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1743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

《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国审小麦品种docWord格式.docx

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适宜在西南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西部,云南中部和北部,陕西汉中,湖北襄樊地区,贵州中部和西部种植。

 

国审麦2010002

扬麦20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扬麦10号/扬麦9号

春性,成熟期比对照扬麦158早熟1天。

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

株高86厘米左右。

穗层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

2009年、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28.6万穗、28.8万穗,穗粒数42.8粒、41.0粒,千粒重41.9克、41.0克。

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

籽粒容重794克/升、782克/升,硬度指数54.2、52.6,蛋白质含量12.10%、12.97%;

面粉湿面筋含量22.7%、25.5%,沉降值26.8毫升、29.5毫升,吸水率53.4%、55.5%,稳定时间1.2分钟、1.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00E.U、262E.U,延伸性120毫米、164毫米,拉伸面积48.5平方厘米、59.0平方厘米。

2008~2009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3.3kg,比对照扬麦158增产6.3%;

2009~2010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19.7kg,比对照扬麦158增产3.4%。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9.4kg,比对照品种增产4.6%。

适宜播种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最佳播期10月24至31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苗左右。

合理运筹肥料,每亩施纯氮14kg左右,肥料运筹为基肥:

平衡肥:

拔节孕穗肥比例7:

1:

2。

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

该品种不抗土传小麦黄花叶病毒病。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种植。

国审麦2010003

南农0686

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

MV964091/宁麦9号

春性,成熟期与对照扬麦158相当。

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耳紫色,分蘖力中等。

株高89厘米左右。

株型较松散,叶片宽大,旗叶短窄,穗层较整齐。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均匀、较饱满。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32.2万穗、30.9万穗,穗粒数39.6粒、38.7粒,千粒重39.8克、40.6克。

高感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抗白粉病、赤霉病。

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混合样:

籽粒容重799克/升、786克/升,硬度指数70.1、71.4,蛋白质含量13.40%、13.23%;

面粉湿面筋含量28.1%、25.2%,沉降值37.5毫升、37.8毫升,吸水率61.1%、63.1%,稳定时间5.9分钟、4.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15E.U、320E.U,延伸性132毫米、138毫米,拉伸面积72.8平方厘米、60.0平方厘米。

2007~2008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5.1kg,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5%;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20.6kg,比对照扬麦158增产3.5%。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4.2kg,比对照品种增产8.0%。

适宜播种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苗左右,迟播或水稻茬口田块适当增加播种量。

合理运筹肥料,每亩施纯氮18kg左右。

注意防治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

国审麦2010004

良星66

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

济91102/济935031

以往审定情况:

200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

国审麦2008010),2008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

鲁农审2008057号)。

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2天,与周麦18同期。

幼苗半匍匐,叶细、青绿色,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

冬季抗寒性较好。

春季起身拔节迟,春生分蘖多,两极分化快,抽穗较晚,抗倒春寒能力中等。

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深绿色、短宽上冲。

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

熟相较好。

穗层较整齐。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均匀、色泽光亮、饱满度一般、腹沟偏深。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3.4万穗、47.2万穗,穗粒数32.5粒、32.2粒,千粒重42.2克、39.0克,属多穗型品种。

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慢条锈病,高抗白粉病。

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中感白粉病、中感至高感条锈病、高感叶枯病。

籽粒容重802克/升、787克/升,硬度指数66.0、67.4,蛋白质含量13.26%、13.77%;

面粉湿面筋含量30.9%、30.5%,沉降值29.0毫升、31.2毫升,吸水率62.2%、62.4%,稳定时间2.6分钟、3.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7E.U、322E.U,延伸性150毫米、144毫米,拉伸面积41平方厘米、64平方厘米。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4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4.0%;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1.0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9.8%。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5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1%。

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

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纹枯病、赤霉病。

春季水肥管理可略晚,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根据农业部第1118号公告,该品种还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水地种植。

国审麦2010005

山农19

山东农业大学

(83(3)-113/1604)F3//886059

半冬性,中早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早熟1天,比周麦18早熟1.9天。

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

春季起身拔节早,春生分蘖较多,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差。

株高86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平展细长、深绿色。

茎秆弹性好,抗倒性中等。

熟相一般。

穗层厚,穗多,穗小。

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近圆形、均匀,饱满度一般,黑胚率偏高。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2.8万穗、44.2万穗,穗粒数30.7粒、31.8粒,千粒重43.8克、40.3克,属多穗型品种。

高感赤霉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

籽粒容重784克/升、781克/升,硬度指数67.0、67.7,蛋白质含量13.94%、13.93%;

面粉湿面筋含量31.1%、30.8%,沉降值27.8毫升、33.2毫升,吸水率60.6%、61.0%,稳定时间1.9分钟、2.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68E.U、274E.U,延伸性153毫米、166毫米,拉伸面积38平方厘米、66平方厘米。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0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2.5%;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4.0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9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1%。

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苗。

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阳、信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倒春寒频发地区种植应采取调整播期等措施,注意预防倒春寒。

国审麦2010006

山农20

PH82-2-2/954072

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与周麦18相当。

幼苗匍匐,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

冬季抗寒性好。

春季起身拔节偏迟,春生分蘖多,抗倒春寒能力较差。

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小、上冲、深绿色。

熟相较好,对肥水敏感。

穗层整齐。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卵圆形、均匀、较饱满、有光泽。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3.2万穗、45.8万穗,穗粒数32.9粒、31.8粒,千粒重43.1克、40.2克,属多穗型品种。

高感赤霉病,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慢叶锈病,白粉病免疫。

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中感白粉病,有颖枯病,中感至高感叶枯病。

籽粒容重805克/升、786克/升,硬度指数66.0、66.8,蛋白质含量13.57%、13.80%;

面粉湿面筋含量31.4%、30.9%,沉降值29.6毫升、31.4毫升,吸水率61.5%、62.5%,稳定时间3.2分钟、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04E.U、282E.U,延伸性152毫米、146毫米,拉伸面积45平方厘米、58平方厘米。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4.9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3.9%;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2.3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8.9%。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1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5.5%。

注意防治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

春季水肥管理可略晚,注意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国审麦2010007

新麦26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

新麦9408/济南17

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1天,与周麦18相当。

幼苗半直立,叶长卷,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

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较弱。

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平展、深绿色。

抗倒性中等。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卵圆形、均匀、饱满度一般。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0.7万穗、43.5万穗,穗粒数32.3粒、33.3粒,千粒重43.9克、39.3克,属多穗型品种。

高感白粉病和赤霉病,中感条锈病,慢叶锈病,中抗纹枯病。

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高感叶锈病、叶枯病。

籽粒容重784克/升、788克/升,硬度指数64.0、67.5,蛋白质含量15.46%、16.04%;

面粉湿面筋含量31.3%、32.3%,沉降值63.0毫升、70.9毫升,吸水率63.2%、65.6%,稳定时间16.1分钟、38.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28E.U、898E.U,延伸性189毫米、164毫米,拉伸面积158平方厘米、194平方厘米。

品质达到强筋品种审定标准。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6kg,比对照新麦18减产2%;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1.4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5.9%。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8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1.7%。

适宜播种期10月8日至15日,每亩适宜基本苗18万~22万苗。

注意防治白粉病、赤霉病。

国审麦2010008

苏育麦1号

连云港市苏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烟1668/鲁麦21号

半冬性,晚熟,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晚熟2天,比周麦18晚熟1天。

幼苗匍匐,叶短小、浓绿色,分蘖力强,成穗率低。

春季起身拔节迟,春生分蘖多,两极分化慢,抽穗较晚。

抗倒春寒能力中等。

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旗叶短宽、上冲、深绿色。

茎秆弹性差,抗倒性差。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卵圆形、饱满度一般、粒小。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8.1万穗、50.5万穗,穗粒数33.4粒、33.8粒,千粒重36.6克、35.1克,属多穗型品种。

高感条锈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赤霉病,慢叶锈病。

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叶枯病。

籽粒容重806克/升、798克/升,硬度指数51.0、51.4,蛋白质含量13.70%、14.03%;

面粉湿面筋含量28.2%、28.5%,沉降值29.2毫升、31.9毫升,吸水率54.6%、55.4%,稳定时间4.1分钟、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52E.U、386E.U,延伸性147毫米、141毫米,拉伸面积53平方厘米、74平方厘米。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5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23.5kg,比对照新麦18增产4.3%。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0.4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5%。

适宜播种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高肥水地块8万苗左右,中肥水地块10万苗左右,低肥水地块15万苗左右。

注意防治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

该品种抗倒伏性差,春季水肥管理可略晚或适时喷施矮壮类化控药剂,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在河南(信阳、南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易发生倒伏的高水肥地块种植应采取措施控制株高,防止倒伏。

国审麦2010009 

郑麦996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

豫麦18/Ta971832

省级审定情况:

200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

豫审麦2009004)

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偃展4110晚熟1天。

幼苗近直立,叶长卷,叶色黄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

冬季抗寒性中等,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对春季低温敏感,抗倒春寒能力较差。

株高77厘米左右,株型半松散,旗叶长、略披,下层略郁闭。

抗倒性较好。

较耐后期高温,灌浆较快,熟相好。

穗层厚,穗多,穗码稀。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长圆形、均匀、饱满,光泽度好,黑胚率低。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4.3万穗、41.7万穗,每穗粒数31.4粒、32.8粒,千粒重44.7克、41.9克,属多穗型品种。

高感叶锈病、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慢条锈病,中抗白粉病。

区试田间试验部分试点中感条锈病、叶枯病、白粉病,颖枯病较重。

籽粒容重811克/升、824克/升,硬度指数66.0、67.6,蛋白质含量13.73%、13.29%;

面粉湿面筋含量26.2%、26.6%,沉降值29.2毫升、31.7毫升,吸水率57.6%、60.4%,稳定时间4.6分钟、3.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62E.U、355E.U,延伸性102毫米、93毫米,拉伸面积36平方厘米、44平方厘米。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3kg,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4.4%;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0.2kg,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2.8%。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1.9kg,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1.3%。

适宜播种期10月中下旬,每亩适宜基本苗20万苗左右。

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

注意适时播种,防止冻害。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

国审麦2010010

鲁垦麦9号

山东仁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农垦科技发展中心

徐9935/烟优361

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熟1天。

幼苗匍匐,叶片绿色,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

株高83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

熟相好。

穗层整齐度一般。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光泽度中等、饱满。

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41.2万穗、44.0万穗,每穗粒数37.6粒、36.2粒,千粒重41.1克、39.6克,属多穗型品种。

抗寒性鉴定:

抗寒性1级,抗寒性好。

高感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中感条锈病。

2008、2009年分别测定混合样:

籽粒容重826克/升、821克/升,硬度指数57、55,蛋白质含量14.31%、13.32%;

面粉湿面筋含量31.4%、27.4%,沉降值34.8毫升、32.9毫升,吸水率56.8%、58.2%,稳定时间4.6分钟、4.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44E.U、205E.U,延伸性147毫米、144毫米,拉伸面积68平方厘米、42平方厘米。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9kg,比对照石4185增产2.9%;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38.8kg,比对照石4185增产5.9%。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4kg,比对照石4185增产7.9%。

适宜播种期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6万~24万苗。

加强中后期病虫害防治。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国审麦2010011

郯麦98

山东省郯城县种子公司

济宁13/942

半冬性,晚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熟2天。

幼苗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低。

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较宽大、叶片上冲,叶耳紫色。

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

后期有干尖,熟相中等。

穗层整齐,穗较大,结实性好。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较饱满。

2008年、2009年平均亩穗数32.2万穗、35.4万穗,穗粒数41.4粒、41.2粒,千粒重47.7克、43.9克,属大穗大粒型品种。

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中感条锈病、赤霉病。

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混合样:

籽粒容重812克/升、815克/升,硬度指数64.0、64.9,蛋白质含量15.5%、14.5%;

面粉湿面筋含量35.5%、32.8%,沉降值33.4毫升、28.1毫升,吸水率58.6%、61.6%,稳定时间2.9分钟、3.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5E.U、285E.U,延伸性168毫升、161毫升,拉伸面积44平方厘米、63平方厘米。

2007~2008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7kg,比对照石4185增产3.5%;

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42.2kg,比对照石4185增产6.5%。

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5kg,比对照石4185增产5.4%。

适宜播种期10月上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5万~20万苗。

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高水肥地块种植。

国审麦2010012

运旱618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运旱92-18/新春9号

弱冬性,中早熟,成熟期与对照洛旱2号相当。

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好,分蘖力中等,成穗较少。

春季起身早,两极分化快。

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下披,叶色黄绿,叶较宽,穗下节长。

茎秆较软,抗倒性较差。

穗层厚,穗较大,穗码较稀。

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饱满度一般。

2007年、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亩穗数33.8万穗、34.3万穗,穗粒数32.4粒、34.6粒,千粒重36.8克、43.0克。

抗旱性鉴定:

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

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

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混合样:

籽粒容重781克/升、802克/升,2008年硬度指数64,蛋白质含量15.22%、14.58%;

面粉湿面筋含量32.0%、30.6%,沉降值50.2毫升、54.0毫升,吸水率57.0%、57.4%,稳定时间12.2分钟、13.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22E.U、550E.U,延伸性164毫米、166毫米,拉伸面积94平方厘米、118平方厘米。

2006~2007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