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18248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

《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块一专题一语文Word下载.docx

“唯礼可以已之”,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这表明先秦的“礼”是(  )

A.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  B.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C.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D.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

材料“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反映了礼制有利于稳定社会、治国安邦,故A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故B错误;

材料未涉及维护宗法分封的问题,故C错误;

材料也没有反映强化等级秩序,故D错误。

3.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农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

这一趋势是(  )

A.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B.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选C。

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来源的变化,而非官员选拔的作用,故A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法治,并且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而是人治,故B项错误;

官员来源从世袭的公族变为大夫、陪官、布农,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被打破,贵族政治逐渐让位官僚政治,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来源的变化,与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

4.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

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

这反映了(  )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B.宗法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

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这里没有涉及仪式的变化,故A项错误;

“‘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无法判断一定属于宗法嫡庶关系,故B项错误;

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可知淡化了“天神”的地位,强化了人的地位,故C项正确;

“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没有涉及天人合一的理论,故D项错误。

5.“名义上整个帝国是‘王土’,整个帝国里的人都是‘王臣’,但事实上周王所直接统属的只是王畿之地。

王畿之外,封立诸侯国。

周王在畿内,诸侯在国内,各把大部分土地分给许多小封君。

”据此可知,周朝的社会组织(  )

A.相对较为松散B.为历代王朝沿袭

C.保证了周朝社会稳定D.是宗法制的核心

材料“周王所直接统属的只是王畿之地”,诸侯国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周朝的社会组织相对较为松散,故A项正确;

西周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瓦解了,故B项错误;

分封制带来了周朝社会组织的相对松散,不能保证周朝社会稳定,故C项错误;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材料分封制不符合,故D项错误。

6.分封制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

据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度(  )

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

B.初步建立起周天子的专制集权体制

C.依据血缘关系来分享政治权力

D.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由题干中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说明周天子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力,故A项正确;

西周时期并未建立专制集权体制,故B项错误;

题干强调的是分封制下诸侯的出现,并没有体现依据血缘关系来分享政治权力,故C项错误;

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是在秦朝推行郡县制后,故D项错误。

7.刘邦入咸阳时,与民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之后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制定了“律九章”。

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  )

A.严刑重罚的治国方针B.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

C.法不阿贵的法制观念D.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

选B。

材料汉初统治者做法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的必要措施,而非严刑重罚,故A项错误;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汉初统治者继承发展了秦律,体现出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对贵族的刑罚,与法不阿贵的法制观念无关,故C项错误;

从材料中看出汉初统治者的措施体现出积极有为,故D项错误。

8.(2019·

河南洛阳二模)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

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

这说明唐代(  )

A.监察体系日益完备B.三省制名存实亡

C.官员众多效率低下D.皇权进一步加强

选D。

根据材料可知这些新增官吏行使相权,属于行政体系内的制度建设,与监察体系无关,故A项错误;

根据所学唐朝时期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

材料仅仅阐述了唐朝中枢机构人员设置的变迁,没有阐述这种设置与行政效率的关系,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相关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得出宰相由固定任命到临时任命,便于皇帝控制相权,防止相权独裁,有利于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故D项正确。

9.(2019·

河南郑州二模)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商人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

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后来的从政情况,无法得出选拔出来的都是优秀的官吏,且科举制选拔出来仅是读书优秀的应试人才,不能等同于优秀的官吏,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时代越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越高;

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可知宋朝科举制面向全民开放,学而优则仕成为被统治阶层晋升统治阶层的重要途径,得出科举制具有开放性促进了统治阶层的扩大,故B项正确;

材料主要阐述的高官布衣出身的比例逐步提高,没有涉及北宋官僚队伍人数的扩大,故C项错误;

根据所学北宋科举制对全民开放,世家子弟也能参加科举谋取功名利禄,故D项错误。

10.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官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官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

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

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

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官中,能在府中”得出涉及皇权和相权的归属问题,属于君主专制强化的范畴,不是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但‘官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一制’所替代”得出宰相制度被废除,皇权强化,从而加强了皇帝独裁色彩,行政效率应该得以提升,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官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一制’所替代”得出丞相制度被废除后,皇权得以强化,缺乏对皇帝个人独裁的制度制约,会造成宦官专权等一系列政治问题,政治的开明色彩降低,故C项正确;

根据材料得出随着丞相制度被废除,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减少,故D项错误。

11.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

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

这些举措(  )

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严重

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

C.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膨胀

D.有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

材料没有反映官员的贪腐情况,且朱元璋时期厉行重拳治贪,官吏不敢贪而清廉,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非分割六部权力,故B项错误;

材料只是涉及了两个机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设立,故C项错误;

材料中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故D项正确。

12.下表是中国部分时期县的数目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  )

时期

数目(个)

秦朝

约1000

唐朝

约1500

1911年

1381

A.县制有利于社会变革B.县制是小农经济的基础

C.县是基本的行政区域D.县制有职责明确的优点

秦朝创立郡县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并且一直被后世所沿用,与社会变革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

题干主要谈及从秦朝到唐朝至清末,我国县的数目的变化,与小农经济无关,故B项错误;

题干论述了从秦朝到唐朝至清末这一横跨中国2019多年,县的数目一直保持在1000以上,说明县这一行政单位一直是中国基层的行政区域,故C项正确;

题干只是论述了县的数目的变化,没有谈及其职责问题,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

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

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

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

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

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

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

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

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

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

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13分)

(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可知,明初三司在事权上互不统属,致使行政效率较为低下;

根据材料一“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

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可知,在不违背中央集权的前提下,适当的授予地方行政长官相对集中的权力;

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

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可知,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一是注重调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因地制宜的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第一小问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

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和材料二“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

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可知,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和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明清改革的时代背景,明初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初衷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清末新政其着眼点则是提高行政效率;

第三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

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可知,一方面是因为清政府“捐纳”的制度长期存在导致整个官僚队伍贪污腐化的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官僚制度的不合时宜和落后,政府机构的臃肿而致使的行政效率低下也是二者差异出现的重要原因。

答案:

(1)原因:

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

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

特点:

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相同:

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

提高行政效率。

不同:

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

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

原因:

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

官僚制度落后过时;

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中国古代公文文种演变概况表。

文书概况

西周

周王通过诰、誓、命、训、令等文书来管理国家,这一时期文种简单,划分粗略

秦汉

秦汉时期文书的文种体系日益庞大,划分也越来越细,比例最大的是有两类,一类是君对臣的专用文种(诏敕类),一类是臣对君的专用文种。

从下行文种来看,秦代的诏敕文书主要有“制”和“诏”,据史记解释:

“命为制,令为诏。

”“制”和“诏”分别是皇帝颁布重大命令和一般命令时使用的文种。

到了汉代,诏敕文书的文种有所增加,蔡邕《独断》卷上记载:

“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唐代的正式公文有15种,主要的变化在君臣专用文种。

其中皇帝专用的文种除原有的制、诏、令、册外,新增和变动的主要有批答和敕,需要指出的是,在“王言之制”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堂贴”,是开元后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独立指挥百司的公文文种,“堂贴”不必奏请皇帝批准,由三省宰相直接裁决,集体签署,其公文效力相当于国家最高政令

明清

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有十种,新增了谕旨,又称圣谕(上谕),有宣谕、口谕、手谕,其中手谕如需保密,可以不抄发,而到了清代,这种保密谕旨逐渐制度化。

而在臣子上奏的文种中,有一特殊的公文“密疏”,是可直达御前的

——整理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等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本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从材料“这一时期文种简单,划分粗略”“秦汉时期文书的文种体系日益庞大,划分也越来越细,比例最大的是有两类,一类是君对臣的专用文种(诏敕类),一类是臣对君的专用文种”“唐代的正式公文有15种,主要的变化在君臣专用文种”“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有十种,新增了谕旨”中分析归纳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具体分析观点即可。

论题:

古代公文的演变适应了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

阐述:

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君臣、中央与地方的概念才逐渐强化,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公文才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出现了君臣专用文种;

唐代“堂贴”的出现,表明三省六部制下宰相协助天子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

明清时期,皇帝的谕旨和大臣上疏的保密化,则体现了明清君主专制继续强化的事实。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