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356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许昌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线

可行性报告

 

二○一五年十月

第一章项目背景

一、项目概况

干混砂浆是指水泥、干燥骨料或粉料、添加剂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份,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混合而成的干粉状物质,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或与配套组分拌和使用。

干混砂浆产品种类繁多,针对性的满足墙体材料各种功能和强度要求,也可以根据建筑需要开发功能性产品。

干混砂浆质量稳定,可提升建筑质量、降低造价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

项目名称:

年产30万吨干混砂浆生产项目

项目选址:

河南省许昌市

建设周期:

6个月(不含土地手续办理时间,自设备选型、基础设施建设至投产)

二、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特别是舒适、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兴建材的认知和趋向性愈发突出。

加之政府建设资源集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形势的推动,促进了新型绿色建材迅猛发展,同时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资源开发与环境压力矛盾日益突出。

砂石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建材基础原材料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一方面天然砂的采掘破坏了河道,影响了航运,对防洪河堤、铁路路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尾矿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直接污染环境和水资源;同时,现场搅拌砂浆加大了施工现场扬尘,雾霾天气高发频发,环境资源约束加剧。

干混砂浆的生产,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化利用,使用干混砂浆解决传统砂浆现场搅拌对工地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传统砂浆现场混合,质量不稳定,墙体开裂、起鼓、脱落等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工地扬尘污染。

随着对建筑质量和建筑文明施工要求的提高,砂浆的高品质、专业化生产、商业化供应和施工工艺不断提出新要求。

干混砂浆作为继预拌混凝土之后的又一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已逐步被人们认知和重视。

它的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也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国年产水泥16.5亿吨,如果按照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情况,干混砂浆的年生产量可达到水泥总产量的1/3,则干混砂浆年生产量将达到4-5亿吨以上,而目前工厂化生产的干混砂浆产量仅为数百万吨,这无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待开发市场。

三、国家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干混砂浆以其品质、效率、经济、环保等方面的显著优越性,在国内建筑建材市场上异军突起,逐步被业内认识和应用。

干混砂浆,正成为建设环保集约型社会、促进循环经济的必然趋势,成为政策关注、政府着力推广的新型建材。

为大力推广这一新型建筑材料,国家多次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干混砂浆事业的快速发展。

1、1999年原国家建材局将“聚合物干混砂浆”列为2000年重点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见《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

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0年10月1日施行)中阐明,国家鼓励发展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

3、《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中规定:

要加快发展预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浆,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旅游城市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

其它城市自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

4、2003年10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浆,将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纳入工作日程”,并公布了124个限期禁现的城市名单。

5、2004年3月,《关于发布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明确将“预拌砂浆和干粉砂浆应用技术”纳入主要推广技术范围,表示“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应首先应用”。

6、2007年6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中心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分期开展禁止在施工现场使用水泥搅拌砂浆,并宣布第一批禁现城市,其中就包括郑州。

7、2008年8月29日颁布、2009年1月1日正式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了“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8、200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将“启动第三批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纳入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

9、2009年7月,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下发。

至此,全国已有百余个城市开展砂浆“禁现”工作。

这正是沿海地区发达城市和内陆大城市大力发展商品干混砂浆的大好时机。

10、为配合国家政策的全面实施,继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地后,仅2009年下半年,就有山东、吉林、浙江等省份及洛阳、镇江、盐城、南通等城市出台砂浆管理规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力度逐步加大。

11、由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下发的财综[2002]23号文件中已明确规定发展干混砂浆可以享受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府贴息贷款的政策。

12、河南省人民政府于2014年3月23日,下发《关于印发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豫政[2014]32号),明确要求“强化扬尘综合治理。

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水泥使用量在500吨以上的各类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市政工程等工地应使用散装水泥;城市建成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配制砂浆,普通砂浆应使用散装预拌砂浆”。

13、2014年8月26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河南省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管理暂行规定》(豫建建[2014]83号)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力争做到能用尽用。

城市建成区内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配制砂浆。

14、2015年2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2015年度蓝天工程实施方案》豫政办[2015]20号,城市建成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配制砂浆,普通砂浆使用散装预拌砂浆。

15、2015年8月29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上升为法律条款。

四、行业现状

我国干混砂浆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干混砂浆生产企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场推动和政策干预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干混砂浆行业已逐步从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国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各级政府、生产企业、客户的积极努力,我国干混砂浆行业稳步发展。

干混砂浆产品开发、装备制造、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及产品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两万吨规模以上的干混砂浆生产企业546家,设计能力1.6亿吨,实际产量不到3000万吨。

未来15年,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仍将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十二五”除经济发展目标以外,还包括一些环境、资源指标:

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2%;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

这表明,中国会越来越重视发展节能降耗产业,并为之提供扶持政策。

发展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建设集约型社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干混砂浆因为直接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发展与建筑业关系密切,未来建筑业的发展目标和特点,将直接影响到干混砂浆的发展。

未来建筑业发展的特点如下:

1、建筑总量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建筑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既有建筑量达到了400多亿平方米。

未来15年,建筑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随着中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可预料,今后15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将达到2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宅达到33平方米,需要新增加住宅80亿平方米左右。

到2020年,城市人均住宅将达到35平方米,农村将达到40平方米,共需新建住宅200多亿平方米,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干混砂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基础。

2、推广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在能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已由27.6%上升到33%以上,推广节能建筑已成为未来几年建筑业发展的重点。

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

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用更加有效的建筑材料以达到减少热量散失、节约能源的目的。

我国“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的目标是:

基本建立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新建工程的工程设计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达100%,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全行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十二五”建筑业的发展要以建筑节能减排为重点,坚持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生产;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发展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3、建筑质量要求明显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应用干混砂浆,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

由于受到施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水泥、砂子等各种原材料质量的影响,施工现场配制的砂浆,无论是砌筑砂浆、抹面砂浆,还是地面找平砂浆质量稳定性很难保证。

建筑物抹灰砂浆空鼓开裂现象(即便是最传统的黏土砖墙使用水泥砂浆抹灰也会出现大面积开裂),造成墙体质量不过关、强度等级不达标、甚至大面积脱落,空鼓开裂已成为建筑墙体质量的通病。

另一方面,国家为减少黏土砖使用,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块,由于这种材料特点使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已经不能满足砌筑抹灰需要。

而干混砂浆采用工业化生产,对原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优选原料、计量准确、搅拌均匀,可以确保砂浆质量稳定可靠。

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将引导传统砂浆向干混砂浆方向转化。

4、建筑结构特点依然保持对砂浆的旺盛需求

受施工技术、建筑工业化水平、材料质量、建筑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建筑形式以多层和高层为多,建筑结构以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

我国建筑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墙体砌体工程量大,墙面平整度要求高。

这种建筑结构的特点,在短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需要大量的普通抹灰砂浆和普通砌筑砂浆,从而为干混砂浆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综合上述分析,未来15年内干混砂浆市场需求量将以很快的速度增长,然后趋缓,此后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空间。

预计2020年各类干混砂浆消费量约7000-8000万吨。

除特种砂浆外,干混砂浆主要是用于城市房屋建设和维修及其它各类工程,我国干混砂浆的市场容量可望达到3亿吨左右。

第二章干混砂浆较传统砂浆的优越性

干混砂浆是将水泥、砂、矿物掺合料和添加剂等在干燥状态下预混,并以干混料形式包装或散装的砂浆。

表面上看,从传统砂浆到干混砂浆的过渡,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砂浆设计、生产、质量、物流体系、施工技术和应用范围的重大突破,是施工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建筑领域和建材工业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从观念到技术都是一场革命。

相对于传统砂浆,干混砂浆有如下优越性:

一、品种丰富

除普通干混砂浆(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和防水砂浆等)外,特种干混砂浆种类较多,主要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