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579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历史校际联合期中试题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2009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有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

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路畅通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内地的交往源远流长D.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4.《唐律疏议》规定,子孙在祖父母、父母尚未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为祖父母、父母指示则无罪),徒三年……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

这表明唐代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B.司法判决存在轻罪重罚现象

C.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D.孝老敬亲成为社会行为规范

5.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

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

这一思想反映出

A.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B.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C.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6.中国古代视立太子为国本。

明朝神宗时期,先是恭妃生皇长子常洛,后来深受神宗宠爱的贵妃生皇三子常洵,神宗企图立常洵为太子,遭到朝臣坚决抵制。

历经15年的斗争,终于迫使神宗册立常洛为太子,“国本之争”终以朝臣的胜利而告终。

这一结局说明

A.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趋向淡化B.皇帝专制权力受到有效的制约

C.传统礼制对统治秩序意义重大D.朴素的民主思想已经渗入政治

7.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

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

据此作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8.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

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

A.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B.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

C.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D.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9.19世纪末来华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回忆录中写道:

广东的近代化自19世纪60年代前期开启后,一直到80年代前期,基本上处于半停滞状态,因为时任的广东总督和广东巡抚中,任期较长且受朝廷信赖的基本是一些思想较为保守、缺乏开拓精神的满员。

李提摩太此语旨在

A.回避殖民侵略对近代化的破坏B.指出清廷重满轻汉政策的危害

C.批评洋务派缺乏积极进取精神D.强调近代化中政治决策的重要

10.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靡”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

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靡”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

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

这一变化表明

A.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

C.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

11.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的江苏巡抚程德全、安徽巡抚朱家宝、广西巡抚沈秉堃、两广总督张鸣岐纷纷宣布独立,变成新政权的都督;

四川总督赵尔丰则主动把政权交给了谘议局议长蒲殿俊。

这种形式的“独立”

A.有利于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B.为共和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

C.埋下了此后帝制复辟的隐患D.导致革命党人失去了主导权

1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大小政治组织有300多个,每天成立的和每天解散的一样多。

它们信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权威主义、三民主义等各种主义,连法西斯主义也在中国找到了试验田。

这种现象反映出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D.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13.1937年12月17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

这表明国民政府

A.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B.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主张

C.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D.转变了对中共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

14.

上表为中国煤炭生产情况统计。

表格中统计数字的变化反映出

A.煤炭工业发展较为迅速B.外国对华直接掠夺加剧

C.中国重工业仍相对落后D.外资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1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实际投入施工的150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比44.3%,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

西部地区39.2亿元,占20%。

影响工业建设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对建国初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B.合理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要求

C.以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需要D.各地工业基础及资源分布状况

16.197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经济理论研讨会上,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是其内在机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这样的认识

A.呼应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B.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C.表达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诉求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17.古代雅典规定:

对那些提出和参与通过一项后来被证明为不合适的、或者与现存法律相抵触的法律的人,将予以惩罚。

此举

A.禁止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B.实际剥夺了公民的立法权

C.旨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D.表现了雅典民主的狭隘性

18.1689年英国下院提出“三年法案”,规定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保持自己的权力不得超过三年,但是被威廉三世否决。

1693年议会重提此案,再次被否决。

直至1694年,威廉三世才同意签署“三年法案”。

这表明英国

A.政治制度未实现根本变革B.君主立宪政体尚待完善

C.议会至上原则还没有确立D.王权尚未受到有效制约

19.美国宪法规定,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各州在参议院中具有均等代表权,每州2名代表;

各州在众议院中的代表权以人口为基础,约50万人选出一名代表。

法律须经两院通过方可生效。

这一设计

A.体现了联邦各州间的妥协与平衡B.践行了政府权力部门的分权制衡

C.协调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D.确保了立法权实践的民意代表性

20.1828普鲁士与黑森—达姆施塔特(德意志公国之一)建立了关税同盟,1833年与南德关税同盟合并,正式组成德意志关税同盟,同盟内部货币汇率统一,废除一切关税,实行自由贸易。

这对德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影响是

A.树立了德国欧洲一体化的发动机地位

B.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和物质基础

C.德意志国家的政治统一进程由此展开

D.使德国一跃而成为欧洲政治舞台的强国

21.1927年秋季,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

对危机产生的原因,斯大林认为:

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太慢,以致农村商品供应不足;

二是个体小农生产率低,不能提供充足的商品粮;

三是富农拒绝把粮食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

但政治局委员布哈林认为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粮价太低,农业赋税太重,致使谷物生产减少。

A.新经济政策在农村成效不大B.工业优先战略损害农业发展

C.农业相对落后影响经济发展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歧严重

22.1933年7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4个月后,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就赞许“罗斯福先生”,称其“不顾国会、游说团体、官僚体制的拦阻,直往目标前进。

”希特勒之所以赞许罗斯福

A.为掩盖法西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本质B.企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减轻国际压力

C.因为新政与纳粹的施政理念有相似之处D.希望以此换取美国援助以缓和经济危机

23.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讲,强调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有优越性;

资本主义存在就等于战争,资本体系包藏着总危机和军事冲突,战争不可避免,苏联人民要应对战争准备。

这次讲话在欧美国家引发强烈震荡。

斯大林的讲话

A.是对英美冷战政策的反击B.不利于战后国际关系的缓和

C.为组建华约集团制造舆论D.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

24.1975~198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先后签订4个“洛美协定”,主要内容有向非加太地区国家提供财政援助,确定双方之间的平等伙伴和相互依存关系,放宽对非加太地区国家产品进入欧共体市场的限制等。

协定的签订表明

A.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依存度的加强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非加太国家经济区域集团化成效显著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收效明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以来的早期中国城市,或是国家行政中心、军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

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

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

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坊、体育场等。

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

雅典最出色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政治首脑居住在市中心附近宽阔的林荫道两侧,不同职业者安排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中。

雅典的外城比雷艾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

——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材料二

1860年后,天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脱颖而出,由一个近畿的府属县城,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

近代工业陆续兴起,私人工业也有重要发展。

各国租界林立,占地达24700亩,是不受中国管理的“国中之国”。

风格迥异的东西方建筑先后出现,其中包括领事馆、工部局、警察署、高级住宅、饭店、洋行、银行、商场、俱乐部、电影院等。

——摘编自唐诗《近代天津开埠与城市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城市特点的不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与中国古代城市相比较,近代天津城市所具有的特点。

简析以天津为代表的近代城市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及火药武器,但是,16、17世纪欧洲造出来的火炮和燧发枪从工艺和爆炸性上远远高于中国。

17世纪英国的波义耳提出了化学概念,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清晰阐述了质量守恒定律,同年他的《初等化学概论》一书出版,列出了33种元素以及化学方程式。

1825年,歇夫列里提出了黑色火药的化学反应式:

2KNO3+3C+S=K2S↓+N2↑+3CO2↑,据此配制火药的最佳比例为:

硝74.84%、硫11.84%、炭11.32%。

英国按照这个方程式配制的炮用火药比例为74.84%、硫11.84%、炭14%;

枪用火药比例为硝75%、硫10%、炭15%,无论哪种配方,爆炸力都大于中国清朝仍在使用的传统配方:

硝80%、硫10%、炭10%。

——摘自许春风《谈对必修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

提取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联系时代背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7.(15分)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做出明确划分,我国城乡二元分离的户籍结构由此开始,国家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自理口粮户口属于非农业户口,之后又实行当地有效城镇户口。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实施使人口管理开始走向科学化与现代化。

1997年国务院转批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放开农村人口的落户限制,规定已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可在小城镇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权利。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摘编自任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户籍改革的意义。

(9分)

28.(15分)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承天太后(953~1009年),名萧绰,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生母,自保宁元年景宗即位至圣宗统和二十七年,承天太后先后以皇后和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40年,多次击败试图夺位的宗室贵族,化解政权交接的危机。

她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

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

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辽历代皇帝都有意夺取黄河以北之地,北宋亦想收回燕云之地,承天太后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承天太后推进政权汉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辽承天太后在历史的影响。

高三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B2.B3.D4.A5.C6.C7.A8.D9.D10.B11.A12.D13.C14.B15.A16.C17.C18.B19.A20.B21.D22.C.23.B24.A

25.

(1)特点:

中国古代的城市,城市的政治和军事功能更加突出;

经济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体现出浓厚的宗法色彩和集权、等级观念;

官府管理严格,具有封闭性。

(4分)

古代雅典,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完备;

体现出民主、平等和宗教色彩;

公共政治活动受到重视;

具有开放性。

原因:

中国古代的集权政治、宗法思想影响;

农耕经济模式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工商业地位较低。

古代希腊实行民主政治,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工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繁荣;

原始的宗教崇拜盛行;

思想开明开放,文化发达。

(任意4点,7分)

(2)特点:

发展非常迅速;

具有显著的半殖民地特征;

城市功能完备,城市管理具有近代化特点;

中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

工业化、城市化特征显著。

(5分)

影响:

促进了中西方交流,传播了西方先进文明;

有利于中国经济、交通、思想、文化、生活的近代化;

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26.本题要求:

(1)落实时空观念。

16~19世纪上半期,中国处于明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之前;

西欧近代化快速推进(至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2)必须联系时代背景。

即中国与西欧国家不同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3)需要有论题,且论题须具有抽象性;

有逻辑性的阐述。

(论题2分,结论2分,结构2分,论证过程6分)

举例:

科技发展受制于社会环境。

16~19世纪,火药的不同发展状况是中西方社会发展状况的缩影。

明中期以后至清前期,中国专制集权政治,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方式的落后,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使中国科技难以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过渡。

16世纪以来,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推进,民主政治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开展,都刺激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因此,社会各领域的落后制约了科技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伍,成为近代中国灾难的根源。

27.

(1)特点:

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渐次改革;

户籍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呼应;

鼓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户籍改革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户籍管理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渐法制化、科学化、现代化。

(任4点,8分)

(2)意义:

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

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进步;

促进了人口合理流动,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7分)

28.

(1)措施:

学习汉族先进制度,重视官员的选拔;

对官员实行考核,澄清吏治;

学习儒家文化,确立儒家道德规范,改革契丹传统习俗;

转变传统生产方式,鼓励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8分)

(2)影响:

巩固了统治,增强了国力,使辽逐渐进入全盛时期;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进了辽的汉化进程;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

与北宋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任3点,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