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发展史优秀课件 (1).ppt
《中国书法发展史优秀课件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法发展史优秀课件 (1).ppt(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书法的形成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
汉字+工具,最初的社会形成初期,生产力低下,文字还未发展成熟。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这是因为最早的文字来源就是图画,有很多内在的联系。
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夏(400年),商(600年),周(800年)三个朝代,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有关夏代社会发展的情况,古代文献记载既少,又多模糊不清.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甲骨文:
把长篇文字用刀刻在甲骨上,保存下来。
许多文字刻在一片甲骨上,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不仅能看出并理解文字表达的意思,也能看出文字的排列组合之美,此即为书法艺术的萌芽阶段。
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
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值得一说的是,中国最初的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甲骨文、石刻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
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
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以,金文即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较之于甲骨文的纤细,金文稍粗,古朴,有金石气,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金文的书体,一般称为大篆或籀书,也有称为古籀的。
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籀书即为他所写的字书,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
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
金文的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金文是一种很成熟的书法艺术,向为书法史家所重视。
它改写了长期以来认为的,谈书法只能从隶、楷书始和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真正书法艺术的传统认识,并把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推溯至3000多年前。
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
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
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
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大盂鼎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
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铭文载康王向盂叙述周文王、周武王的立国经验。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
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
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散氏盘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又称夨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
清乾隆初年出土于陕西凤翔(今宝鸡市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记载大意为夨国侵略散国的田邑,后来议和,夨国割田地赔偿散国。
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
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
文字多了,有了较一致的造字原则和风格,书写也更加讲究美观,逐渐形成大篆体。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
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
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
笔势圆整。
线条比金文均匀,石鼓文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石鼓文的字体,上承西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
石鼓文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石鼓文对书坛的影响以清代最盛,如著名篆书家杨沂孙、吴昌硕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风格的。
流传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有明代安国藏的先锋、中权、后劲等北宋拓本,现在日本。
吴昌硕丙子(1876年)作节临石鼓文横幅,第一章:
先秦的书法,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广义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
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第二章:
秦朝的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
清乾隆年间玉玺印章“九洲清安(晏)之宝”,第二章:
秦朝的小篆,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章:
秦朝的小篆,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第三章:
汉朝的隶书,汉朝是隶书大盛的时代,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
汉代四百多年间社会稳定繁荣,文化艺术得到空前发展,于是两汉时期成为了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书体流派纷呈、风格多样。
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
到了三国时期则是隶楷并存。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第三章:
汉朝的隶书,造纸术的发明,对文字的发展,影响深刻。
西汉初,朝廷就把隶书定为学童应试的内容之一,成绩好的可以做官。
当时的“史书令史”,就是擅长写隶书的官职。
汉人称汉隶书为“史书”。
定型的隶书在书法上形成了自己风格。
在用笔上方、圆兼用,藏锋、露锋诸法具备;在笔画形态上出现了蚕头燕尾的特点,长横画有蚕头,有波势,有俯仰,有桀尾;体势上,由纵势变为正方,又变为扁方的横势;结构上,中官紧收,笔画向左右开展,呈左右对称的“八字形”,故有汉隶“八分”的说法。
所谓“碑”,在古时是宫、庙门见识日影及拴牲口的长方形石头,秦代在石头上镌刻文字,作为纪念物或标记,或刻文告等,秦代称为“刻石”,汉代以后即称“碑”。
第三章:
汉朝的隶书,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
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
最能代表汉代书法特色的,莫过于是碑刻和简牍上的书法。
东汉碑刻林立,这一时期的碑刻,以汉隶刻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
此时隶书已登峰造极。
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
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
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十大古曲有高山流水(古琴曲)、广陵散(古琴曲)、平沙落雁(古琴曲)、梅花三弄(古琴曲)、十面埋伏(琵琶曲)、夕阳箫鼓(琵琶曲)、渔樵问答(琴箫曲)、胡笳十八拍(古琴曲)、汉宫秋月(二胡曲)、阳春白雪(琵琶曲)。
第三章:
汉朝的隶书,蔡邕不仅是东汉的大书法家,而且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
传世书论有篆势、笔赋、笔论、九势等,尤其是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笔论开篇就提出“书者,散也”的著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以及书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
随后则论及书法作品应取法、表现大自然中各种生动、美好的物象,强调书法艺术应讲求形象美。
九势首先提出了“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书法美的哲学根据,阐发了汉字结构本身所蕴含的美感因素。
接着,他又阐述了八种运笔规则,要求通过运笔来表现生动有力的笔势。
故亦有题作九势八字诀的。
蔡氏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蔡邕今河南省开封市圉镇)人。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
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
第三章:
汉朝的隶书,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位巨匠张芝,张芝所创的“一笔书,张芝的草书“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从而成为“草书之首”。
张芝的草书给中国书法艺术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生机,一时名噪天下,学者如云。
王羲之对张芝推崇备至,师法多年,始终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及张芝。
狂草大师怀素也自承从二张(张芝、张旭)得益最多。
唐朝草书大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把张芝草书作为蓝本而终生临习。
他的墨迹近两千年来为世人所宝,寸纸不遗,他的墨迹在淳化阁帖里收有五帖三十八行,为历代书家珍视并临习,故张芝的书法艺术精神至今仍鲜活在中国书法的血脉中。
张芝同时也是书法理论的开先河者,曾著笔心论五篇,可惜早已失传。
张芝冠军帖,第三章:
汉朝的隶书,汉族,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人。
东汉书法家。
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之子。
出身官宦家庭。
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书迹今无墨迹传世,仅北宋淳化阁帖中收有他的八月帖等刻帖。
张芝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
汉张芝草书终年帖,第三章:
汉朝的隶书,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刻于东汉中平二年,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书体是用隶书写成。
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
第三章:
汉朝的隶书,乙瑛碑是汉隶中有数的逸品,字势开展,古朴浑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
特别是后半段,采取笔杆倒向左侧的逆向行笔,使每一点画入木三分,扣的很紧,尤为高妙。
记载鲁相乙瑛请在孔庙设置“百石卒史”,执掌祭祀的公赎。
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
通篇为方笔,张迁碑张迁碑内容为故吏韦萌等追念县令张迁的业绩。
方整劲挺,棱角分明,结构谨严,笔法凝练。
书风端正朴茂,方劲雄浑。
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
第四章:
魏晋书法的大革朝代,从汉字书法的发展上看,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
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它们的定型,美化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