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范文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总结范文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范文视唱练耳教学工作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讲到纯音程(以纯四、五度为例)时,对比学过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音程,让学生先感受到纯音程空旷的和谐的音响特点,然后结合空旷与和谐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这时,学生们会想到一望无
际的内蒙古大草原,西藏圣洁的雪山,联想到教堂音乐多是非常空旷和谐的音响等等。
那么在音乐中纯音程通常应用在什么地方呢?
这样的提问也许学生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可以对班里学习提琴的同学进行提问:
在你身边是否用到过纯音程?
经过这样的提示,学生很快就能想到提琴用纯五度定弦。
这时同学们就会想到更多的弦乐器,例如:
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弦乐器都是纯五度定弦呢?
还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二度音程分为不协和音程和极不协和音程。
一、基本音级训练
学生在视唱时,简单的音阶和音程还可以应付,但遇到跨度大的音程往往会因为害怕、紧张唱走音。
在训练宽音程时可以采用搭桥的方法,如纯五度15,可以用基本音级上行12345来唱,或者用三度狭音程叠置135来唱。
其他宽音程如大小六度、大小七度也可以套用这种方法。
二、利用基本音级来唱变化音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在唱变化音时总是凭感觉,当然有时会唱准,但这种没有理论依据单靠感觉来唱的方法难免会出现偏差。
我们不妨教给学生利用音程性质来唱变化音,如3#576中3#5是大三度,根据音的性质可用13、57、46这些基本音级来套用,让3等于1或5或4的音高,#5则唱基本音级中3或7或6的高度,如3#5可唱作13,则3#576也就唱作1354,全部是由基本音级构成,这样轻而易举地就把变化音唱准了,久而久之,唱变化音也就不再那样困难了。
三、视唱中音乐情感的表现
学生们在视唱时总是特别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忽视了
对音乐情感的表现。
在日常教学中不光要求学生要看调号、拍号和速度,更要要求学生注意视唱中的表情记号、强弱记号等。
视唱不光考查学生的识谱能力、音准、节奏,也是在考查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乐感)。
因此,在把握好音准、节奏的基础上,注意强弱,保持整体的完整性,用轻巧、柔美的中弱声把每个乐句唱清楚、唱连贯、唱流畅,以达到最好的视唱效果。
练耳,练耳的目的就是听记,不仅要听得出还要记得下。
现在大部分学生上练耳课就犯困,因为总是听不出来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练耳的积极性。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视唱太薄弱,视唱和练耳是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只有唱得准,才能听得准,如果视唱能力和水平不高的话,听记水平必然受限。
现在的练耳考试一般以笔试为主要形式,分为:
单音、音程、和弦、节奏和旋律五大部分。
单音听记一般较容易掌握,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其余四部分的训练。
1.音程与和弦的训练
音程与和弦的训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和声音程与和弦,两者的训练可用同一方法。
在听和声音程与和弦时,最重要的是抓住低音,把低音听准了以后再听性质,这时即使无法把其他音记下来,单凭低音和性质也可以轻松地将和弦和音程准确无误的写下来。
所以音程与和弦的性质听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才能具备准确听辨、听记音程、和弦的能力。
2.节奏和旋律的交叉训练
在教学中,节奏和旋律的听记是学生难迈的又一门槛,其主要原因是对节奏型比较模糊,节奏无法记忆,旋律听记当然也大打折扣了。
节奏训练应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结合乐理知识,先用口念出节奏,再根据所念的用手打击节奏。
对于有一定难度的节奏,教师要范奏。
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可以掌握最基本、最常见的节奏型。
熟练掌握了节奏型,旋律听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好像在节奏型上听记单音一样简单。
不过,旋律听记时一定要注意调式调性的听记,否则会导致全盘皆输。
通过节奏和旋律的交叉练习,不但练耳水平会飞速提高,而且音乐记忆能力也有很大进步。
当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对这门课的不了解,学生们容易产生听觉惰性和厌学现象,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而音乐情感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灵魂,将音乐情感的培养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相联系,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教师应该进行艺术化的视唱练耳教学,全面分析和深刻认识音乐情感在教学中的发展和特征,让音乐情感贯穿教学全过程。
换句话说,就是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所谓乐感,是指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对这些感受要启发学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这是音乐情感培养的基础。
”以视唱教学为例,其主要方法有:
一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视唱,这是因为教材中所选的视唱曲目大多是中外优秀音乐作品,通过有表情的视唱,既能对音乐的各要素进一步了解,又能积累一些音乐语汇;
二是要做到有表情的视唱,就要注意音乐中的各种表情记号,不能仅将视唱作为一种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手段,音乐中的
乐句划分、旋律的强弱以及节拍的律动、表情地运用等都要在视唱中体现出来。
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非常重要的。
视唱练耳课与其它音乐理论课及学生的专业学习都有着密切联系,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进度,这也体现出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
换句话说,学生在初学音乐时,经常会遇见会唱谱但不会记谱的情况,这就是学生没有把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突出表现。
一条旋律或者一首歌曲,普通人通过反复的听,也能唱得很好;
但如果要把旋律准确无误的记下来,那对普通人而言就比较难了。
这是因为旋律的哼唱是感性的,即使不经过训练也可以表达出来;
而记谱不仅需要感性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基本乐理等音乐专业知识,是一种理性的认识。
因此,在训练学生记谱能力时,应从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曲子出发,先让他们哼唱出来并试着记谱,然后统一唱谱,重点纠正,使学生们能够对音符、曲谱有更直观地认识,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素质。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音乐知识消化吸收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由此而表现出来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也有所差别,与学生的性格、毅力及接触音乐时间的长短、音乐知识的积累多少等诸多因素都有直接的关系。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音乐思维,避免产生听觉惰性,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尽快地上升为理性认识。
讨论式教学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
讨论不仅能使知识含量得到扩充,同时也会引发一些问题。
比如:
同学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弦乐器的定弦方式多种多样,不同乐器的律制也是不尽相同,这时有的同学就会问:
既然音乐有如此多种律制,那么完全以钢琴作为教学工具来上视唱练耳课,以一种律制来评价所有学生的耳朵是否合理?
这样的问题似乎在质疑我们延续多年以来一直采取以钢琴作为教学工具的视唱练耳课,同时,教师也会思考,视唱练耳课如何上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认识音乐、最终要回到音乐中去这样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尽量避免灌输式的、机械性的反复练习,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情感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视唱练耳教学的内容是音乐本身,音乐中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音乐作品是由这些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而形成的整体。
因此我们不能把音乐的各个要素拆开来进行单纯的技术训练,对音乐的综合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在音乐作品这个背景中体会各音乐要素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听觉技巧的能力。
第二篇:
视唱练耳教学计划
你好我是吴尚爱老师教学计划基本上是这样的
基本上是这样的以视唱练耳为开端趣味性音乐性创造性为主
4-5岁准备32课时半年
6岁准备16课时三个月
可以这样和家长介绍
视唱练耳和音基学习主要是为了改变在音乐学习中“重技轻艺”的现状就是改变重视音乐的演唱、演奏技能教学而轻视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的现状
视唱练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于培养孩子们的乐感—“音乐感觉”
视唱练耳是音基的一部分最初的初级教学中二者相互融合的到了中级和高级这两部分就要独立出来进行独立的教学了
音基是与各级专项音乐考级相应配套的:
“初级”与专业考级的一二三四级相对应“中级”与五六七级相对应“高级”与八九级相对应
运用儿童音乐启蒙教程课程学习篇+识谱知识篇教材一共40节
4-5岁的32课时半年
前24课时一课时一节共24节
后8课时一课时两节共16节
这是初步计划教材适用于3-5岁的孩子所以要看班内孩子的总体年龄偏大还是偏小如果都是5岁左右此计划可以很好的实行
6岁的16课时三个月
前8课时一课时两节共20节
后7课时一课时三节共20节
其余2课时会穿插一些阶段的测验与教学验收
两个班级的教学都会进入一些音基教材的浅显知识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引入真正的音基学习状态
课程中的安排:
1说读节奏
将各种节奏型编入儿童喜爱的歌谣中通过节奏说歌谣做动作是孩子的语言节奏感、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学习兴趣得到增强
2识读乐谱
让孩子像识字一样去认识每个音符速度与满到快孩子在识读乐谱过程中反映力也会提高3识谱唱歌
收集很多中外优秀的儿歌民歌从短小精悍耳熟能详的歌曲入手逐渐提高孩子的识谱能力增强乐感积累音乐语汇
4听唱音高
内容包括单音、音程、音组的模唱和听唱提高孩子的听便能力和思维能力
5模仿节奏
让孩子模仿老师敲击出的各种节奏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
6乐曲鉴赏
每一课时都会有一至两首的悦耳的歌曲通过录音或者现场弹奏在接受优美音乐熏陶的同时拓展孩子门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7识谱知识
孩子对乐理知识的学习是从感性开始的运用儿歌和卡片的形式有次序的编排和解说帮助孩子像识字看图一样理解和学习乐理知识
总统上还是以趣味性音乐性创造性为主从最浅显的听觉出发用感性带动孩子的理性学习玩着学学着玩在悠闲中学习和创造
第三篇:
《视唱练耳》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基础能力课)
本课程是音乐学习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音乐院校和综合大学艺术课里被设置为一门必修课。
《视唱练耳》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提高和培养音乐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基础技能课,目的是组织并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包括内心听觉),培养领会、分析和表达音乐语言各种要素的能力,发展音乐记忆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创造意识。
为学生学习各自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时数:
总学时:
136学时周学时:
2学时
开课学期:
第一、二、三、四学期共2学年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集体授课方式,以视唱、听觉,练耳、听写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三种形式相互紧密联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并进、相互补充。
(五)面向专业
音乐表演专业
二、教学内容:
视唱:
1.单声部
(1)高音谱表、低音谱表。
(2)两个升降号以内自然大、小惆式、和声、旋律、调及民族调式。
(3)基本节拍:
四二、四四、四三拍,简易八六、八三拍。
(4)基本节奏型:
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组合、附点节奏、弱起、三连音等。
念读、听辩、听记所学过的各种节拍内各类节奏型。
2、听辩、构唱三个升、降号以内上述调式音阶。
练耳
(一)听写
1单声部旋律听写预备性练习。
2.单声部乐句、乐段、进度与视唱内容相同。
3.三个升、降号的自然大、小调式、和声、旋律调式及民族调式。
(二)听觉训练
1.和声听觉训练(听辩、构唱、听记)
2.节拍、节奏训练
念读、听辩、听记较复杂节奏。
3.三个升、降号以内各调式音阶。
(三)听写
音调和节奏较复杂的单声部旋律。
第一学期: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一学期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c调、a自然小调的旋律。
基本要求:
要求熟悉和掌握作为表达音乐内容的各基本要求。
(包括曲调、调、调式、拍子、节奏、力度、速度等)
教学要点:
大调、自然小调、宫系统五声调式;
节拍、节奏:
2/4拍的常规节奏、3/4拍与附点节奏等
教学时数:
30学时
教学内容:
1.调式调性:
c大调a小调c宫系统五声调式
2.节拍节奏:
2/4拍的常规节奏、
3/4拍与附点型节奏
4/4拍与常规节奏
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
切分节奏
3/8拍常规节奏型
3.单音
4.曲式:
音乐作品中的模进、重复和旋律发展的方法
第二学期: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学生了掌握g大调、e小调、g宫系统五声调式。
f大调、d小调、f宫系统五声调式。
较熟练地掌握一个升、降号的旋律。
掌握一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36学时
g自然大调、e小调的三种形式、g宫系统民族调式
f自然大调、d小调的三种形式、f宫系统民族调式
2.拍子与节奏
(1)常规与非常规节奏综合练习
(2)弱起节奏及其应用
(3)6/8拍子
(4)十六分音符的变化与组合
(5)含延音线节奏识别
3.和声音程
第三学期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了掌握d大调、b小调、d宫系统民族调式。
b大调、g小调、b宫系统民族调式。
较熟练地掌握两个升、降号的旋律。
掌握两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34学时
1.调式调性
d自然大调、b小调的三种形式、d宫系统民族调式
bb自然大调、g小调的三种形式、bb宫系统民族调式
2.音程:
和声音程
3.和弦: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
bb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使学生了掌握a大调、#f小调、a宫系统民族调式。
e大调、c小调、e宫系统民族调式。
较熟练地掌握三个升、降号的旋律。
掌握三个升降号的旋律的视唱与听记。
a自然大调、#f小调的三种形式、a宫系统民族调式
bbbe自然大调、c小调的三种形式、e宫系统民族调式b
三、考试考核
1.考试目的
视唱练耳学习成绩的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的量化检验和评估。
旨在对师生的教和学起到双向的促进作用。
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检验。
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视唱练耳对的掌握情况,即使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进一步的改进。
同时,学生也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考试的范围与内容
练耳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应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适应,主要包括音高、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式等。
教师在出题时,既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又要有所侧重。
视唱的考试内容:
一学期所掌握的旋律(任何一条)和从来没有唱过的旋律(一条)进行一对一的视唱。
3.考试考核的时间和方式
(1)视唱:
一对一进行考试占50%。
(2)学期结束前由任课教师命题,采用闭卷形式考试,密封阅卷。
占50%。
4.成绩评定
成绩的评定方式有两种
(一)平时考察;
包括个别抽查、集体测验、检查作业。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性检查的方法。
教师评分要拟定评分标准,防止主观片面,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
3.和弦的转位
四、教材及参考书:
1.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单声部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2.孙虹编《练耳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3.陈洪编著高等师范院校视唱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
4.乔治·
治编著杨民望译《练耳和视唱》音乐出版社1955年5月出版
5.冯往前编《简谱视唱与听力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第四篇:
高考视唱练耳教学探究
音乐高考视唱练耳教学探究
近年来,随着音乐高考考生人数的增加,音乐高考的竞争愈来愈激烈。
这就需要考生抓紧音乐素质和基本功的训练。
在音乐专业教学中,视唱练耳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理论课。
从内容上讲,它主要通过视唱和音乐听记来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能力,培养音乐感受力,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
同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对这门课的不了解,学生们容易产生听觉惰性,因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下面,本人就工作以来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出现的几个问题作一说明:
一、对视唱练耳课认知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视唱练耳是各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
它主要通过视唱(看谱即唱)、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及和弦的听辨模唱、节奏模仿、曲调记忆模唱、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以此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学习音乐的素质和条件。
”[1]因此,视唱练耳的学习不仅在考试中而且在实践活动中都有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这门课程具有积累时间长、出成绩效果慢的特点,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学习态度上的不重视,归根结底是对视唱练耳这门课没有全面地了解而造成的。
解决方案:
加强对视唱练耳课的全面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视唱练耳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视唱和音乐听记。
视唱是借助于视觉进行视谱的,但更重要的是凭借内心听觉将乐谱中的内容通过人声加以实现,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只是一味的反复模仿,课程的单调性不仅使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改变,而且他们对这门课的真正意义也发生了本末倒置的情况;
音乐听记在视唱练耳中直接担负着音乐听觉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
因此,音乐听记与其他音乐理论课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们没有了解视唱练耳课的特殊性和关联性,单纯的认为视唱就是唱谱,听记就是记谱,没有什么难的,临时抱佛脚就行,孰不知视唱练耳就像英语听力一样,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想在短时间内出成绩是不现实的。
二、听觉惰性的产生
所谓听觉惰性,是指在音乐听觉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下意识或无意识的听觉状态,是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
通俗的讲,学生在上视唱练耳课时,没有积极的去感受音乐材料,也不注意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对音乐材料仅仅是“一听了之”,不去进行积极的音乐思维或者思维速度迟缓,听觉上的惰性也就随之产生。
听觉惰性的产生是由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灌输的方式,即:
在音高、音程、和弦、节拍节奏、调式调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听觉上的训练时,总是在模仿中反复练习,给学生以基本的感受,如视唱中的范唱或识谱以及模唱听辨等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各种音乐知识及要素的认知,只是初步的了解,具有音乐听觉直观性和机械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而言具有被动性。
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听觉惰性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教学方式的不得当,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是其主要原因。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发展音乐听觉、增强音乐思维能力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
以节拍的单拍子为例,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过去积累的各种节拍进行综合分析,把各个拍子(如二拍子三拍子等)的特征加以概括、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单拍子的节拍概念,当单拍子再次出现时,大脑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学生的判断能力也会逐步加强。
其次,视唱练耳课与其它音乐理论课及学生的专业学习都有着密切联系,并影响学生学
习音乐知识的进度,这也体现出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
换句话说,学生在初学音乐时,经常会遇见会唱谱但不会记谱的情况,这就是学生没有把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突出表现。
一条旋律或者一首歌曲,普通人通过反复的听,也能唱得很好;
但如果要把旋律准确无误的记下来,那对普通人而言就比较难了。
这是因为旋律的哼唱是感性的,即使不经过训练也可以表达出来;
而记谱不仅需要感性的认识,还需要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和基本乐理等音乐专业知识,是一种理性的认识。
因此,在训练学生记谱能力时,应从从学生们感兴趣的曲子出发,先让他们哼唱出来并试着记谱,然后统一唱谱,重点纠正,使学生们能够对音符、曲谱有更直观地认识,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学习与音乐有关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综合素质。
再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音乐知识消化吸收的数量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由此而表现出来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也有所差别,与学生的性格、毅力及接触音乐时间的长短、音乐知识的积累多少等诸多因素都有直接的关系。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