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1321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计划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复习计划

一.班级实际情况

该班学生整体学习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

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85分以上的学生大都思维较灵活,表现力强,作业做得整齐美观,正确率高;70分以下的主要表现在数学基础知识较差,学习注意力不够,书写普遍差。

全班学生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

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二.复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1.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

(2)第二单元“购物”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4)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5)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2.图形与几何

(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2)第六单元“测量”。

3.综合与实践:

“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三.复习重.难点:

1.加与减

2.表内乘除法。

3.平移、旋转与轴对称4.元、角、分

四.复习目标:

1.“加与减”。

通过复习,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利用竖式熟练.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

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

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

3.购物。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4.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变化”:

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测量”:

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5.应用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

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五.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加与减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97第1题.P98第1题.P100第6题.P101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

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P97页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发展练习

1完成P98页第1题。

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P101第13题:

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练一练。

(补充练习题)

36-19+17=48-16-23=13+27+10=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三.实际应用

1.完成P100页第6题,101页第10题的第一小题。

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丁

总数

35下

29下

91

(1)小明比小丁多跳了几下?

(2)小红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表内乘除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97页第2.3.4.5.6,P99-102第5.7.8.9.10题第2小题.11.12.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

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2.学生会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

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

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97页的第5.6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99页第1题然后校对。

三.实际应用

1.独立完成99-101页第4.5.7.8.11.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

(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102页的16题。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配花方案。

(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三课时“米和厘米.图形的变化”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3.10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米和厘米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

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

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下面这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完成P98图形与几何相关练习

二.复习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变换有哪些形式。

2.完成P103第4题的练习

三.复习元、角、分

1.我们学过的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生:

元、角、分

2.说说“元、角、分”的进率。

谁能说一说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有什么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3.复习元、角、分的换算

1张100元可以换()张10元;或()张50元;或()张20元

1张50元可以换()张20元和()张10元;也可以换()张10元

1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或()张5元;或()张1元„„

4.较大一点的人民币的换算。

4.以P97第7题为例复习付钱的方式以及有关人民币的一些知识。

5.独立完成P102第14.15两题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发言。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

复习内容:

本学期学过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P100-102,第6.7.8.9.10.11.12题

复习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复习重、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有关倍的问题

答:

①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我们可以生产酒、醋、酸奶、馒头和面包等食品。

②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动植物的尸体,使它们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

③在工业生产和医药卫生中也都离不开微生物。

1.松鼠有8只,小兔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小兔有多少只?

(1)学生先画图表示小兔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2、你知道哪些昆虫?

(3)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

(5)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松鼠有8只,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2倍,小兔有多少只?

(1)先比较与第1题有什么区别再画图表示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2倍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3)指名板演

18、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4)集体订正

(5)总结: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松鼠有8只,小兔有4只,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

10、日食: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西边开始的。

(1)画图表示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

17、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科学家也正在研制太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3)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

(5)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10、日食: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西边开始的。

二.连加连减问题

7、月球的明亮部分,上半月朝西,下半月朝东。

1.出示例题:

合唱队原有76人,有19名同学毕业后,又新加入12人。

合唱队人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合唱队现在有多少?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我们身边的书、橡皮、电灯、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1)先说一说题意

(2)指名说一说解题的方法:

方法一:

先求出19名学生毕业后合唱队还有多少人,再求出新加入12人后,现在有多少人再进行比较。

方法二:

先求出毕业19人再加入12人后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少了7人),然后从76里面减去7人,就是再在的人数。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4)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总结: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题目的意思,再思考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最后才动笔列式解答。

三.巩固

完成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