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 Auto.docx
《Das Aut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as Auto.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asAuto
DasAuto——VolkswagenAG:
车之道唯大众
汽车,诞生于19世纪末,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之一。
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让人类的交通彻底告别畜力,走进了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机械化时代。
汽车的发明不仅生发出规模巨大、发展迅猛的现代汽车工业,还孕育出底蕴深厚的现代汽车文化,成为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是每个男人的梦想和宠儿。
如同男人对女人有种天生的欲望一样,男人对汽车同样也有天生的追求,而汽车则给男人增添了双翼,承载着每个男人的梦想,在纵横驰骋中抒写男人的快意人生。
男人有男人的性格,汽车也有汽车的性格——野性,刚毅,动感,激越。
每一部车到了男人的手中,都要经过调校、磨合,直到最后彻底地被男人所征服,从此人车合一,人车相惜。
最近,由于《国际管理》课要求做课堂案例演示,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一个国家的两家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一直对德国颇有好感,我便选择了德国的企业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我选择了大众汽车和阿迪达斯。
这里主要想介绍一下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成立于1937年,其前身为德国大众汽车筹备制造有限公司(GesellschaftzurVorbereitungdesDeutschenVolkswagensmbH),1938年9月16日,更名为大众汽车厂有限公司(VolkswagenwerkGmbH)。
总部设在我们所熟知的“狼堡”——沃尔夫斯堡(Wolfsburg)。
大众汽车目前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在全球21个国家拥有60个生产基地,37万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53个国家,拥有7个欧洲国家的9大品牌,日产汽车26000台,2009年大众汽车全球销量达到630万台,销售收入达到了1051亿欧元。
其组织架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汽车事业部和金融服务事业部。
汽车事业部负责汽车和发动机的开发以及乘用车、商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金融服务事业部包括集团经销商、顾客融资、租赁、银行、保险活动以及车队管理业务。
大众汽车的商标是德文Volkswagen单词中的两个字母(V)olks(W)agen的叠合,镶嵌在一个大圆圈内。
图形商标形似三个“V”字,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
费迪南德·波尔舍
大众汽车的诞生与希特勒及其纳粹党还颇有一段渊源。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汽车博览会上提出了德意志民族摩托化的号召,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既要节能,又要在高速路上达到持续时速100公里,并且价格不超过1000帝国马克的小汽车。
1934年6月,“德意志帝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委托费迪南德·波尔舍(FerdinandPorsche)设计一辆大众汽车,但由于资金短缺该车型的生产被迫推迟。
直到1938年9月大众汽车厂有限公司成立之后,费迪南德·波尔舍所开发的车型被希特勒命名为”KDF“,即”力量源自欢乐“的德语缩写,并且得以投入生产。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众的生产能力被用于军备生产,主要生产军用汽车和飞机零件。
当时约有20000名强制劳工和战俘,随后又有集中营犯人在这里被迫劳动。
1998年9月,为补偿当时的所作所为,大众汽车公司以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名义,成立了一项人道主义基金。
截至2001年底,已有26国家超过2050人从该基金获得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在沃尔夫斯堡,一座旨在纪念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纪念馆正在建设中。
二战结束后,1945年6月中旬,大众汽车公司由英国军政府接管。
在英国伊万·赫斯特(IvanHirst)少将的管理下,大众汽车逐步从走出战争的阴影,开始生产费迪南德·波尔舍在战前为大众开发出的车型——V-1,也就是后来风靡全球的甲壳虫(Beetles)。
1972年甲壳虫累计生产15007034台,打破了1908年至1927年间福特T型车所创下的生产纪录。
截至2003年,甲壳虫累计产销2100万台,成为人类汽车发展史上最经典的车型之一。
1947年10月,荷兰彭氏汽车商行进口大众5辆V-1轿车,开启了大众汽车走向世界的进程。
到1949年大众汽车产量的15%出口欧洲各国。
1950年3月8日,Type2投入生产,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产品线。
凭借丰富的多功能特性,VolkswagenBus很快掀起了订购热潮。
1956年,一个独立的Transporter生产基地在汉诺瓦(Hanover)成立,同时埋下了今天大众商用车品牌的种子。
由于当时甲壳虫和Transporter车型的热销,大众汽车在德国国内的汽车产能接近极限,这促使大众汽车加快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1953年,大众巴西有限公司成立,同时开始在南非、澳大利亚建立工厂。
1955年10月,大众美国公司成立。
1960年,大众法国有限公司成立。
提到大众汽车的国际化进程,就不能不提到大众汽车品牌阵营的发展演变。
其实早在1964年大众汽车洽购AutoUnion时,大众汽车的多品牌发展战略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当时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的产能已接近极限,大众只是希望获得当时戴姆勒·奔驰旗下子公司AutoUnion在英格施塔特(Ingolstadt)每年120000辆的汽车产能,以及高素质的技术和销售人员。
这项收购的最直接作用是消灭了一个直接的竞争者。
1965年1月1日,大众集团获得AutoUnion50.3%的股权,1966年AutoUnion正式成为大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在196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AutoUnion首次推出以奥迪(Audi)为品牌的四冲程车型。
1968年奥迪100的推出获得巨大成功,引领奥迪进军高端市场,确立了奥迪作为独立品牌的地位。
目前,奥迪品牌已成为全球高档轿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在全球市场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还负责西亚特和兰博基尼品牌的业务。
1980年5月由于菲亚特汽车的意外退出,西班牙西亚特汽车失去了研发能力和国际销售渠道,陷入困境。
1981年大众汽车凭借其雄厚的产品创新技术和国际销售网络,进入了西亚特的视野,双方就在西班牙合作生产Polo系列车型展开谈判。
1982年9月30日,双方达成协议,西亚特利用其贸易配额,免税进口奥迪车型。
作为回报,大众集团授权西亚特在西班牙境内生产帕萨特和桑塔纳系列车型。
由于合作使得双方获益,1984年秋天西班牙政府允许大众集团收购西亚特。
从战略角度来看,大众集团与西亚特的合作使其获得了改变其在西欧市场边缘地位的绝佳良机,并有望在1984年西班牙加入欧盟以前追赶上其他竞争者。
通过这项合作,大众汽车从西班牙最大汽车生产商西亚特获得了1000个授权经销商的渠道;实现了Polo系列车型生产的转移,凭借当地相对于德国廉价的工资成本,增强了Polo车型在欧洲的竞争优势;还获得了有着30年汽车生产经验的技术工人队伍。
1986年6月18日大众集团获得西亚特51%的股权,开始实际控制西亚特。
1986年底,大众集团的股权增至75%,自此,西亚特成为大众集团旗下一个独立的品牌。
在收购了西亚特后,大众汽车又将目光转向东欧。
1989年东欧剧变,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推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对于大众集团来说,这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新兴市场的出现,它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捷克著名的汽车制造商——斯柯达。
斯柯达拥有悠久的汽车传统,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成熟的产品组合,是大众集团眼中理想的合作伙伴。
大众集团向捷克政府表达了出资90亿德国马克帮助斯柯达完成现代化升级和产能扩充的意愿。
1990年12月9日,捷克政府同意大众与斯柯达合作。
1991年3月28日双方签署合资协议,大众获得斯柯达31%的股权。
1991年4月16日,大众正式承担起对于斯柯达的管理责任。
自此,斯柯达成为大众集团旗下第四个品牌,目前大众汽车持有斯柯达100%的股权。
1994年大众金融服务集团成立。
将金融服务同汽车业务剥离开来,有利于更有效地调整两个业务领域,确保对于各种不同风险更加准确的评估。
产品交付和营销战略的标准化带来了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
1998年7月3日大众集团获得了宾利品牌及其位于Crewe的工厂,以及有效期到2002年底的劳斯莱斯品牌使用权。
自此,通过并购,大众集团成功进入高端豪华汽车市场。
1998年大众集团并购布加迪,为这家有着90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收购布加迪是大众集团建立豪华奢侈汽车业务的一部分,传统奢侈品牌的复兴将会增强大众集团的技术和创新实力,强化公众对于大众集团由全球汽车生产巨头向多品牌整合联盟转型的认识。
1998年9月奥迪集团购得兰博基尼,使其成为继宾利和布加迪之后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加入大众集团的豪华车品牌。
奥迪同兰博基尼联姻的原因是品牌形象和生产技术的相似性及其协同效应。
在奥迪的帮助下,兰博基尼掀开了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斯堪尼亚汽车是瑞典货车及巴士制造商。
大众汽车为其最大股东,目前拥有49.29%的股份。
沃尔沃以及MAN公司均先后计划收购斯堪尼亚,但均告失败。
2009年12月,控制保时捷的两大家族接受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大约80亿欧元出价,出售旗下负责跑车业务的保时捷股份公司。
两家企业合并后,“保时捷”将成为大众汽车旗下第10个汽车品牌。
大众汽车目前持有保时捷股份公司49.9%的股份,日后再逐步增持余下股份,此项交易将于2011年完成。
大众汽车在中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振兴中国轿车工业得到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最初,中方同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展开接触,但由于克莱斯勒当时并不看好中国市场,合作意愿不强,因此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令中方难以接受。
最后中方转而同大众汽车接洽,大众汽车在巴西和墨西哥汽车工业建设中所起到的开拓性作用赢得了中方的信心。
1982年6月8日,大众汽车与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签订试组装合同,拉开了大众汽车与中国合作的序幕。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桑塔纳开始在中国全面投产。
1991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大众汽车参股40%,开始生产捷达车型。
1995年奥迪公司加入合作,成为一汽大众第三个合作伙伴。
2001年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大众汽车、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三方共同出资9600万美元,分别占有60%、20%、20%的股份。
2003年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大连成立,主要为国产大众车型生产中档发动机,大众汽车持股60%。
2002年,上海大众合资协议到期,为了延续合作,江泽民主席亲自出席了在德国大众总部举行的续约仪式,双方合作期限延长20年,标志着上海大众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已成为除德国之外大众汽车在全球范围的第二大市场。
截止2007年,大众集团约占中国汽车行业总投资的五分之一,总额为70亿欧元。
2004年6月10日,大众汽车正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惟一汽车合作伙伴。
大众汽车为奥运火炬境内传递提供全程支持。
奥运会赛事期间,大众汽车共为北京奥组委提供了5000台汽车,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全面交通保障。
目前,大众汽车大多数车型都已在中国实现量产。
上海大众:
帕萨特、Polo、高尔、途安、桑塔纳、朗逸、晶锐、明锐、昊锐
一汽大众:
迈腾、速腾、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A4L、A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