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5125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生命之源水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此外,水在0℃~4℃之间具有反膨胀特性、对水生生物具有特殊意义。

4℃时,水的密度最大,冷到0℃结成的冰,密度反而减小,因而浮在4℃的水面上。

这无疑是给水生生物“建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对于生物的产生、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没有水就没有我们生活的这个缤纷世界。

没有水就不会有鲜艳的花朵,可爱的动物,当然就不会有我们人类。

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不能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讲解]水与工农业生产关系密切。

农业用水占人类淡水用量的60%~80%。

工业生产、交通、电力等方面

也都要用到水。

[讨论]讨论工农业生产及其它方面用到水的实例。

[小结]总之,水是生命产生、存在、发展和繁殖的必要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我们一定要爱惜水资源,

保护水资源。

[讲解]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这种想法是错误而且有害的。

地球上总水量很多,但淡水量仅占总水量的1%,绝大部分又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之中,难以利用。

可供人类采用的湖河径流和地下浅层水,仅占淡水总储量的0.35%。

而人类的各种用水,基本上都是淡水。

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缺水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

尽管如此,现在全世界水资源污染还十分严重。

以我国为例,我国地表水年径流量约为26万亿m3,仅次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五位。

但是,按人均年径流量计算,我国仅为270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84位。

而据统计,全国日废水排放量接近1×

108t,其中90%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

1t废水能污染14t清洁水。

据调查,我国78条主要河流中54条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15条污染严重。

长江以南,除内陆河外,已很难找到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

而在对全国有地下水水质资源的47个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有43个。

全国有79%的人口在饮用有害的污染水。

水源污染对人类社会危害极大。

[投影]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水污染事件

1.水俣病事件:

1953~1972年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市发生有机汞污染水体,死亡百余人。

患者耳聋眼瞎,四肢麻木,精神失常,疼痛惨叫。

2.痛痛病事件:

1955~1979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发生镉污染水体。

患者咳嗽等还可导致骨折,骨骼严重变形,在剧痛中惨死。

到1977年已死亡200余人。

3.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

殃及法、德、芬、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莱茵河有可能因此“死亡”20多年。

还有上海甲肝事件、阿拉斯加石油污染、海湾石油污染等,对人类社会都造成极大危害。

[讲解]现在全世界污水量已达4000亿m3,使5.5万亿m3水体受到污染,占全球径流的14%以上。

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印度大约70%的地表水已被污染;

马来西亚的40条主要河流污染严重,致使鱼虾绝迹。

全世界每天因饮用水污染而丧生的人达2.5万。

发展中国家儿童的死亡,约4/5是与污染有关的疾病造成的。

水资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还有农业上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小结]水对人类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精神,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消除对水资源的污染,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提高自己乃至全民族的环保意识,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作业]

三、教学反思:

4.1我们的水资源第二课时

1.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及水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

2.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使学生懂得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通过对水资源的污染和防治的介绍,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国情教育。

二、教学设计思路(2课时)

[导入]教师根据空气与自然界的关系演说到水也是自然界存在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引入新课。

[提问]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

  (3)水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污染水源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和保护?

[板书]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讲授]简述第一个问题后,再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我国陆地水资源的基本情况,也是本节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

1.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其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仅少于巴西、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五位,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故人均占有量较少,只有2630m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我国陆地水资源分配不均,其分布状况是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

3.我国降水受季风气候影响,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形成南多北少的局面。

[板书]二、水与工农业生产

先让学生结合环境和生活实际回答第

(2)个问题,然后教师举出一些工农业生产及科学实验等方面与水有联系的实际例子,使学生真正了解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水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物质之一,它与生物界有着密切的关系。

人类生活不但需要水,工业生产中也要用大量的水来进行溶解、洗涤、加热或冷却,如发电厂、化肥厂等大型企业要用大量的水来冷却机器,汽车要用水冷却发动机,除此之外,橡胶工业、造纸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都需要水,而生物的生长更需要大量的水,世界农业用淡水量就占人类耗水总量的2/3之多。

可见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板书]三、保护水资源

先让学生回答第(3)个问题,此后,教师要抓住学生对淡水缺乏、水源污染及其对人类社会危害的认识不足,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保护的思想教育: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是最为丰富的物质资源,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够充足,地面淡水仅占总水量的1%,所以,淡水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短缺的危机。

尽管如此,现在全世界水资源污染还十分严重,就我国水资源状况分析,现有1/4的淡水资源被污染,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年排水量达300—400多亿吨,其中有70%以上的废水未经任何处再而排出,而1t废水就污染14吨清洁水,所以,地表水极易被污染,而地下水被污染后更难消除。

由此看来,我们如果不珍惜水,不努力保护水资源,“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一预言可能会成为现实。

水源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自然污染,即由于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二是人为的污染,即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对水体的污染。

后一种是比较严重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水源的污染源主要有七种:

即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性营养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盐污染和有机物与重金属污染等。

水源污染对人类社会危害极其严重,一旦水源被病原体污染,人们饮用后会引起多种疾病,如痢疾、伤寒、霍乱、小儿麻痹、传染性肝炎等。

对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的污水,会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物的生长。

盐的污染会使水源的矿化度增高。

有毒化学物质以酚、汞、铬、砷、氰(五毒)是一类十分严重而又很普遍的污染,对人体危害更大,50年代,日本居民吃了含汞污水中生长的鱼、贝类,形成了世界上“十大公害”之一的水俣疗事件。

据1988年统计,世界上就有18亿人口因饮用受生物污染的水而致病。

在我国,渤海湾的石油污染是我国海洋污染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地表水大江河干流水质良好,而一级支流污染较为普遍,二级支流污染严重,其中包括工业污染和农用农药和化肥的污染,同时,某些城市的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学生讨论]以课本习题进行讨论后由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由此看来,水虽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水资源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危害却又十分严重。

所以,我们既要珍惜水、关心水,又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消除对水资源的污染,保护和改良水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精神,努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环保意识,使水资源保护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光荣职责。

4.1我们的水资源(3)

1.了解水净化的一般过程,通过明矾沉淀净水及沙层过滤净水

2.了解纯净水的组成以及水纯化的方法。

3.教育学生注意饮水卫生并注意节约用水

二、教学设计思路(3课时)

了解水净化的一般过程,

了解纯净水的组成以及水纯化的方法

[设疑引入]自然界的水能直接饮用吗?

[阅读讨论]结论:

自然界的水一般不宜直接饮用。

[提出问题]如何把自然界的水转化为可直接饮用的水呢?

[观察活动]实验4-1观察明矾净水

现象:

1.上层的水较为澄清,下层的水更加混浊。

2.上层的水十分澄清,下层有大量悬浮物沉淀。

实验4-2沙层过滤净水

滤液无色、澄清、透明,十分洁净。

[阅读]课本107页“自来水生产过程”

[观察]实验4-3加热蒸发和水、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等。

现象:

盛有自来水、矿泉水的蒸发皿在加热蒸发后有固态残留物,盛有蒸馏水的在蒸发后无固态残留物。

结论:

河水、自来水、矿泉水不是纯水,蒸馏水是纯水。

[阅读]课本“水的蒸馏”

[讲解板书]四.硬水

1.硬水:

含有较多钙离子、镁离子的软水:

含有少量或不含钙离子、镁离子的水

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泡沫少易起浮渣的为硬水;

若泡沫多、浮渣少的为软水。

2.硬水的危害

(1)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

(2)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锅炉爆炸。

]

(3)长期饮用硬度高的水,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3.硬水的软化

(1)生活中:

煮沸法

(2)实验室:

蒸馏法

(3)工业上:

蒸馏法、化学方法(离子交换法、药剂软化法)

[阅读]知识视窗“饮用水与健康”

[作业]习题4.1

4.2水的组成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3.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4.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设计思路(1课时)

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是的成分元素。

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即从宏观理解转向微观分析。

教学过程

[引入]水属于哪一类物质?

它是由那些元素组成?

本节将通过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

[讲解]为什么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将瓶子冻裂?

冰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高原地区烧开水为什么要用高压锅?

[设问]我们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水由哪些元素组成?

怎样证明水的组成?

[探究]实验4-5电解水

通电后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液面下降,说明产生气体。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大,它们的体积比约为1∶2。

检验:

将气体体积小的试管取出后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将气体体积大的试管取出后用火柴点燃,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这是氢气。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讲述]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而且是氧化物。

[讲解]经科学研究证明,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

这个实验验证了: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水的化学式是H2O。

讲解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化合物,氧化物。

[作业]习题4.2

4.3质量守恒定律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2.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反应表达式

1.在空气中点燃磷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3.镁在空气中燃烧4.加热碱式碳酸铜

[引入]这些反应表达式反映出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从这些反应式里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是什么物质,生成的是什么物质,表示出这些反应中质的变化。

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量是否也发生变化呢?

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下面我们通过试验来探讨这些问题。

[探究]观察和问题:

一张纸片燃烧后,只剩下少量灰烬,其余物质是消失了吗?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会变化吗?

假设和推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会变化。

设计实验方案将燃烧前的纸片和燃烧后的生成物称量比较质量。

选做实验

1.

2.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律内容: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讲解]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已经消耗了的反应物,如果某种反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有剩余,则剩余的部分质量不能计入守恒关系中。

2.“反应生成的各物质”仅指该化学反应过程中新生成的物质(包括沉淀或气体),与此物质在反应之前已经存在的量无关。

[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分析]通过水分解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际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化学变化中的“三不变”:

原子种类(元素)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总结]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讨论交流]

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

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

木材燃烧后,质量减少。

据此他推断:

质量守恒定律有例外。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推断对吗?

为什么?

(铁生锈有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参加反应,因此质量会增加;

木材燃烧后,

生成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消散到空气中,因此质量会减少。

这些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有人宣布发明了一种可将水变成汽油的技术,因而他可用水开动汽车。

你相信吗?

说明理由。

(不相信。

因为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汽油中含有碳、氢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不可能生成新元素,所以说法错误,不能相信。

3.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生成D的质量为多少?

4.H2和O2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吗?

(不一定。

H2和O2的混合物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只有参加反应的H2和O2的质量之和等于去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原因

[作业]习题4.3.、

4.4化学方程式

(1)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讲述]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例如:

,这种式子只能表示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并不能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关系,而且不简明,不利于国际交流。

因此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其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观察我所写的反应式,能不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

(不能)为什么?

(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不相等)为了使化学方程式能完整地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只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前写上一定的化学计量数使它既能表示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新物质,又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1.原则:

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2.写法:

写根据实验事实,在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多种用“+”连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

P+O2P2O5

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右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例子:

配平后将短线改为等号。

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气体用“↑”,沉淀用“↓”。

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的气体不标“↑”,若反应物中有固体,生成的固体不标“↓”。

举例:

[小结]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作业]摘抄第一到四章化学方程式

4.4化学方程式

(2)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书写方法。

[引入]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要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种原子数目相等,这个过程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应较大的元素,找出其最小公倍数,进一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例:

(1)

(2)

(3)

2.观察法:

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系数和这一生成物的系数,再确定其他物质的系数。

3.奇数配偶法:

找出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从含该元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进行配偶,再确定其他物质的系数。

注意:

配平时只能改变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原子团个数不变)。

一般先配化合物后配单质。

练习配平方程式:

1.C+O2——CO22.CH4+O2——H2O+CO2

3.C2H2+O2——H2O+CO24.FeS2+O2——Fe2O3+SO2

5.Fe3O4+CO——Fe+CO26.Fe2O3+CO——Fe+CO2

[作业]6.7.

 

4.4化学方程式(3)

复习一至四章的化学反应,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巩固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板书](学生回忆化学反应

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进行配平。

4.4化学方程式(4)

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实际意义。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计算

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复习]听写化学方程式。

[讲述]化学方程式既定性地表明反应物的种类,也定量地表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据此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板书]

12∶16×

2∶12+16×

2

12∶32∶44

表示:

(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反应物碳和氧气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

(3)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讨论]1.要生成44克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与多少克氧气充分反应?

2.3克碳完全燃烧时,需要多少氧气?

生成多少二氧化碳?

3.16克氧气可以与多少克碳充分反应?

[讲述]根据化学方式可进行一系列化学计算,使我们从定量方面去深入研究化学变化。

例如,计算投入一定质量的原料(反应物),可以生产多少产品(生成物),或反过来计算要生产一定质量的产品,应投放多少原料。

[板书]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1.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5.3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氧气质量多少?

分析:

“含有15.3g过氧化氢的溶液”指的是过氧化氢质量为15.3g,溶液中的水是溶剂,并不参与反应;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并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

解: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设

……方

3432……关

15.3g

……比

……解

答:

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