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1665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水文监测系统设计文献综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水文现代化建设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

其中信息传输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2.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水文监控系统的建设中,数据采集和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据的传输却存在较大的问题,如传统的拨号和专线的固定网络接入方式严重地限制了个人甚至企业的活动自由和范围,不能满足自动测报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文信息不断提出新要求,水文观测项目和内容不断增加,对观测手段和方法以及水文监测监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代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水文监控技术自动化的发展[2]。

3.自动水文监测的技术分析

3.1水文信息采集

随着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采用单片机实现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多。

采用单片机实现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自动化和无人值守等特点,使得它们在许多应用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SP430F149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它通过片内的A/D转换通道与外部的采集传感器进行连接,采集系统采集得到数据后通过UART串口将数据送到上位机上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系统的负担,增加系统处理的灵活性,并且也可以避免采集系统的海量存储器[3]。

该系统充分体现了智能化、低功耗、高精度的发展趋势。

重点在于传感器的设计及智能化、低功耗的硬件电路设计上[4]。

依靠MSP430F149的强大功能,相对其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大大减小了硬件体积,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采用MSP430F149实现的数据采集系统,与传统的采集系统相比具有设计简单、运行可靠等特点。

它通过片内的A/D转换通道与外部的采集传感器进行连接,由于外部与传感器进行连接,获得是标准的电流信号,这样使采集系统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只要接不同的传感器就可以采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做到系统与数据源的无关性。

由于MSP430F149具有很多的I/O资源,因此采集系统也可以采集很多的数字开关量。

采集系统采集得到数据后,通过UART串口将数据送到上位机上去,可以将数据交给上位机进行处理,从而降低采集系统的负担,并且也可以避免采集系统的海量存储器[5]。

MSP430F149把测量的数据存储在AT24LV64中,同时利用GSM网络,用SMS或GPRS的方式把测量的数据发送到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可以把数据发送到手机或者电子邮箱[6]。

3.2水文中心

水利管理部门与决策者需要对管理对象进行全面而准确的了解,这就需要对监控现场的信息进行快速传输和管理。

目前我国水文监控系统的建设中,数据采集和检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据的传输却存在较大的问题,如传统的拨号和专线的固定网络接入方式严重地限制了个人甚至企业的活动自由和范围,不能满足自动测报的要求。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信息化及智能化发展,江河流域及水库的水情实时测报系统的研究与建设也不断深入,为流域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信网络平台是水情自动测报信息传输的基础,通讯平台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水情信息是否能及时、准确地传送至中心[3]。

移动通信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正给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而GPRS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成熟使它在许多行业中得以应用,这也为测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2]。

自动水文站是由电子设备或计算机控制的自动进行水文观测和资料收集传输的水文站。

从数据传输方式上,通常有两种形式:

通过有线网络发送信息的水文站和通过GPRS无线方式直接发送信息的水文站。

将多个水文站数据信息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至数据中心处理系统就构成了自动水文监测网络,通常它采集到的数据是多要素的水文信息[4]。

在水文监测系统中,常常需要对众多的水位点进行实时监测,大部分监测数据需要实时发送到管理中心的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

由于监测点分散,分布范围广,而且大多设置在环境较恶劣的地区,通过电话线传送数据往往事倍功半。

通过GPRS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成为水文部门选择的通信手段之一。

污染源监测设备可将采集到的污染数据和告警信息通过GPRS网络及时发送到水文监测部门,实现对排污单位或个人的及时管理,可以大大提高水文部门的工作效率[7]。

GPRS是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网络基础上通过增加分组域升级实现的。

它能提供通用无线分组数据服务和传统的GSM服务。

充分利用共享无线信道,采用IPOverPPP实现数据终端的高速、远程接入。

GPRS具有如下4个特点[9]:

(1)计费合理,使用方便。

在GPRS网中,用户只需与网络建立1次连接,就可长时间地保持这种连接并只在传输数据时才占用信道并被计费。

GPRS根据通信的数据量和提供的服务质量进行计费。

(2)传输速率高。

GPRS提供最高可达171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3)网络接入速度快,提供了与现有数据网的无缝连接。

由于GPRS网是一个分组数据网,支持TCP/IP,X.25协议,无需经过PSTN等网络的转接,可直接与分组数据网互通,接入速度仅几秒钟,快于电路型数据业务。

(4)GPRS在远程突发性数据实时传输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适合于频发少量数据的实时传输。

因而GPRS业务在某些行业上有特殊的应用,如遥测、遥感、遥控等。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监控子系统、无线通信子系统等部分组成[2]。

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完成对现场信号的采集、存储、接收遥控指令并发送数据等.它通过单片机对测控仪器的检测对象进行数据采集,经过A/D转换并处理后,发送给无线通信子系统,以完成实时监测。

监控子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发送遥控指令、接收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处理等.监控中心接收到数据采集子系统发送的数据后,由监控计算机进行存储等处理。

自动水文监测网络无线数据传输部分采用中心点对多点的方式,自动水文采集设备有多个,它们用各自的GPRS数据终端将数据打成IP包,经GPRS空中接口接入无线GPRS网络,由移动服务商转接到Internet,最终通过各种网关和路由到达统一的数据处理中心工作站。

需要指出的是GPRS终端向数据业务中心发送数据是间断性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发送数据的间隔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无线信息传输费用。

在整个无线网络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水文信息采集单元与GPRS终端的连接,如何根据具体无线网络情况合理设置,如何进行数据打包发送并在数据中心工作站实现接收[9]。

4.总结

GPRS系统是以移动公网作为传输媒介,其传输质量可靠,只要数据采集部分准确、及时,以GPRS系统作为传输手段组成的水情信息自动测报系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论述的基于GPRS网络的无线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国家公众移动网的GPRS业务为传输手段,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建网成本,它具有可靠性高、网络覆盖范围广、布点方便、扩容简单、组网迅速、维护费用低廉等优点[2]。

5.参考文献

[1]郭泽辰.基于GPRS的远程自动水文监测网络[J].电力系统通信.2004年08期.

[2]林敏甘露蔡淮.水文自动监测系统[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

[3]宋超,李欣,董静薇.基于TC35i和MSP430F149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马福昌,冯道训,张英梅,张建国.ZigBee和GPRS技术在水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8年01期

[5]高国安.采用MSP430F149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1期

[6]张建云,章树安.全面理解,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J].水文.2006年26期

[7]XavierLagrange.GSM网络与GPRS[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8]YuenS.T.S.WangQ.J.StylesJ.R.McMahonT.A.(1997),UsingNeutronprobetechniqueforMoistureMonitoringinLandfills,theSixthInternationalLandfillSymposium,Sardinia'

97,Italy,October1997,Vol.4,P.315-324.

[9]Yuen,S.T.S.(1999).BioreactorLandfillsPromotedByLeachateRecirculation-AFull-ScaleStudy.ThesisSubmittedfortheDegreeofDoctorofPhilosophy,DepartmentofCivi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UniversityofMelbourne1999.

[10]ZeusC.&

Major,W.(1993).MoistureFlowthroughMunicipalSolidWaste:

PatternandCharacteristics.JournalofEnvironmentalSystems,22(3),211-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