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14519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

《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全部 一下语文快乐的夏天教学分析及学情分析文档格式.docx

1、自由试读识字儿歌,想一想课文都写了哪6种小动物。

那么这小动物在什么地方呢?

打上括号。

又在小动物在干什么呢?

画上波浪线。

(把识字放到儿歌情境中,既巩固了识字,又激发了读儿歌的兴趣)

2、结合具体词句理解字义。

[如:

“蜻蜓半空展翅飞”、“蚂蚁地上运粮食”、“蜘蛛房前结网忙”。

]

3、抽查朗读。

4、一人一句接力读。

5、男女同学或小组竞赛读。

6、引读(边拍手边说):

什么半空展翅飞,什么花间捉迷藏?

……

蜻蜓半空干什么,蝴蝶花间干什么?

蜻蜓哪里展翅飞,蝴蝶哪里捉迷藏?

7、配合动作表演读。

8、编成歌曲演唱。

可用《小星星》的曲调唱歌。

[利用多种形式来读,让学生在读中巩固生字,在读中加深感悟,体会夏日大自然的美丽、迷人,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鼓励创新

1.激发兴趣:

课文中只写了六种小动物,真是太少了,我们来多说几种吧!

2.教师示范:

蜜蜂花丛采蜜忙,你们呢?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五、实践活动

你还知道在夏天里关于其他小动物的生活吗?

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别人收集整理材料,编成小故事和儿歌等展示交流。

六、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读“蚂”、“蚁”“前”、“空”。

2.找共同点,掌握结构。

(1)学生自主观察这两个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2)“一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们怎么样写才好看。

(3)“再看”黑板,生提示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3、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两首古诗,《所见》的大意是: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

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小池》的大意是:

泉池珍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浓密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小角刚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头上。

这首诗写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

两首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夏天的情趣。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两首古诗时,朗读和背诵不会有太多的难度,但诗中所写的意境使很多学生体会不到,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加引导,诵读时,要注意想象诗中意境,体会到诗中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2、认识"

所、牧"

等12个生字,会写"

诗、林"

等6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古诗《所见》。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一、激趣导入。

  1、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

  --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

"

所见"

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

(指名说说)

  小结:

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

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

预习"

三读"

法:

  一读:

读准读通课文。

(大声朗读)

  二读:

划出生字,记住字形(不出声音默读)

  三读:

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轻声读)

  2、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

预习三读法"

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

划下来。

  3、学习生字。

  

(1)、预习好了,你能把古诗中的生字读出来吗?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相信你们不用看拼音也能读出来。

(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

  (3)同桌对读,检查。

  三、精读课文。

  1、你能把这首诗流利地读出来吗?

指名读(两名)

  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3、学生练读全诗。

(4人组内合作朗读)指名1号做朗读汇报。

  4、在4人组内交流:

古诗写了画中的哪些景物?

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5、全班交流。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相机解决问题)

  预设问题:

什么叫"

振林樾"

(传遍了树林)

  "

意欲"

(想要做什么事情)

  6、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

  A师指"

牛与牧童"

图问:

这是怎样的一个情景?

(牧童骑黄牛)

  B放录音(牧童歌唱的声音)听!

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出示诗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

牧童捕蝉"

的动作及"

蝉叫声"

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小组合作完成)

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

(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配上音乐)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

(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

林樾"

、"

蝉鸣"

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

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

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

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

黄"

童"

  六、编故事

  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

小小组里讨论一下,试着编一个故事。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第二课时

  学习古诗《小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

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

美在哪里?

(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

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

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

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

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

泉眼、晴柔"

的意思。

  (泉眼:

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

晴:

晴天;

柔:

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

组内交流)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

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

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

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

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朗读反馈。

  6.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

巩固词语。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

  2.去掉音节认读。

  3.小组合作,创造***认记字形。

  4、认读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六、总结全文。

  七、课后拓展:

  和伙伴们交流自己会背的古诗。

教学反思:

14、荷叶圆圆

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

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

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的快乐的心情吧!

提到荷叶对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学生大多都亲眼见过,亲手摘过,它是生长在水中植物,藕的叶子,开得花叫荷花,水中的植物叫藕,里面有空隙,折断时有丝连着,人们常用“藕断丝连”来说明这种植物的特点,这些学生不难理解,荷花的品格“出污泥而不染”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1.认识“荷、珠”等12个字,会写“叶、是”等6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字卡、CAI课件

  一、借助媒体,步入文境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春天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远了,夏天又笑盈盈地走来了。

现在,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

(课件出示:

在微风吹拂下荷叶美景的画面)

   2、识记“荷叶”二字。

     啊,放眼望去,小池塘里到处都是——(生:

荷叶)师板书:

“荷叶”并引导学生说:

(大家看,“荷”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我们班何×

×

的何。

叶字左边是一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小一些,右边是一十字,注意这一竖是悬针竖。

(生书空“叶”字)

   3、指导书写“叶”:

范写——生写——作业展示——评议

   4、揭示课题。

     看,这满池圆圆的荷叶,多可爱呀!

     师板书:

“圆圆”并讲解“圆”字先写外面,再写里面,最后封口。

   5、听故事朗读。

(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本课的欲望。

     导语:

听,在这荷叶圆圆的小池塘里,还有一个很美很美的故事呢!

(师配乐朗诵,CAI课件出示相关动画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好,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请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可以小声读、大声读、同桌一起读……)

  

(二)用看图的方法学习第一自然段

   1、练读“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一句。

     师:

读了课文后,你们知道荷叶是什么样的?

(出示课件荷叶)

     (生: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2、句式训练

对呀,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你们能象这样说一说荷花、桃子和桔子吗?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导语:

小朋友真厉害,真像是出口成章的小博士,那你们知道,荷叶的好朋友都有谁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图片。

   1、那你们知道小水珠是怎样和荷叶在一起玩耍的?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字幕)

     ①学习理解字词:

“摇篮”、“躺”、“眨”。

a你们小时候睡过摇篮吗?

(课件出示,摇篮与水珠躺在荷叶中对比的图片。

b瞧,婴儿躺在摇篮里,小水珠也躺在荷叶上,还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呢?

咱们也将自己亮晶晶的眼睛眨一眨吧!

想想,睡摇篮的感觉舒服吗?

生:

舒服。

     ②指导朗读。

      师:

谁愿意把自己当成是小水珠,来读读这句话?

就好象是自己躺在摇篮里一样的舒服。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1、学习理解字词:

“停机坪”、“立”、“蹲”、“捧”、“游来游去”、“笑嘻嘻”、“停”(扫除词语障碍,为后面学生自主研读课文服务。

小水珠把荷叶当成自己的摇篮它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那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又是怎样和荷叶在一起玩耍的?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3—5段字幕)

   ①理解“停机坪”。

同学们见过停机坪吗?

(课件出示停机坪与蜻蜓落在荷叶上的对比图)飞机降落的这块宽敞的地方,就叫停机坪。

想想,小蜻蜓为什么要把荷叶当成它的停机坪呢?

   ②摆“立”的动作。

你说得很好,瞧,老师这儿有一只蜻蜓,还有一片荷叶,谁来把蜻蜓立在荷叶上的姿势摆出来。

(设计此活动是帮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字的动作字意。

   ③游戏:

你真是一个会抓关键词读书的好孩子。

同学们现在都是“坐”着的,而老师是——“立”着的,现在,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我手中有许多表示动作的卡片,呆会儿,你们就根据老师出示的卡片,做相应的动作,看谁反应最快,而且又不会出错。

先后出示(卡片字词:

“立”“眨”“蹲”“立”“捧”“游来游去”“停”“笑嘻嘻”“停”“坐”“摇”“展开”)。

  2、初读3—5段,引导学生感受动物的内心情感。

    师:

有很多同学都把动作做对了。

请你们再想想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和荷叶在一起玩耍、游戏,他们的心情会怎样?

好,那你们就把自己当成是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把你们对荷叶的喜爱,和你们自己心里的快乐给读出来。

(课件展示3—5段字幕并配古典音乐)

  3、配上动作,再次朗读。

老师听见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非常入迷。

如果能再加把劲就更好听了。

现在,请你们四人一小组,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练练,可以加上小动物的动作和表情,自己读不好的地方,可以请教你的好伙伴,别人读得不好的,可以帮帮他。

呆会儿,我请同学上台来表演。

  4、朗读展示

   师:

①谁来演小蜻蜓?

请你来?

     ②谁是快乐的小青蛙?

     ③谁是可爱的小鱼儿,在哪儿?

     ④老师也想演一演?

你们欢迎我吗?

好,咱们一起来把荷叶圆圆这篇美美的课文读一读、演一演,好吗?

(配乐)

  四、生板书,回顾课文内容

   ①生将板书补充完整。

多美的荷叶呀!

多快乐的小动物哇!

瞧,它们把这美丽的荷叶分别当成了什么呢?

在这美丽的场所,它们又是怎样尽情地玩耍的。

(师随意贴“停机坪”“歌台”“凉伞”、“立”、“蹲”、“游来游去”)

    老师这儿(手指板书)有一些词卡,谁愿意上来把它们贴在合适的地方?

请你来摆小蜻蜓的,……

   ②师生说话,背诵课文。

来,咱们看着这里的板书,我说第一句,你们能说出后面的句子吗?

好,咱们来试试看。

  五、拓展思维,启迪联想,练习说话,升华情感。

(挖掘教材潜的因素,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1、同学们说得不错,那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鱼儿外,还有谁喜欢荷叶呢?

它们又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呢?

   2、那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呢?

你们想对荷叶说些什么?

   3、美景欣赏。

(课件:

播发荷塘美景,配古典音乐。

   4、小结:

这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这么美的荷塘景色,这美妙的景色需要我们人类精心地呵护。

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彩笔,画下这美丽的景色,然后在一旁写上你想说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叶圆圆》。

一起来读课题:

()叶圆圆

    呀,傅老师可真粗心,“荷”字忘写了。

谁能告诉我是怎么写的呀?

   2、把课题板书完整,边板书对学生进行写字的指导。

   3、上节课,老师送给小朋友们许多写着生字的小荷叶,请大家剪下来,涂上绿绿的颜色。

完成了吗?

拿出来与同桌一起读一读小荷叶上的生字吧。

   4、下面我们与可爱的小荷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

老师举起一个生字,请大家光动嘴不出声地读,让老师猜猜你们读的是什么字。

    猜读3—4个。

    剩下的生字,一齐读一读,并组组词。

  二、朗读课文。

  过渡:

与圆圆的、绿绿的荷叶一块儿做游戏,真好玩!

还记得课文中的小青蛙把大荷叶当成了什么?

出示卡片:

“歌台”。

  今天,我们要把大荷叶当成我们的“展示台”。

展示我们读书的水平和写字的水平。

有信心吗?

  1、出示卡片:

“我会读”。

怎么样才能算是“我会读”。

  2、第一次读。

  A、提出读的要求:

  读正确,读懂课文内容。

想一想课文当中写了哪些小伙伴,它们都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读好,想好的再告诉四人小组里的小伙伴。

  B、交流。

  

(1)写了哪些小伙伴?

一一出示:

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2)青蛙把荷叶当成了自己的歌台。

那么老师应该把这些词语放在哪儿呢?

还要说说为什么?

  出示:

摇篮、凉伞、停机坪

  (3)刚才小朋友说小蜻蜓立在荷叶上面。

老师把“立”出示在小蜻蜓的后面。

那么,“游、躺、蹲”应该放在哪儿?

指名上台贴一贴。

  C、课文读懂了,我们能看着板书再来合作读一读课文吗?

  “荷叶圆圆的……。

  小水珠说:

……小水珠……

  小蜻蜓说:

……小蜻蜓……

  小青蛙说:

……小青蛙……

  小鱼儿说:

……小鱼儿……”

  3、第二次读。

  读得有感情。

怎么样读才算是读得有感情呢?

  那么你最想当课文当中的哪个小伙伴呢?

  B、先把自己想读好的哪部分各自练练,再读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让大伙儿给你提提建议,可以让你读得更好。

  C、交流。

  

(1)小水珠部分。

  谁是小水珠啊?

(课件)你先告诉大家,你把荷叶当成什么了?

把荷叶当成了摇篮,一定很舒服吧!

,小水珠,快到荷叶上来吧,把这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一听。

  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啊!

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请问小水珠,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呀?

  难怪你这么开心了!

大家也一起来当一当小水珠吧!

  

(2)小蜻蜓部分。

  小蜻蜓在哪儿呢?

快请你飞上来吧!

“小蜻蜓说……”

  哟,多可爱多漂亮的小蜻蜓啊!

请你展开你透明的翅膀飞回你的家吧!

请女同学来当当漂亮的小蜻蜓。

  (3)小青蛙部分。

  小青蛙呢?

快跳到荷叶上来吧。

“小青蛙说……”

  请问小青蛙,你唱的是什么歌呀?

  再指名读,说说你唱的是什么?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说说你唱的是什么歌。

  (4)小鱼儿部分。

  你们都有喜欢的小伙伴,我也有!

我最喜欢小鱼儿了,也给我一个机会来读一读吧。

  师故意读得很没有感情。

你有什么意见?

  师再读一遍。

还有比老师更可爱的小鱼儿吗?

指名读。

  4、第三次读。

  

(1)下面,我们能把全文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可以不看书吗?

需要老师为你们提供配乐吗?

  

(2)真厉害!

不仅能读好课文,不知不觉中还把它背下来了。

  三、写字指导。

下面我们要展示我们的写字水平了。

出示“我会写”。

要写好字可不容易,先要会观察。

看老师写,一会儿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学生描一描写一写。

  

(2)下面我要来写带两个勾的字了,是什么字呢?

强调写好“斜钩”

  四、拓展想像。

  小朋友们,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凉凉的小诗。

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我们小朋友更喜欢荷叶!

如果你是坐在这荷塘边的三个小朋友之一,你会想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

  如果让你拥有孙悟空一样的72变的本领,你希望变成什么再与荷叶、荷花一起玩耍呢?

教学反思:

15、夏夜多美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小蚂蚁掉进池塘,朋友们帮助它回到家。

学习这篇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夏夜的美。

了这个故事学生能体会到他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但能说出“助人为乐”这个词的可能很少。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3.体会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4.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