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高三上期中考语文卷Word下载.docx
《鹰潭市高三上期中考语文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鹰潭市高三上期中考语文卷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
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
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
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
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
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
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产生了轰动效应。
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
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
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
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
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
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
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
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展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
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
“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
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更为真实。
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
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
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
青年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
只有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
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不是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而是一个要求更为苛刻、更加真实的优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也表明人们越来越难以承受诚信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
C.“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这正是诸多选秀节目尚未展具备的特质。
D.“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让新人进入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赢得了公众。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好声音”在赢得诸多好评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选手过往经历等方面的争议,这实际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选秀文化的变化以及中国电视文化的变化。
B.选秀造就明星的功能的减退和观众新奇感的消失,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在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高潮后,在相当程度上陷入了瓶颈。
C.选秀节目近年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
因为青年一代需要的是真实的人生,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因为大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较为模糊。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好声音”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人生反映,真实的人的梦想和努力才有价值。
5.(12分)(2018高一上·
佛山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
“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
医生说她只能活7个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
这是她唯一的希望。
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
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
你能帮我吗?
”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
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
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
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援助工作。
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
“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
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
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
“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
”理查兹博士说,“我得打电话,要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
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
”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
那是下午4点钟。
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
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
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
其中一个走向汽车:
“是柯利蒂大夫吗?
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
“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
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
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
“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
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
“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
”一个护士低声说。
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
”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释】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
B.报道突出了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氛围,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C.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是因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
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D.本文不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的词语,如“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违背了客观新闻语言应当客观平实的要求。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3)为什么说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请谈谈你的理解。
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抗战将领刘放吾
刘放吾,湖南贵阳人,生于1898年4月17日。
刘家祖祖辈辈靠耕读勤俭持家,家境殷实。
刘放吾的父亲喜欢读书,经常以《朱子家训》及“曾文正治家之道”训导他们。
青少年时期的读书、务农和传统的家教,让沉默寡言的刘放吾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
“到黄埔军校去”成为当时年轻人最时尚的口号。
1926年6月,刘放吾从湖南省桂阳蓝嘉联合中学毕业后,深受湘军领袖曾国藩思想的影响,辗转来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军事。
三年后,刘放吾毕业,在蒋介石的中央军校教导队当了学生队排长。
在这里,士兵们操练时用的都是最新的装备,训练的也是新装备体制下的新战术。
但是,不像在战场上那样,有那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只能认认真真地通过训练磨练意志。
刘放吾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地、踏踏实实地干了很多年。
后来,蒋介石为了补充国民党军的抗战力量,组建新三十八师,孙立人任师长,刘放吾离开了教导队,任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团长。
1942年2月,为了协助驻缅英军抗击日寇对缅甸的进犯,保卫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国民党组建中国远征军。
刘放吾率领的一一三团随三十八师于4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以后,驻缅英军孤傲自大,日军三十三师团轻易地就将英军第一师全部和第七旅一部包围于宾河南岸的仁安羌东北地区。
英军反复突围,均无功而返。
在这紧急关头,驻缅英军司令向中国远征军发出驰援请求,师长孙立人立即要求刘放吾迅速驰援解围。
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的敌人,刘放吾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要求全团上下即刻熟悉地形,尽快做好战前的充分准备。
在一一三团的攻击下,日军苦撑了三天,就仓皇溃退了。
事实上,刘放吾当时带去的官兵只有八百多人!
就是这八百多中国勇士,在刘放吾的指挥下,不仅击溃了曾经不可一世的日寇两个精锐联队一万余人,而且成功救出了被围的已经绝望的七千名英军。
此举令那些骄傲的盟军都不得不对中国远征军另眼相看,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抗日将士的军心。
“仁安羌大捷”后,刘放吾率领一一三团奉令掩护英军及杜聿明部队撤退,转战卡萨。
任务完成后,转进野人山原始森林,经历了一个月千辛万苦地翻山越岭,终于在5月30日,在南先庆趁着黑夜,在敌人炮艇的巡逻下,泅水横渡大江,进入印度,归还建制。
在渡江前,刘放吾发出两通电报:
一通发到军令部给何应钦,一通发到师部给孙立人。
电报里只有两句话:
“刘团今夜渡江,不成功,就成仁。
”渡江之后,无线电浸水,无法和外界联系,谣传刘团全军覆没,那时刘放吾的妻子正在贵州都匀,闻讯后当场昏厥。
“仁安羌大捷”是近代以来中国军人在境外第一次打败日寇的战役。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国民党军的历史记载中,甚少提及第一一三团的战功,更少谈及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第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一切功劳都归到了孙立人及三十八师的名下。
性情敦厚、淡泊名利的刘放吾,从此选择了沉默寡言,不在任何人面前谈起自己的“当年勇”。
在派系严重的国民党军中,刘放吾虽然在1946年被委任为少将高参,但这是一个只能得到一些微薄薪水的闲职,刘放吾的事迹从此被人们逐渐淡忘。
1994年,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抗战名将在美国洛杉矾逝世,享年九十五岁。
他的次子刘伟民在整理刘放吾的日记时,看到父亲在记述仁安羌大捷时引用的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刘放吾戎马一生,热血忠诚,这句诗是他一生的写照,却也透露出他对战争残酷的无奈。
(《刘放吾:
蒙尘半个多世纪的抗战将领》,文章有删改)
【相关链接】刘伟民再三追问,父亲才说了一些与“仁安羌战役”有关的细节:
“新三十八师多为湘兵。
当时我们练兵采取曾国藩治湘军方式,官兵必背《曾胡治兵语录》,因此秉承了湘军的忠义勇精神,作战勇敢。
另外就是对士兵的严格训练。
我按照《陆军步兵操典》规定,每人每天跑五千公尺;
射击时,不瞄准不准发,每发必中,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实弹射击,几乎所有官兵的命中率都在七成以上。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仁安羌战果源自平日训练。
”(《我的团长刘放吾》)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刘放吾喜欢读书,热爱耕种,吃苦耐劳,淡泊名利,这源于他青少年时期的耕读生活和父亲经常用朱熹、曾国藩的治家之道对他的教导。
B.“仁安羌大捷”中,刘放吾率领的一一三团不仅歼灭了日寇两个精锐联队,救出被困的七千名英军,而且振奋了中国抗日将士的军心。
C.在进入印度归还建制之前,刘放吾曾发电报表达“不成功,就成仁”的决心,由于渡江后无法与外界联系,外界误以为一一三团已经全军覆没。
D.在国民党军的历史记载中,刘放吾的功劳都归到了孙立人及三十八师的名下,但他并没有主动申辩与争取,从此,他的事迹被人们逐渐淡忘。
(2)刘放吾带领部队取得“仁安羌大捷”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3)刘放吾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
共11分)
7.(11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
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之权,遂废孟尝君。
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
冯驩乃西说秦王曰:
“王亦知齐之废孟尝君乎?
使齐重于天下者,孟尝君也。
今齐王以毁废之,其心怨,必背齐;
背齐入秦,则齐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齐地可得也。
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不可失时也。
”秦王大悦,乃遣车十乘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冯驩辞以先行,至齐,说齐王曰:
“今臣窃闻秦遣使车十乘载黄金百镒以迎孟尝君。
孟尝君不西则已,西入相秦则天下归之,临淄、即墨危矣。
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复孟尝君,折秦之谋,而绝其霸强之略。
”齐王曰:
“善。
”王召孟尝君而复其相位,而与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户。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
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
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
“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所知也。
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
今赖先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
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冯驩结辔下拜。
孟尝君下车接之,曰:
“先生为客谢乎?
”冯驩曰:
“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
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
”孟尝君曰:
“愚不知所谓也。
”曰:
“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君独不见夫朝趣市者乎?
明旦,侧肩争门而入;
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
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
愿君遇客如故。
”孟尝君再拜曰:
“敬从命矣。
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节录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国之情,人事之诚,尽委之秦
诚:
实情
B.君急使使载币阴迎孟尝君
币:
钱币
C.君独不见夫朝趣市朝者乎
趣:
同“趋”
D.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
徒:
白白地
(2)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B.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C.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D.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尝君被废黜的原因,除了是齐王不满其声名盖过了自己并独揽了齐国的政权,还有就是齐王被秦、楚两国散布的流言蜚语迷惑。
B.众宾客的离去反衬了冯驩的忠诚,西行游说的成功更说明了他的能力。
冯驩并不同于那些鸡鸣狗盗之辈。
C.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体现了他的礼贤下士,而他复职后准备狠狠地侮辱弃他而去的宾客,又反映了他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
D.冯驩不仅善于游说,而且善于劝谏。
他巧用比喻劝说孟尝君,并真心祝愿他能恢复往日门客盈门的盛况。
孟尝君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
(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及课文原文。
①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之权,遂废孟尝君。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默写(共1题;
8.(6分)(2020高一下·
新兴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作者用动植物设喻来表达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
(2)屈原《离骚》中表现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没什么,只要内心保持真正芳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表示既要善于学习正面的人和事,也要善于借鉴反面的人和事。
五、诗歌鉴赏(共1题;
共7分)
9.(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对比,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写近景,这些寻常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纯朴、幽静的田园与虚伪欺诈的上层社会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景极具特色,试作赏析。
六、语言表达(共2题;
共8分)
10.(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
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
①________,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
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
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
因为②________,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
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
可见,③________。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11.(5分)下面是某商业网站对本网站用户行为分析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七、作文(共1题;
共5分)
12.(5分)(2017高一下·
桂林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次,一学生回家,见几只鸡在树下觅食,便抓一把谷子撒去。
鸡见了谷子,争抢着,打斗着。
他又连接撒了几把谷子。
这下,鸡再也打不起来,相安无事地吃起来。
奇怪,这些鸡为何前后变化如此之大呢?
“起初你撒了一把谷子,鸡吃不饱,当然会争。
后来,你加了几把谷子,鸡见谷子够大家吃个饱,自然就不争了。
”父亲说。
请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4-2、
4-3、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7-4、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