熊猫

27.(5分)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一大模式,请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广东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纵卷叶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华北地区利用杉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以代替农药。

资料二:

在我国农村的某些地方,沼气池与猪圈相通,猪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养鸡,下层养猪,沼气池上盖一塑料大棚,棚内种菜,形成了一种“鸡—猪—沼气—菜”的小循环系统。

(1)稻纵卷叶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2)鸡、猪等动物能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等物质,而它们的粪便经过的分解,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_____

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从资料中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够促进生态系统中的。

28.(9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    。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    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    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   、    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   的分解,也能释放出    、  

   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            。

29.(8分)北美驯鹿是可爱的动物,它们在广阔的草原上生活。

可是,它们常受到狼的威胁。

于是,人们为保护驯鹿而捕杀草原上的狼,驯鹿家族繁盛起来。

可是,过了一些年后,人们发现草原被驯鹿糟蹋得很厉害,而且北美驯鹿有时成批死亡。

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北美驯鹿失去了天敌狼的控制后,种群扩大了,草场上草的数量不足,草原被破坏,而且那些老弱病残的鹿也不能及时被淘汰,加剧了草场不足的困难。

加之,没有狼的追杀,北美驯鹿的运动少了,体质下降,病死的北美驯鹿也增加了。

于是,人们又把狼“请”了回来。

(1)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为什么?

 

(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

(3)在我国北方,牧民放牧时常有狼来偷食羊,于是牧民们联合起来将狼消灭了,他们的这种做法对吗?

(4)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30.(5分)福州西湖公园里,一些大树上挂着一个个小袋子,每个袋里都装有约l500个捕食螨的卵(捕食螨是一种节肢动物)。

卵孵化后长成的成虫,可以捕食树上的红蜘蛛等害虫,达到减少农药使用、“以虫治虫”的目的。

捕食螨对温度敏感,如果气温在7℃以下,捕食螨就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会死亡。

(1)捕食螨以捕食红蜘蛛为主,请据此写出食物链:

(2)图中能正确说明红蜘蛛和捕食螨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

(注:

图中实线表示红蜘蛛,虚线表示捕食螨)

ABCD

(3)若要设计一个在夏季气温条件下,低温是否会影响捕食螨生存的实验,你需要选择以下哪些选项?

(填写序号)

①一定数量的捕食螨②一株长有大量红蜘蛛的植物③两株大小相仿、长有大量红蜘蛛的同种植物④7℃以下低温环境

(4)从环保的角度看,“以虫治虫”与化学防治法相比,优势在于

31.(8分)(2014·

福建泉州)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

牙买加盛产甘蔗,但鼠害严重。

为了控制老鼠,人们引进了鼠类的天敌——獴(是一种肉食哺乳动物)。

之后,獴大肆繁殖,控制了老鼠,同时也大量地捕食鸟类,导致甘蔗甲虫惊人地增多起来,对甘蔗造成同样严重的危害。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甘蔗属于__________者,其通过_________作用合成有机物;

獴属于_____________者。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具有单向性和逐级_______的特点。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至少含三个环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事例说明:

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否则,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遭受破坏。

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

参考答案

1.B解析:

蚜虫取食植物的汁液,会对植物产生危害;

七星瓢虫取食蚜虫,保护植物不受蚜虫侵害;

疟原虫和血吸虫是动物寄生虫,危害的是动物,不是植物。

2.D

3.A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4.D解析:

在开展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之前,首先应该明确调查目的,选定调查方法,列出注意事项,然后开展调查。

5.C解析: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变成自身组成物质,A项正确;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B项正确;

如果某些动物数量过多,会使生态平衡失调,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C项错误;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项正确。

6.A解析:

雷达是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研制的;

宇航服是受长颈鹿的启发而发明的;

冷光灯模仿了萤火虫;

核潜艇模仿的是海豚;

薄壳建筑模仿了乌龟的背甲。

7.B解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主要作用体现在:

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

8.C解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家鼠虽然能传播疾病,但是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其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家鼠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所以不能将家鼠彻底消灭。

9.A解析:

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等食物链,农作物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草几乎被虫子吃光。

10.C解析:

蚯蚓是腐食性动物,可以将土壤中的腐殖质分解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利用,因此蚯蚓属于分解者。

11.B解析:

蜜蜂在采蜜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桃花传粉。

12.D解析:

啄木鸟的主要食物是藏在树干中的害虫,被誉为“森林医生”;

青蛙生活在田地里,消灭害虫,被称为“田园卫士”。

13.A解析:

蜘蛛可以捕食农田中的某些害虫,有利于防治虫害。

14.A解析:

蚂蚁群体间分工合作,属于蚂蚁群体内部的作用,不能体现蚂蚁对生物圈的作用。

15.D解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16.A解析:

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起水体透光性降低,不利于水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17.D解析:

蚯蚓是腐食性动物,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不会咬坏植物的根。

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肥、保水的能力。

人们还可以利用蚯蚓的食性来处理城市垃圾。

18.B解析:

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子上常沾上一些带刺的“针”,这些“针”是鬼针草的果实,因此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鬼针草传播果实和种子。

19.D解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为人类提供食物并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

在仿生学、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解答过程中,要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如“最重要、只能、都要”等。

20.C解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来源;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产生无机物和二氧化碳,供给植物再利用,同时,许多动物还能帮助植物进行传粉、传播种子等。

所以动物与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1.C解析:

在大部分的农业生产防治害虫过程中,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不但污染了环境,还破坏了生态平衡,也使抗农药的害虫大量繁殖;

而生物防治不但环保,还能很好地维持生态平衡,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以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以说明,青蛙能有效地控制农田害虫的数量。

22.D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因此D项正确。

23.C解析: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作为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故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食,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

24.B解析: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25.B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都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26.

(1)

(2)

27.

(1)消费者

(2)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分解者植物(3)物质循环

解析:

(1)稻纵卷叶螟取食植物的叶片,属于消费者。

(2)动物能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等物质,而它们的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从资料中可以得出结论,动物主要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8.有机物植物有机物二氧化碳水分解者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9.

(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可知,人类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若某种动物灭绝,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断开,或该动物原来所控制的某种生物大量繁殖而失去生态平衡。

(2)不能。

当某种动物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这种动物的数量。

动物还受生存所需的空间和食物所限,其数量不可能无限地增长。

(3)不对。

(4)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没有其他外来因素影响时,会通过自动调节达到平衡。

若外来干扰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扰乱其自动调节能力,从而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0.

(1)树→红蜘蛛→捕食螨

(2)A(3)①③④(4)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的消费者,据此可写出食物链:

树→红蜘蛛→捕食螨。

(2)红蜘蛛与捕食螨之间是捕食关系,红蜘蛛是初级消费者,捕食螨是次级消费者,随着捕食螨数量的增加,红蜘蛛数量减少,当捕食螨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受生存空间和食物等因素的限制,数量开始下降,随着红蜘蛛的天敌(捕食螨)数量的减少,红蜘蛛数量又开始增加。

由此可知,能正确说明红蜘蛛与捕食螨数量变化关系的曲线图是A。

(3)实验的设计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要验证低温对捕食螨生存的影响,应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变量——温度,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由此可知,应选择①③④。

(4)以虫治虫属于生物防治法,与化学防治法相比,生物防治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31.

(1)生产光合消费

(2)阳光递减甘蔗→老鼠→獴(3)自动调节生态平衡

(1)甘蔗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们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獴不能制造有机物,以鼠为食物,属于消费者。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是:

甘蔗→老鼠→獴。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但这种功能是有限度的,若人类活动的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失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